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乙亭
- 別名:呂東甲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饒縣呂莊村
- 出生日期:1915
- 逝世日期:1939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省立第四師範學校
- 信仰:共產黨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他1931年考入廣饒中學,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被選為廣饒中學學生自治會會長。1934年考入省立第四師範學校讀書。 193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廣饒縣臨時工委宣傳委員。 1937年7月後,被任命為軍事教練。後任臨淄第三大隊中隊長。1938年夏該部編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歷任十團連長、營長。他所領導的三營曾轉戰於魯北、魯中地區,與敵人戰鬥百餘次。1939年3月27日,他率部執行護送任務時,途經博山縣太河鎮遭國民黨伏擊,在突圍中英勇犧牲。
人物事跡
呂乙亭,又名呂東甲,1915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廣饒縣呂家莊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呂致齋是1926年入黨的老黨員,曾變賣家產資助建立革命武裝,並先後任過縣委委員、縣委軍事部長。因為他家是當地黨的活動聯絡中心,多次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搜查、搶掠和焚燒。
呂乙亭自幼受到父親的影響和革命思想的薰陶,抱有遠大的志向和理想。1931年在廣饒中學讀書時,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九一八事變後,他又以學生代表的身份挺身而出,組織進步同學參加軍訓、遊行示威、散發抗日傳單,並帶領遊行隊伍衝進國民黨縣政府,要求發給槍枝彈藥,奔赴抗日前線。1933年被選為廣饒中學學生自治會會長後,他更是一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廣泛閱讀兵書戰策,一邊努力從事革命宣傳工作。一年後中學畢業,他考入益都省立第四師範。1935年2月,由董直夫、李春榮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當選為中共廣饒縣臨時工作委員會宣傳委員。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正在濟寧鄉農學校接受軍事訓練的呂乙亭滿懷抗日救國的激情回到家鄉,擔任了魯東八路軍第九支隊軍事教練,後因九支隊受挫,又被派往臨淄縣任第三大隊第二中隊隊長。
抗戰期間,八路軍堅決執行黨中央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爭取和團結各種抗日力量,同時也堅決打擊和清除破壞統一戰線、排斥共產黨人和妄圖叛變投敵的壞分子。呂乙亭就曾奉命處理過兩件這樣的事。
第一件事是設計逮捕胡作非為、陰謀叛變的王范之。1937年冬,中共益都縣委在組建八路軍第十支隊時收編了一部分土匪武裝。當時匪首王范之為人陰險毒辣,但槍法很好,為了充分發揮他的作用,多為抗戰增加一份力量,縣委便讓他擔任了十支隊副司令員。但王范之匪性不改,不但不聽組織約束,還經常吃喝嫖賭、欺壓百姓,後來竟勾結頑軍陰謀叛變。為此,十支隊司令員劉斗臣請示縣委,要求派人幫助其清除這個禍害。1938年春,經縣委研究同意,三大隊就派呂乙亭和二中隊指導員岳拙園、一分隊隊長許子敬等人率領二中隊兼程前往。部隊駐進張家莊當晚,縣委領導陪同呂乙亭等拜訪了十支隊正副司令員劉斗臣和王范之,臨走時呂乙亭請他們到二中隊去指導。第二天,王范之騎著大馬,帶著衛兵王禿子,游遊蕩盪地來二中隊回訪,呂乙亭和岳拙園出面相迎。“賓主”客氣一番後,隨即擺上豐盛的酒宴,大家一面飲酒一面聊天,從生活說到打仗,從土炮談到鋼槍,當時的氣氛表面上看很是和諧。說話間,呂乙亭抓住時機便轉入正題。他說:“王司令,我有支相當好的駁殼槍,請司令鑑賞。”王范之平素槍不離手,看到呂乙亭主動把自己的槍遞給他看,覺得是誠心誠意地向他請教,便接過槍去看了看,連聲說:“好槍,好槍。”