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年幼恃才
周延儒少年時很有名氣,寫得一手好文章,個性也比較張狂,流傳在民間的傳說眾多。據說周延儒4歲的時候,由他祖父馱著他到街上去玩,見到長橋南堍有一座徐閣老
徐溥的石柱牌坊,就問:“徐閣老做了宰相把牌坊豎在這裡,我今後做宰相,牌坊豎到哪裡呢?”他祖父聽了,忙說:“你年幼無知,不要胡說八道的!”便匆匆地離開了牌坊。據傳從此周延儒真有點志氣,再也不從徐閣老的牌坊下通過,寧願繞道遠行。
步入官場
萬曆四十一年(1614年)三月,會試高中第一,獲會元。一月後參加殿試,又一舉奪得一甲第一名,成為狀元,時年21歲。連中二元,少年得志,走馬京城,威風八面。周延儒中狀元入翰林院為修撰。
天啟年間,周延儒遷右中允,掌管司經局。司經局是個管理經籍的機構。不久,周延儒又升為掌理太子東宮事務的詹事府的副長官——少詹事。明成祖時遷都北京,南京作為陪都,設有與北京相同的衙門,也有翰林院。周延儒升為少詹事後,便以少詹事的官銜出掌南京翰林院。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年僅23歲的
明熹宗駕崩,他的弟弟
信王朱由檢繼位,年號“
崇禎”。崇禎帝接過的大明王朝是一個已極度腐朽、百孔千瘡的爛攤子。面對吏治腐敗、經濟蕭條、國庫空虛、國內狼煙四起、邊境狼煙四起的局面,年方17歲的崇禎帝決心有所作為,重整江山。要實現這個美好的理想,必須有一批得力的官員來輔佐。於是崇禎帝物色人才,一旦發現合適的人選,便破格提拔重用。
周延儒是萬曆四十一年(1614年)的狀元,格外受崇禎帝的矚目。於是,崇禎帝即位不久,便召周延儒回北京,授以
禮部右侍郎的官位。此年,周延儒還只有35歲,卻已有了14年官宦生涯。
得到重用
周延儒機智敏慧,分析問題透徹。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冬,駐守在
錦州的士兵譁變,督師
袁崇煥請發軍餉。崇禎帝在文華殿召集大臣商議,大臣都請求動用國庫。
周延儒猜測崇禎帝的心思,獨自進言道:“以往邊關守兵防止外敵入侵,而今要防士兵了。
寧遠士兵譁變,發軍餉,錦州士兵譁變,再發軍餉,這樣下去,鎮守邊關的部隊都要學樣了。”崇禎帝問道:“你說怎么辦?”延儒說,“情況緊迫,不得不發,但得想個長久之策。”崇禎帝聽了認為周延儒說得有道理。過了幾天,崇禎帝又問周延儒,他說:“糧餉以粟為最好,
山海關不缺粟,唯缺銀子罷了。士兵為什麼鬧事,其中必有內情,這無非是驕橫的武官煽動鬧事來威脅袁崇煥罷了。”崇禎帝聽了周延儒的一番話,認為十分中肯。因為他原以為士兵譁變是邊將對自己進行要挾而感到不安,聽了周延儒的話則放寬了心。從此,崇禎帝對周延儒更為器重。
後來,大學士
劉鴻訓罷官,崇禎帝命廷臣推薦接替的人,大臣們認為延儒聲望不夠而未列入名單。當時被推薦的有
成基命、
錢謙益、
鄭以偉等11人。崇禎帝在名單上沒有看到周延儒的名字,心中非常懷疑。後來
溫體仁揭發了錢謙益的隱私,周延儒亦在暗中協助。崇禎帝看了奏章大怒,立即罷了錢謙益的官,連同名單上推薦的人一個也不用。
崇禎二年(1629年)三月,崇禎帝在文華殿召見周延儒,談了很長時間,究竟談了些什麼,外人概不得知。後金入侵,京都有警,特拜延儒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這年,周延儒才36歲。
宦海沉浮
崇禎三年(1630年)二月、加太子太保,改文淵閣。同年六月,溫體仁也入閣為相。九月,拜周延儒為首輔。
溫體仁為人奸佞,一味討好皇帝。他對周延儒表面奉承,暗底謀奪其首輔之位。在溫體仁的策動下,對周延儒步步緊逼,暗中指使言官不斷彈劾周延儒。周延儒的子弟驕橫於家鄉,遭言官彈劾;朝臣有過錯,亦彈劾首輔;周延儒與不少官吏修好,遭猜忌被劾;周延儒的姻親
陳於泰高中狀元,亦被劾為與周延儒有私。
周延儒多次上疏爭辯,崇禎帝雖慰藉,但心裡不免多了許多疑問。崇禎六年,延儒被溫體仁排擠。六月,託病還鄉,帝賜金銀彩緞,派人護送回鄉。溫體仁當上了首輔,民謠說:“禮部重開天榜,狀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內閣翻成妓館,烏龜王八篾片,總是遭瘟。"
重新啟用
溫體仁辦事專橫,朝臣極為不滿,在職五年罷相。接著
張至發、
薛國觀等相繼執政,朝政在他們的操縱下,更加腐敗。
李自成、
張獻忠兩支農民軍不但不能剿滅,相反呈日漸壯大之勢;與後金兵作戰,屢戰屢敗。崇禎九年,努爾哈赤第八子
