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田賦鼎,農民王三妮自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告別田賦鼎
- 農民:王三妮
- 銅鼎銘文:560字
- 報到時間:11月22日
農民鑄鼎,一位農民和一尊鼎,撫鼎,孕鼎,鑄鼎,問“鼎”,附:告別田賦鼎銘文,
農民鑄鼎
農民王三妮自鑄“告別田賦鼎”
銅鼎銘文560字,記農業稅廢止事;鼎表瑞獸祥雲,寓農民欣逢盛世。
燕趙晚報訊(記者 劉勇峰 張雷)11月22日,靈壽農民王三妮正在自家院子裡精心打磨著他親手鑄造的那尊“告別田賦鼎”。國家免除農業稅的政策,給王三妮帶來了實惠,也給他帶來了鑄鼎的衝動。於是,歷經一年多時間、由他自己設計鑄造的“告別田賦鼎”面世。
“告別田賦鼎”由青銅鑄造,通高99厘米,最大直徑82厘米,重252千克。鼎腹上部是《告別田賦》銘文,總計560字。文中歷述田賦的變遷以及農民生活的變化。鼎腹下部刻四海水紋,高浮雕龍、瑞獸。龍與獸由祥雲圍繞,寓意國泰民安、社會和諧。
2004年3月,國務院宣布逐步免除農業稅。當年,靈壽縣全部免除了該縣農民的農業稅。2006年1月1日起,《農業稅條例》正式被廢止。“延續兩千多年的皇糧國稅不用交了,而且國家還給糧食直補款,這在歷朝歷代都是沒有過的。”王三妮算了一筆賬:家中7口人,14畝地,以前每年要交農業稅費532元,現在不但不交錢,政府還補給他家216元,里里外外算下來,一年直接受益748元。
2004年開始醞釀鑄鼎,2005年年初擬定銘文,同年9月29日,王三妮制出“告別田賦鼎”模型。之後,又經一年多,耗資8萬元的“告別田賦鼎”終於鑄成。鄉親們看後紛紛稱讚:老王真行,通過這個鼎道出了我們的心裡話。
一位農民和一尊鼎
燕趙晚報記者 張雷 劉勇峰
撫鼎
2006年11月22日,農曆小雪。這天,天空飄起了零星雪花。靈壽縣青廉村一處農家院子裡,農民王三妮蹲下身子,用棉布輕輕擦拭著一尊鼎上的銘文。
輕輕地,王三妮用滿是老繭的手叩擊鼎身,傾聽悅耳的銅聲,他的臉上流淌著豐收般的喜悅。
這喜悅,來自這尊鼎上所銘刻的真實——國家取消農業稅,農民告別了延續2600多年的田賦。
王三妮撫摸著鼎上的銘文說:“歷史上,多少農民因為交不出田賦被逼得賣兒賣女,逃荒要飯。對我們農民來說,免除田賦,是祖祖輩輩的夢想啊……”
“過去,商、周鑄鼎,也有記事的。今天,我也用這種形式記錄中國農民告別田賦的大事……”在這尊鼎前,王三妮慢慢講述著鑄鼎的故事……
孕鼎
王三妮生於1947年,國小文化。在鄉親們的眼中,他有兩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一是愛琢磨事,二是有一手青銅鑄造手藝。耕作之餘,王三妮喜歡擺弄古董,自己摸索青銅鑄造手藝已經有15個年頭。
王三妮鑄鼎的想法,萌生於2004年。那時起,作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靈壽縣,率先免除了農業稅。落實到王三妮家,不僅免除了每人76元的農業稅和“三提五統”,全家還能得到216元的國家補貼。
就在王三妮構思鼎的造型和銘文過程中,2005年9月29日,國家宣布:從2006年1月1日起,全國依法取消農業稅。
王三妮興奮地決定:“這一前一後、一收一補之間的變化,是一件空前的大事。我用鑄鼎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就是為了讓後代子孫永遠銘記,所以就命名為‘告別田賦鼎’。”
鑄鼎
這些年,王三妮一家靠鑄造青銅工藝,辛辛苦苦攢下了一筆錢。2005年9月底,眼看一家人的“買車夢”即將實現,王三妮卻要占用這筆錢,鑄自己創作的“告別田賦鼎”。
兒子、兒媳、老伴兒,都不理解,但王三妮卻固執地堅持著自己的決定。
為了鑄這個“空前”的大鼎,王三妮改造了自己的小作坊;為了購買原料,大筆的現金花了出去;為了把560字的銘文刻在蠟模上,王三妮握著刻刀幹了一個多月,手上增加了一層厚厚的老繭……
