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千年沉重》由“千年”“不再是秦兵馬俑的臉”“莫忘沉重”三大部分組成。在“千年”中,作者以一個歷史上甩道鴉想曾經輝煌一時的內陸省區為標本,充滿深情地揭示了其滄桑更迭、白雲蒼狗、興衰榮枯、長恨浩歌,其間所表現的桑梓情、赤子心。“不再是秦兵馬俑的臉”以兒子致父親書信的形式,通過四十餘年來父親命運的跌宕起伏、悲歡相續,緊緊扣住時代的脈搏賁張,凸現了中國知識分子那別具一格的人文精神與人格情懷。“莫忘沉重”乃作者十多年來一貫堅持文學要介入生活的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作者以“不信春天喚不回”的熾熱情懷,具體而真切地表露了一個時代哪怕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拒絕沉重,可總得有百分之一的人守望並解讀沉重,否則,社會便是一隻輕飄飄的舢板,極易在風浪中傾覆。
作品目錄
千年——傳統中國、鄉村中國、內陸中國之文化描述 | 不再是秦兵馬俑的臉——給父親的五封信 | 莫忘沉重 |
---|
青銅伏凳拳滲鳥雙尾虎(序) 一、江西人的尷尬 二、錦緞包裹著的軟墊 三、鄉村中國發生的事情 四、一面做了150年的鏡子 五、其實憂患遠大於歡樂 | 一、我第一次走近你 二、道一聲平安 三、忽略了的玄機 四、毛主席不要你操這份心 五、“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 一、風塵無法湮記禁整滅的歷史 二、是揮斥顯夢,還是禮讚過去? 三、引信尚未能拆下 四、一塊美麗的紗巾 五、讓上帝去發笑吧! |
千年沉重 ——傳統中國、鄉村中國、內陸中國之文化描述 | | | |
創作背景
2011年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再版《千年沉重》時,新增一篇“今天曾經的驛站”,並將“千年”該篇更名為“千年沉重”。
作品鑑賞
一、回望歷史:江西千年浮沉的文化關照
胡平作為一個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對於自己家鄉江西寄予了深槓肯台切的關注。《千年沉重》第一章為“千年——傳統中國、鄉村中國、內陸中國之影捆文化描述。”胡平細數江西千年歷史,就江西千年榮辱浮沉究根溯源,落腳於文化層面加以剖析和闡釋,以他敏銳的感悟與筆觸,縱橫捭闔,談古論今,“上窮碧落下黃泉”,對一個個重大歷史謎團、現實因窘、文人心態作了深層的剖析與解讀。
①歷史事件的獨特解讀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中描寫江西南昌的語言,這八個字以及這篇文采斐然的大賦無疑是獻給“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的。就在王勃臨別江西時,一位史上無名的閻都督又是為王勃設宴又是贈送綢緞。就這一歷史時間,胡平以獨特的視角予以解讀,他在這裡解讀到當時的無名之輩類如閻都督有著尊重知識分子的強烈意識,也有著智慧財產權的萌芽意識。胡平的如此解甩洪立放讀不僅體現出他看待問題的獨特眼光與角度,更體現出他對於文化保護意識的強烈呼喚。
胡平不僅解讀江西有名的文人和文化事件,對於一些細枝末節的解讀也是用心良苦。例如對“老表”這一稱呼的重新解讀。歷史上,“老表”這一稱呼大致有三重含義。其一是宋人對道士的稱呼;其二因江西素與湖南聯姻,故湖南人一見江西人便稱為“老表”;其三,是國人給江西人註冊的專用名詞,即江西人的統稱。這看似有理有據的解釋胡平卻從中讀出了新的意味,他覺得這個稱呼是一種帶有“鄉下人”色彩的貶義情感,有著用來突出江西落後一面的意味。顯然這樣的解讀並不是胡平作為江西人而妄自菲薄,恰恰是他從江西的現實狀況出發,對江西落後狀況的一種優思和反省,他希望的是江西人能夠摘掉與農業社會扣在一起的帽子,能夠在心理上翻身。這裡作者從一個人們司空見慣的稱呼為代表,重新思考贛人面對的尷尬處境和現實困窘,體現出他觀察問題的細膩去寒少視角以及對於家鄉的一片赤子之心。
②現實困窘的深刻剖析
