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吳忠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是吳忠市人民政府於2010年發布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忠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吳忠市
  • 類型:工作報告
  • 時間:2010年
各位代表,2009年工作回顧,工業經濟逆勢回升,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第三產業更加活躍,兩大任務”成效顯著,率先打造黃河金岸,統籌發展社會事業,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切實加強政府效能建設,2010年工作總體要求,2010年主要任務,政府自身建設,努力建設學習型政府,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堅持科學民主決策,紮實推進作風轉變,不斷強化制度建設,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較為困難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積極進取,奮力開拓,在危機中逆勢求進的一年。一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和全市人民並肩攜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圓滿完成了市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一)、全力以赴保增長,經濟形勢好於年初預期。
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0.6億元,增長1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5億元,增長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3億元,增長2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42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4405元,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5億元,增長18.4%;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8%,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削減3.8萬噸,化學需氧量削減1.4萬噸,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36%和116%。

工業經濟逆勢回升

上半年,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工業生產的嚴重衝擊,及時果斷地出台政策措施,從加強煤、電、運力協調,落實國家稅收減免政策,搭建新的融資平台,完善園區基礎配套,支持新上項目建設等方面,幫助企業應對危機,穩固生產,在較短時期內有效遏制了工業大幅下滑的勢頭。下半年,鼓勵企業充足生產,加大園區考核力度,實現了工業整體回升、破危前行的有利局面。
預計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億元,增長13%。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0億元,增長30%。開工建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72個,慶華集團15萬噸甲醇、吳忠捲菸廠技改擴建等40個項目建成或投產,寧夏發電集團風電二期、華盈礦業鎂合金一期工程等項目快速推進,太陽山鹽同紅工業園區主幹道順利完工。“兩城五園”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承載帶動能力不斷增強,新入園企業達46家。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預計完成農業總產值60億元,增長6%。當年種植優質糧食90萬畝,糧食總產8.3億公斤,奶牛存欄15.1萬頭,肉牛出欄30.2萬頭,羊飼養量501萬隻,新增設施農業5.4萬畝、甘草23.2萬畝、飼草11萬畝、高酸蘋果3.1萬畝、紅棗10萬畝、釀酒葡萄5.4萬畝,農業“十大基地”建設得以紮實推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32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310個。
全年輸出勞務24萬人次,實現收入14.7億元。當年新增造林綠化面積51萬畝,栽植各類樹木6000萬株,造林質量和成活率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被評為“全區林業生態建設先進市”。高標準、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治理農田89萬畝,建設畦田97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4萬畝,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五個縣(市、區)全部獲自治區“黃河杯”獎項,聲勢之大、成效之好、獲獎之多是歷史少有,創全區之最。

第三產業更加活躍

預計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55.8億元,增長11.8%。城鄉市場持續繁榮,消費穩步增長。實施“雙百市場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三新工程”,新建和改造提升農家店261個,新建擴建各類市場25個,澇河橋清真牛羊肉市場改擴建、東郊市場遷建進展順利。銷售各類“家電下鄉”產品3萬多台(件),銷售額6143萬元,兌付補貼842.7萬元。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加快,完成產值88億元,增長17%。
吳忠市被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中國最具魅力穆斯林城(鎮)”。制定出台促進房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11條措施,組織開展“2009魅力吳忠住房博覽會”、“濱河新區房地產推介會”等活動,完成房地產投資26.9億元,增長141%。啟動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遊區規劃建設,青銅古鎮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成功舉辦中國(吳忠)回鄉文化旅遊節,吳忠市被評為“2009年度中國旅遊競爭力顯著提升城市”。全年接待遊客14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5億元,增長17.6%。

兩大任務”成效顯著

把強力實施招商引資和上爭項目“兩大任務”,作為積極應對危機衝擊,快速突破投資瓶頸,拉動社會投資和經濟成長的重大舉措,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千方百計爭項目、引資金。
以成功承辦中國(寧夏)第二屆回商大會為契機,提升形象,促進招商。中國節能投資公司、中國國電集團、中國建材集團、浙江盾安等一批國內大企業落戶吳忠。全年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34個,計畫總投資483.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0億元;落實中央及自治區各類項目1499個,爭取資金37.2億元。
不僅有力地支撐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在危機與困難中開拓了新局面,而且激活了理念,歷練了隊伍,凝聚了力量,點燃了幹事創業的激情。

