周渭(北宋益州轉運使)

周渭(北宋益州轉運使)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渭(922~999),字得臣,北宋官員。恭城瑤族人,原籍連州。幼孤,養於諸父,力學,工為詩。為官廉正,執法嚴明。

基本介紹

  • 本名:周渭
  • 別稱:周王
  • 字號:得臣
  • 所處時代:北宋
  • 民族族群:瑤族
  • 出生地:恭城
  • 出生時間:922 
  • 去世時間:999
  • 主要成就:監察御史 平定交趾
人物生平,周渭其人,周渭祠,詩詞,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五代時,連州隸長沙馬氏與南漢相持。渭為廣人俘獲,委質南漢,妻子莫筌流離昭州(桂林市),遂為恭城人。建隆初年(960~963),因上書陳述時務,被召應試,賜同進士出身,授白馬主簿。後又徙右贊善大夫、永濟(今山東冠縣)知縣、興州(今陝西略陽)通判棣州(今山東惠民)知州。太平興國二年(977),升任廣南諸州轉運副使。在嶺南任職6年,曾奏請減免稅役,重定田賦,興辦學校,妥處與交趾(今越南)的衝突,加授監察御史。後歷任揚州知州、殿中侍御史,兩浙東西路轉運使,監鐵判官,侍御史,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和宋州(今河南商丘)知州加職方員外郎,益州(今四川成都)轉運使等職。後因侄兒違詔買馬受牽連,被黜為彰信軍節度副使。鹹平二年(999),召還起用,病卒於詔書到達之前。
周渭字得臣,是恭城縣路口(爐口村)人,生於殘唐五代(公元922年),卒於北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他因上書朝廷陳述時務,被宋太宗重視,被詔應試,賜同進士出身,授白馬主簿,歷任右贊大夫、永清知縣、直隸州知府、廣南諸轉運副使等職,官至監察侍御史。“監察御史”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有點像現在的紀檢書記。周渭關心家鄉人民疾苦,曾經奏請朝廷免去繁重稅役,新定田賦,他還竭力興辦鄉學,開發民智。因為他一生廉潔奉公,頗有政績,死後被朝廷敕封為“忠祜惠烈王”,家鄉百姓感戴他的恩德,就捐款為他建了廟和立了塑像,永遠紀念他。周渭執法如山、公正嚴明的賢臣,他的官聲政績連包拯也非常推崇並引為楷模。