人傑地靈的內陸大省江西在悠久的歷史軌道上曾經書寫過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江西是如何逐漸脫去一層層光環而淪為一個閉塞沉默的江西的?這種滄海桑田般的巨變到底是江西的個案還是內陸中國的縮影?這重重疑問伴隨著對江西衰落的思考而浮出地表,驚醒了如胡平一般關照家鄉關照中國的學者。
胡平以一顆真誠的心對江西的歷史刨根問底,追根溯源。就江西的地理風貌和農業作物上做考察,他認為江西多山區,多種紅薯和玉米,作為農業省份的江西向來是安定又富庶的,但就是這樣的農業大省,在好幾年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里,除了少數民族外,江西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緩慢的省份之一。江西的衰落不僅僅表現在經濟上,在文化上更是明顯。曾經的科舉大省,是“一門三進士,三里五狀元,十里九布政,隔河兩宰相”的宏偉陣勢,更有自唐至清1071所居全國首位的書院數量的輝煌,如今只有南昌大學一所知名院校,但江西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卻一直居高不下。這是一種巨大的反轉和落差,這種落差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胡平去解讀這其中的歷史根由。
胡平在“一面做了150年的鏡子”這一章節中說道:“近代以來,江西之所以落後,在其他的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未能進行一次人文環境的大廓清”。在人們是否可以理解為人文環境的渾濁是江西落後的罪魁禍首這個問題上,胡平把這種人文環境歸結為科舉文化和理學文化。江西素來以實時回響朝廷,與“中央”保持一致而著名。而在古代科舉文化又是文人取仕的唯一道路,所以有志做官的人無不對科舉制度“馬首是瞻”。理學文化作為當時的正統話語和國家話語,江西作為理學文化的“老巢”自然而然更是亦步亦趨,緊緊跟上。在這情況下,科舉文化造就一批批范進式的科舉迷,他們“嘔心瀝血”,孤注一擲,屢敗屢戰,至死方休。理學文化以儒學精神為主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統性塑造著江西文人士子的人生觀;以囊天闊地卻排斥科學的包容性“開拓”著江西人的視野;以“存天理滅人慾”的精神旨歸指導著江西文人的行為規範。就是這種正統文化給江西人民注入了執拗保守固守傳統的血液,造就了江西普遍的保守不開化的性格內涵,胡平認為這才是導致江西落後的最根本原因。顯然,在今天提倡增強文化軟實力同時,胡平顯然經看到文化對小到一個省份,大到民族國家的發展的重要作用。
③文人心態的真實闡釋
“翰林多吉水,朝仕半江西”,作為歷史上人才輩出的科舉大省,從江西走出的文人士子不可謂不多。唐宋八大家中,有三家是江西人,他們是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領袖,不僅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在朝廷也是赫赫有名的宰相。他曾經寫詩道:“區區彼江西,其產多賢才”來稱讚江西。可就是像歐陽修這樣在政界和文壇都聲名卓著的文人仕子也沒有遵循溶於世代文人血脈中“樹高千尺,落葉歸根”的律令衣錦還鄉,卻以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老翁一個而自稱為“六一居士”,終老於安徽。無獨有偶,著名的“江西詩派”領袖黃庭堅也是江西人,作為蘇門四學士之首,其不僅在詩文上成就突出,在書法上更是自成一家,如此著名的文人也並沒有榮歸故里,落葉歸根,在晚年病故於廣西。由此可窺一斑而見全豹,江西的知識分子在骨子裡就淡薄於故土觀念,或許也可以體現出他們在某些方面對故土持有了深深的失望吧。恰似歷史上的文人拋卻江西,今天的大學生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高的經濟收入也紛紛選擇離開江西。