率先打造黃河金岸

城鄉建設大步推進。按照打造黃河金岸、建設水韻吳忠的要求,以“三城聯創”為載體,加快推進城鄉建設。全年實施城鄉建設項目346個,完成投資70億元,增長46%,投資規模創歷年之最。城市西移東擴步伐加快,建成區面積擴大到58平方公里。全長68.5公里的濱河大道率先在全區建成通車。教育園區一期、新月廣場建成投入使用,“兩館一中心”、黃河公路大橋、黃河樓等沿黃城市帶地標性建築項目進展順利。
組織實施城市提質增綠工程,綠地總面積達到3.1萬畝,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6.2%和38.5%,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3.5平方米。實施城市防洪排澇和羅家河拓寬改造等工程,建成濕地湖面15個,新增水面1.3萬畝。吳忠黃河濕地公園被確定為國家濕地公園。
鹽池縣老城改造與新區建設、同心縣城新區建設、紅寺堡城區擴展與生態建設等快速推進。滾紅高速公路、211國道白土崗至太陽山高速公路(半幅)建成通車。新建改建農村道路1132公里,是2008年的3倍。全市新建塞上農民新居示範莊點9個,綜合整治舊村莊72個,改造危房危窯6720戶。新農村建設在自治區考核驗收中名列第一。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

民計民生不斷改善。自治區10項民生計畫在吳項目順利實施,各級政府承諾為民辦理的實事全部完成。實施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新建、遷建、擴建中國小校61所,撤併整合農村中國小校63所,調整搬遷市區中國小7所,新設開元、盛元兩所城市國小。全市補充特崗教師826名。鹽池縣在全區山區縣中率先實現教育強縣目標。
續建吳忠市中醫院,改擴建青銅峽市醫院、鹽池縣醫院,擴建鄉鎮衛生院20所。利通區建成國家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計畫生育“星級鄉鎮”創建活動紮實推進,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82%。,出生政策符合率達到93.99%。編輯出版《新中國60年吳忠市文學藝術精選作品大系》,組建吳忠市回族文化藝術團,編排精品劇目《水韻吳忠》,利通區高閘鎮(舞蹈)、金積鎮(社火)、板橋鄉(舞龍)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老毛手抓”、“張家槍”、“陳氏回醫”被列為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成功承辦第三屆中國(吳忠)中小學生書法節,被正式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生書法節首創地。舉辦了全市第二屆運動會。全民創業力度加大,建成各類創業園29個,創辦小企業630個,新增就業崗位7434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3億元,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4.3%以內。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六大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3.8萬人,城鄉低保、困難學生救助、孤殘救助、“五保”集中供養得到較好落實,高齡低收入群體全部享受老年基本生活津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7.5萬人,參合率達94%。
鹽池縣啟動農民養老保險試點。積極爭取自治區補助資金,解決38家國有關閉破產和困難企業退休職工醫療保險問題。建成經濟適用住房21.4萬平方米、廉租房750套。在全區率先完成征地補償費清理工作,兌付資金1.84億元。搬遷安置生態移民1萬戶4.3萬人。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0處,解決1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深入開展大接訪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不斷深化基層平安創建活動,公眾安全滿意度居全區五市之首。同心縣摘掉了“全國毒品重點整治地區”帽子。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防震減災工作不斷加強,人防、檔案、外事、統計、物價、廣播電視、婦女兒童、殘疾人事業、住房公積金等工作有了新的發展。國防動員、軍民共建和雙擁工作取得新成績。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

體制機制呈現新的活力。在全區率先開展“省管縣”改革試點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紅寺堡區設立和調整理順利通區行政管理職能改革,市直部門機構最佳化合併全面完成。全面啟動鄉鎮機構改革。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改革,開展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表彰活動,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積極推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設立金融辦、城鄉建設投資公司和開源信用擔保中心,努力緩解融資難、貸款難問題。深化財政制度改革,推廣使用公務卡結算制度改革試點,集中清理和整頓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深入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率先在全區啟動建立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土地管理新機制試點工作,積極探索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新思路,取得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積極成效。

