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吳橋縣雜技團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吳橋雜技”的保護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橋縣雜技團
- 主要成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2019年11月12日,吳橋縣雜技團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吳橋雜技”的保護資格。
2019年11月12日,吳橋縣雜技團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吳橋雜技”的保護資格。...
於金生,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地區:河北省吳橋縣,項目名稱:吳橋雜技。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吳橋縣雜技團獲得“吳橋雜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中國雜技歷史悠久,萌芽於周,形成於漢,盛行於唐,至少已有2500年的歷史。河北省吳橋縣素有“中國著名雜技之鄉”、“世界雜技藝術搖籃”的美譽。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是以“吳橋”命名的國家級國際性藝術盛會,由文化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以創建國際知名雜技大賽場,促進雜技藝術的交流與...
於金生(1952— ),生於吳橋縣一個雜技世家,6歲就學會了《跟頭》、《吞劍》等祖傳絕技。1978年,他獨立組建了以家族為核心的群藝雜技團,中國馬戲團團長、吳橋雜技家協會主席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人物簡介 於金生,6歲學藝,12歲下關東演出,...
《吳橋縣雜技簡志》是編纂的地方志。 內容簡介 《吳橋縣文史資料》第一輯,—雜技專輯現在與廣大讀者見面了。文史資料的徵集,整理、出版工作,是政協的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任務,是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亦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建設事業,它能促進祖國大團結、大統一,並為兩個文明建設...
吳橋雜技 千百年來,吳橋雜技一直以家庭或家族為基本單位,採用父子、師徒相傳授的方式進行傳承。吳橋雖然已經有了專業的雜技中專學校,但父子、師徒相傳承的方式也仍在沿用。王保合不無自豪地介紹說:“光我們家就快趕上一個雜技團了。在雜技大世界,有我、我兒子、兒媳婦、二姑娘、姑娘家的兒子,這就是五口。...
2023年10月26日,第十九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評獎結果新聞發布會在石家莊召開。會上,金獅獎正式揭曉。江蘇省雜技團《凌雲——倒立技巧》,俄羅斯莫斯科國家大馬戲團《“魯本”——大跳板》,河北省雜技團演藝有限公司、南充市雜技團、青海省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太極·壇韻》,3個節目獲得金獅獎。《凌雲——...
第十七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於2019年10月25日在石家莊市河北藝術中心開幕,11月7日在滄州體育館舉行閉幕式,主要活動將在石家莊、滄州和吳橋縣三地舉辦。本屆雜技藝術節由文化和旅遊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主辦,來自中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衣索比亞等五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節目將參賽和展演,系首次囊括...
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創建於1985年,是中國最早的一所專業培養雜技人才的中等藝術學校,也是世界馬戲學校聯合會成員之一。學校位於104國道吳橋縣城西側,占地50畝,總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與著名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吳橋雜技大世界毗鄰。2019年10月31日,第17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組委會公布獲獎名單,中國河北吳橋雜技...
在他的嚴格訓練和教育下,7個子女都跟雜技結下了緣分。長子趙泉濤,專長魔術、口技,曾為吳橋縣雜技團隊長、學員班主任,吳橋雜技學校的教師。他編導的《小晃板》在1987年首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上獲得“金獅獎”,1988年全國首屆“新苗杯”雜技比賽獲得“銀獎”。趙鳳岐的二兒子趙炳義是鐵路雜技團的演員,他全面...
截至2022年10月,吳橋縣轄5個鎮、5個鄉,另轄1個鄉級單位 ,縣政府駐桑園鎮 府前路。2022年,吳橋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2.7億元,同比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5元,同比增長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9元,同比增長3.3%。吳橋縣被稱為“人間遊樂無雙境,天下雜技第一鄉”。2018年9月29日...
青島解放後董興龍帶班回到家鄉吳橋縣。這時吳橋縣已解放,雜技藝術有很大發展,成立了許多馬戲團體。董興龍組建了吳橋雜技第十分團。1956年董興龍的雜技團調滄州,以該團為核心建立了“滄州地區雜技團”,董興龍任團長。董興龍擅長“古老中幡”這一節目,蘇聯最高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來我國訪問,董興龍到北京為其...
濃厚的雜技藝術氛圍,催生了周口眾多的雜技戶、雜技村、雜技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周口擁有專業雜技團150多個,業餘雜技團和雜技班近700個,以及散布在全國各地的家庭雜耍和民間雜技培訓班、演出團,從業人員有14000餘人。各類精品雜技演藝節目都有周口人的身影,“北有吳橋,南有周口”的說法在雜技界流傳開來。2004年...
作為中國第一個大馬戲團雖然結束了,但他創造的劇團組織結構等形式被繼承了下來,孫福有的弟子和傳人在解放後成為全國各大城市雜技團的骨幹。在1997年由河北省政府等四個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吳橋雜技藝術節”上,召開了“孫福有雜技藝術研討會”,孫福有的半身塑像屹立在河北吳橋雜技大世界的廣場中心,底座上刻有...