在關於人才的流失和江西經濟文化的究竟落後何為因何為果,是前者造就了江西的落後還是落後迫使著人才的流失這兩個問題上,胡平從歷代江西文人淡薄故土的心態重新解讀了江西落後的另一原因,即古往今來江西人才的嚴重流失。如何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如何振興江西的文化,這是胡平始終思考並探究的問題,這也是每一個人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除以上所述之外,江西名垂青史的人還大有人在,往遠了看,“中國的第一個最偉大的科學家宋應星是江西人,中國第一個航海家汪大遠、中國最偉大戲劇家湯顯祖等等都是江西人。中國最大的奸臣秦檜,祖籍是江西,中國最大的忠臣文天祥也是江西人。江西出官僚,宋代最多的官僚就出在江西,一直到明中期,江西的官僚是中國最多的。直到近代,中國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也出任江西。江西人沒有當皇帝的,但是孫中山的祖籍是江西、毛澤東的祖籍是江西,胡耀邦的祖籍是江西,鄧小平的祖籍是江西。”如此,江西的文化畫廊不可謂不壯觀。胡平列舉各文化名人絕不在於重溫往日的輝煌,也不在於炫耀曾經的成就,其意在揭露今昔對比產生的巨大懸差,以一種悲愴的心情關照現實,解讀歷史,分析原由。這裡面體現的是胡平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深沉的文化反思,這份責任和反思是承載著江西千年的重量,往深了看,他不僅是在解讀江西的沉重,更在解讀中國的沉重,所以,這份沉重不僅有歷史的厚度,更有空間的廣度。
二、注目現實:尷尬處境的文化探析
除了細緻解讀江西歷史上的文化現象外,胡平還從歷史史實入手,就江西在中國各個時期革命過程中出現的數不勝數的英雄烈士為例,意在說明江西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卓著功勳。然而,代替為輝煌的歷史歌功頌德的驕傲感的是胡平深沉的悲涼感受。這是一種在歷史與現實強烈的對比的張力下激發的無力的悲涼,也是胡平深切的期望與巨大的失望情感下形成的無奈。
今天江西既有太平天國戰爭中死傷慘重的舊疾,也有蔣介石“寧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圍剿造就的新傷,正所謂“一朝乾戈動,十年不太平”,贛地遠不止一朝乾戈,十年亂世,而更多的則是贛人“追尋正統、冥頑不靈”的性格內涵。復旦大學史地所教授樹基在“千年沉重”的話題一文中說:這本書以“江西人的尷尬”開篇,用整章的篇幅展開對江西文化特徵的討論,把贛文化定義為“水稻文化”“理學文化”和“科舉文化”,這是非常精當的。江西“多農人,多道學,多忠臣,多義士”,它亦步亦趨,以中原文化形成最完美最成熟的自然經濟生產方式和文化開式。這就是輝煌了幾百年的贛文化的象徵。這種概括很成功。江西素來是宋明理學的忠實追隨者和信仰者,而宋明理學正統性的對立面便是排他性,具體表現是滯緩與保守,這方面的代表人物便是被人稱為“辮帥”的張勛,其麾下的五千留辮子的官兵也被人笑稱為“辮子軍”。可想而知,在民國時代的張勛無法適應時代的進步,依然倒行逆施,卻只能在歷史上留下一個笑話。江西人之保守由此可見一斑。
“中原興起科舉文化,江西緊緊跟上;中原興起理學,江西緊緊跟上;中原風靡禪宗,江西緊緊跟上,而且多有發展,致使中原推翻了皇帝,江西張勛還要搞復辟,江西就是這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做著與中原保持一致的典型”。胡平以深邃的眼光注視江西,對於其根深蒂固保守傳統不思進取的性格弱點鞭辟入裡,而這種內化到江西骨子裡的保守也正是其日後落後的主要因素。以至於胡平發出如此感嘆:“蒼天啊,似目前如止水的高僧一樣,你到底念出了寫什麼樣的偈語,為何周邊地區都在火山爆發般崛起一片片‘呼嘯山莊’的時候,江西卻多半還在儒家文化所提供的生命和生活意義,以及道德倫理法則中老成莊重,樂不思蜀?”這是胡平對江西如今尷尬處境立足於文化的反思,不僅彰顯了胡平作為一個學者的深刻反思,也體現出他對於江西現狀的憂患意識。
三、眺望未來:以史為鑑的沉重警示