切實加強政府效能建設

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在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紮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四論四比四爭”主題實踐活動,取得積極成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推行政務公開、服務承諾、過錯追究等制度,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機制。繼續最佳化政府職能,精減審批事項,開展效能監察,推行高效便捷服務,全年共取消、轉移、下放政府職能68項,強化78項,清理各類授權行政許可事項388項,取消60項。
協調工商、稅務、質監等區屬部門進駐政務大廳,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寬。加大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力度,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政務環境、司法環境、金融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政府公信力和民眾滿意度不斷提升。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定期向人大、政協報告和通報重要工作情況,辦理人大代表議案、意見和建議80件,政協委員提案302件,得到了相關代表和委員的普遍認可。
各位代表!2009年非同尋常。我們共同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巨大喜悅,共同應對了新世紀以來最為嚴峻的發展挑戰,共同開創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大好局面。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深體會到:越是困難越要堅持科學發展。我們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作為破解危機的信心之源和力量所在,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勇於擔當,敢於突破,沉穩果斷地狠抓關鍵,攻克難點,突破重點,努力保持了跨越發展的良好勢頭;越是困難越要突出發展工業。
我們把工業作為應對危機、保持增長的關鍵,攻堅克難,避害趨利,及時果斷地採取一系列穩生產、保運行的有力舉措,工業經濟企穩回升為整體經濟成長發揮了重要作用;越是困難越要注重借力發展。我們把“兩大任務”作為爭取外力、激活內力的關鍵舉措,激發各方面的動力謀求更大突破,在非常之年發揮了非常之效;越是困難越要不斷夯實基礎。我們著眼長遠發展,以大投入、大氣魄、大手筆加快黃河金岸建設和工業園區發展,最佳化基礎環境,提升城市魅力,形成了新的發展優勢;越是困難越要大力改善民生。
我們把民生作為最大的政治,傾斜財力採取實實在在的舉措,實現了民生問題在困難時期得到更為有力的解決;越是困難越要深化改革創新。我們把改革創新貫穿於應對危機、加快發展的全過程,在體制、機制上求突破、增活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謀創新、促發展,推進改革與發展的良性互動;越是困難越要全力維護穩定。我們把維護穩定作為第一責任,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加強社會管理,為發展創造了安定和諧的環境;越是困難越要廣泛凝聚民力。
我們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緊緊依靠人民民眾,集中力量辦大事,全市各個方面和各族人民面對困難不退縮、敢爭先,打贏了一場齊心合力、共克時艱的特殊戰爭,取得可喜成就。對此,我們要倍加珍惜,認真總結,不斷發揚。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欣慰地看到,經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市經濟更加發展,社會更加進步,人民更加富裕,各項事業更加欣欣向榮。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和市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依法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各族幹部民眾銳意進取、艱苦奮鬥的結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為吳忠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市各族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各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向為吳忠改革發展穩定做出積極貢獻的公安幹警、駐吳人民解放軍、武警和消防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吳忠發展的中央及區屬駐吳單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固有矛盾還未根本消除,一些新的問題還在不斷產生,主要表現在:
一、經濟總量偏小,財政基礎薄弱,發展水平仍然較低,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發展方式比較粗放。
二、區域經濟發展不夠協調,城鄉二元結構特徵明顯,城市化水平仍然較低,小城市、大農村的問題較為突出,山區貧困面還比較大,扶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
三、工業受到的衝擊仍未消除,支撐工業發展的大項目不多,企業競爭力不強。
四、現代農業規模化發展速度不快,標準不高,特色農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五、一些人民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還沒有解決好,社會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仍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一些部門效率不高、落實不力、服務不優的現象依然存在,與人民民眾的要求還有差距。這些問題容不得半點鬆懈和輕視,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下更大氣力,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認真加以解決,決不辜負人民的期待和重託。

