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漁鼓

周口漁鼓

周口漁鼓又叫道情,或者又叫漁鼓道情,有時也稱仙戲,周口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長的竹筒,蒙上豬護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發出響音說唱,一人邊演唱邊伴奏,右手拍擊漁鼓,左手敲擊竹板作為伴奏的一種民間藝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口漁鼓
  • 地理標誌: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
  • 批准時間:2010年10月
  • 非遺級別:周口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代表人物:杜三合
  • 代表作品:《叨鵪鶉》《平北宋》等
周口漁鼓起源,漁鼓產生及發展形式,周口漁鼓的重要價值,周口漁鼓的發展現狀,周口漁鼓代表藝人及作品,周口漁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周口漁鼓起源

“道情”為太康特有劇種,始於明末清初,源於道教的歌“道情詞”,因道士唱樂歌時配以漁鼓伴奏,故古稱漁鼓道情,明清時即在皖北地區流傳,清代後期(1860年右左),從沈丘、鄲城一帶傳入西華、杞縣、太康。
漁鼓道具漁鼓道具

漁鼓產生及發展形式

漁鼓淵源於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宣揚處世思想。南宋時開始用漁鼓和簡板為伴奏樂器,因此也叫漁鼓道情。元入雜劇《岳陽樓》《竹葉舟》等劇中均有竄插演唱。明清以來流傳甚廣,題材也有所擴大,在各地同民間歌謠相結合而發展起來許多種曲藝。有稱道情的,如“陝北道情”、“義烏道情等”;名稱漁鼓的,如“湖北漁鼓”、“山東漁鼓”等;在四川則稱為“竹琴”。其共同特點以唱為主,說為輔,也有自唱不說的。此種曲藝形式在民間還有一定的影響,也是老幼皆知的曲種。

周口漁鼓的重要價值

第一:據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顯示,在周口唯此一家,急需加強保護,一旦失傳實在可惜。
第二: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漁鼓道情從有記載開始延續一百多年,其發展折射了清朝、民國、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發展變化歷程。
第三:有重要的藝術研究價值. 漁鼓道情屬於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活化石。
第四: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漁鼓道情比較罕見,觀眾耳目一新,在提供藝術欣賞的同時,創造了一定的社會價值,又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入。
第五:漁鼓道情採用立臥嗓,能夠連續演唱十幾天甚至一個月以上,豐富了曲藝表演形式。

周口漁鼓的發展現狀

1、觀眾、聽眾人群流失嚴重,只有一些上年紀的老年人還記得這門傳統藝術,青少年都不了解、不理解、不欣賞。
2、演出場次少,因為觀眾受限,在城鎮已鮮見漁鼓道情演出。
3、傳承斷代,因漁鼓道情演出節目沒有文本,學藝全靠個人記憶,周期較長,演出經濟效益低,青少年都沒有興趣學藝。

周口漁鼓代表藝人及作品

杜三合
杜三合杜三合
杜三合自幼拜周口道情書名藝人周名揚為師,經三年才獲得真傳。當時杜三合師兄8人,人人能說會唱,各有所長,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其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叨鵪鶉》、《平北宋》、《小八義》、《金鳩記》、《張廷秀私訪》等,在省內外各地演出,深受好評。

周口漁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商水縣政府2010年3月將杜三合漁鼓道情公布為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0年10月,商水縣將其成功申報周口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商水縣舒莊鄉鄉政府也成立了保護領導小組,從各方面加強保護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