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呂載揚
- 字號:呂周膺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浙江省縉雲縣壺鎮
- 出生時間:1752
- 去世時間:1825
概述,興建三橋,建橋技術,巨額捐資,
概述
呂載揚因善於經商,成為當地的一個富翁。他素性慷慨,樂善好施。1811(清嘉慶十六年)縉雲縣出現災情,饑民眾多,他就捐出千金來賑濟,受到地方官表彰。好溪流經壺鎮,過去只建有小木橋,一遇洪水就被衝垮,交通隔絕,呂載揚的母親蔡氏是個有心人,她囑告呂載揚,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大橋建起來,說“這是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呂載揚本也有這個想法,母親囑咐更促使他下決心,於是帶領其兄弟載修、載馴、載希和自己兩個兒子,一家人出錢出力。經過一段時間籌劃,1817年(嘉慶二十二年)七月,建橋工程開始動工,經過一年多辛勤施工,到1819年(嘉慶二十四年)三月,一座宏偉的大石橋終於建成。全橋17孔,長178米,寬4.1米,共耗費白銀三萬多兩。這樣一個工程在當時是了不起的,橋建成後最初取名為“永濟橋”。後浙江學政朱士彥為紀念呂母蔡氏之賢,改名為賢母橋。清政府為表彰呂氏義舉,授予呂載揚一個階官:儒林郎(七品)。
興建三橋
1826年(道光六年),呂載揚次子呂建盛出資二萬多兩白銀,建造縣城龍津渡大橋,因施工困難,工期長達六年,到1832(道光十二年)才竣工,取名繼義橋,橋四孔,長110米。
道光八年,呂載揚長子呂建始也效其弟行動,捐資白銀二萬餘兩建造東渡大橋,數年後竣工,橋有9孔,長140米,取名競爽橋。
三橋之建共費白銀八萬餘兩,從開始到全部竣工,前後長達15年之久,在縉雲有史以來,是一項大工程。三橋建成後朝廷贈給更高階官:朝議大夫(約相當於五品)。
建橋技術
興建三橋的工程主要負責人是呂建盛。賢母橋建橋時,呂載揚已進入古稀之年(71歲),建盛之兄建始從小讀書,不事生產,建橋的事主要靠建盛。建盛為建橋鞠躬盡瘁.當時縉雲沒有建大橋的工程技術人才,為了把橋建得牢固,不會被水衝垮,他多處查訪能人,後在安徽旌德訪到一個有經驗的建橋匠人,向他請教建橋技術,他所說的許多方面都很有價值,但對建橋關鍵技術,即建造橋墩的基礎處理意見仍不滿意。過去建橋基一般都是用松木打樁,木樁排列成行後,把它鋸齊,然後在上面鋪上石板,砌成橋墩,雖然松木在水中可較長時間不爛,但容易鬆動不能經久。木樁一鬆動或腐爛,橋就會傾斜。
後來他得到名師指點:溪流靠近山,它的水底不深處必然是基岩,若深挖水底泥沙必見岩石。在岩石上鋪石做橋墩,橋就會堅固。建盛把這一技術對人說是夢中得一老人(意即是神人)告訴他。大概是他認為一般匠人不相信這種技術,採用這一技術時會遭遇阻撓,所以假託得之於夢中神人指點。建盛在主持這三橋建設時,都採用此法。在建橋墩處做了圍堰,挖去泥沙,用水車戽水,深及四、五丈或七、八丈始見到基石,開挖方圍十餘丈,把石底鑿平,砌上石板與基岩相合,做起橋腳。在當時沒有抽水機,水車戽水不盡,溪水不斷滲進圍堰,匠人在鑿平石底時,就要在水中施工。
因為水中光的折射,石底是否鑿平,目測常有誤差,等砌上數層條石後才發現石底不平有傾斜,只好返工拆掉再鑿,再砌。砌築一個橋墩,時間常達數月。建盛和他的一個親戚,也是施工負責人的趙作基常赤足下水,親自指導、督促、檢查。因此橋腳牢固,至今賢母、競爽二橋仍屹立在好溪之上,抵禦了一百多年來無數次特大洪水衝擊而安然無恙。
呂建盛的艱苦奮鬥精神是人之楷模。繼義橋開工時,正值嚴冬,以前冬天的氣溫比現在要寒冷得多,溪水常冰凍數寸厚。要做橋腳必須下水,許多工匠們都怕冷不肯下水。呂建盛就自己帶頭赤足下溪參加開挖,手挖肩挑,從早到晚不停,歷冬至春,一直不斷。作為一個出資者,工程負責人,不辭勞苦,親自帶頭,這種精神是非常感人的。
巨額捐資
呂載揚一家雖說富有,但也不是大富豪,捐出如此建橋巨資,對他家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有時到年關,也發生有付不出工資,以家產作抵押或向親友借貸的情況。建盛平時生活儉樸,為了建橋,出力出資毫不吝嗇。
三大橋建設是縉雲古代史上系列大工程。新中國經過幾次加固加寬,仍作為現代交通重要橋樑,這是輝煌成就。縣城的繼義橋,建成後過了三十多年,由於縣城地勢關係,洪水時衝擊力特大,經受了幾次大水後,繼義橋橋面嚴重受損,到鹹豐帝時(1851—1861)已不能再通行人了。呂載揚的後人想加以修復,但因家道中衰,已力所不及。後溫處道台王某來縉巡視,知道此事始末,且鑒於此橋處於金處衝要,十分重要,就派人去壺鎮,與呂載揚後人商議修復事宜。為促成其事,王某先捐出數千兩俸祿。於是呂建始的兒子祖端、祖簡和孫子欲槐紛紛解囊,合共捐出白銀千餘兩,又有呂姓族人呂鳴鳳捐出白銀千兩,三項合計已數千兩白銀,用來修復繼義橋。經數年竣工,王某將此橋改名為同善橋。
三大橋建設過程中,呂載揚的外甥趙作基(1784—1857)對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起了重要作用。趙作基是壺鎮黃迎祥人。他才思敏捷,工於數學計算。呂氏建三橋時他是主要設計者和施工負責人,建橋時所用石料尺寸大小,都由他計算好,畫成圖紙,再由石匠打鑿,施工中石料砌合絲毫無差。他兼任建橋會計,數百勞工,記工計資,無有差錯。施工過程中,他與建盛都日日參加勞作,檢查、監督,風吹雨打,面目焦黑,始終堅持,不稍怠懈。橋建成後,趙作基被知縣聘任主持縣城五雲書院和學宮建設工程,後又被餘姚縣知縣請去主持餘姚海塘工程建設。他在餘姚建海塘,工費省而工程牢固,獲得官府和民眾讚揚。
此外,縉雲縣壺鎮的九進廳也是呂載揚所建,現為縉雲縣文物保護單位,是當地少見的清代標誌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