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與米蘭聊天·學業篇:神奇的魔杖》講述了暑假裡,米蘭和媽媽一起去古老的牛津城旅遊。她們意外地跟馬蘭的母親相遇。她們跟著她,在神秘的哈利波特餐廳里吃了晚餐,領略了英國貴族學校的生活。就仿佛被魔杖點過一樣,米蘭也突然理解了世代中國學子們歷盡艱辛的漫漫求學路。在和愛麗絲的聊天中,米蘭明白,接受教育,不是為了某種功利目的,只是為了一個人本身,為了讓一個人變得更美好,更完善。當每個人美好了,這個世界也就美好了。
基本介紹
- 書名:周末與米蘭聊天·學業篇:神奇的魔杖
- 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233頁
- 開本:32
- 作者:程瑋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周末與米蘭聊天·學業篇:神奇的魔杖》導讀:隨著中國大學的增加,大學畢業生一年比一年多。在今後的年代裡,我們或許會大吃一驚地發現,即便辛辛苦苦讀了名牌大學,畢業以後也不一定能有好的工作。讀書和幸福,大學和成功,它們結合得不再緊密,甚至有著慢慢分離的趨勢。其實,我們讀書,不是為了某種功利目的,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讓我們獲得一雙理性而聰明的眼睛,去發現生活里的美好。這雙眼睛就像一根魔杖,只是輕輕一點,就讓我們生活中的一粥一飯、一草一花充滿美麗而獨特的意味……平凡的世界,會因此而變得美妙無窮。
作者簡介
程瑋,江蘇人,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在《少年文藝》發表兒童文學作品,如《我和足球》、《淡綠色的小草》等,深受小讀者喜愛,被評論界喻為“80年代最有才情的少兒文學作家之一”。中篇小說《來自異國的孩子》、長篇小說《少女的紅髮卡》分別獲得第一、第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由她編劇的電影《豆蔻年華》獲金雞獎及政府獎。1993年程瑋定居德國漢堡,成為德國電視二台的製片人,拍攝了秦始皇、馬可·波羅、絲綢之路、孔子及北京奧運會等題材的中國文化紀錄片,為中德文化交流做了許多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變化的計畫
第二章穿馬褂的高鼻子
第三章通天的梯子
第四章牛津的黃昏
第五章哈利·波特的餐廳
第六章中國也有過牛津
第七章偉大的失敗者
第八章娜塔莉的夢想
第九章再見,狀元
第十章那一根奇妙的魔杖
那輕輕的一點(代後記)
第二章穿馬褂的高鼻子
第三章通天的梯子
第四章牛津的黃昏
第五章哈利·波特的餐廳
第六章中國也有過牛津
第七章偉大的失敗者
第八章娜塔莉的夢想
第九章再見,狀元
第十章那一根奇妙的魔杖
那輕輕的一點(代後記)
後記
我們大部分人從6歲開始上國小,以後上中學,上大學。還有的出國留學,讀碩士,讀博士。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時光,主要是在課堂里度過的。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呢?
