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屋村(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屋村,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下轄村,位於常平鎮東面,距離鎮政府約2千米,村域總面積0.7平方千米。相鄰自然村有霞坑村、橫江廈村、朗貝村、木棆村、上坑村。始建於宋末,吳四柱、吳南兆兄弟從橫瀝甲坑遷來,初居板石,後移至吳屋立村,以姓命村名。

宋、元朝,屬東莞縣。明朝至清朝初年,屬文順鄉。清中後期,屬東莞縣京山司。1948年,屬第三區廣裕鄉。1950年,屬一區廣裕鄉;1959年,屬常平人民公社板石生產大隊;1983年,屬常平區板石鄉;1987年,屬東莞市常平鎮板石管理區;1999年,屬常平鎮板石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吳姓。
2015年末,戶籍人口188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95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90歲(女)。外來暫住人口12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2人。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橙、柑、橘、荔枝、龍眼為主。改革開放初期,主營毛織類加工產業,隨著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經營行業涉及毛織、眼鏡、製衣等,商業占經濟主導地位,占全村工商業總產值的90%以上。有個體工商戶85家,集體廠房及配套設施面積2.03萬平方米,經營總收入109.5萬元,總支出69萬元,經營純收入40.5萬元;集體總資產510萬元,淨資產219.7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利潤、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縣道常東路、環城路,鄉道板石大道、吳屋路、吳屋新村路經過村旁。20世紀80年代末通電,90年代末通自來水、通電話,2000年初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通網際網路。
村中有老人活動中心1個。
村里每逢60至90歲老人過大壽時舉行“壽誕禮”活動。家人製作紅甜松糕,邀請親戚朋友品嘗,擺酒席,煮家鄉小菜。
1959年6月11至15日,連降暴雨,東江暴漲,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摧毀常平圩,房屋倒塌無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