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亞文化

吸毒亞文化

吸毒亞文化,也叫毒品亞文化,是美國影響深遠的嬉皮士頹廢派運動時期,大量的吸毒者特別是青少年吸毒者在美國出現,隨之在整個西方國家出現,隨之產生了一種與主流文化相對立又並存的亞文化形式,這便是毒品亞文化或稱吸毒亞文化。這種亞文化包括一定的社會風尚成分,或者乾脆說, 有一種視吸毒為榮、崇尚吸毒的道德風尚。正是這種風尚腐蝕著人們的靈魂,破壞著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吸毒亞文化
  • 外文名:Drug Culture
  • 又名:毒品亞文化
  • 濫觴時間:20世紀50年代中期
  • 盛行時間: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 範圍:成功人士 大學生 藝術家等
  • 例子:Robert Mapplethorpe等
產生背景,發展,形成,危害,範圍,分析,困境,反擊,影響,派對毒品,冰毒,K粉,麻古,黑芝麻,安眠酮,搖頭丸,迷幻蘑菇,

產生背景

搖滾樂濫觴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歷史上第一首有據可查的搖滾作品應該是美國的白人音樂家Bill Haley錄製的《整日搖滾》(Rock Around the Clock)。
六七十年代,搖滾開始盛行,當仁不讓地成了當年“垮掉的一代”中嬉皮士們的最愛。這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披著長發,唱著搖滾,抽著大麻,喊著性解放。他們作為現代歷史上第一個“亞文化”群體,即使我花費再長的篇幅,也難以言明其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巨大影響。
但是與搖滾一道,作為當時嬉皮士們用來尋求刺激的另一載體大麻——或者說各類毒品,還仍然受到各界口誅筆伐。 從一定意義上說,西方國家吸毒問題的泛濫是由60年代道德風尚的墮落而引起的。當時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讚美吸毒的音樂和實際體驗吸毒感覺的組織。

發展

正是因為有這種崇尚吸毒的道德風尚,許多人便想方設法獲取和濫用毒品。他們不僅自己吸毒,還往往拉攏與他們有聯繫的人一起吸毒,甚至“免費”為新人提供毒品。其原因,一是由於他們要不斷擴大吸毒者的隊伍,以顯示其吸毒風尚的正確性,並與社會的主流文化相 抗衡。二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培養自己的消費者,因為很多吸毒者到了後期往往變成一邊吸毒,一邊販毒,“以販養吸”。
但還有位主要出演文藝片的演員說,圈內一群吸毒的藝人以毒品為紐帶,結成小團體,組織“high局”。被這種“high局”叫到的藝人,哪怕並不情願,為了維護人脈關係,也不得不去。所以,只要跟這個小圈子裡的人還有來往,就無法斷絕毒品。

形成

不管大腕還是無名小卒,在集體性的吸毒派對中,他們以毒結緣並視彼此為知音,加上新型毒品不斷被按需開發,這些現象其實在宣告著一種吸毒亞文化的形成——吸毒不再僅僅是滿足自己的毒癮,而毒品已經成了娛樂圈或其他城市亞群體中人際交往的新工具。在娛樂圈等特定群體內,“high”甚至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時尚,一個用來劃分是不是“同類”、是否具有共同審美和生活趣味的標準。
一個主要成員吸毒的小群體,新加入的成員會通過一對一的模仿,逐漸學會新型毒品吸食的技能和方法,導致吸毒行為快速蔓延。在這個過程中,群體成員對毒品的態度也會逐漸改變,從恐懼、刺激,到習以為常,最終使吸毒成為根深蒂固的嗜好。
此時,被亞文化群體共享的價值、觀念和行為都“中了毒”,這也會對個體形成文化壓力。害怕被團體排斥、害怕無法融入的心理,讓群體成員最終忠誠地拜倒在毒品的圈子圖騰之下。