很多人會回答,為了我們有一個美好成功的人生。
可是,什麼是成功呢?對成功下定義是件自尋煩惱的事情。
那一年,因為兒子到了自尋煩惱的年齡,所以我也開始跟著煩惱。
起因是果同學有一天清晨突然打電話回來,說他不想在現在的那個大學念書了。這個大學在德國南部的小城市裡,被戲稱為“德國的劍橋”。死去的黑格爾之類且不說,活著的羅馬教皇、德國總統等等,都是那個大學出來的。果同學高中畢業,不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學校老師連學文還是學理的建議也不給,只說,他的分數可以去上任何一所大學的任何一個專業。所以,他一定要挑他最喜歡的大學和專業。問題是徐果同學喜歡的專業都是茶餘飯後的高談闊論,為了確保今後的飯碗,就挑了這所大學。
他抱怨說,這個地方的人不會說德語,口音古怪不說,還有語法錯誤。我想,他一個中國人去挑剔人家德國人的德語,也太狗拿耗子了。直接就把這條理由否決了。他又說,這個地方實在太小,他出門去超市買東西,收銀台坐的是他的同學。他去服裝店買東西,碰到他的統計學教授正在買內褲,還是黑色的。這對他是一個觀念衝擊,在此以前他一直認為內褲都是白色的。他去酒吧和女朋友喝點東西,鄰桌端端正正地坐著教他數學的講師。他說,這樣的日子再過下去是要瘋掉的。我說,你不做壞事,怕什麼呢。大學城嘛,除了大學的人,就是旅遊觀光的人。到旅遊淡季,只能是自己人看來看去了,很正常啊。他最後說,我想像不出我畢業以後天天西裝筆挺地坐在賓士、寶馬那樣的大公司里掙很多的錢。這不是我的生活理想。我不想用這種方式來證明我的成功。
可是,什麼叫成功呢?我自己為人妻為人母,從中國到德國,搞了文學搞影視,現在重新又回到文學。可是,到現在還沒弄清楚怎樣才算成功。
德國人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很簡單。德國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一生應該做到三件事:生一個兒子,蓋一座房子,種一棵樹。我把它理解為,一個男人一生中要為自己做一件事:生一個兒子,把他的生命延續下去;為家庭做一件事:建一座房子,讓妻子兒女有個遮風避雨的港灣;為世界做一件事:種一棵樹,給地球留下一片綠蔭。
對男人來說,這實在不是很高的要求。生不出兒子,生個女兒也一樣。建不成房子,買個二室一廳也可以。哪天天氣好,出門就可以把樹種了。德國民族是個務實的民族,把男人的成功定義得這么清楚、這么具體,反倒讓德國的父母有了充分的選擇餘地。他們不會逼孩子懸樑刺股地去念書,也不會砸鍋賣鐵,犧牲自己的一切供孩子去上大學。而是實實在在的,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果同學有個兒時玩伴,住得離我們家不遠。這孩子是獨生子,還是爸爸年紀很大時生下的。所以,在他到了念大學的年齡時,他的父母已經退休。父母的退休金並不是不可以供養他上大學。但他的父母對人生的黃昏有自己的打算。他們想趁著身體健康,還不老態龍鐘的時候去週遊世界。所以,獨生子如果想上大學,只能自己去申請教育貸款,然後等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逐年還清。這孩子不想剛成人就背一身的債,所以高中畢業後就找了個廣告公司學習推銷廣告,不久又找了個家裡開餐館的女朋友。成功男人應該做的三件事對他來說,已經不是遙不可及。而果同學還不知道他到底要什麼。就像一輛新車,油箱滿滿的,馬達巳經發動起來了,往哪裡開卻還不知道。
我想,一定是我給孩子把成功的標尺定得太高了,現在是自食其果。
在德國有很多學校,不是以培養成功人士為目的。
比如說,德國法蘭克福就有一個很另類的學校,名叫自由學校。這是一個被國家正式認可的學校。其實,國家並沒有輕易就認可它。學校跟政府機構打了好幾年的官司,一訴再訴,最後到聯邦最高法院,才把官司打贏。
這個學校創建於1974年。全校一共有50個學生,年齡分別在3歲到13歲之間,10個老師,外加1個廚師。這個學校的教育宗旨是:反對權威,提倡獨立思考。不分班,沒有固定的課程。由學生自己決定學什麼,在哪裡學,什麼時候學,怎么學。3歲的學生如果有興趣,可以跟著13歲的學生~起學算術。如果哪天有個學生沒有興趣學習,他在操場上盪一天鞦韆也絕不會有老師批評他。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係。老師的工作是幫助學生學習他想學的東西。玩和學習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這個學校沒有作息時間表,更沒有分數這一說——據創建者的解釋是,分數本身就帶有權威性質。所以,在這個反權威的學校就不應該存在。學期結束時,家長會得到一封很長的信,那是老師對孩子一個學期的評語。