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定國號為“大清”,虎視關內。此時原周延儒主會試所取之士、東林黨人
張溥、
馬世奇等憂國甚切,對周延儒說:“恩公若再度為相,改弦易轍,可重得賢聲。”那時,崇禎帝也很思念延儒。認為周延儒任首輔時,國內的情形要好些。
東林黨人乘機對崇禎帝施加影響,於是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降詔起用周延儒,九月到京,復為首輔,加
太子太師,進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周延儒再次為相,任用東林黨人,首請皇上同意,革除溫體仁的弊政,免除戰亂地區百姓所欠糧稅,允許受災地區百姓以夏麥代漕糧,赦免戌罪以下犯人,召回因進諫而被降職的朝官,起用有名望的朝臣,追贈已故大臣,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得以安寧,政績卓著,朝野稱賢。崇禎帝也更加器重他。
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一,崇禎帝受群臣朝賀,叫周延儒面向西站好,他本人東向揖拜周延儒說,“朕以天下聽先生。”但是,周延儒缺乏雄才大略,又不善指揮軍事。農民軍李自成攻打河南,張獻忠攻打湖北、四川,天下大亂,周延儒束手無策,一籌莫展。他重用的文選郎
吳昌時等把持朝政,大臣非常不滿,紛紛上奏,揭發吳昌時仗勢弄權,周延儒很感不安。
謊報軍情
崇禎十五年(1643年)十一月,清兵從牆子嶺、青山口入關,京師戒嚴。清兵如入無人之境,明軍一觸即潰,清兵長驅直入,越
京畿,入山東,進入江蘇,一直打到
沭陽,沿途搶掠。直到第二年三月,才滿載而歸。清軍北上,舉朝震驚,京師再度戒嚴。崇禎帝恐慌萬分,大學士
吳甡方奉命辦流寇,周延儒不得已,自請督率軍旅。崇禎帝大喜,下詔褒獎,降手敕,把他比作
召虎、
裴度,賜章服、白金、
文綺和上等好馬4匹,拿出大批金帛讓周延儒賞賜軍人。
周延儒駐通州便不敢前往,他偵知清兵急於回歸,意不再戰,便整日與幕僚飲酒作樂,天天奏捷。崇禎帝見捷報頻傳,大喜,屢賜璽書褒揚。至四月清兵自退,周延儒凱旋而歸。論功行賞,加周延儒
太師、蔭子
中書舍人,賜銀幣、
蟒服。周延儒推辭太師之位,崇禎帝答應了。數日後,真相被揭露,崇禎帝大怒,下旨諭府部諸臣追究周延儒蒙蔽推諉之罪,周延儒見事情敗露,
席蒿待罪,自請流放戌邊。崇禎帝仍舊下詔安慰,不久,崇禎帝聽了眾臣意見又復諭,“延儒功多罪寡,令免議”。周延儒於是回到京城。
流放賜死
事後,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上疏揭發真相,其他的官員也相繼彈劾周延儒。崇禎帝大罵:“最恨周延儒對朕玩弄計謀欺瞞。”
崇禎十六年(1643年)冬十二月,吳昌時被斬首示眾。崇禎帝命人傳詔,勒令周延儒自盡,籍沒其家。當
駱養性持
聖旨及吊繩至延儒官邸時為
酉時,周延儒向家人一一哭別,拖延至第二天清晨近
卯時才
自縊,終年51歲。相隔兩個月後,
崇禎帝也在此
黎明破曉時分自縊,形同預言對比。
周延儒死後,民間有歌謠日:“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一同狐狗之頭。”
歷史評價
《明史》:莊烈帝手除逆黨,而周延儒、溫體仁懷私植黨,誤國覆邦。南都末造,本無足言,馬士英庸瑣鄙夫,饕殘恣惡。之數人者,內無閹尹可依,而外與群邪相比,罔恤國事,職為亂階。
朱由檢:周延儒機械欺蔽,比匿容私,濫用匪人,封疆已誤。
王都:周延儒狡詐欺君、喪師辱國。
吳執御:攬權壅蔽,私其鄉人,塘報章奏一字涉邊疆盜賊,輒借軍機密封,下部,明晨延臣摘發短長,他日敗可以捷聞,功可以罪案也。
主要著作
周延儒著作有《周挹齋稿》、《片野堂詩》等。
狀元牌坊
周延儒連中二元(會元、
狀元),官拜宰相,功成名就,顯赫一時,被賜在故鄉
宜城學前巷文廟(今實驗國小)前泮池東側建起一座高大宏偉的牌坊。牌坊系秀麗的六角造型,純
漢白玉石雕刻而成,有
三層樓高,面闊三間,上復三頂,高低錯落,縱橫陳置,正面明間上層大額浮雕五鶴,翱翔蒼海上空,匾額陰刻“會元狀元”。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
史書記載
《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影視形象
2005年電視劇《江山風雨情》:劉毓濱飾演周延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