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忠

呂大忠

呂大忠,字進伯。京兆藍田人。北宋年間 關學著名人物。祖呂通,太常博士。父呂賁,兵部郎中。與弟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稱藍田呂氏四賢。

舉進士第,初為華陰尉,後歷任晉城縣令、秘書丞、河北轉運判官、工部郎中、陝西路轉運副使、寶文閣直學士等。

任陝西路轉運副使期間,創建西安碑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大忠
  • 別名:進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路藍田縣
  • 出生日期:1020年
  • 逝世日期:1096年左右
  • 職業:工部郎中,陝西路轉運副使......
  • 畢業院校:橫渠書院
  • 主要成就:創建西安碑林
  • 代表作品:《輞川集五卷》,《奏議十卷》《文獻通考》
  • 祖籍:汲郡(現河南衛輝市)
家族介紹,大事年表,史書記載,個人事跡,守土議和,提攜後進,尊師求學,個人著作,名人簡評,

家族介紹

呂大忠,字進伯,(約1020—1096左右),京兆藍田人(今西安市藍田縣)。北宋年間關學著名人物。祖呂通,太常博士。父呂齎,兵部郎中。
其先祖為汲郡人(現河南衛輝市),因祖父呂通葬於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遂家定居藍田。呂大忠共兄弟六人,四人登科及第,其中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和呂大臨都被《宋史》立有傳記,稱藍田呂氏四賢。

大事年表

天禧四年 (1020年)出生
皇佑中,(1051年左右)舉進士第,為華陰尉。後任山西晉城縣令。升秘書丞,兼任定國軍的軍事判官。
熙寧中,(1072年左右)王安石議遣使諸道,立緣邊封溝;大忠陳五不可,遂罷不遣。
元豐中,(1081年左右)為河北轉運判官,上生財養民十二事。
元祐初,(1091年左右),歷任工部郎中,陝西路轉運副使,知陝州(今甘肅省陝縣)。以直龍圖學士身份知秦州(今甘肅天水),後進寶文閣待致。
紹聖中,(1096年左右)被升為寶文閣直學士,知渭州(今甘肅省平涼)等職。晚年,由於其弟呂大防被新黨排擠,呂大忠也遭到牽連,且與章惇等議不合,徙知同州(今陝西大荔縣),旋降為待制,後致仕,不久卒。死後以學士官職將其葬於藍田。

史書記載

1. “呂大忠,字進(或作晉)伯,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人。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進士”(清嘉慶《藍田縣誌》卷六)。
2.“ 為華陰尉、晉城令,簽書定國軍判官。神宗熙寧七年(一○七四),知代州,移知石州”(《東都事略》卷九一本傳)。3. “元豐中,為河北轉運判官,徙提點淮西刑獄。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為陝西轉運副使”(《宋會要輯稿》食貨二四之二六),
4. “歷知陝州、秦州、渭州、同州。紹聖四年(一○九七)致仕”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九二)。
5.“ 有《輞川集》五卷、奏議十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已佚。
6. 《宋史》卷三四O有傳。

個人事跡

守土議和

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即位,為了富國強兵,召王安石進京,委以宰相重任,讓其主持變法。王安石為了變法順利,便派出多人出使鄰國議和。呂大忠和范育接到使命,權衡再三,認為不妥,呂大忠便寫了奏章,著重指出此時和鄰國議和,的確不好把握,處理不當反會損壞國家利益。因此他認為,此時不可主動前去議和。後來和劉忱一起派住遼國商議代州(今山西代縣)以北的領土劃分之事。這時呂大忠之父呂齎病逝,呂大忠隨即趕回藍田奔喪。喪期未滿即被召任知代州。遼使來到代州不坐為他們安排的次席卻占主席位置,呂大忠見此情景憤然大怒,將次席搬移到長城以北。遼使無奈,只得聽從呂大忠的安排。在領土劃分問題上,遼使提出,只要把代州割讓給遼國,遼國就不在侵犯宋朝,從此兩國和平共處。神宗準備同意此條件,呂大忠站出來說:“彼譴一使來,即與地五百里,若使魏王英弼來求關南,則何如?”宋神宗不大高興,問道:“卿是何言也?”劉忱說:“呂大忠的意見關乎國家大事,此事陛下一定要三思而行。”當時的文武大臣一時也都拿不出好方案,就將此事暫擱下來,隨即把劉忱召回三司,呂大忠也趕回故鄉為父守孝。最後宋遼兩國以分水嶺為界。

提攜後進

在他知秦州時,州判是科舉狀元馬涓。一開始馬涓常以“狀元”自稱,呂大忠見狀後對馬涓說:“狀元之者,及第未除官之稱也,既為判官則不可,今科舉之學既無用,修身為自己之學,不可不勉。”勸解馬涓不要留戀於科舉牌子,應從實際出發,採用經世致用的辦法修身養性,不斷提高治國之道。他常常教導馬涓勤政滯民的方法和道理。馬涓十分感激,虛心拜呂大忠為師。呂大忠還帶馬涓去拜會當時在秦州任學官的著名學者謝上蔡,每次聽謝上蔡,講述《論語》這些著作時,呂大忠都要正襟斂容,馬涓開始不解,呂大忠對他說:“聖人之言在焉,吾不敢不肅。”後來馬涓被朝廷重用,他很感激地說:“呂公教我之恩也。

尊師求學

呂大忠受其弟的影響,投在張載門下求學,弘楊張載的“經世致用”、“躬行禮教為本”等宗旨。張載歿後,呂大忠仍不滿自己的學問,遂又東投洛陽二程門下完成學業。
元佑二年(1087年),任陝西運轉副使期間,將《石台孝經》、《開成石經》《十三經》等碑石移至城牆內南側,統一保管,形成了西安碑林的最早雛形。
西安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藝術寶庫。其創始者呂大忠居功之偉!

個人著作

著有《前漢論》三十卷、《輞川集》五卷、 《奏議》十卷,還和其弟一起合撰《呂氏相約》、《鄉議》等。

名人簡評

程頤:“呂進伯可愛,老而好學,理會直是到底”。
蘇軾:呂大忠可發運副使
“敕具官呂大忠。發運使按治六路,所部幾萬里,持節出使,未有若此其重者也。以爾更練世故,果於從政。屢試劇部,厥聲藹然。是以命爾均南北之有無,權貨幣之輕重。使農末俱利,公私宜之,以稱朕意。可。 ”本作品收錄於:《東坡全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