《塑——男子頂技》 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 《紅色記憶——轉台高椅》 濟南市雜技團 《構——行為藝術》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雜技團 《貓不在家——蹦拐頂技》 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 北京市雜技學校 《火之靈——技巧造型》 深圳寶安區福永雜技藝術團 《勇者——手技》 河北省吳橋縣雜技團 (3)銅獎(7個):《花——...
多年來,這個馳名中外的雜技馬戲之鄉,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藝精湛的專業演員。北京、瀋陽、天津、哈爾濱、重慶、昆明、太原、廣州、西安、武漢等全國50多個雜技馬戲藝術團體中,有許多演員來自吳橋。其中,有不少人已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雜技表演藝術家。如中國雜技協會副主席、被譽為“雜技藝術之花”的武漢雜技團團...
吳橋人,祖籍是吳橋的公民的總和或個體代號。釋義 或祖籍是吳橋的公民的總和或個體代號。由於自古土地貧瘠,吳橋農民很難僅僅依靠土地為生,在農閒或受災時多出外賣藝,因此形成風氣男女老少在勞動之餘多練習雜技,成為真正的“雜技之鄉”,目前中國各地的雜技團幾乎都有吳橋籍演員,世界各地都有吳橋人表演雜技的身影。
洛陽是“百戲”的重要發源地。“百戲”一詞產生於漢代,是古代包括雜技在內的民間表演藝術的統稱。舉辦地點 主會場:洛陽 分會場:北京、上海、天津、大連、哈爾濱、南寧、吳橋縣 晚會主題 晚會以中華“墨”文化為創作基石,汲取竹簡書、中國畫、印章、圍棋、詩歌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精華,藉助高新科技影像手段和時尚...
河北省吳橋縣孫陵莊孫福友,青年時期在會上買一毛猴,搭伴外出,週遊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等南亞諸國,又西去原蘇聯,在海外演出多年。20世紀30年代回國時,已發展為擁有百多名演員和6部汽車的大型馬戲團。黃家鎮雜技古會在當時已成為輻射全國的雜技活動中心,雜技界有“不趕九月會,不算生意人”的說法。到了...
聊城雜技,山東省聊城市傳統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聊城位於山東西部,是中外知名雜技藝術溯源地之一。據《聊城經濟社會大全》記載,民國初,僅東阿一縣就有幾十個雜技馬戲班。同時期,陽穀、茌平、莘縣、臨清等還有幾十個雜技團。這些民間團體不僅往復於中國各地演出,而且走出國門,成為當時赴朝鮮、日本、...
解放後,他在吳橋自建馬戲團第四分團,1956年建立了滄縣馬戲團,倫金蘭任團長。倫金蘭的絕技是耍“飛鈸”。1960年五一節,毛主席到天津視察,觀看了倫金蘭的“飛鈸”演出。1961年滄縣馬戲團與滄州地區雜技團登工,為滄州星火雜技團,倫金蘭任團長。倫金蘭為河北雜技團,滄州雜技團培養了人才,為雜技團的發展作出...
藝驚四座……這些吳橋的“雜技往事”,在畫卷中一一呈現。第三卷長60多米,寬20厘米,題為“雜技的輝煌”,講述了改革開放以來,吳橋縣雜技團、吳橋國際雜技藝術學校、吳橋雜技大世界、當地雜技名人和團隊的成立和發展。本卷正在創作,預計2018今年10月完成。《雜技魂》長卷完成後,將在吳橋雜技博物館內長期展示。
據不完全統計,在世界16個國家中都有吳橋藝人安家落戶。新中國建立後,吳橋先後向50多個雜技團體輸送了上千名演員,許多雜技團體的著名藝術家,如齊齊哈爾雜技團的趙鳳岐、陝西省雜技團的張金奎、前進雜技團的張金髮、上海雜技團的李殿起和李殿彥、中國雜技團的張國深等,都是吳橋人。如果說,河北近代雜技史主要是...
如,五代耍熊的"狗熊程"一家,號稱"大王一"的巨型魔術大師穆成林,曾經贏得衣索比亞皇帝嘆服、獲得一枚金質獎章的姚振奎,多次在皇宮中獻藝的中國民間戲法老前輩蔣德成,創辦中國第一個大馬戲團並享譽東南亞的雜技大師孫富友等,都是吳橋籍雜技藝人。現在全國各地的雜技團體與世界28個國家的雜技團,都有吳橋籍...
在銷售旺盛的二十年代,“劉海風葫蘆”曾被雜技藝人王雨田搬上雜耍舞台,節目叫“抖空竹”。吳橋縣雜技團添設的抖風葫蘆節目,也是由屈文台提供的“劉海風葫蘆”。五十多年來生意不衰,曾遠銷海外,與天津“泥人張”、“風箏魏”相媲美。絕響 1938年屈文台逝世,時年81歲。其子屈紹先、孫子屈德武繼承祖業,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