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汝鈞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58
- 逝世日期:1906
人物簡介,周汝鈞故居,相關資料,
人物簡介
1895年夏秋,北京的維新人士籌立團體,最後定名為京師強學書局,於11月17日成立。周汝鈞1898年3月6日在香山縣欖山書院制訂的《學規》說:“昔在京師,偕同志諸公聯設強學書局,講求時務。”① 可見他也是京師強學書局的發起人。1896年1月20日,御史楊崇伊奏《京官創設強學書院植黨營私請旨嚴禁》一折,書局被都察院封禁。但2月4日,御史胡孚宸又奏《書局有益人才請飭籌設以裨時局》一折後,光緒帝著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議奏。總理衙門2月5日覆奏,請將強學書局改歸官辦,建立官書局,欽派大臣一二員管理,聘訂通曉中西學問之洋人為教習。3月4日,上諭命孫家鼐管理。孫家鼐就任後,奏請由官書局設學堂一所,延精通中外文理者一人為教習。1898年,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終於開辦。《德宗景皇帝實錄》1898年7月3日記:“所有原設官書局,及新設之譯書局,均著併入大學堂。”②這段曲折的歷史說明,北京大學的最早萌芽就是京師強學書局,周汝鈞等京師強學書局的發起人最終促成了北京大學的創立。
周汝鈞對北京大學創立的貢獻還遠不止此。1896年,周汝鈞、張蔭棠、陳昭常、夏偕復、張元濟、曾習經、何藻翔等人已籌設西學堂。他們在宣武門內象坊橋租了一座大房子作校舍,1897年2月12日開館,嚴定章程,廣購書籍,學生四五十人,聘常駐教習一人,幫教一人,教授英文和數學,其中之一是嚴復的侄兒嚴君潛。嚴復又為西學堂另定新名,奏準改稱為通藝學堂。《德宗景皇帝實錄》1897年12月17日記:“先是刑部主事張元濟等於京師設立通藝學堂,學習西國語言文字,具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請將學堂教習,酌給獎敘,暨成業學生,仿照廣方言館學生例,調考錄取。至是議奏獎敘教習,擬三年期滿,著有成效,由該學堂出具孝語,稟由臣衙門核辦,有官人員,準其保加升階,無官人員,準作監生一體鄉試。再留三年,始終不懈,準以府經歷縣丞歸部銓選。其成業學生情願投效同文館者,應準隨時報名,聽候調考,惟必須由該學堂出具憑單,將該學生所習何業,成就、分數、考試等第,詳悉註明,由同文館查核,再行調考,以防冒濫。從之。”③周汝鈞1898年3月在欖山書院也提及此事:“後又創建通藝學堂,初名西學堂,後易今名。今在堂肄業者已數十人。”④1898年6月16日,光緒帝接見張元濟,特別問及通藝學堂“有學生若干人?作何功課?”指示“外交事關緊要,翻譯必須講求”。⑤ 勉以“要學生好好的學,將來可以替國家做點事。”⑥ 同年戊戌政變後,張元濟被革職永不敘用。通藝學堂難以獨立運作,遂將校產造冊移交籌建中的京師大學堂,通藝學堂由此併入京師大學堂之內。⑦ 通藝學堂雖為時短暫,但已為中國發展現代模式的高等教育立下了第一塊奠基石。
1897年5月7日,周汝鈞因母親去世,丁內艱回籍。1898年,應聘到香山縣欖山書院掌教兩年,其後又出任廣州學海堂學長。1901年秋,美國舊金山的南海、番禺、順德三邑僑商聘請周汝鈞為金山三邑公館董事主席。其後,出使美、日、秘大臣(即駐美國、西班牙、秘魯公使,當時稱西班牙為“日斯巴尼亞”)。伍廷芳任命他為駐舊金山總領事館隨員。
1900年八國聯軍入京,占據清宮,宮中文物,多有散失。1902年夏,美國海關在入境人員的行李中發現了清宮文物,美國政府即照會伍廷芳,請他派出專業人士親往看過,要證明這確實是中國朝廷之物,美國政府方肯交還。伍廷芳以周汝鈞在朝中任職多年,對國典朝事深有研究,遂函諭駐舊金山總領事何祐,飭其邀周汝鈞往美國海關看閱。周汝鈞6月6日前往鑑別,證實這批文物是雍正朝冊寶,為雍正帝上世祖章皇帝(順治帝)諡號玉冊,共七版10片,冊文滿漢合璧。第一片刻雲龍;第二片至第四片刻漢字,從左至右;第五片至第九片刻滿字,從右至左。玉板長6寸,闊2.5寸,厚4分,橫面有兩孔,用黃綾穿貫,十片相連。四圍用黃綾鑲繞,另有黃袱包裹。黃袱有一玉扣,徑2寸闊,刻天下太平四字,其為中朝文物確然無疑。伍廷芳即照會美國政府,請即送還我國。⑧ 7月3日,周汝鈞又偕領事館隨員、翻譯等數人,到美國海關看視另一批冊寶和玉璽。他鑑別後,證實冊寶是乾隆帝上孝敬憲皇后(雍正帝妻)諡號玉冊。玉璽5方,則分別是景祖翼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寶,翼皇后(覺昌安妻)寶,世宗憲皇帝(雍正帝)寶,文宗顯皇帝(鹹豐帝)寶,孝哲毅皇后(同治帝妻)寶。這些玉璽方約4寸,高亦相當。他十分感慨地說:“宗廟藏弆之寶,流落外洋,為足恫耳……趙璧完歸,亦不幸中之大幸也。”⑨
其後,總領事何祐患病回籍,由周汝鈞接理舊金山總領事。1903年,周汝鈞任職期滿歸國,先後任東莞師範學堂監督(校長)兼總教習、番禺縣中學堂監督。積勞成疾,1906年10月15日去世。
周汝鈞故居
周汝鈞故居位於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南崗村南崗東街。故居為正方形建築,寬101米、深101米,建築面積111平方米,青磚牆,屋頂有灰塑壁圖。故居原為周汝鈞太公周日新進士的祖屋,周日新是清道光進士;周汝鈞1892年中式二甲進士、欽點刑部主事,世稱“公孫進士”。1897年與人合作創辦通藝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1898年後兼任廣州學海堂學長並在廣州多個書院講學。1902年赴美國舊金山任駐華大使。位於南崗村沅崗街的周汝鈞墓於20世紀60年代被盜,現僅存墓穴及墓碑一方。
相關資料
①《學規》,周汝鈞手稿,周紹煊家藏。
② 《戊戌變法》第2冊,第28頁。
③《戊戌變法》第2冊,第6頁。
④《學規》。
⑤《戊戌變法》第4冊,第352頁。
⑥《戊戌變法》第4冊,第325頁。
⑦《戊戌變法》第4冊,第327頁。
⑧《閱雍正朝冊寶恭記》,周汝鈞手稿,周紹煊家藏。
⑨《閱乾隆朝冊寶並玉璽恭記》,周汝鈞手稿,周紹宣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