鑄模、刻銘、灌芯、鑄造、切割、打磨、清砂、拋光……一年多時光悄然流走,到2006年9月29日,通高99厘米、重252公斤的“告別田賦鼎”初步成型。“鼎成那天,我摟著它,怎么看都看不夠。上面的銘文,一個壞字也沒有……”王三妮說。
問“鼎”
趙新月
文字的分量,往往和載體的重量成正比。
王三妮是聰明的,鑄“告別田賦鼎”,不去勒碑,不去鐫石,不去竹簡上雕花,不去素絹上刺繡,更不去網際網路上部落格一回,而偏偏選擇了青銅。箇中緣由,不單因為他是青銅鑄造的妙手,而是他深諳唯有青銅的質地與回音,方能傳遞滄海桑田的訊息;唯有鼎的分量與文飾,方能追慕人世變遷的餘韻。
初看上去,鼎上銘文,不華麗,不典雅,不蘊藉,不珠璣,不與清詞麗句為鄰,反與土生土長相隨,那完全是一個北方農民地地道道的口語,一如阡陌上的莊稼,水井邊的轆轤,朴茂,憨厚,結實,瓮聲瓮氣,然而細細品來,銘文560個文字,無一不是中國農民的往事歷歷與長夢渺渺。字型屬稜角分明的魏碑,陰文刻進堅硬的鼎身,像農民的足跡深深刻進歷史的古道,從2600年前,蹣跚踉蹌著一路鐫刻而來,到了公元2006年,終於如釋重負,腳步輕快了,眉頭舒展了,心靈自由了。
王三妮鑄鼎,我來問“鼎”。既是問“鼎”,也是問歷史,問現在,問未來。
問歷史,是在問2600年的長路漫漫,風雪迷離,有多少仁人志士為農民的活路而上下求索?
問現在,是在問2006年的這尊鼎在華北一個普普通通的農莊、一個朴樸實實的莊稼人手裡橫空出世,它究竟象徵了什麼?
問未來,是在問自此之後,中國農民的命運還將會有什麼樣的奇遇?他們的悲歡笑靨里何時不再有歷史的陰霾與千年沉重?
王三妮不是史官,但卻為歷史鑄造了一個沉甸甸的符號。
這尊鼎,將是一個驚嘆號,它鞭策著現代執政者與現代公民勿忘歷史、勿忘興替、勿忘勃焉忽焉!
附:告別田賦鼎銘文
田賦:舊指農民的田地稅。
田賦始於春秋時代,封建社會形成田賦而生。帝王鞏固政權,養兵役,擴充疆土,興建土木、享樂人生等,所需的一切錢糧都來源於田賦。田賦增減關聯王朝興衰。減輕田賦農民安居樂業而國泰。田賦加重農民無法生存,被逼起義,使王朝被推翻。
春秋以來,我們的先民,災荒年饑寒交迫,而官吏還要敲骨吸髓,多少人因賦重賣兒鬻女。詩人白居易寫過“典桑賣地納官稅,明年衣食將何如。”頑強的先祖人民在苦難的舊社會裡掙扎生存。
一九四八年共產黨毛主席領導農民鬧革命,分得土地,建立新中國,走上了農業合作化道路,讓農民人人有飯吃,有衣穿。一九七九年鄧小平搞改革開放,施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億萬農民富裕起來。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祖國山河日新月異,農民生活年年提高。胡錦濤深化改革帶領農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前途似錦。
乾坤轉,天地變,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經人大通過,向全國農民宣布,從二〇〇六年一月一日起依法徹底告別延續了兩千六百年的田賦,並且還讓國家反哺農業。這是史無先例的開端,這是改革開放和“三個代表”的結晶!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富強的驗證!這是黨中央和胡錦濤主席治國的偉大舉措!這真正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農民的慈愛之心。億萬農民要歌唱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好。億萬農民要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胡錦濤主席萬歲!
我是農民的兒子,祖上幾代耕織輩輩納稅。今朝告別了田賦,我要代表農民鑄鼎刻銘,告知後人,萬代歌頌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