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鳴

周大鳴

周大鳴(1958—),湖南湘潭人,人類學博士,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大鳴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湘潭
  • 出生日期:1958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主要成就:長江學者
  • 代表作品:《現代人類學》
基本簡介,訪問經歷,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果,科研課題,學術交流,田野工作,教學情況,講授課程,帶領實習,獲獎情況,社會及學術兼職,

基本簡介

訪問經歷

美國太平洋路德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哈佛大學的訪問學者,並多次到香港、澳門、台灣及加拿大、日本、荷蘭、義大利等地進行講學及學術交流活動。

教育背景

1978.3-1982.1,中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5.9-1988.6,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人類學,獲碩士學位;
1994.3-1998.6,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民族學,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2.1-1992.10,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助教、講師;
1992.11-1997.9,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1997.9—今,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1-2008.12,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主任、人文學院副院長;
2008.12-2015.4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黨委書記;.

研究方向

移民與都市化、族群與區域文化、人類學套用研究以及人類學學科建設等方面。.

  

主要成果


  

  
主要著作:
1990年:周大鳴/喬曉勤:《現代人類學》,重慶出版社,1990年
1996年:周大鳴等:《中國鄉村都市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與郭正林等合作
1997年:周大鳴/顧定國:“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Rural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o-edited, New York:M.E.Sharpe.1997
周大鳴:《現代都市人類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年。
1998年:周大鳴等:《共有制與現代化:改革開放後的一個中國村落》,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與曹孟君、林玉萍合作
2001年:周大鳴主編: “Moving from Indigenization Toward Globlization”,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2001 M. E. Sharpe, Inc. NY 10504.
周大鳴主編: “Nativizing Chinese Anthropology: Take Two”,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2001 M. E. Sharpe, Inc. NY 10504
2002年:周大鳴主編:《中國的族群與族群關係》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
2003年:周大鳴主編:《21世紀人類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周大鳴主編:《華南的宗族與社會》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周大鳴主編:《僑鄉移民與地方社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004年:周大鳴副主編:《海南黎村》,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周大鳴主編:“Power Sharing in Chinese Villages, Part I, II,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2004 M. E. Sharpe, Inc. NY 10504
2005年:周大鳴著:《鳳凰村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待出。
周大鳴著:《渴望生存:農民工流動的人類學考察》,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周大鳴、秦紅增著:《中國文化精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待出)
周大鳴著:《人類學導論》,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待出)
周大鳴著:周大鳴、秦紅增著:《參與式社會評估:在傾聽中求得決策》,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周大鳴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文化人類學概論》(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周大鳴著:《多元與共融:族群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商務印書館,2011)
周大鳴著:《城市新移民問題及其對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周大鳴著:《中國鄉村都市化再研究:珠江三角洲的透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等著述。
周大鳴主編:《工商人類學》(寧夏人民出版社,2012)和《都市中國社會學新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等.
主要論文:
在《民族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中山大學學報》、《廣西民族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權威、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相關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1996年:
1) 《澳門人口與族群》,《南方人口人口學類核心期刊,1996年第3期,合作、本人為第一作者,8千字。
2) 《論中國鄉村都市化》,《社會科學戰線》綜合類核心期刊、並獲首屆全國優秀期刊提名獎,1996年第5期,合作、本人為第一作者,12千字。(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中國教育報部分摘錄)