危害

而青少年吸毒會導致一種惡性傳播,就好比搖滾精神中的布道一樣,當吸毒成了一種潮流時尚,有些青少年為了尋求認同,融入同齡人之中,則在他們的誘導之下,也開始吸食這些新型毒品。這也是他們尋求其他人認同的一種途徑——等待對方來迎合自己。搖滾精神的末世情節在這些方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幾乎所有的吸毒者都認為,吸食K粉並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傷害,有個16歲的少女甚至天真的告訴記者,等這次出去以後,她還會繼續吸。小林說,“找一個更安全的場子,這不是個安全的地方,被抓不是一次了。”當記者問其為什麼還會繼續吸時。她的回答讓記者感到驚訝: “因為我周圍的人全部都要吸,就你一個人不吸,顯示你很清高。”
正是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中國據統計至少70萬的青少年涉毒,其中僅北京市登記在冊的就有2萬名,而絕大部分青少年第一次吸毒都是在某些“迪廳”,而哪些“迪廳”出售管制藥物,在他們圈內幾乎是公開的秘密了

範圍

成功人士:證券經紀,地產炒家,律師會計師,理財顧問,專科醫生。伴隨著成功而來的焦灼感,壓抑感,危機感使他們神經過度疲勞。毒品象手法嫻熟的按摩師給他們進行心靈按摩,舒緩壓力,提神醒腦。他們既不是不可救藥的癮君子,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保證毒品的質與量,是最受毒販子歡迎的客戶群。
另一類群體蜷縮在社會的灰色地帶,晝伏夜行。他們不務正業,靠違法犯紀為生:黑幫分子,黃賭毒業經營者,高利貸者,慣偷搶劫犯,老千騙子,人口販子。他們出沒於酒吧,夜總會,賭場,舞廳,按摩院,私人派對。毒品對他們來說如家常便飯,信手拈來。毒品讓他們的夜生活更加光怪陸離:眼前的恐龍妹妹漸漸幻化成如花似玉的美女;水晶球的燈光迷離成了彩虹。去他媽的警察,槍戰,債務,腦袋隨著音樂搖起來,搖起來!
功課繁重的大學生,失意落魄的藝術家,送比薩餅的小伙子,跳脫衣舞的姑娘,剛學會抽菸的高中生……社會每個階層,都有毒品的市場。“好奇心,真要命”。(Curiosity kills a cat)毒品是什麼?能給我帶來什麼異樣的感覺?試一試!許多的不良嗜好,就是這么開始的。

分析

毒品亞文化迎合了青少年崇尚個性張揚、叛逆家庭與社會、追求人生享樂的心理。然而,在中國的吸毒圈內,新型毒品亞文化正在以各種新的話語和引人人勝的方法不斷適應毒品種類的變化和對抗禁毒宣傳。
(一)社會學習實現文化認同
由於吸毒者絕大多數身心仍未發育成熟,加之環境因素的被動接受、模仿、學習遠遠大於他們對環境的能動選擇,其行為的實施和個性的形成都相當程度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從南京22名新型毒品吸食個案的訪談資料分析來看,新型毒品亞文化的價值觀念是西方“前衛、時尚、狂歡、刺激”的高峰體驗理念:
(二)亞文化氛圍渲染
而且搖頭丸這個東西,如果你不聽到音樂、不去那個場合還好,也不會太想;但是如果經常出入這樣的娛樂場所,在那個氣氛下聽到那種音樂,人就會特別想嗨。
在一個新型毒品亞文化群中,個體在從初次接觸搖頭丸K粉、冰毒、麻果到徹底成為新型毒品吸食者的過程中,群體亞文化氛圍對其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當群體成員聚集在酒吧、歌舞廳、夜總會等特殊化的社會情景中時,新型毒品亞文化氛圍會被極大渲染。特殊的音樂節奏、瘋狂的舞蹈、鼓點,均會激起年輕人對吸食新型毒品(搖頭丸、K粉)的參與和衝動。
(三)學習模仿
新型毒品使用是一種經由後天的學習模仿所習得的行為。在一個成員互動頻繁、價值意識相同且凝聚力強的亞文化群體中,成員無論在態度、觀念還是行為上均可能以他人為參照體系,認識、判斷和選擇事物,並有意或無意地效仿同伴行為。尤其是在主要成員吸毒的小群體中,學習模仿機制會迅速啟動,通過一對一的模仿學會新型毒品吸食的技能和方法,導致吸食新型毒品行為會很快蔓延。
(四)文化壓力
在青少年吸毒亞文化群體中,存在一套被群體所共享的價值、觀念行為,這就對個體形成一種文化壓力。如果某個體試圖在群體中表現的不願意嘗試或者反對嘗試新型毒品,那么就會被視作叛逆,最終受到其他成員的疏遠甚至是群體的懲罰。在這種亞文化群體的壓力下,個體只有服從並強化共享的價值觀念,才能贏得群體的承認和肯定。

