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畫派山水畫之研究

《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研究》內容包括:引言、現象概述與特徵比較、術語意涵與理論淵源、超越訴求與山水營造、雅俗之辯與生活泛化、接受情境與畫史認同、後記。

基本介紹

  • 書名:吳門畫派山水畫之研究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頁數:193頁
  • 開本:16
  • 作者:韓雪岩
  • 出版日期:2010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3473453, 9787543473454
  • 定價:38.00元 
  • 裝幀:平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研究》是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韓雪岩,1980年10月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1998年至2002年就讀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油畫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2年至2005年就讀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美術研究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2005年至2008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美術歷史與理論研究專業,獲藝術學博士學位。
2008年7月進入北京服裝學院擔任教員。目前從事藝術史論研究和油畫創作。在《裝飾》、《美術與設計》、《美苑》、《藝術百家》、《藝術設計研究》、《清華美術》、《中外文化交流》、《中國文化報》、《中華文化畫報》、《美術關注》、《藝術財經》等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和藝術評論多篇出版專著《安格爾》等。油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為國內外知名藏家、機構收藏。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引言
一、選題的緣起與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本文要探討的問題與迴避的問題
二、現有研究成果綜述
三、對本課題的設定和研究方法
(一)對本課題設定的相關說明
(二)本課題採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現象概述與特徵比較
一、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現象描述
二、明中葉之前圖像與文本中的“仿”與“臨”、“摹”
(一)“臨”、“摹”的意涵及其功用
(二)“仿”的意涵及其功用
(三)“臨”、“摹”與“仿”的意涵衍義與功用轉換
三、“臨”、“摹”與“仿”的關係闡述
四、本章小結:比較視域中“仿”的特徵與意義

第三章 術語意涵與理論淵源
一、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術語意涵
二、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畫學理論淵源
(一)與“氣韻非師說”的關聯
(二)與“逸品觀”的關聯
三、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明代心理學淵源
(一)畫家和心學家之間的交酬互動
(二)術語意涵的心學特徵
四、本章小結:思想史視域中的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

第四章 超越訴求與山水營造
一、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歷史歷史背景
(一)時代、區域性背景
(二)吳門畫派畫家的際遇與生活選擇
二、吳門畫派畫家的超越訴求與風格選擇
(一)吳門畫派畫家的身份意識與“道統”體認
(二)吳門畫派重構的畫史偶像與風格意涵
(三)筆墨同構與心境同構
三、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圖像特徵
(一)構圖延宕
(二)筆墨互參
(三)母題借用
四、附載的隱喻——個案分析
(一)“山靜似太古”:沈周《策杖圖》
(二)“松風寄琴心”:文徵明《江南春圖》
五、本章小結:心態史視域中的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

第五章 雅俗之辯與生活泛化
一、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文化史背景
(一)時代、區域性背景
(二)吳門畫派畫家的身份尷尬與階層歸屬危機
二、吳門畫派的“雅俗”觀念與風格選擇
(一)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雅俗意識
(二)作為文化階層符號的山水畫之“仿”
三、蘇州文人的日常生活與山水畫之“仿”
(一)書齋清玩
(二)煮泉品茗
四、本章小結:生活史視域中的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

第六章 接受情境與畫史認同
一、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接受情境
(一)接受者的類型
(二)接受方式與“仿”作功能
(三)接受情境中的視覺性與精神性
二、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畫史認同
(一)譜系建構
(二)導向本體
三、本章小結:接受史視域中的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
餘論: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的變數、衰弊與原因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此書是我在清華大學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多次修改完成的。從撰述到付梓接近五年。我亦即將邁入而立之年,因此這本書可視為青春學術生涯的一段銘證。
回顧最初選擇此課題的緣由,很大程度上與我的專業背景和受教育經歷有關。1998年我進入美院攻讀油畫專業時,教授們非常強調嚴謹的造型手法,並告訴學生“仿”大師風格是學好繪畫的捷徑之一。2002年起,我開始從事美術史論研究,卻發現“仿”是最具貶義的評價語彙之一,“創新”仿佛具有先驗和血統上的正義性,成了衡量藝術家的最高標準。畫家們在公共空間中雖然習慣以“創新”自我標榜,但私底下卻仍然相信“仿”是使風格自成一家的基本路徑。這種手法與主張的斷裂是如此明顯,以至於不得不讓我懷疑畫家與評論家各自的學術真誠。
具體到中國繪畫研究領域,明末清初董其昌與“四王”聲譽的跌宕起伏很大程度上也與“仿”密切關聯。那些公然以“仿”作為題名的作品,一部分史論家視為“六經注我”的藝術史藝術性格,另一部分則視為創造力日益枯竭的表征。這種爭論還影響到了清末民初藝壇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整體評價。但令人疑惑的是,那些對“仿”持有異議的畫家,其選擇是走出國門,或“引西潤中”、或“中西融合”,但其風格哪裡沒有“仿”的身影呢?只不過學習的對象從古人轉向了西方而已。當然,我無意否定這些民國大師的創造能力,只是想強調:儘管“仿”早已潛伏成流,但並不意味著徒然吶喊創新就能築造輝煌的藝術城堡。對於那段早已遠逝的歷史,我們很可能表現出以今度古、以己度人,甚至人云亦云的輕浮和妄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