3) 《“中國式”人類學與人類學的本土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民族學類核心期刊,1996年第3期,獨立完成,8千字。收入《人類學本土化》廣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
4) 《深圳萬豐村的社會發展》,《社會學研究》社會學類核心期刊第一位,1996年第4期,合作、本人為第二作者,10千字。
5) 《外出務工與農民現代性的獲得》,《中山大學學報》綜合類核心期刊,1996年第5期,合作、本人為第二作者,8千字。(福特基金資助)
6) 《略論江浙地區石室墓的幾個問題》,《南方文物》考古學類核心期刊,1996年第3期,獨立完成,10千字。
7) 《藏北遊牧部落與馬克思的亞細亞生產方式》,《西藏研究》藏學研究核心刊物,1996年第4期,獨立完成,10千字。
8) 《從鄉村邁向都市——珠江三角洲的考察》,《華夏》1996年第6期。3千字。
9) 《發展中國都市人類學》,《中國人類學的發展》,陳國強、林加煌主編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10千字,獨立完成。
10) 《論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廣西民族研究》民族學類核心期刊,1996年第4期。
11) 《淺析澳門與廣東的文化關係》,《廣州社會》,1996年第1期,第二作者,12千字。
12) 《澳門與當代廣州族群》,《廣州社會》,1996年第2期,獨立完成。
13) 《西藏家庭與經濟——三個個案的比較》,《西藏家庭四十年變遷——西藏百戶家庭調查報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編,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年,獨立完成。
1997年:
1) 《鳳凰村人口的變遷》《社會學研究》社會學類核心期刊,1997年第1期,合作本人為第一作者10千字。
2) 《西藏經濟發展兩題》《民族研究》民族學類核心期刊,1997年第一期,11千字。
3) 《西藏的家庭與經濟:農區和牧區的比較》,格勒、周大鳴主編《西藏家庭百戶調查》,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
4) 《澳門的族群》,《中國社會科學》綜合類核心期刊第一位,1997年第5期,16千字。
5) 《族群與文化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民族學類核心期刊,1997年第2期。10千字。(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6) 《城市的文化職能》,《廣西民族學院學報》民族學類核心期刊,1997年第3期。10千字。(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7) 《未來的都市與都市人類學》,《廣西民族學院學報》民族學類核心期刊,1997年第4期。11千字。(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8) 《安海與虎門∶閩粵集鎮的市鎮化比較》,《廣州社會》,1997年第1期。10千字。
9)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人類學考察》,周星、王銘銘主編∶《社會人類學高級研討班講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6千字。
10) 《二、三十年代中山大學的民俗學》、《民俗學研究》1997年第1期。
11) 《論深圳特區的鄉村都市化》,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7年。11千字。
1998年:
1) 《從農民眼中看農民工和適應過程》,參加北京大學第二屆社會人類學高級研討班論文,1997年。載《田野工作與文化自覺》,群言出版社,1998年5月。16千字。
2) 《鳳凰村社會文化的變遷》,載《華南農村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25千字。
3) 周大鳴:《農民工輸入地與輸出地研究》,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威廉斯博格參加“世界人類學民族學大會”會議論文,在分組會議上宣讀,18千字。
4) 周大鳴:《鳳凰村的婚姻與家庭》《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8年4期。
1999年:
1) 《鄉村人口過密化地區經濟的發展:以鳳凰村為個案》,《中山大學學報》,1999第1期,獨立完成。
2) 周大鳴:《中國鄉村社會的變遷與文化重建:儒學與自由主義的角色》,1999年6月參加哈佛大學主辦的“儒學與自由主義研討會”論文。
3) 《僱傭外來工與資本的原始積累》,《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1期,獨立完成。
4) 《鳳凰村追蹤調查報告》,《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調查報告集》,黃淑娉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合作,第一作者。
5) 《澳門的族群與文化》,《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黃淑娉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獨立完成。
6) 《世紀之交的中國人類學》,1999年9月23日在南寧舉行的“人類學本土化國際研討會”上宣讀。
7) 《民間文學與中國文化精神》,載《面向21世紀的民族民間文化》《民族藝術》1999年增刊。8千字
2000年:
1) 《外來工與“二元社區”》,《中山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獨立完成,1萬字。
2) 《鄉村都市化——中國鄉村未來變遷的方向》參加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IUAES)中期會議“都市民族文化:維護與相互影響”( 2000/7/24-28,北京)論文載《社會學》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0年第11期。1.3萬字。
3) 《傳統的斷裂與復興》,《儀式與社會變遷郭於華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3.3萬字
4) 《澳門人的來源和文化認同》,《廣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二期。1萬字
5) 《澳門人的來源與族群認同》,《反思與前瞻鄭宇碩,陳廣漢主編,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7千字
6) 《略論潮汕人的文化與潮汕人》,載《廣東民族研究集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8千字1999-2000年科研成果
7) 周大鳴:《珠江三角洲報告之二》,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農村外出務工女性”課題組《農民流動與性別》,中原農民出版社2000年。
8) 《湖南省嘉禾縣報告之二》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農村外出務工女性”課題組《農民流動與性別》,中原農民出版社2000年。
9) 《民間文學與中國文化精神》,《東方叢刊》,王傑主編,2000年第4輯,獨立完成。
10) 《漢民族研究的新里程——〈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評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獨立完成。
2001年:
1) 《論族群與族群關係》,《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2) 《中國民族考古學的形成與考古學的本土化》《東南文化》2001/3
3) 《城鄉結合部社區的研究——廣州南景村50年的變遷》,《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4期,合作、第一作者。
4) 《永恆的鐘擺——中國農村勞動力的流動》,《都市裡的村民——中國大城市的流動人口》,柯蘭君、李漢林主編,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獨立完成。
5) 周大鳴/王婧:《俯首甘為與孺子牛,一生勤勉拓學士》,18千字載《民俗學刊》第一輯,澳門出版社2001年。
6) Chinese-style Anthropology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Anthropology, in “Moving from Indigenization Toward Globlization”,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2001 M. E. Sharpe, Inc. NY 10504.
7) 《甘南夏河的族群與族群關係》,參加《中國藏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1997年8月。載《》12千字。《21世紀:文化自覺與跨文化對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8) 周大鳴《斬不斷的歷史》,25千字,載〈中國傳統社會經濟與現代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02年:
1)《人類學視野中的文化衝突及其消解方式》,《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本人為第一作者。
2)《中國人類學研究有待解決的三個問題》,《新華文摘》,2002年第5期。
3)《農民企業家的文化社會學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2第二期。
4)《田野工作的情感-兼論毛澤東早期調查的田野價值》,《思想戰線》2002年第4期
5)《中國鄉村社會的變遷與文化重建-以鳳凰村為例》,費孝通主編《社會變遷與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大學出版社,第249-264頁,2002年。
6《中國人類學的套用性格》《光明日報》理論版2002年4月28日
7)《中國西部發展與民族文化》,《中國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華星出版社2002公開.
8)《The Lineage of Phoenix Village》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gy.Spring 2002 / Vol.3, pp.49-68.M. E. Sharpe, Inc. New York.
9)《鄉村社會的人類學研究》,《中國學者心中的科學(人文卷)》雲南教育出版社2002
10)《宗族的復興與鄉村治理的重建》,肖唐鏢主編《當代中國農村宗族與鄉村治理:跨學科的研究與對話》,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11)《中國鄉村社會宗教信仰的復興與基督教》,2002
2003年:
1)《多重證據法與族源研究》中山大學學報2003第四期56-62
2)《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融合所帶來的家庭與人口問題》青年研究學報(香港)2003第六卷,第2期45-56
3)《非典與社會輿論反應》,載梁慶寅主編《非典:反思與對策》,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4)《從“漢化”到“畲化”談族群的重構與認同——以贛南畲族為例》,載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編《族群與族際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
5)《參與發展:當代人類學對“他者”的關懷》,民族研究,2003年5期p44-51。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學》2004年第1期全文轉載。
6)《農村的權力分化與整合——以昭遠市明村華村為例》,學術論壇,2003年5期
7)《從制度上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社區”》,《羊城論叢》學術沙龍,2003年第一輯P365-366。
2004年:
1)《鳳凰村的追蹤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p33-38。
2)《社會轉型與中國鄉村權力結構研究——傳統文化、鄉鎮企業和鄉政村治》,《思想戰線》2004年1期p107-113。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學》2004年第4期全文轉載。
3)《泛都市區與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未來發展方向》,《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p2-7。
4)《湖南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幾個問題》,《吉首大學學報》,2004年3期,p98-102。
5)《論城市多元文化的共生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p17-20。
6)《中國文化精神論》,《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p79-85。
7)《城市農民工研究的回顧與反思》,《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4年第4期,p1-9。
8)《中國鄉村社會轉型與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參與》,《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5 期,p30-34。
9)《中國的城市化——未來的方向》日本青應大學《語言、文化與交流》2004年No.32。
10)《套用人類學與中國實踐》,中山大學學報,第6期,p 133-139頁
11)《Guangzhou city: ever-changing urban planning》,《Directors Of Urban Change in Asia》,Routledge,2005,editor: Peter J. M. Nas,p38-55。
12)《Power Sharing in Rural China Behind Social Transformation》,《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gy》,Editor: Zhou Daming and Yang Xiaoliu, Fall 2004, M. E. Sharpe. P5-43.
2005年:
1)《綜合農業現代化與湖南鄉村都市化》,《吉首大學學報》2005年32期,p74-78。
2)《邁向人民的費孝通》,《《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3)《桃花源里可耕田——從一個瑤寨看扶貧與發展》,《中山大學學報》2005年4期,p64-70。
4)《移民文化——一個假設?》,《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5期,p18-21。