2010年工作總體要求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規劃最後一年,也是我市實現“三年上台階”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各項工作,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夯實跨越式發展基礎,順利啟動“十二五”規劃,意義重大。
縱觀當前形勢,全球經濟復甦將經歷緩慢而又複雜曲折的進程,國際金融風險並未完全消除。我國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問題依然突出,巨觀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仍不穩固,內在動力依然不足。影響我市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充滿變數,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但畢竟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力量繼續克服困難,戰勝挑戰。信心和力量來自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
來自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國家啟動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第二個十年規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及其《分工方案》等一系列利好政策蘊含的重大機遇;來自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速推進中形成的巨大市場需求;來自我市豐富的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光能風能資源、農產品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支撐;
來自市委三屆四次全會以來提出並實施的一系列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戰略舉措和不斷培育打造的一系列新的發展優勢;來自市委、人大、政府、政協等各個方面緊密團結,協調一致開展工作形成的堅強合力;來自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最佳化政務、司法、金融環境等改革創新工作帶來的持續活力;來自全市幹部民眾盼發展、求跨越的精神風貌和越乾越想乾、越乾越會幹的幹事勁頭。只要我們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的決策部署,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一定能夠奪取應對危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最終勝利。
根據市委三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把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以項目為抓手,以投資為突破,以改革為動力,更加注重產業最佳化升級,更加注重統籌城鄉發展,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更加注重提升政府效能,奮力開創全市跨越式發展新局面。
主要預期目標和約束性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6%。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7%和8%。
確立地區生產總值13%的增長目標尤為關鍵,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對於吳忠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速符合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要求。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把中央、自治區精神與我市實際有機結合,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必須把轉變發展方式與提升產業競爭力有機結合,加快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促進優勢特色產業加速擴張;
必須把增加投資、擴大消費與促進出口有機結合,抓住重大項目,增強消費信心,藉助自治區加快發展內陸開放經濟和打造“三大口岸”的東風,把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為主的出口貿易做上去,努力促進“三駕馬車”協調發力;必須把激活內力與藉助外力有機結合,用改革破解發展難題,用開放拓展發展空間,把“兩大任務”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要事”,充分激發各方面的能動作用;必須善於把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社會建設有機結合,突出可持續發展,突出以人為本,辦好社會事業,讓全市各族人民更多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2010年主要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面對的形勢十分嚴峻,肩負的任務異常艱巨,必須有打大仗、打硬仗的充分準備,統籌兼顧,勇於突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狠抓“兩大任務”,著力加快項目建設。
堅持把實施招商引資和爭取項目“兩大任務”作為非常舉措全力推進,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低於25%。全年計畫實施各類重點項目473個,總投資753億元,年內計畫完成投資265億元。
其中,實施工業項目95個,農林水牧項目129個,城市建設項目125個,道路交通項目14個,商貿流通和旅遊項目24個,社會事業及其他項目86個。加快推進國道211及聯絡線古窯子至青銅峽新材料基地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紅寺堡至桃山高速公路。繼續開展好回鄉文化宣傳周及系列招商引資洽談活動,主動外出到重點區域,圍繞能源化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包裝印刷等特色產業開展項目推介,不斷擴大招商成果。
篩選、包裝、推介一批市場潛力大、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和好項目,面向國內外大企業集團招大商、引大資。力爭全年招商落地資金突破150億元,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均達到85%以上。按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以上的目標要求,科學編制“十二五”規劃,認真儲備和謀劃一批“十二五”期間重點項目。
(二)、強化工業主導地位,著力發展新型工業。
工業是我市經濟發展的主力,也是受金融危機衝擊最嚴重的領域。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堅定不移實施“興工強市”戰略是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以上,地方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提升園區支撐能力。
