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武帝滅佛
- 時代:北周
- 發生時間:建德三年(574年)
- 發動者:周武帝宇文邕
- 地位:四大滅佛運動之一
- 作用:為北周增加了大量兵源
簡介,主要人物,事件分析,影響,
簡介
武帝為製造輿論,從天和至建德年間(566年-578年),曾七次召集百官及沙門、道士等辯論儒釋道三教先後;甄鸞、道安等屢上書駁斥道教,紛紜不息。天和三年,武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門、道士,親講《禮記》,欲以儒術治天下。
建德三年五月始議禁佛,詔僧人、道人大集京師,斥佛教不淨,下詔禁佛道二教:經像悉毀,並令沙門、道士還俗,三寶福財散給臣下,寺觀塔廟賜予王公。其他奉祀崇拜,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當年六月,設定通道觀,選佛、道名士120人,普著衣冠,為“通道觀學士”,並置官吏統管。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周武帝入鄴城,在原齊境內推行禁佛之令,沙門慧遠與帝爭論不果。禁佛後,北方寺像幾乎滅絕,僧眾多逃奔江南。武帝死後,宣帝、靜帝先後繼位,佛法又興。
主要人物
1、周武帝
宇文邕(543—578),字禰羅突,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北周武帝宇文邕,是繼北周孝愍帝、明帝之後的第三代帝王,在位十八年(公元561——578年)。
原文全篇為北魏太武帝,題不對文,完全錯誤
事件分析
綜觀此事,其根源在胡漢之爭.丞相崔浩好道教,又好”五德終始〃之說,想導太武帝承”古聖王之正統〃,故極力主張排斥外來之佛教,太武帝亦有華化之思想,圖繼統中華,復加上經濟受佛教影響太大,遂借蓋吳之亂中長安佛寺不法事,下令滅佛。此為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滅佛事件。
(二) 北周武帝滅佛
周武帝滅佛之原因有二: 僧徒濫雜,寺廟多幣,蠱害百姓社會 ;尊崇儒家。劉宗義熙末年,社會目沙門為五橫之一,佛徒侵占農田,不勞而獲,又可逃避租稅力役。北魏末年,佛徒人數有二百萬,寺院三萬餘所,占北魏人口十五份一。周武帝親政後第二年,關中荒旱,命當戶拿口糧出來賣,而寺僧卻借荒年放高利貸。奸人亦有匿於僧法之下,圖謀造反.如北魏孝文帝延興三年。
沙門慧思謀反;又如太和五年沙門法秀謀反.皆須用兵討平。周武懲於前事,遂有滅佛之心。帝本信道教,兼奉佛說,唯卻深信治國須用儒術.時有還俗僧人衛元嵩者力說武帝建立一理想之地上王國,代替天上之佛國。嵩與道士張賓相結,二人俱善術數,大受帝信任,武帝於是數次召集大臣,佛道討論三教優劣.於574年又詔佛道大集京師,帝親臨太極殿主持討論.張賓與僧人智炫辯論落於下風,帝親斥佛教不淨,智炫反指道教更不淨,更牴觸武武帝之短.武帝大怒,乃下詔∶ “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由是道觀寺院經像被毀,僧尼還俗,歸於軍民戶。綜觀之,武帝滅佛之根源在於武帝視佛道為虛妄,其組織不 納賦稅虛耗國力,欲重振儒家傳統,方便其勵精圖治之意圖。
(三) 唐武宗滅佛
唐中葉以後,諸帝大都信佛,憲宗遣使赴鳳翔法門寺迎佛骨還京,更轟動朝野,瞻禮者萬人空巷。惟唐自安史亂後,藩鎮連年混戰,均田制破壞,中央財政日匱,百姓之賦役相對加重,由是百姓借寺院以逃稅者漸多.唐代寺院擁有大量土地,貴族擴充莊園,多與寺院僧人相結,如此則不利於國家經濟收入。
武宗即位後即親信道士趙歸真,對佛及其餘宗教皆頗有不滿.此外,武宗亦欲借沒收僧尼產業以裕國家財政.於是於會昌五年(845A.D.)下詔禁道教以外的所有宗教,佛教首當其衝被禁.總計其時拆寺院四千六百餘所,被迫還俗僧尼亦多達二十六萬多人。
武宗滅佛時宰相李德裕出身北方經學世家,亦為滅佛之擁護者.故是次滅佛可算是儒道二教合力排斥其餘各個外來宗教.(是次並毀景教,祆教與摩尼教) 其後宣宗立,又復佛法,殺道士劉玄靖等十多人,但武帝前佛教的盛況終亦不可復見了。國史上除三武滅佛外,至五代周世宗,亦曾打擊佛教,曾毀佛寺三萬餘所,故滅佛之舉又有所謂“三武一宗”之說。
(四) 排佛之原因
1、政治:(1)僧尼不臣於君,破壞君臣之份,無忠君之心,必促國禍。(2)君主常信天道而毀佛,三武皆崇大道而滅佛,道教因得君主之助而占上風。
2、經濟:僧尼不織不耕,毋須徭役,更有奸徒借佛事聚歛,受人指責.基於國計經濟原因,北齊文帝,北周太祖唐高祖皆有汰僧尼之詔,北魏太武帝乃發現長安寺中藏有富人所寄贓物萬計才下決心滅佛以增國家財富,北周武帝,唐武宗亦以經濟理由下詔滅佛。
3、民族: 基於華夷之辨而排佛,中國有深厚之文化傳統及特色,部份人以為華夏文化較印度夷狄者為優,佛徒服飾又與中國不同,故力加排斥。信道者排斥佛教亦基於華夷之辨,因道教源出本土,滅佛存道,理由堂而皇之。
4、倫理:佛徒不事生產,逃避賦役,佛事虛耗財富。指佛徒遺棄兩親棄絕孝道。指佛徒削髮傷身,又有使民族有滅絕之罪,且如子弟較長輩早出家,又有長輩拜後輩之非,於禮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