科研課題

1996年—1998年:
1) 主持1996-1998“社會人類學與華南田野調查”,中華社會科學基金“九五”規劃一般課題,1996。
2) 主持1996-1997“鳳凰村的追蹤研究”,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基金會資助。
3) 主持“廣州城鄉接合部社區的研究:南景村追蹤研究”,廣州社會科學基金“九五”規劃一般課題,1997。
4) 主持“澳門族群與澳省文化關係研究”,由澳門文化司署獎助,1996,
5) “漢”的重新思考——嶺南族群互動研究,CCK基金會資助。
1999年:
1998-2001“宗族、鄉鎮企業與鄉村權力結構的變化”,與Dr. Greg Guldin 合作主持,由美國LUCE基金會資助“The Clan Elder, The Entrepeneur and the Cadre: Emerging Power Sharing in the Countryside”。
2000年:
1) 主持2000-2002“中國西南族群生物遺傳多樣性與區域文化研究” 中華社會科學基金“九五”規劃一般課題,2000。
2) 主持世界銀行貸款江西省2號公路及捆綁項目社會評估,江西省與世界銀行項目。
3) 主持2000年“企業家口述史研究”中山大學廣東發展研究院資助課題。
2001年:
1) 主持世界銀行貸款綿羊整合發展社會評估,農業部與世界銀行項目。
2) 主持世界銀行貸款江西省綜合農業現代化社會評估,江西省與世界銀行項目。
2002年:
1) 主持教育部項目人類學方法與參與式評估。在西藏田野調查
2) 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尋求內源的發展——西部開發與族群文化
3) 主持世界銀行貸款安徽公路項目II社會評估,安徽與世界銀行
4) 主持世界銀行貸款安徽公路項目II扶貧評估
5) 主持世界銀行貸款珠江三角洲環境發展“散工調查”
6) 廣西那吉
7) 世界銀行貸款珠江三角洲環境發展——水資源評估
8) 甘肅世界銀行扶貧貸款監測評估
9) 陝西楊陵農業高科技市場評估
2003年:
1) 2月份主持中國西部基礎教育社會評估項目,在雲南西南、廣西、四川、寧夏做田野調查
2) 4月份主持中國西南扶貧總結評估,在貴州黔南州做田野調查
3) 4-5月主持中山大學非典與社會輿論研究課題
4) 主持廣州大沙地污水處理項目社會評估
5) 7月主持中國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在陝西做社會評估
6) 10月主持中國貧困鄉村社區綜合發展計畫社會評估,在雲南、廣西、四川進行田野調查
2004年: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東南沿海的散工研究”
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項目“珠江流域的族群與文化”
3) 廣州市污水處理工程移民外部監測項目
4) 青海省政府十一五招標項目:以人為本,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2005年:
1) 世界銀行貸款江西省三期高速公路項目社會評估;
2) 世界銀行貸款貴陽市城鄉道路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社會評估;
3) 廣東省省情教育讀本創作項目;
2007年:
主持教育部中大攻關課題“城市新移民問題與對策研究”
2009年:
擔任教育部國外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報告《人類學與民族學》部分首席科學家
2010年:
1)主持教育部、中宣部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項目“《人類學概論》教材”,任首席專家
2)主持廣東省發改委、統計局項目“廣東省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2012年:
1)主持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國際移民適應性研究:以廣州社區為例”
2)主持廣東省十一五規劃項目“外來務工人員城市融入研究:以廣州市為例”
3)主持世界銀行“世行貸款安徽黃山新農村建設示範項目移民安置行動計畫報告編制”
2013年: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鄉村都市化再研究——珠江三角洲的透視”
2)主持西藏的傳統社會整合方式與和諧社會構建研究項目
2016年:
主持世行貸款廣東省欠發達地區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標準化發展示範項目.

