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基(1877-1958),字幼舫,廣東省 高要縣人(今併入肇慶市)。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選為府學拔貢,官內閣中書,署直隸曲周知縣。辛亥革命後從事工商業,1921年受邀任廣東學校首任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遠基
- 籍貫:廣東肇慶
- 出生地:廣東肇慶
- 性別:男
- 出生年月:1877年
- 去世年月:1958年
簡介,生平,
簡介
吳遠基,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選為府學拔貢,官內閣中書,署直隸曲周知縣 。辛亥革命後從事工商業,曾在天津謀生多年。吳遠基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吳桂丹(1855—1902,字萬程,號秋舫)為清末進士,翰林院編修,正三品記名御史。
生平
1917年,吳遠基在肇慶鼎湖山摩崖石題 “蒼崖白練”4字,石刻高0.55米 ,長1.90米 ,篆書,古拙渾厚。在此處題字的有唐代、宋代、清代、民國以及解放後的官員和名人。1920年廣東會館董事長陳祝齡在天津創辦私立旅津廣東學校時寫信誠聘吳遠基來津擔任校長,吳遠基欣然同意。1921年夏,吳遠基來北方上任時,原打算只帶長子大業、次子大任到天津讀書。他和妻子兒女全家曾於天津生活數年,知道南開中學在全市中等學校中最為出類拔萃,因此決定讓兒子們投考南開。後來又應兩個弟媳的要求,吳遠基把侄子大猷和大立也一塊兒帶到了天津。抵津後,四個孩子很爭氣,全都考上了南開中學。後來四個孩子都成為很有成就的科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名人。1922年1月,旅津廣東學校遷入法租界新校舍, 招新生150餘名, 設初小、高小。旅津廣東學校不分省籍招生,廣東同鄉中經濟困難者還可以享受免交學費的待遇。這樣,對普及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文化素質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吳遠基為人耿直,勤奮敬業,腳踏實地,為廣東學校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並親創校訓、校歌。在創辦旅津廣東學校的過程中,他處處以大名鼎鼎的南開中學為藍本,並親自到南開中學向聲名顯赫的張伯苓校長求教、取經。因此,旅津廣東學校的校歌與南開學校校歌非常相似。1923年底,吳遠基辭去校長職務,此後離津返鄉。回到肇慶後,長期從事高要縣縣誌的修纂工作。1944 年出任高要縣臨時參議會副議長,1946 年任參議會首任議長。這時高要縣成立“七星岩、鼎湖山名勝建設委員會”,吳遠基任副主任委員,為保護該名勝作了重要工作。1955年,在南開大學擔任教授的次子吳大任把老父親接到天津。1958年,吳遠基因心臟病在津去世,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