呂乙亭卻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問了一句:“王司令的槍是什麼樣式的?”說著還看了看王的神色,並且又加了一句:“聽說王司令的槍法百發百中,槍一定很好啊。”王范之聽後不由得喜形於色。他想在年輕軍官面前賣弄一下自己,便“嗖”的一聲拔出手槍,一邊扔給呂乙亭一邊傲慢地說:“讓你們開開眼界吧!”呂乙亭接過槍來掂了掂,不動聲色地說:“有子彈嗎?”“有!”王答道。這時,呂乙亭迅速將子彈上堂,對準王范之嚴厲地說:“不準動!王范之,我代表十支隊宣布,你被捕了!”許子敬隨即大聲喊道:“來人啊,把他綁起來!”這突如其來的行動使王范之有點發蒙,但他終究是土匪出身,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不妙。“這、這……老弟請不要開玩笑!”他一面故裝鎮靜地說著,一面飛快地抓起呂乙亭遞給他的那支手槍,一推火發覺沒有壓子彈,這才知道上了當,嚇得他兩手一顫,“啪”的一聲駁殼槍掉在地上。王范之很快被捆了起來,隨他來的那個衛兵也被擒了。幾天后,王范之被處決了,十支隊也終於消除了內患。
另一件事是處理國民黨復興社分子王尚志。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復興社分子王尚志曾經在“國民黨魯北地區第二游擊司令”秦啟榮的指使下,到臨淄縣以抗日為名拉起一支隊伍,當時編有三個大隊,其中第三大隊是以進步學生為骨幹並由中共領導的一支隊伍,故此王尚志一直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1938年初,王尚志開始密謀竊取三大隊領導權,為此黨採取了針鋒相對的鬥爭。2月的一天,大隊長李人鳳和呂乙亭率領的特務隊及二中隊部分戰士趕到寇家莊,以找王司令研究問題為名闖入其宿舍。因事出突然,王的衛兵還沒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被繳了槍,王尚志見狀想反抗也晚了,就連連哀求說好話,聲稱要“以團結抗日為重。我王某有不到之處,請多包涵”。呂乙亭哪會理睬他這一套,嚴厲指出他破壞抗日統一戰線,陰謀分裂抗日隊伍的罪行,警告他不許為非作歹。經過一番教育後,就將他押解驅逐出境了。
1938年夏,臨淄縣第三大隊易幟編入到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呂乙亭先在二營四連任連長,後任三營營長。同年秋,在三支隊的領導下,他率領四連配合兄弟部隊,轉戰濟南近郊,打擊殲滅日軍。後來,他所領導的三營又轉戰魯北、魯中地區,與敵戰鬥百餘次,埋地雷、扒鐵路、割電線、伏擊日偽列車,打得日軍、漢奸聞風喪膽,成為淄河流域和益壽臨廣一帶影響較大的一支抗日隊伍,深受人民民眾的愛戴。當時曾有民眾編順口溜贊道:“盼八路、迎乙亭,乙亭來了得太平。”
1939年3月,奉山東分局和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的指示,活動於清河區的山縱第三支隊選派了六十二名幹部、戰士,由三支隊政治部主任鮑輝任總指揮帶隊去山東分局駐地沂水縣接受訓練,然後轉赴魯南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和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行軍中,先由十團政委羅文華帶隊護送過膠濟鐵路至淄川佛村,再由營長呂乙亭帶隊護送至目的地。但是,他們要通過的淄川以東地區當時正被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別動總隊第五縱隊司令秦啟榮所屬的王尚志部所占據,王之前因與呂乙亭等人有過節,因此雖在表面上同意八路軍通過,暗地裡卻設下重兵埋伏。3月30日,當護送部隊和受訓隊伍到達博山太河鎮同古村時,王部突然開槍射擊,走在隊伍前面的營長呂乙亭當場犧牲。後八路軍除50餘人突圍外,其餘200多名幹部、戰士全部被俘,鮑輝等8人慘遭殺害。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太河慘案”。4月上旬,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八路軍山東縱隊向駐太河地區的王尚志部發起進攻,一舉收復了太河、峨莊等廣大地區,解救出了部分被囚人員,給反共反人民的頑固分子以應有的懲罰。戰鬥結束後,山東縱隊指揮張經武、政委黎玉等親臨太河鎮慰問傷員和部隊,並召開追悼大會悼念鮑輝、呂乙亭等死難烈士。8月下旬,王尚志部被徹底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