加快太陽山及其鹽同紅工業園區建設,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廠等12個基礎設施項目,園區功能配套面積達到120平方公里,力爭年內實現工業產值30億元,努力把太陽山打造成新能源、鎂合金和煤化工產業基地。提升青銅峽新材料基地、金積、嘉寶工業園區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完善鹽池、同心、紅寺堡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利通區工業園區。加大園區觀摩、考核力度,努力形成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煤炭、電力、金屬鎂、化工等戰略主導產業,改造提升電解鋁、矽鐵、水泥、造紙等傳統產業,著力培育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多晶矽等新興產業。加快實施神華寧煤金鳳礦井、慶華四股泉礦井等煤炭開採項目和青鋁集團自備電廠、大唐新能源光伏發電、中節能光伏發電二期等能源電力項目,新增光伏、風力發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力促慶華二期煤焦化、華能煤電一體化、國電吳忠熱電公司熱電聯產、太陽鎂業鎂合金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積極與寧東能源基地對接,做好下游產業轉移承接工作。
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促其發展壯大。努力壯大輕工業,實施佳美紙業生活用紙、科冕葡萄酒等項目,擴大輕工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提升骨幹企業競爭力。實施產業最佳化升級、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品牌創建“四大工程”,加快西夏水泥、聖花米來擴建、雙維絨業公司絨製品和寧龍塑膠管業板材生產技改等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優勢骨幹企業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
力爭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2家,過10億元的企業3家,培育中國名牌產品1個,自治區名牌產品8個。加強工業發展的協調服務。把做好對企業的服務作為推進工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建立市直部門負責人服務企業績效報告等制度。重點解決好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難、用地難、用工難、拆遷難等問題,幫助企業堅定發展信心,改善發展環境,實現更快發展。
(三)緊抓黃河金岸新機遇,再掀城鄉建設新熱潮。
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建設沿黃城市帶、打造“黃河金岸”的戰略部署,深化“三城聯創”成效,大力實施城鄉基本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強力推進濱河新區建設。圍繞建設濱河生態水韻城市和西移東擴戰略,按照精心打造、打造精品的要求,全面加快黃河兩岸30平方公里新區建設。重點抓好黃河公路大橋及橋頭堡、黃河砌護工程、黃河樓、黃河生態星級酒店和“三廣場一中心”等標誌性工程建設。
加快新區房地產項目開發,啟動龍河唐都、聖花苑等38個房地產項目,大力配合實施G211、古青線、京藏高速公路吳忠收費站遷移等道路建設項目,加快S101三期改造及市區靈州大道、利寧街南段等14條道路建設項目,構建快速交通路網。加快新區商貿、金融、醫療、電信等居民生活必需的服務網點布局,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向新區聚集,為把濱河新區建成“黃河金岸”最大的親水居住區打好基礎。
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加大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力度,重點解決民眾關注的交通、供熱、供水等問題,改善基礎條件。大力提升縣城品位。利通區、青銅峽市圍繞建成濱河首善之區和爭創全國百強縣目標,力爭率先在城鄉一體化上取得突破。
紅寺堡區圍繞打造吳忠增長極、寧夏崛起區目標,加快新區規劃及開發建設,大面積植樹鋪綠,加快生態建城步伐。鹽池縣圍繞打造寧夏靚麗東大門目標,加快實施縣城東改西移、北控南擴,大力推進縣城西區開發建設。同心縣按照打造中部乾旱帶上具有濃郁回族風情的旱塬明珠目標,加快縣城西移南擴,全力抓好縣城新區開發建設。太陽山按照建設水保生態工業城目標,堅持產業開發和生態建設並舉,提升濕地開發和保護利用水平。
建設一批特色村鎮。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總體目標,做好小城鎮規劃,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管理水平,打造金積、葉升等10個現代文明小城鎮。加大村莊集中度建設,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新建“塞上農民新居”示範點14個,整治舊庄點70個。
(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圍繞建設濱河現代農業產業區、揚黃節水高效農業產業區、旱作避災生態農業產業區的目標,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提高農業集約化程度。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65億元,增長6%。
推進“十大基地”上規模、上水平。實施“優質糧食、高產奶牛、高效溫棚”等示範工程,建設孫家灘、葉升等現代農業示範園20個,發展優質糧食100萬畝,種植有機水稻6萬畝,冬麥20萬畝,發展訂單農業50萬畝;新建奶牛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110個,奶牛存欄達到17萬頭;新增灘羊30萬隻,飼養量達到530萬隻;新增肉牛5萬頭,出欄35萬頭,新增設施農業5萬畝、高酸蘋果5000畝、葡萄5萬畝、人工甘草21萬畝、紅棗7萬畝,發展適水產業2萬畝。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堅持“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整合資源、資金、人才和技術,儘快形成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龍頭和企業集群,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實施澇河橋清真牛羊肉市場深加工配套、中僑農牧肉牛育肥等項目;整合乳品資源,重點扶持夏進乳業、恆楓乳業擴規模、創品牌,培育兩個產值分別過10億元和5億元的大型乳業集團。做強萬勝、米來等一批骨幹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強龍頭帶動能力。
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組建農產品銷售行業協會,發展壯大農村專業合作社,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食品示範基地建設及認證工作,設立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和放心農產品專銷區20個。
爭取國家星火計畫、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攻克優勢特色產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難題,挖潛改造提升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科技示範檔次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繼續堅持大規模高標準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利通區、青銅峽市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項目,續建新建扁擔溝揚水泵站更新改造等8項農田水利工程,實施同心、鹽池、紅寺堡節水補灌工程,發展節水補灌面積10萬畝,實施杏樹樑淤地壩工程等5項生態水利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平方公里。加快農村道路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750公里,川區所有行政村通公交,山區9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交。