勿忘沉重就是勿忘歷史,這是胡平以史為鑑得出的結論,也是他從對歷史的教訓出發而發出的警示。“不再是秦兵馬俑的臉”以兒子致父親書信的形式,通過四十餘年來父親命運的跌宕起伏、悲歡相續,緊緊扣住時代的脈搏賁張,凸現了中國知識分子那別具一格的人文精神與人格情懷。這一部分作者通過真實的筆觸重現了四十年來父親命運的跌宕起伏以及帶給家庭的狂風巨浪,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父親和我當時的“交代材料”和“聲明材料”,也正是這些史料性的材料才讓這看似娓娓道來的歷史更加真實和沉重,讓人們能夠重新審視那段歷史的不堪,重新思考那段歷史帶給國家和個人的影響,從而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我第一次走近你”中,胡平用真誠而又平淡的筆觸訴說著作為兒子的他對於父親的那份愧疚和懺悔。對於反右和文革這樣的政治運動中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荒誕又悲涼的人間慘劇進行了一次真回放,也正是在這歷史的回放中,可以窺見作者內心無法癒合的傷痛和那場政治運動帶給個人和家庭以及整個社會乃至國家永遠無法彌補的創傷。但是,胡平選擇重新揭開歷史的傷疤,再次回首那段不堪的歲月絕不是為了展示“傷痕”來博同情博眼淚,而是勇於正視歷史的沉重,勇於進行深刻的自我批判,即使這段歷史中包含著胡平和父親對於彼此造成的無法彌補的傷害以及家庭成員之間失去溫情和信任的悲情。的確,那是一段沉重的不堪回首的歷史,胡平認為正因為其沉重,所以值得被再次提起,為的是反思歷史,解讀沉重,負重前行,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而絕不是刻意的選擇遺忘,迴避歷史的分量,在自我麻痹中自得其樂。
勿忘沉重乃作者十多年來一貫堅持文學要介入生活的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作者以“不信春天喚不回”的熾熱情懷,具體而真切地表露了一個時代哪怕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拒絕沉重,可總得有百分之一的人守望並解讀沉重。否則,社會便是一隻輕飄飄的舢板,極易在風浪中傾覆。耿耿桑梓情,是胡平對江西千年榮辱的深切關照;拳拳赤子心,是胡平勿忘沉重的殷切呼喚。改革開放以來,無數文化知識分子在物質利益的漩渦中淪陷,知識分子本來該有的社會意識、人文情懷被拋諸腦後,蠅頭小利,趨之若鶩,人們陷入一種追名逐利的浮華當中。當下社會不管是學者亦或是大眾媒體,都普存在著遍避重就輕,逃避歷史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集體失語的現象,而《千年沉重》這本書就像是一個警鐘,時時刻刻提醒著人們以史為鑑,勿忘歷史,堅守責任,守望沉重,解讀沉重,砥礪前行。
作品評價
這部沉重反思千年中華內陸農耕文化的作品雖以江西為個案和立足點,但其一些思考對漢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內陸所有省份都不乏參考價值。在新世紀到來的前夕,國人一起來從不同角度重新體味和認識自己所在的地域文化乃至整箇中華傳統文化,為經濟的起飛注入思想營養,非常必要。
(《光明日報》評)出版信息
《千年沉重》首次出版於1998年7月,後有不同版本再版。
作者簡介
胡平,籍貫江西南昌。讀完高中,恰逢“文革”,在當了10年工人後,1977年考取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教了一年書,此後大抵以創作為業,現任職於南昌大學胡平工作室,研究員。1985年加入
中國作家協會,又為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世界大串聯》《中國的眸子》《子午線上的大鳥》等作品,曾獲
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文學獎、《中國作家》雜誌報告文學獎,以及《人民日報》雜文一等獎、台灣《中國時報》報告文學首獎等獎項。
②現實困窘的深刻剖析
