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子會

吵子會雅名叫獻音會。吵子是廟宇大鐘的象徵,吵子會是獻音會的俗稱。此會供奉的是電母,電母位列道教神譜之內。吵子會主要道具是大鈸、大鐃、海笛、單皮鼓、小鑔等,舞蹈動作主要來源於少林武術和大秧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吵子會
  • 雅名:獻音會
  • 釋義:獻音會的俗稱
  • 供奉者:電母
項目介紹,音樂會,

項目介紹

吵子會源頭甚古,據老藝人講,是祖輩相傳至今。這種會一年只出3次:正月十五,四月二十八,七月十五。會由13人組成。樂器有號鑼、大鈸、大鐃等,也有嗩吶、大鼓。耍鈸人耍鈸姿式整齊一致,聲音粗獷宏亮渾厚,再加大鼓,聲勢浩大,震人心弦。吵子會有固定成員,統一著裝,是有紀律、有組織的民間樂隊。
2007年11月,閆各莊村吵子會被列入保定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音樂會

高碑店石辛莊村民間古典音樂會
高碑店新城鎮石辛莊村音樂善會,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年歷史。音樂會自稱獨特一派,最大特點就是反吹倒打。音樂會有吹奏樂、詠頌兩種(詠頌就是對口有吹有念),全用工尺譜。現保存工尺譜曲牌有60餘部。樂曲分為三種,有吹奏樂、打擊樂和武銥。吹奏樂主要有小管、笙、笛、雲鑼(古樂沒有嗩吶及絲弦);打擊樂器主要有銥、鼓、板。樂曲氣勢宏偉、莊嚴肅穆,聽之使人頓有物我兩忘之感;武銥更是優美動聽,看之無不喝彩叫好。
音樂善會自明代建立。在清代白蓮教盛行時衰落,為避災禍,會首將樂譜、樂器藏匿於金陳莊廟堂。白蓮教失敗後,老藝人王有山、高殿旺又開始恢複音樂善會。在中華民國善會是鼎盛時期,方圓百里都知道石辛莊有音樂善會,上至老叟下至頑童,都能哼唱幾句工尺譜。在抗日戰爭時期,音樂會又一次衰落下來,幸好該村高老太將樂譜、樂器等全部藏在隔斷牆內,這些國粹才得以流傳。全國解放後,善會得以發展,“文化大革命”又遭滅頂之災。
1980年春,村民石恩懷獻出音樂善會僅存的中華民國三十五年手抄本,共3本,大、小曲牌各一部,另外還有一部武銥本《俗稱傢伙套》,並由其子石景友將善會傳唱至今。2003年在新城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資5000多元購買樂器、音樂善會進一步發揚光大,現在已有30餘人。
2007年11月,石辛莊村民間古典音樂會被列入保定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