周渭其人

周渭到任後立刻整頓吏治,凡是搜刮民脂民膏者,盡數抓捕,就連劉思遇的親信也不放過。有人提醒周渭要先把這些人送大名府才定罪,要不太師爺怪罪下來難以擔當。周渭深知道這些貪官污吏與大名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一送上去肯定會受到保護,豈不是放虎歸山?於是,周渭一點也不理睬這些“好意”的提醒,把抓到的貪官污吏、土匪山賊一律就地正法,然後上報。對縣內發生重大案件,他總是直接審理,從來不跟符彥卿商量。符彥卿雖然不滿,也沒辦法。周渭此舉,威震大名府,貪贓枉法之風才有所收斂。乾德中(公元962-965年),周渭升為興州通判。轄區內駐紮著許多守軍。帶兵的監軍驕狂兇狠,放縱部下殘暴百姓,當地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周渭到任後,立即向軍隊曉之以理,並把帶頭滋事擾民的幾個軍官正法。全軍即刻懾服,無不受命。宋太祖對周渭此舉大加讚賞,下詔書對他進行嘉獎,並讓他監管駐地軍隊。周渭在興州以生活簡樸、執法嚴謹著稱,人民深受其惠,後來當他調到棣州時,官民全都攔著道路哭泣,想留住這位清正廉潔的父母官。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宋統一了嶺南,設廣南東、西兩路(轄今廣東、廣西境),周渭為廣南路諸州的轉運副使。朝廷要平定交趾,可是由於帶兵的主將治軍不嚴,玩忽職守,所以久不建功。有一次有幾個敗兵入城搶奪民財,被周渭抓獲,立即斬首於市,軍紀立即嚴整起來。周渭於是致書交趾,說明朝廷的威信,曉之利害:如不臣服,將再舉重兵。交趾首領黎桓在周渭恩威並施之下,終於遣使入貢,臣服北宋
周渭後來升為殿中侍御史,調任兩浙東、西路轉運使,入為鹽鐵判官等職,皇上還賜與紫金袍,其官聲職位一點也不比包拯低。就是這樣一位賢良之臣,後來卻因受牽連而被貶為彰信軍節度副使。鹹平二年(公元999年),新即位的宋真宗早聽說了周渭執法如山的威名,將他召回,準備重用。但朝廷詔至當日,他卻溘然長逝了。周渭為官清廉,以至於“上閔其貧不克葬,購錢十萬,以其子建中為乘氏主簿。”
恭城走出的大宋清官
北宋最著名的清官自然是家喻戶曉的包公。然而,人們並不熟知的另外一位清官,他的執法如山、愛民如子的事跡,比包拯早了整整六十年。他就是從桂北恭城走出去的瑤鄉赤子,大宋開國賢臣周渭。
周渭官至朝廷監察御使,深得宋太祖趙匡胤的賞識與信任。若用簡單的語言來概括周御使,最恰切的便是人們常說的兩句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包拯將周渭視為前輩楷模。周御使不畏強權、公正廉明的品格,深深地影響著後來的同樣也是監察御使的包拯。
周渭字得臣,恭城路口村人。生於五代後唐同光元年,卒於北宋鹹平二年,歷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
周渭的官聲政績,是他以自己的良知與膽識,一步一步乾出來的。從現存的資料看,周渭執法的最大特點就是廉明果斷,毫不留情。初任白馬主簿時,上任伊始,就把貪贓枉法民憤極大的縣官斬首示眾。在任興州通判時,把放縱部下為非作歹的監軍就地正法,整肅了軍紀,恢復了秩序,百姓安居樂業,萬民稱頌周渭。周渭調職時,興州百姓牽衣頓首,攔道挽留。
周渭每到一處,首先就是整頓吏治。任永濟知縣時,立即查明貪贓枉法、敲骨吸髓者,全部逮捕。其中不少人有大名府高官作後台。有人便按照官場潛規則,友情提醒周渭,先把名單通報大名府,否則將來吃罪不起。周渭也知道大名府的主帥符顏卿是權傾朝野的太師爺,還有魏王爵銜。對此,周渭偏偏來一個逆向思維,與貪官污吏的保護傘對著幹,行“替天行狩”之責,將這些罪大惡極的害蟲就地正法,然後依程式上報。一時眾官震怖,吏治肅然。
周渭曾調任兩浙東、西路轉運使,殿中監察御史,行監察百官維護綱紀之職。太宗有感於周渭以身作則、克盡職守,賜紫金袍一襲,以示嘉獎。
周渭雖為朝廷官員,但一直心繫鄉土。曾奏請減免賦稅、重定田稅,提倡辦學、開發民智。恭城瑤鄉一直有一個美好的傳說,說是恭城原本叫茶城,每年向朝廷進貢的茶稅讓地方不堪重負。周渭憐憫百姓,遂將茶城改為恭城,免除了繁重茶稅,解了百姓危厄。史上茶城改恭城確有其事,只不過是發生在宋以前的唐代。據《恭城縣誌》(光緒十五年重刊)載:“隋末梁肖銑起兵巴陵,據粵境,始分平樂地置縣,曰茶城。唐武德四年平肖銑,更名恭城縣。”恭城人民將之放在周渭身上,表示了恭城人民對周渭的感念。
周渭從政之餘,間或也寫些詩詞。其中收入《全宋詩》的幾首頗受後人稱道。其《游兼山》中有此二句:“踏破層崖心未折,鳳凰山後鷓鴣啼。”兼山在恭城縣境內,又名銀殿山。海拔一千八百餘米,是茶江的發源地。兼山離周渭家鄉路口村不遠,天氣晴和時,它雄峙眾山之上的英姿,激發了青年周渭的雄心壯志,還讓人想到辛稼軒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周渭一生為官清廉,以至家貧無力下葬,皇上聞之,賜錢十萬,方才得以入土為安。每每讀到“上閔其貧不克葬,購錢十萬,以其子建中為乘氏主簿”這一句,令人鼻酸難禁,感慨良多。
恭城瑤鄉人民一直記念著這位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古賢,並以出了這樣一位流芳百世的名臣而深感榮耀。明朝成化十四年,恭城人民在城東建起一座祠堂,祭祀這位官居大宋監察御史的瑤鄉赤子周渭。
周渭的誕辰為農曆六月十五,每逢此日,恭城縣城及四鄉百姓都有獻演酬神活動。老百姓心中有桿秤,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人民自會銘感,直到千秋萬代。
周渭(北宋益州轉運使)

周渭祠

周渭祠即周王廟或嘉應廟,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祀廟。位於恭城縣城東,建於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周渭祠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40平方米,由戲台(毀於三十年)、門樓、大殿、後殿及左右廂房組成。現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宋史》記載,周渭是恭城縣路口(爐口村)人,生城殘唐五,卒於北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賜同進士出身,宦至侍御史。恭城舊縣誌載,他曾關心家鄉人民的疾苦,奏請朝廷稅賦,竭力開發民智,興辦鄉學。因他一生廉潔奉公,頗有政績,死後被朝廷敕封為“忠祜惠烈王”,家鄉百姓感恩德,捐款為他建廟、蠟塑像,有詩聯贊曰:百代相傳周御史;千秋懷念古鄉賢。

詩詞

《游兼山》
插空峭壁白雲迷,獨上高巔萬象低。
一路接天連楚界,兩峰拔地鎮南夷。
泉飛石澗遊魂冷,風卷松濤匹馬嘶。
踏破層崖心未折,鳳凰山後鷓鴣啼。

歷史評價

為官廉正,執法嚴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