(五)突出特色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堅持把壯大第三產業,特別是發展具有吳忠特色和優勢的現代服務業作為壯大地方財源、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任務,完善基礎配套,加大政策引導,力促有新的發展和突破。
做強商貿流通業。圍繞打造區域性商貿服務業中心目標,加快構建與多元化消費相吻合、與產業發展相配套、與城鄉建設相適應的商貿服務體系。加大市場整合力度,加快“雙百市場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東郊市場遷建二期工程。依託現有各類專業市場功能,打造清真牛羊肉、瓜果蔬菜、糧油、鋼材建材、家具裝飾材料和生活用品“六大物流基地”。完善農村流通服務體系,實行農產品流通企業與專業合作社直采對接,培育交易額億元專業市場6家、5億元專業市場3家。做好家電下鄉、汽車機車下鄉等管理工作。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依託“四個中國號”品牌影響力,加快發展清真肉製品、乳製品、方便休閒食品、調味品、保健品和回醫回藥、穆斯林用品,鼓勵特色產業面向中東阿拉伯市場走出去,逐步扭轉我市外貿出口水平長期低位徘徊的局面。
加快特色產業品牌建設,擴大清真食品“吃在吳忠”、穆斯林用品“購在吳忠”的社會影響力。力爭實現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產值100億元,增長13.6%。打造精品旅遊線路。
大力推進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建設,加快青銅古鎮、黃河聖壇等重點項目開發建設步伐,完善金沙灣、108塔、牛首山寺廟群配套設施,爭取進入5A級景區行列。整合提升市區、青銅峽黃河水上項目旅遊圈,完善鹽池革命烈士紀念園、同心紅軍西征紀念館和紅寺堡寧夏移民博物館等景點功能,構建青銅峽精品旅遊、市區濱河風景旅遊、鹽同紅色旅遊圈。力爭全年接待遊客14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7億元,實現“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目標。
(六)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努力推進環境友好型發展。
生態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不懈追求,加快生態城市、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建設步伐,促進生態文明。生態城市建設再增亮點。依託現有水系,挖掘湖泊濕地資源,實施黃河堤防景觀綠化工程和高速公路兩側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青銅峽市和鹽池縣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紅寺堡區、同心縣加快創建自治區園林縣城,全市建制鎮要加快創建園林城鎮。
市區建設秦渠北岸、同心街等8條道路寬幅綠化帶。完成城市綠化1萬畝,新增城市綠地3000畝,新增水面6000畝,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6.5%和38.5%,園林式單位(小區)達到60%以上。完成黃河金岸綠色長城造林綠化1萬畝,貫通黃河兩側輻射2公里的生態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建設再上水平。
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重點項目,加快三北四期、封山育林和防沙治沙重點建設,加大農田防護林、農田林網、村莊綠化、綠色通道等建設力度,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1萬畝,村莊綠化1萬畝,封山育林6.5萬畝,治沙造林6.2萬畝,新增林木育苗5000畝。全市全年完成造林綠化30萬畝。環保治理再求突破。
實施昊勝造紙廢水深度處理等20個節能減排項目,開展自治區級循環經濟試點企業4家,市級6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較上年有所增加,黃河吳忠過境段段面水體水質穩定在三類,清水溝、南乾溝水體達到五類水質標準。以農村小康環保行動為抓手,強化水源地保護,治理面源污染,做好“一池三改”。
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7個,規劃農村飲用水源地24個,農村垃圾處理率達到70%,積極爭創國家和自治區級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
(七)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為加快發展增添新動力。
把改革作為前進的持續動力,把創新作為發展的不竭源泉,堅持不懈,大膽推進。向改革要活力。加快行政管理、經濟領域、社會事業等各項改革,務求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進一步理順市與市轄區、市與“省管縣”職責許可權,健全政府職責體系,確保市轄區改革權責到位,“省管縣”改革配合到位,政府機構改革運轉到位,鄉鎮機構改革服務到位。
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精簡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特別要減少社會投資審批、項目核准,落實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最佳化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規範開源信用擔保公司和城鄉建設投資公司運行機制。積極推進公用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將垃圾處理、中水回用等公用事業推向市場。
深化農村改革,規範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逐步擴大推廣範圍。實施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土地管理新機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統籌城鄉發展三項改革試點工作,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利用計畫,認真落實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全面推進土地開發整理,確保占補平衡。積極探索城鄉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鄉戶籍屏障。向創新要動力。圍繞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鼓勵和引導市場主體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提倡自主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市本級財政年度安排500萬元貼息資金用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積極落實與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力爭取得實質性進展。建立科技信息、科技創新和科技培訓體系,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年內新培育企業技術中心5個、科技型企業10個。全市科技特派員隊伍穩定在300人,發展一批專業技術人員進入企業創業。繼續最佳化政務、司法、金融三大環境,重點解決服務效能低和建設項目落地難、民眾怕打官司和打官司難、信用缺失和融資難等問題。
