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吳宗達(1575-1635)字上於,號青門。江蘇宜興人。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楊守勤榜進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升為國子監祭酒。充任《神宗實錄》副總裁。歷官禮部右侍郎。吳宗達雖被指為東林黨,但並未受到追究。崇禎初年,吳宗達被重新起用為吏部右侍郎。廷推閣臣,列名第二,他舉薦孫慎行自代。崇禎三年(1630),他與溫體仁一同晉升為東閣大學士,參與朝政。不久,又加少傅銜,進建極殿。曾出任會試主考官,號稱得人。晉少師、中極殿大學士,吳宗達堅辭不拜。終因積勞成疾,累疏乞歸。死後諡文端。
吳宗達,字上於,號青門,祖居北渠里(今屬閘口鎮),生於武進。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廷試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編修。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進禮部尚書,後兼東閣大學士(宰相),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少師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崇禎八年五月辭官。他為人正直,處事果斷,寬嚴適度,關心他人,深受朝臣、言官的愛戴和尊重。逝世後謚“文端”。他酷愛詩詞創作,其一首《前調》被《四庫全書》收錄。 著有《渙亭存稿》傳世。
人物生平
吳宗達出身於一個官宦之家,祖父吳性,弱冠時頗有文名,由於北渠里與武進交界,吳性年少時就讀文章被武進記名人冊,並得到推薦。不久,吳性就遷居武進洗馬橋,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考上進士,官至尚寶司丞。致仕後不願在官場混跡,家居著書教子。在他的教育和影響下,一門四代有10人考中進士,其中探花1名。生五子,次子吳可行,字子言,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致仕後學其父,家居訓子,所寫的文章練達而又工整;三子吳中行,字子道,隆慶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中行剛直不阿,屢屢上疏彈劾權傾一時的大學士張居正,受到迫害,死於家中,贈禮部右侍郎。
吳中行生吳亮、吳元等八子。吳宗達是其從子(即侄子)。吳亮官至御史,大理少卿。吳元官至江西布政使,都頗有政名。
心知三兩客,朝朝暮暮,百遍相過,且醉醒,任量雅謔狂歌,風雨不妨閉戶。憑欄處,嫩蕊柔柯,沉吟久、才情標格,千載憶東坡。”
全曲意境蒼涼,表達了詞人鬱悶憤懣和懷才不遇的複雜心情。遺著有《渙亭存稿》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