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期性失業
- 外文名:Cyclical Unemployment
- 別稱:總需求不足的失業
- 出現時間:經濟周期性蕭條
- 領域:總量經濟學
定義,經濟解釋,職業指導,區別,其他相關,
定義
周期性失業的原因主要是整體經濟水平的衰退;由於它是可以避免的,因而周期性失業也是人們最不想看見的。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失業就完全屬於周期性失業。與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等失業狀況不同,周期性失業的失業人口眾多且分布廣泛,是經濟發展最嚴峻的局面,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有所恢復。在中國經濟仍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中,中國目前及未來幾十年出現嚴重經濟衰退和周期性失業的機率很低。
經濟解釋
凱恩斯的解釋
凱恩斯認為,就業水平取決於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在短期內取決於總需求。當總需求不足,國內生產總值達不到充分就業水平時,這種失業就必然產生。凱恩斯用缺口緊縮性的概念來解釋這種失業的原因。緊縮性缺口指實際總需求小於充分就業總需求時,實際總需求與充分就業總需求之間的差額。
凱恩斯把總需求分為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他認為,決定消費需求的因素是國內生產總值水平與邊際消費傾向,決定投資需求的是預期的未來利潤率(即資本邊際效率)與利率水平。在國內生產總值既定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取決於邊際消費傾向。由於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因而消費需求不足。投資是為了獲得最大純利潤,而這一利潤取決於投資預期的利潤率(即資本邊際效率)與為了投資而貸款時所支付的利息率。凱恩斯用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說明了預期的利潤率是下降的,又說明了由於貨幣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動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這樣預期利潤率與利息率越來越接近,投資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費需求的不足與投資需求的不足造成了總需求的不足,從而引起了非自願失業,即周期性失業的存在。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說明
職業指導
既然周期性失業是由總需求不足造成的,那么解決這類失業主要就得靠政府的巨觀經濟政策了。一般情況下政府只有採用擴大購買的積極財政政策,才能刺激有效需求擴大就業(凱恩斯主義),伴隨而來的可能就是通貨膨脹。“反失業比反通貨膨脹更能體現人類關懷”。從這個意義上說,職業指導還應該增加這樣一項內容,即解釋巨觀經濟政策,指導人們提高對通貨膨脹的心理承受能力。當然,對這種失業情況的職業指導,還是以指導參加培訓、指導求職者參加適合的 “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項目為主,這時職業指導本身就是培訓,就是人力資本的投資。
區別
其他相關
在一個經濟衰退中,摩擦性失業傾向於減少,因為人們開始擔心如果辭職會找不到另一個合適的工作。那些有很多工作選擇等著的人,仍然很樂意換工作,儘管在衰退期這種情況較少。但是,這些牛人不會被算在失業裡面。因此,摩擦性失業的減少主要是因為,在有很多其他選擇之前,人們不願自己主動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