(八)加強社會事業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圍繞人民民眾的所想、所需、所盼解決好民生問題,讓民眾得到更多發展實惠是政府的根本責任。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健全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繼續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加快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改善辦學條件。紅寺堡區、同心縣實現教育強縣(區)目標。
啟動利通區、青銅峽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開展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活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大力發展衛生事業。按照做大市級醫院,做強縣級醫院,做實鄉鎮、社區和村衛生服務機構,做活民營醫院的思路,完善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服務網路,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完成吳忠市中醫院、青銅峽市醫院和利通區勝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
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確保食品藥品安全。加強計畫生育工作。深入開展計畫生育“星級鄉鎮”創建活動,實施“少生快富”工程,狠抓服務體系和信息化建設,加強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服務,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6%。,出生政策符合率達到88%以上。
促進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制訂出台加快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意見,創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體制機制。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農家書屋建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進一步淨化文化市場環境。全面實施《全民健身條例》,配套建設全民健身示範廣場、鄉鎮全民活動中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高標準辦好吳忠建城紀念等系列慶典宣傳活動。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城鎮居民、農民工、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利通區、青銅峽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自治區級試點工作。啟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試點工作。
積極探索全區範圍內異地就醫購藥聯網結算方法,努力實現醫療保險“一卡通”。抓好城鄉低保、救災救濟、大病救助和社會臨時救助工作,城鄉特困戶特重大疾病患者年醫療救助金額提高到5萬元。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形式,促進居家養老社會化建設。繼續大力改善農村特困民眾居住條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100戶,加快推進74個村“整村推進”步伐,搬遷移民2900戶1.23萬人,山區貧困人口減少15%。抓好創業就業工作。
落實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紮實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活動,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社保補貼等優惠政策。增加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數量,重點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50人。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加快“阿語翻譯”由勞務品牌向人才品牌打造過渡。全年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6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15萬人,輸出勞務25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0億元。
全力以赴為民辦實事。加大城市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力度,新建廉租房450套、經濟適用房3萬平方米,力爭將城市低收入家庭全部列入廉租房保障。加快實施安全飲水工程,解決10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爭取和落實好自治區民生計畫,切實辦理市政府為民承諾的各項實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建立和完善民意表達機制,暢通民主渠道。深入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規劃。加強法律援助工作,滿足困難民眾法律需求。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提高政府法制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做到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升社會管理水平。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增強民眾安全感。
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堅決打擊毒品犯罪。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認真開展道路交通、消防、礦山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構建應對突發性事件的危機管理機制。加強信訪工作,強化信訪工作責任,完善信訪工作機制,認真對待民眾訴求,著力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把人民民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凝聚到推進跨越式發展上來。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示範社區”、“示範鄉鎮”創建活動。
加強民兵、預備役部隊及人民防空建設,完善國防動員體系,深入開展雙擁共建工作。做好地震、檔案、外事、統計、物價、廣播電視、婦女兒童、殘疾人保障、住房公積金等工作,統籌推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和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在謀事、幹事、乾成事的能力上有新提升,在便民、幫民、富民的效率上有新突破,為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努力建設學習型政府