這50個學生到底是怎么學習的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學校組織去阿爾卑斯山春遊。整整一個星期全校都圍繞這個主題學習。有的孩子研究高山植物,也許就研究到了史前社會。有的孩子研究地理,也許一直研究到板塊碰撞。因為出去春遊要坐火車。有的孩子研究火車的歷史,他或許從蒸汽火車一直研究到磁懸浮。最後,他們各自寫出一篇文章,把自己研究的心得跟大家分享。那些三四歲的小蘿蔔頭力所能及地學習拼寫。把春遊需要帶的衣物行李列成一個單子準確無誤地寫出來,發到每個人手裡。一個星期就這樣過去了。 這個學校招生的對象是3歲到6歲的孩子。學校有一個招生委員會,由一名老師和兩名家長組成。通過和孩子家長的談話,他們最終做出決定,收誰不收誰。這個學校的學費並不貴,基本上是每個德國家庭都可以承受的。
等孩子到13歲的時候,必須進入正常的學校去學習。所以,學校專門為那些11歲到12歲的孩子配備了老師,幫他們進入正常的學校做準備工作。
當年跟政府機構不屈不撓打官司的學校主要創始人是個女教師,現在已經白髮蒼蒼。碰到電視台有關教育的脫口秀,偶爾也會把她請來秀一秀。因為她的教育觀實在是太另類了。最近的一次脫口秀上,主持人委婉地問她,她的學生13歲以後轉到正常的學校,是不是會不適應?她回答說,不管哪個學校的學生,轉校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主持人委婉地問,她的學生是不是有一些特別成功的人士。她的回答也很另類,她說您的意思是指這個那個獎。這些發獎的機構本身就是權威,我的學生們不會太重視它們。主持人又換個方式問她的學生大部分從事什麼工作。她很耐心很安靜地回答說,他們都是有正義感的、善良的、有能力養家餬口的納稅人。
有正義感、善良、能養家餬口,還能給國家繳稅,這是一個最普通也是最可貴的公民。一個健康的社會,就是由無數這樣的公民組成的。
可是,為什麼我們把成功的尺度定得這么高呢?
我這本書就是想從中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科舉制度,來重新審定一下我們對成功的尺度。
對於我們這個民族來說,讀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得可以傾家蕩產,可以砸鍋賣鐵。有一次,我很感動地把一個故事講給德國人聽。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農民家,傾盡全力,甚至賣血,去支持自己的孩子上重點大學。德國人聽了沒有感動,反而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覺得,並不是人人需要上大學的。這個社會是由大部分沒有上過大學的人組成。上大學的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於是他們問,為什麼要這樣?
是啊,為什麼要這樣?
答案是現成的:因為在中國,對最普通的人來說,讀書是改變命運、走出貧窮的唯一途徑。就拿我自己來說,如果我不是在1978年那場高考中以200:1的比例擊敗其他考生,進入南京大學中文系,我的人生道路,我的生活,肯定不是我現在這個樣子。肯定不是的。
但是,通過大學改變命運,現在已經慢慢成為一個童話。
隨著中國大學的增加,大學畢業生一年比一年多。在今後的年代裡,我們或許會大吃一驚地發現,即便辛辛苦苦讀了名牌大學,畢業以後也不一定能有好的工作。讀書和幸福,大學和成功,它們結合得不再緊密,甚至有著慢慢分離的趨勢。 其實,我們讀書,不是為了某種功利目的,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讓我們獲得一雙理性而聰明的眼睛,去發現生活里的美好。這雙眼睛就像一根魔杖,只是輕輕一點,就讓我們生活中的一粥一飯、一草一花充滿美麗而獨特的意味……平凡的世界,會因此而變得美妙無窮。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呢?