學術交流

1993—1994年:
1993/8-1994年9月 美國亞洲教育聯合(UNITED BOARD)資助,美國太平洋路德大學訪問學者(Grant from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Visiting Scholars Program.)
1994年:
5月 訪問台灣,參加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會議"華南農村社會與文化討論會";在政治大學舉行的"中國民族學年會"上主題演講"嶺南的族群與文化";在中央研究院作演講"中國鄉村都市化"。參觀,台灣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東海大學等。
8月 訪問加拿大UBC大學維多利亞大學
9月 訪問香港中文大學,作"華南鄉村都市化比較"的演講。
1995年:
9-10月 香港大嶼山東涌考古發掘和調查。
1996年:
5-6月 澳門調查與研究,應澳門政府作"澳門的人口與族群"的演講。
1997年:
3-4月 訪問台灣,參加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會議"華南農村社會與文化討論會";訪問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新竹科學園區、工業區,桃園蔣介石故居等。
4月 訪問香港浸會大學作"珠江三角洲外來人口研究"的演講。
1998—1999年:
1998/7月 福特基金資助赴美國參加世界人類學/民族學大會。
1998/8月-1999/8月 哈佛-燕京學社資助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
在美期間訪問,華盛頓大學作"鳳凰村追蹤研究"的演講。
俄勒岡州大學作"中國農村變遷的演講”。
在加拿大UBC大學作"鄉村發展與變遷"研究。
太平洋路德大學作"再見吧,中國農民"的演講。
在洛山磯大學作"中國農村的基督教現狀"的演講。
2001年:
香港大學參加"跨境人口遷移工作討論會"。
香港科技大學"守望故鄉:移民與地域社會"學術討論會。
考察香港西貢考古工地。
2002年:
2002/3 赴伯克利大學參加“人類學在中國與中國人類學”學術討論會
2002/6 香港大學參加“第一界婦女與發展學術討論會”
2002/10 訪問台灣,參加“客家文化研究學術會議”
2002/12 赴荷蘭雷頓大學參加亞洲研究中心召開的“亞洲大都市的變遷——比較視野中都市化”
2003年:
7月,赴義大利參加世界人類學中期會議。
2005年:
2005/4月 赴台灣“族群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訪問了台灣東華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台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系。
2006年:
2006.5-2006.8, 日本愛知大學訪問學者
2008年:
2008.2—2008.5,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2009年:
2009.9—2009.10,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訪問學者。.

田野工作

1995年:
1995-1996年,深圳萬豐村調查,完成"共有制與現代化"一書。
1995年7-9月,西藏安多縣腰恰鄉作"家庭百戶調查",格勒主持,國務院外宣辦資助。本人負責安多的調查。
1995年1月,湖南郴州嘉禾縣鐘水鄉鐘村作農民工輸出地調查。該課題由李銀河主持,福特基金資助。
1996年:
1996年7-9月,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九甲鄉桑科鄉作"中國藏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調查。格勒主持。中華社會科學基金"九五"重點課題。本人負責甘南調查。
1997年—1998年:
廣州南景村追蹤研究。
1994—1997年:
1994-1997年 潮州鳳凰村追蹤研究。
2000年:
2000年11-12月 赴江西贛州和吉安農村做調查做調查。
2000年1-4月 赴西北甘肅農村進行調查。
2001年:
2001年9月,新疆北部和甘肅南部考察。
2001年8月,江西尋烏和武陵調查畲族
2001年5-6月,赴江西贛州、九江、上饒農村做調查。
2002年:
2002年5月,安徽調查。
2002年7-8月,西藏田野調查
2002年9月,廣西百色調查。
2002年11月,甘肅東部回族調查
2003年:
2003年11月,四川田野調查
2003年7月,陝西田野調查
2003年2月,雲南滇西南少數民族調查
2004年:
2004年7 月,廣西凌雲縣瑤族雙村調查
2005年:
2005年7月,廣西桂林龍勝龍脊古壯寨調查
.

教學情況

講授課程

《人類學概論》、《人類學研究方法》、《人類學與中國社會研究》、《族群與族群關係》

帶領實習

2010年中山大學人類學廣東梅州田野實習
2011年中山大學人類學梅州梅縣雁洋鎮田野實習
2012年中山大學人類學湖南湘西自治州茶峒鎮(邊城鎮)田野實習
2013年中山大學人類學湖南通道上的岩坪寨田野調查
2014年中山大學人類學山西介休田野實習
2016年中山大學人類學廣西富川縣石家鄉田野實習
.

獲獎情況

曾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
兩次榮獲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曾獲“廣東省教學名師”稱號
.

社會及學術兼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廣東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顧問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人類學高級論壇秘書長。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