人傑地靈的內陸大省江西在悠久的歷史軌道上曾經書寫過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江西是如何逐漸脫去一層層光環而淪為一個閉塞沉默的江西的?這種滄海桑田般的巨變到底是江西的個案還是內陸中國的縮影?這重重疑問伴隨著對江西衰落的思考而浮出地表,驚醒了如胡平一般關照家鄉關照中國的學者。
胡平以一顆真誠的心對江西的歷史刨根問底,追根溯源。就江西的地理風貌和農業作物上做考察,他認為江西多山區,多種紅薯和玉米,作為農業省份的江西向來是安定又富庶的,但就是這樣的農業大省,在好幾年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里,除了少數民族外,江西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緩慢的省份之一。江西的衰落不僅僅表現在經濟上,在文化上更是明顯。曾經的科舉大省,是“一門三進士,三里五狀元,十里九布政,隔河兩宰相”的宏偉陣勢,更有自唐至清1071所居全國首位的書院數量的輝煌,如今只有南昌大學一所知名院校,但江西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卻一直居高不下。這是一種巨大的反轉和落差,這種落差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胡平去解讀這其中的歷史根由。
胡平在“一面做了150年的鏡子”這一章節中說道:“近代以來,江西之所以落後,在其他的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未能進行一次人文環境的大廓清”。在人們是否可以理解為人文環境的渾濁是江西落後的罪魁禍首這個問題上,胡平把這種人文環境歸結為科舉文化和理學文化。江西素來以實時回響朝廷,與“中央”保持一致而著名。而在古代科舉文化又是文人取仕的唯一道路,所以有志做官的人無不對科舉制度“馬首是瞻”。理學文化作為當時的正統話語和國家話語,江西作為理學文化的“老巢”自然而然更是亦步亦趨,緊緊跟上。在這情況下,科舉文化造就一批批范進式的科舉迷,他們“嘔心瀝血”,孤注一擲,屢敗屢戰,至死方休。理學文化以儒學精神為主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統性塑造著江西文人士子的人生觀;以囊天闊地卻排斥科學的包容性“開拓”著江西人的視野;以“存天理滅人慾”的精神旨歸指導著江西文人的行為規範。就是這種正統文化給江西人民注入了執拗保守固守傳統的血液,造就了江西普遍的保守不開化的性格內涵,胡平認為這才是導致江西落後的最根本原因。顯然,在今天提倡增強文化軟實力同時,胡平顯然經看到文化對小到一個省份,大到民族國家的發展的重要作用。
③文人心態的真實闡釋
“翰林多吉水,朝仕半江西”,作為歷史上人才輩出的科舉大省,從江西走出的文人士子不可謂不多。唐宋八大家中,有三家是江西人,他們是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領袖,不僅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在朝廷也是赫赫有名的宰相。他曾經寫詩道:“區區彼江西,其產多賢才”來稱讚江西。可就是像歐陽修這樣在政界和文壇都聲名卓著的文人仕子也沒有遵循溶於世代文人血脈中“樹高千尺,落葉歸根”的律令衣錦還鄉,卻以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老翁一個而自稱為“六一居士”,終老於安徽。無獨有偶,著名的“江西詩派”領袖黃庭堅也是江西人,作為蘇門四學士之首,其不僅在詩文上成就突出,在書法上更是自成一家,如此著名的文人也並沒有榮歸故里,落葉歸根,在晚年病故於廣西。由此可窺一斑而見全豹,江西的知識分子在骨子裡就淡薄於故土觀念,或許也可以體現出他們在某些方面對故土持有了深深的失望吧。恰似歷史上的文人拋卻江西,今天的大學生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高的經濟收入也紛紛選擇離開江西。