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臻(1889—1961),字藹純,原籍廣西蒼梧,生於廣州。廣東陸軍速成學堂第四期畢業,在廣東新軍中任右隊官,參加了倪映典領導的廣東新軍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景臻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州
- 出生日期:1889
- 逝世日期:1961
- 原籍:廣西蒼梧
主要經歷,個人事跡,
主要經歷
1918年,護國軍第五軍魏邦平部成立炮兵營,周任營長。
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參謀長、三十九團團長,駐中山。
1932年任廣西省財政廳特派員。
1932年3月,廣州綏靖公署成立,下設五個區公署,周景臻任廣東南區綏靖公署主任。
1936年,廣東設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政府輔助機關。南區綏靖公署撤消, 11月11日,周景臻任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茂名縣長。1938年1月,免兼茂名縣長。改兼第七區保全司令。
1939年3月,改任廣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全司令。
1946年4月,調入廣州,任廣東省政府委員。
1949年移居香港。
個人事跡
周景臻(1889—1967)廣西梧州人。廣東陸軍速成學堂出身。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曾在倪映典領導下,參加廣東新軍反清的新軍起義。北伐戰爭時期曾在革命軍中任炮兵營長,後在廣東、廣西政府任職多年。抗日戰爭時期任廣東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駐節興寧。周景臻有較強的愛國心並為官清廉。我們姐妹兄弟九人為一母所生,很少機會與父親在一起生活。抗戰時期我因上學關係,住在他的辦公室里,才有機會較多了解他。.當時,我們家住在鄉下,與別人合租比較潮濕的農舍居住,父親拒絕住大地主寬闊的房舍。為了生活好一點,我們開點荒地種菜,並把其中一部份拿到市場去賣。抗戰時期大家生活都是比較艱苦的.我和堂兄在城裡念書,父親規定我們中午的菜金是每人六分錢,可買一塊豆腐和一小塊魚。於是我們也在那兒種菜,所以生活可以。我念的是興寧第一中學,為了節約,當時學生上學都光腳,開始我們都受不了,後來才習慣。我父周景臻是一個愛國者,在抗戰時期,他只有很少的兵力,但抱著守土衛國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原來廣東東江一直未被日本鬼占領.,1944年,鬼子要打通粵漢線時,本來想東向廣東東江一帶進犯,所以當時興寧城就很緊張。父親把家人疏散到羅崗山區之後,便作了與城共存亡的準備。後來形勢變化,鬼子沒來。周景臻在生活上的一些作風,給時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如:他不飲酒(負責禁酒)、不吸菸、不吸毒、不喝茶、不娶小老婆、不貪婪、不經商(他認為做官經商是與民爭利)等。他愛吃的是花生,請客也是花生。他比較關心地方的教育事業,作了一點好事,創建了廣東省省立興寧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聘進步人士羅雄才先生為校長(抗戰勝利後任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院長)。抗戰之後,我父親當了沒有實權的省政府委員,他對國民黨政府不滿,常與人議論,並作了一點有利於革命的事。他參與一家印刷地下刊物名國粹印務公司的活動,它們曾因印刷進步刊物,受過政府的警告(公開登報)。當時的公安廳長曾問父親:“聽說你的大女兒在延安?”我父親說:“是就好了,可惜不是。”廳長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