困境

吸食新型毒品行為雖然來勢洶猛,吸食人群陡升,基於調查,它還沒有越過其擴展蔓延的最高峰。在2007年以後的幾年間,人群還可能繼續膨脹。
從文化視角來看,這個問題根本上就是主流文化如何代替導源於西方以“消費文化、享樂主義文化”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問題。因此,進一步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巾的優秀文化成果,尋找適合吸食新型毒品人群的各種社會幹預手段來引導和代替新型毒品吸食人群頭腦中的內化了的亞文化觀念,是社會學界亟待思考的問顥。

反擊

禁毒,讓文化反擊文化
在一棟外牆面畫著大幅罌粟花的小樓里,一場名為“癮型人”的“多媒體音樂心理劇”正在進行首次帶妝彩排。幾天后的6月26國際禁毒日,這部創造性地以創新藝術形式反映當代社會各種成癮問題的劇目將舉行首場公演。
相形之下,主流文化在面對亞文化威脅時,似乎反擊力度欠奉。滿文軍事件後,與他有交情的圈中好友大多以“鴕鳥政策”來迴避媒體,實在躲不過就以“很震驚”、“很意外”之類不痛不癢的套話回應,連利於行的逆耳忠言都鮮有耳聞。
必須創造足夠強大的主流文化來對抗吸毒的亞文化,以平等、影響的角度來達成說教和灌輸無法完成的任務。石建春說,基地已經和中央戲劇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爭取以後每年的禁毒日,都能推出一部探討吸毒亞文化產生機制的劇目。
以“讀”攻毒
作為全亞洲唯一一所向戒毒青少年提供康復和教育服務的“特殊學校”,正生書院校舍危舊且逼仄,宿生已超逾校舍容量的3倍。2007年,正生書院就向港府提出,申請遷校到梅窩閒置著的南約區中學。但這一訴求一直被擱置,直至2009年2月一份報告的出爐而得到關注。
這份由林希聖與陳兆焯公布的香港首個青少年吸毒報告表明,23%的香港中學有學生吸毒現象。這一數字,震驚港府與媒體。

影響

歌手滿文軍夫婦因聚眾吸毒被警方抓了現行
歌手滿文軍夫婦因聚眾吸毒被警方抓了現行,從而掀開了娛樂圈毒化現象的冰山一角,以一種充滿諷刺的方式宣告禁毒的任重道遠。
明星吸毒其實並不是新聞。事實上,隨著新型毒品的開發、集體性吸毒行為的出現,一種吸毒亞文化已經在娛樂圈內形成——吸毒不再僅僅是滿足自己的毒癮,而是一種心照不宣的時尚,這種行為應該明令禁止。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吸毒亞文化不僅僅存在於娛樂圈,而且蔓延進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在城市青年的集體派對中,吸毒也是他們“增進感情”與建立認同的交際方式。
本來是請客吃飯,事實上快是請客吸毒。
吸毒行為的時尚化、交際性質化,顯然給當下的禁毒工作帶來嚴峻挑戰。如何抵禦吸毒亞文化的擴張,尚有待於主流文化價值觀與健康生活方式的艱難重塑。

派對毒品

冰毒
在娛樂場所頻繁出現的新型毒品鴉片海洛因等傳統毒品不同,主要指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興奮劑類毒品,後者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人興奮或抑制,連續使用能使人產生依賴性。 其中,娛樂場所最常見的前三種,第四種其實就是迷藥。