在關於人才的流失和江西經濟文化的究竟落後何為因何為果,是前者造就了江西的落後還是落後迫使著人才的流失這兩個問題上,胡平從歷代江西文人淡薄故土的心態重新解讀了江西落後的另一原因,即古往今來江西人才的嚴重流失。如何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如何振興江西的文化,這是胡平始終思考並探究的問題,這也是每一個人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除以上所述之外,江西名垂青史的人還大有人在,往遠了看,“中國的第一個最偉大的科學家宋應星是江西人,中國第一個航海家汪大遠、中國最偉大戲劇家湯顯祖等等都是江西人。中國最大的奸臣秦檜,祖籍是江西,中國最大的忠臣文天祥也是江西人。江西出官僚,宋代最多的官僚就出在江西,一直到明中期,江西的官僚是中國最多的。直到近代,中國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也出任江西。江西人沒有當皇帝的,但是孫中山的祖籍是江西、毛澤東的祖籍是江西,胡耀邦的祖籍是江西,鄧小平的祖籍是江西。”如此,江西的文化畫廊不可謂不壯觀。胡平列舉各文化名人絕不在於重溫往日的輝煌,也不在於炫耀曾經的成就,其意在揭露今昔對比產生的巨大懸差,以一種悲愴的心情關照現實,解讀歷史,分析原由。這裡面體現的是胡平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深沉的文化反思,這份責任和反思是承載著江西千年的重量,往深了看,他不僅是在解讀江西的沉重,更在解讀中國的沉重,所以,這份沉重不僅有歷史的厚度,更有空間的廣度。
二、注目現實:尷尬處境的文化探析
除了細緻解讀江西歷史上的文化現象外,胡平還從歷史史實入手,就江西在中國各個時期革命過程中出現的數不勝數的英雄烈士為例,意在說明江西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卓著功勳。然而,代替為輝煌的歷史歌功頌德的驕傲感的是胡平深沉的悲涼感受。這是一種在歷史與現實強烈的對比的張力下激發的無力的悲涼,也是胡平深切的期望與巨大的失望情感下形成的無奈。
今天江西既有太平天國戰爭中死傷慘重的舊疾,也有蔣介石“寧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圍剿造就的新傷,正所謂“一朝乾戈動,十年不太平”,贛地遠不止一朝乾戈,十年亂世,而更多的則是贛人“追尋正統、冥頑不靈”的性格內涵。復旦大學史地所教授樹基在“千年沉重”的話題一文中說:這本書以“江西人的尷尬”開篇,用整章的篇幅展開對江西文化特徵的討論,把贛文化定義為“水稻文化”“理學文化”和“科舉文化”,這是非常精當的。江西“多農人,多道學,多忠臣,多義士”,它亦步亦趨,以中原文化形成最完美最成熟的自然經濟生產方式和文化開式。這就是輝煌了幾百年的贛文化的象徵。這種概括很成功。江西素來是宋明理學的忠實追隨者和信仰者,而宋明理學正統性的對立面便是排他性,具體表現是滯緩與保守,這方面的代表人物便是被人稱為“辮帥”的張勛,其麾下的五千留辮子的官兵也被人笑稱為“辮子軍”。可想而知,在民國時代的張勛無法適應時代的進步,依然倒行逆施,卻只能在歷史上留下一個笑話。江西人之保守由此可見一斑。
“中原興起科舉文化,江西緊緊跟上;中原興起理學,江西緊緊跟上;中原風靡禪宗,江西緊緊跟上,而且多有發展,致使中原推翻了皇帝,江西張勛還要搞復辟,江西就是這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做著與中原保持一致的典型”。胡平以深邃的眼光注視江西,對於其根深蒂固保守傳統不思進取的性格弱點鞭辟入裡,而這種內化到江西骨子裡的保守也正是其日後落後的主要因素。以至於胡平發出如此感嘆:“蒼天啊,似目前如止水的高僧一樣,你到底念出了寫什麼樣的偈語,為何周邊地區都在火山爆發般崛起一片片‘呼嘯山莊’的時候,江西卻多半還在儒家文化所提供的生命和生活意義,以及道德倫理法則中老成莊重,樂不思蜀?”這是胡平對江西如今尷尬處境立足於文化的反思,不僅彰顯了胡平作為一個學者的深刻反思,也體現出他對於江西現狀的憂患意識。
三、眺望未來:以史為鑑的沉重警示