讀書學習是政府工作人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提高綜合素質、增強服務才幹的重要途徑。市人民政府將要求和引導各級政府工作人員尤其是領導幹部,把學習當作一種修養、一種覺悟、一種境界,自覺帶頭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堅持和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自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
堅持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充分尊重民眾的首創精神,向民眾學、向基層學、向老同志學,在各級政府當中努力形成學習的風氣、調研的風氣、探索的風氣、實踐的風氣。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學習活動,有效解決個別部門及工作人員理論不深、業務不精、水平不高、能力不強等問題,不斷提高政府幹事創業和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和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

紮實推進依法行政

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規範公務員行政行為,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促進公平競爭,消除地區封鎖,打破行業壟斷,組織調動各種社會資源,促進經濟成長。
加強對工程項目、財政資金使用、產權交易、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規範行政行為。不斷完善拆遷安置政策,不再新欠農民征地補償費。強化行政問責,把不作為、亂作為和嚴重損害民眾利益等行為作為問責重點,嚴肅追究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造成嚴重損害的行為。

堅持科學民主決策

繼續把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貫穿始終,做到程式依法規範、過程民主公開、結果科學公正。對政府重大決策的形成和執行,加強調查研究,做到察民情、聽民意、聚民智,尊重客觀規律,提高決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進一步落實重大事項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聽證、質詢制度,讓民眾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什麼,保障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市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完善和加強政府內部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政協委員提案。建立公眾評議機制,加強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

紮實推進作風轉變

要求和引導各級政府工作人員牢固樹立為基層服務、為企業服務、為民眾服務的意識,堅持工作前置、重心下移,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深入困難問題多、民眾意見多、工作瓶頸多的地方,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滿腔熱情為民眾解難,真心實意為基層辦事。
進一步強化抓落實的責任,做到各項工作責任到人,有部署、有檢查,一盯到底。大力倡導勇於直面矛盾、善於破解難題、敢抓敢管敢負責任的果敢作風,堅決反對花拳繡腿、坐而論道、脫離民眾的不實之風,堅決消除虎頭蛇尾、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的不良習氣,努力培養勇於擔當、不畏艱險、爭創一流的精神品質。

不斷強化制度建設

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認真落實公務員學習培訓、崗位輪換、考核等制度,提高履職服務能力,激活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效率。完善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與聘用人員控制數管理相結合的新機制,盤活事業編制資源。全面推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紮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強化國有資產規範管理。實行公務費“零增長”管理,嚴格規範政府採購。要強化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做到行政權力運行到哪裡,監督就落實到哪裡,財政資金運行到哪裡,審計就跟進到哪裡,嚴防發生腐敗現象。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重任,奮鬥鑄就輝煌。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昂揚奮進,攻堅克難,紮實工作,為實現吳忠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