很多人會回答,為了我們有一個美好成功的人生。
可是,什麼是成功呢?對成功下定義是件自尋煩惱的事情。
那一年,因為兒子到了自尋煩惱的年齡,所以我也開始跟著煩惱。
起因是果同學有一天清晨突然打電話回來,說他不想在現在的那個大學念書了。這個大學在德國南部的小城市裡,被戲稱為“德國的劍橋”。死去的黑格爾之類且不說,活著的羅馬教皇、德國總統等等,都是那個大學出來的。果同學高中畢業,不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學校老師連學文還是學理的建議也不給,只說,他的分數可以去上任何一所大學的任何一個專業。所以,他一定要挑他最喜歡的大學和專業。問題是徐果同學喜歡的專業都是茶餘飯後的高談闊論,為了確保今後的飯碗,就挑了這所大學。
他抱怨說,這個地方的人不會說德語,口音古怪不說,還有語法錯誤。我想,他一個中國人去挑剔人家德國人的德語,也太狗拿耗子了。直接就把這條理由否決了。他又說,這個地方實在太小,他出門去超市買東西,收銀台坐的是他的同學。他去服裝店買東西,碰到他的統計學教授正在買內褲,還是黑色的。這對他是一個觀念衝擊,在此以前他一直認為內褲都是白色的。他去酒吧和女朋友喝點東西,鄰桌端端正正地坐著教他數學的講師。他說,這樣的日子再過下去是要瘋掉的。我說,你不做壞事,怕什麼呢。大學城嘛,除了大學的人,就是旅遊觀光的人。到旅遊淡季,只能是自己人看來看去了,很正常啊。他最後說,我想像不出我畢業以後天天西裝筆挺地坐在賓士、寶馬那樣的大公司里掙很多的錢。這不是我的生活理想。我不想用這種方式來證明我的成功。
可是,什麼叫成功呢?我自己為人妻為人母,從中國到德國,搞了文學搞影視,現在重新又回到文學。可是,到現在還沒弄清楚怎樣才算成功。
德國人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很簡單。德國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一生應該做到三件事:生一個兒子,蓋一座房子,種一棵樹。我把它理解為,一個男人一生中要為自己做一件事:生一個兒子,把他的生命延續下去;為家庭做一件事:建一座房子,讓妻子兒女有個遮風避雨的港灣;為世界做一件事:種一棵樹,給地球留下一片綠蔭。
對男人來說,這實在不是很高的要求。生不出兒子,生個女兒也一樣。建不成房子,買個二室一廳也可以。哪天天氣好,出門就可以把樹種了。德國民族是個務實的民族,把男人的成功定義得這么清楚、這么具體,反倒讓德國的父母有了充分的選擇餘地。他們不會逼孩子懸樑刺股地去念書,也不會砸鍋賣鐵,犧牲自己的一切供孩子去上大學。而是實實在在的,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果同學有個兒時玩伴,住得離我們家不遠。這孩子是獨生子,還是爸爸年紀很大時生下的。所以,在他到了念大學的年齡時,他的父母已經退休。父母的退休金並不是不可以供養他上大學。但他的父母對人生的黃昏有自己的打算。他們想趁著身體健康,還不老態龍鐘的時候去週遊世界。所以,獨生子如果想上大學,只能自己去申請教育貸款,然後等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逐年還清。這孩子不想剛成人就背一身的債,所以高中畢業後就找了個廣告公司學習推銷廣告,不久又找了個家裡開餐館的女朋友。成功男人應該做的三件事對他來說,已經不是遙不可及。而果同學還不知道他到底要什麼。就像一輛新車,油箱滿滿的,馬達巳經發動起來了,往哪裡開卻還不知道。
我想,一定是我給孩子把成功的標尺定得太高了,現在是自食其果。
在德國有很多學校,不是以培養成功人士為目的。
比如說,德國法蘭克福就有一個很另類的學校,名叫自由學校。這是一個被國家正式認可的學校。其實,國家並沒有輕易就認可它。學校跟政府機構打了好幾年的官司,一訴再訴,最後到聯邦最高法院,才把官司打贏。
這個學校創建於1974年。全校一共有50個學生,年齡分別在3歲到13歲之間,10個老師,外加1個廚師。這個學校的教育宗旨是:反對權威,提倡獨立思考。不分班,沒有固定的課程。由學生自己決定學什麼,在哪裡學,什麼時候學,怎么學。3歲的學生如果有興趣,可以跟著13歲的學生~起學算術。如果哪天有個學生沒有興趣學習,他在操場上盪一天鞦韆也絕不會有老師批評他。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係。老師的工作是幫助學生學習他想學的東西。玩和學習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這個學校沒有作息時間表,更沒有分數這一說——據創建者的解釋是,分數本身就帶有權威性質。所以,在這個反權威的學校就不應該存在。學期結束時,家長會得到一封很長的信,那是老師對孩子一個學期的評語。