勿忘沉重就是勿忘歷史,這是胡平以史為鑑得出的結論,也是他從對歷史的教訓出發而發出的警示。“不再是秦兵馬俑的臉”以兒子致父親書信的形式,通過四十餘年來父親命運的跌宕起伏、悲歡相續,緊緊扣住時代的脈搏賁張,凸現了中國知識分子那別具一格的人文精神與人格情懷。這一部分作者通過真實的筆觸重現了四十年來父親命運的跌宕起伏以及帶給家庭的狂風巨浪,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父親和我當時的“交代材料”和“聲明材料”,也正是這些史料性的材料才讓這看似娓娓道來的歷史更加真實和沉重,讓人們能夠重新審視那段歷史的不堪,重新思考那段歷史帶給國家和個人的影響,從而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我第一次走近你”中,胡平用真誠而又平淡的筆觸訴說著作為兒子的他對於父親的那份愧疚和懺悔。對於反右和文革這樣的政治運動中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荒誕又悲涼的人間慘劇進行了一次真回放,也正是在這歷史的回放中,可以窺見作者內心無法癒合的傷痛和那場政治運動帶給個人和家庭以及整個社會乃至國家永遠無法彌補的創傷。但是,胡平選擇重新揭開歷史的傷疤,再次回首那段不堪的歲月絕不是為了展示“傷痕”來博同情博眼淚,而是勇於正視歷史的沉重,勇於進行深刻的自我批判,即使這段歷史中包含著胡平和父親對於彼此造成的無法彌補的傷害以及家庭成員之間失去溫情和信任的悲情。的確,那是一段沉重的不堪回首的歷史,胡平認為正因為其沉重,所以值得被再次提起,為的是反思歷史,解讀沉重,負重前行,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而絕不是刻意的選擇遺忘,迴避歷史的分量,在自我麻痹中自得其樂。
勿忘沉重乃作者十多年來一貫堅持文學要介入生活的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作者以“不信春天喚不回”的熾熱情懷,具體而真切地表露了一個時代哪怕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拒絕沉重,可總得有百分之一的人守望並解讀沉重。否則,社會便是一隻輕飄飄的舢板,極易在風浪中傾覆。耿耿桑梓情,是胡平對江西千年榮辱的深切關照;拳拳赤子心,是胡平勿忘沉重的殷切呼喚。改革開放以來,無數文化知識分子在物質利益的漩渦中淪陷,知識分子本來該有的社會意識、人文情懷被拋諸腦後,蠅頭小利,趨之若鶩,人們陷入一種追名逐利的浮華當中。當下社會不管是學者亦或是大眾媒體,都普存在著遍避重就輕,逃避歷史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集體失語的現象,而《千年沉重》這本書就像是一個警鐘,時時刻刻提醒著人們以史為鑑,勿忘歷史,堅守責任,守望沉重,解讀沉重,砥礪前行。
作品評價
這部沉重反思千年中華內陸農耕文化的作品雖以江西為個案和立足點,但其一些思考對漢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內陸所有省份都不乏參考價值。在新世紀到來的前夕,國人一起來從不同角度重新體味和認識自己所在的地域文化乃至整箇中華傳統文化,為經濟的起飛注入思想營養,非常必要。
(《光明日報》評)出版信息
《千年沉重》首次出版於1998年7月,後有不同版本再版。
作者簡介
胡平,籍貫江西南昌。讀完高中,恰逢“文革”,在當了10年工人後,1977年考取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教了一年書,此後大抵以創作為業,現任職於南昌大學胡平工作室,研究員。1985年加入
中國作家協會,又為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世界大串聯》《中國的眸子》《子午線上的大鳥》等作品,曾獲
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文學獎、《中國作家》雜誌報告文學獎,以及《人民日報》雜文一等獎、台灣《中國時報》報告文學首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