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嘉衸
- 別名:周七猴子
- 國籍:大清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新沂市草橋鎮董莊村
- 職業:私塾先生
- 主要成就:康熙辛酉科舉人
- 父親:周之珽
- 字:佐生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軼事典故故事目錄,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周七猴子來自於社會底層,能言善辯,好打抱不平,深受當地百姓的推崇和喜愛。有人說,他就是蘇北的“阿凡提”,是一位智者的化身。如今,這位民間智者的故事傳說更是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市政府的全面保護和有效傳承。
軼事典故
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流傳於江蘇的徐州和山東的棗莊等蘇魯接壤地區,尤其以徐州東部的邳州、新沂和山東的蒼山、郯城等縣市最為廣泛,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茶餘飯後,田間地頭,大家圍攏在一起,來兩段周七猴子的故事,自娛自樂,既可以緩解疲憊的身心,又能夠引來歡愉的笑聲。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周伯之先生,是周七猴子故事傳說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他曾經和當地的民間文學工作者一起,對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進行了詳細深入的考證和研究。
在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中,主人公常通過文字遊戲,用“腦筋急轉彎”的手段來愚弄對手,戰勝對手。比如:在故事《買罐鼻》里,就說到:燒制陶瓷等生活器具的窯場有位主人叫王老財,剋扣工人工錢。為了替窯工們出氣,周七猴子便來到窯場,要買罐鼻也就是陶罐兩側的小把手,一文錢一個。王老財心想:一對罐子才賣一文錢,四個鼻就賣四文錢,這多划算啊!他怕周七猴子變卦,要立個字據。周七猴子就在紙上寫道:“一文一個,多了不要。”於是,王老財就讓窯工們把所有燒好的罐子全都砸碎只留下罐鼻,沒想到,周七猴子的機智反應令王老財的發財美夢徹底破滅了。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傳承人之一、民間藝人劉向俠講述的故事片段:
“扒拉扒拉,扒出來一個罐鼻子,說:‘就要它了。’(王老財)‘啊,你怎么就要一個罐鼻子呢?’說:‘我不給你立字據了嗎?一文錢一個罐鼻子,多了不要。我沒說買你多。’王老財氣得是‘王八吃稱砣,心裡錐死了’,說不出話來。”
《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大都採取單純式結構,也就是說:一件事、兩個人物,構成一幅畫面。也有的採用複合式結構,謀篇布局先設三道坎,比如遇到三個難題或者經過三次較量,讓周七猴子一個一個跨越過去。故事情節的發展,環環相扣,最終柳暗花明,以笑結局。
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語言特點也非常鮮明,大量地運用方言、諺語和歇後語,不僅保持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也保持了民間故事的語言藝術特點。
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一直以口頭形式在民間流傳,其中,傳承最廣、最火爆的要屬民間曲藝藝人,藝人們開場說書,總要借周七猴子說事。上世紀80年代初,在民間文學工作者和曲藝藝人的整理挖掘下,周七猴子的故事開始有了文字記錄,到目前已有近百篇在各種文學刊物、報紙上發表。2007年周伯之先生主編的《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出版,收入故事66篇。
軼事典故故事目錄
歷史評價
作為優秀的民間文學作品,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還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在日本、韓國和台灣地區,有許多學者對《周七猴子的故事傳說》進行研究。1995年8月,中國民俗學家、南京大學高國藩教授曾撰文說:“邳州地區有一個民間頭腦機智的人物周七猴子!他可以說是九十年代的新發現,具有很高的藝術、學術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