這50個學生到底是怎么學習的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學校組織去阿爾卑斯山春遊。整整一個星期全校都圍繞這個主題學習。有的孩子研究高山植物,也許就研究到了史前社會。有的孩子研究地理,也許一直研究到板塊碰撞。因為出去春遊要坐火車。有的孩子研究火車的歷史,他或許從蒸汽火車一直研究到磁懸浮。最後,他們各自寫出一篇文章,把自己研究的心得跟大家分享。那些三四歲的小蘿蔔頭力所能及地學習拼寫。把春遊需要帶的衣物行李列成一個單子準確無誤地寫出來,發到每個人手裡。一個星期就這樣過去了。 這個學校招生的對象是3歲到6歲的孩子。學校有一個招生委員會,由一名老師和兩名家長組成。通過和孩子家長的談話,他們最終做出決定,收誰不收誰。這個學校的學費並不貴,基本上是每個德國家庭都可以承受的。
等孩子到13歲的時候,必須進入正常的學校去學習。所以,學校專門為那些11歲到12歲的孩子配備了老師,幫他們進入正常的學校做準備工作。
當年跟政府機構不屈不撓打官司的學校主要創始人是個女教師,現在已經白髮蒼蒼。碰到電視台有關教育的脫口秀,偶爾也會把她請來秀一秀。因為她的教育觀實在是太另類了。最近的一次脫口秀上,主持人委婉地問她,她的學生13歲以後轉到正常的學校,是不是會不適應?她回答說,不管哪個學校的學生,轉校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主持人委婉地問,她的學生是不是有一些特別成功的人士。她的回答也很另類,她說您的意思是指這個那個獎。這些發獎的機構本身就是權威,我的學生們不會太重視它們。主持人又換個方式問她的學生大部分從事什麼工作。她很耐心很安靜地回答說,他們都是有正義感的、善良的、有能力養家餬口的納稅人。
有正義感、善良、能養家餬口,還能給國家繳稅,這是一個最普通也是最可貴的公民。一個健康的社會,就是由無數這樣的公民組成的。
可是,為什麼我們把成功的尺度定得這么高呢?
我這本書就是想從中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科舉制度,來重新審定一下我們對成功的尺度。
對於我們這個民族來說,讀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得可以傾家蕩產,可以砸鍋賣鐵。有一次,我很感動地把一個故事講給德國人聽。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農民家,傾盡全力,甚至賣血,去支持自己的孩子上重點大學。德國人聽了沒有感動,反而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覺得,並不是人人需要上大學的。這個社會是由大部分沒有上過大學的人組成。上大學的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於是他們問,為什麼要這樣?
是啊,為什麼要這樣?
答案是現成的:因為在中國,對最普通的人來說,讀書是改變命運、走出貧窮的唯一途徑。就拿我自己來說,如果我不是在1978年那場高考中以200:1的比例擊敗其他考生,進入南京大學中文系,我的人生道路,我的生活,肯定不是我現在這個樣子。肯定不是的。
但是,通過大學改變命運,現在已經慢慢成為一個童話。
隨著中國大學的增加,大學畢業生一年比一年多。在今後的年代裡,我們或許會大吃一驚地發現,即便辛辛苦苦讀了名牌大學,畢業以後也不一定能有好的工作。讀書和幸福,大學和成功,它們結合得不再緊密,甚至有著慢慢分離的趨勢。 其實,我們讀書,不是為了某種功利目的,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讓我們獲得一雙理性而聰明的眼睛,去發現生活里的美好。這雙眼睛就像一根魔杖,只是輕輕一點,就讓我們生活中的一粥一飯、一草一花充滿美麗而獨特的意味……平凡的世界,會因此而變得美妙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