冰毒

通用名稱:甲基苯丙胺
性狀: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故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由於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極強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劇烈,又稱之為“冰毒”。冰毒的精神依賴性極強,已成為目前國際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危害:吸食後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興奮,能大量消耗人的體力和降低免疫功能,嚴重損害心臟、大腦組織甚至導致死亡。吸食成癮者還會造成精神障礙。

K粉

通用名稱:氯胺酮
性狀:靜脈全麻藥,有時也可用作獸用麻醉藥。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觸二三次即可上癮,是一種很危險的精神藥品。K粉外觀上是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易溶於水,可隨意勾兌進飲料、紅酒中服下。
反應:服藥開始時身體癱軟,一旦接觸到節奏狂放的音樂,便會條件反射般強烈扭動、手舞足蹈,“狂勁”一般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更長,直到藥性漸散身體虛脫為止。
危害:氯胺酮具有很強的依賴性,服用後會產生意識與感覺的分離狀態,導致神經中毒反應、幻覺和精神分裂症狀。同時對記憶和思維能力都造成嚴重損害。

麻古

該詞是泰語的音譯,實際是緬甸產的“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觀與搖頭丸相似,通常為紅色、黑色、綠色的片劑,屬苯丙胺類興奮劑,具有很強的成癮性。

黑芝麻

通用名稱:麥角乙二胺(LSD)
性狀:純的LSD無色、無味,最初多製成膠囊包裝。目前最為常見的是以吸水紙的形式出現,也有發現以丸劑(黑芝麻)形式銷售。
危害:LSD是已知藥力最強的致幻劑,極易為人體吸收。服用後會產生幻視、幻聽和幻覺,出現驚惶失措、思想迷亂、疑神疑鬼、焦慮不安、行為失控和完全無助的精神錯亂的症狀。同時會導致失去方向感、辨別距離和時間的能力,因而導致身體嚴重受傷和死亡。由於食用這種黑色、小如細沙的“黑芝麻”毒品以後,聽到節奏強烈的音樂就會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藥效長達12個小時,故又稱作“搖腳丸”。

安眠酮

通用名稱:甲喹酮,又稱海米那,眠可欣。
性狀:臨床上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失眠症,該藥久用可成癮,而且有些病人在服用一般治療量後,能引起精神症狀,該藥已成為國內外濫用藥物之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臨床上已停止使用。合成的安眠酮一般為褐色、黑色或黑粒狀的粉劑,非法生產的產品中可以看到藥片狀、膠囊狀、粉狀。
危害:在西北地區,一些吸毒人員吸食一種叫做“忽悠悠”的毒品。這種“忽悠悠”藥片的主要成分是安眠酮和麻黃素,分別是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和易製毒化學品。因服用這兩種藥片後會產生打磕睡、似酒醉、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狀態,故叫“忽悠悠”。

搖頭丸

性狀:以MDMA、MDA等苯丙胺類興奮劑為主要成分,由於濫用者服用後可出現長時間難以控制隨音樂劇烈擺動頭部的現象,故稱為搖頭丸。外觀多呈片劑,形狀多樣,五顏六色。
危害:搖頭丸具有興奮和致幻雙重作用,在藥物的作用下,用藥者的時間概念和認知出現混亂,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活躍,整夜狂舞,不知疲勞。同時在幻覺作用下使人行為失控,常常引發集體淫亂、自殘與攻擊行為。

迷幻蘑菇

性狀:多為粉紅色片劑,其迷幻成分主要由一種含毒性的菌類植物“毒蠅傘”製成。“毒蠅傘”生長在北歐、西伯利亞及馬來西亞一帶,屬於帶有神經性毒素的鵝膏菌科,含有刺激交感神經、與迷幻藥LSD有相似的毒性成分。
反應:藥力持久,有吸食者稱比搖頭丸、K粉更強烈。吸食後即會出現健談、性慾亢進等生理異常反應。
危害:過量吸食會出現嘔吐、腹瀉、大量流汗、血壓下降、哮喘、急性腎衰竭、休克等症狀或因敗血症猝死。心臟有問題的人服用後可導致休克或突然死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