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使札來聘

《吳子使札來聘》是戰國時期儒家學者公羊高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頭三問三答,將季札讓國的事跡引出來。中間寫吳王闔閭弒君,將王位交給季札,季札不肯接受。結尾以評論作結,回應篇首提問,闡明《春秋》之義,褒揚季札的美德,雖然直呼其名,這並不是不尊重季札,而是為了讓稱呼合乎臣子的身份。全文正面描寫季札的地方不多,作者擅長從側面烘托,敘述簡潔生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吳子使札來聘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公羊高
  • 作品出處:《春秋公羊傳》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吳子使札來聘1
吳無君、無大夫2,此何以有君、有大夫3?賢季子也4。何賢乎季子?讓國也。其讓國奈何?謁也,餘祭也,夷昧也5,與季子同母者四6。季子弱而才7,兄弟皆愛之,同欲立之以為君。謁曰:“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8,季子猶不受也。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為君,而致國乎季子。”皆曰:“諾。”故諸為君者,皆輕死為勇9,飲食必祝曰10:“天苟有吳國11,尚速有悔於予身12。”故謁也死,餘祭也立;餘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則國宜之季子者也13。季子使而亡焉14。僚者15,長庶也16,即之。季子使而反17,至而君之爾18。闔閭曰19:“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20,凡為季子故也21。將從先君之命與22,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我宜當立者也。僚惡得為君乎23?”於是使專諸刺僚24,而致國乎季子。季子不受,曰:“爾殺吾君25,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為篡也。爾殺吾兄26,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27。”去之延陵28,終身不入吳國29。故君子以其不受為義,以其不殺為仁,賢季子。則吳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為臣,則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30,此何以名?許夷狄者31,不一而足也32。季子者,所賢也,曷為不足乎季子?許人臣者必使臣,許人子者必使子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吳子使札(zhá)來聘:這句話是該文引用的《春秋》里的句子。聘:古代諸侯國之間派使者相問的一種禮節。使者代表國君,他的身份應是卿;“小聘”則派大夫。
  2. 無君、無大夫:儒家學者認為吳國屬於夷狄,不懂君臣之禮,在《春秋》記載時,只稱為“吳”,不記它的國君、大夫的名字。
  3. 有君、有大夫:《春秋》經文“吳子使札來聘”,稱吳國國君為“子”,記載季札的名字,這都表示尊敬。
  4. 賢:認為……是賢人,意動用法。季子:季札,曾經訪問中原各國,學習禮樂,封於延陵,稱延陵季子。
  5. 謁(yè):春秋時吳王壽夢的長子,又名諸樊。壽楚死後即位。死後傳位其弟余祭(zhài)。余祭:吳王謁的同母弟,在位十七年,死後傳位其弟夷昧。夷昧:吳王余祭的同母弟,在位四年,死時打算傳位其弟季札。
  6. 同母:謁、余祭、夷昧、季札兄弟四人都是吳王壽夢正妻所生。
  7. 弱:年少。
  8. 迮(zé):一下,倉促。與(yú):交給,給予。
  9. 輕死:輕視生命。
  10. 祝:祈禱。
  11. 苟:假設連詞,如果。有:保存,使....不滅亡。
  12. 尚:語氣副詞,表示祈使。悔:災禍。
  13. 之:傳給。
  14. 使:出使。亡:不在(國內)。
  15. 僚:春秋時吳王夷昧之子僚,又名州於(出自《史記·吳太伯世家》)。吳王夷昧死後,立為國君。
  16. 長庶:子侄中年紀最大的。
  17. 反:通“返”,回來。
  18. 君:用為動詞,把……看作國君。
  19. 闔(hé)閭(lǘ):春秋時吳王謁之子光,公元前514年至公元前496年在位。
  20. 先君:已故的國君,指吳王謁、余祭、夷昧。
  21. 凡:皆,都。
  22. 與:通“歟”,語氣助詞。
  23. 惡(wū): 疑問代詞,怎么。
  24. 專諸:春秋時吳國堂邑(今江蘇六合縣西北)人,一名鱄設諸。他受公子光禮遇,決心為他獻身。他把匕首藏在炙魚腹內端進宴會廳中,乘機刺死吳王僚,他也被打死。
  25. 弒:古代指屬臣殺君主、子女殺死父母。
  26. 吾兄:指吾兄之子(吳王僚)。
  27. 無已:沒有終止。已,停止。
  28. 延陵:季札封邑,在今江蘇武進縣內。
  29. 吳國:吳國都城。國,國都。
  30. 名:用為動詞,稱名。古代人往往名外還有字或號,不稱名,稱字或號表示恭敬。
  31. 許:稱讚,讚許。
  32. 不一而足:不是只有一種德行就算完美了。與今義不同。

白話譯文

《春秋》記載吳國的事情,只稱其國,不稱呼其國君、大夫,這裡為什麼又稱國君,又稱大夫呢?這是為了讚美季子賢良。為什麼要讚美季子?是因為他把君位讓給了兄長。他讓君位給兄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謁、余祭、夷昧和季子,是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紀最小但很有才幹,兄長們都喜歡他,都想立他做國君。謁說:“現在如果倉促地把國家傳給季子,季子還是不會接受的。我想我們不要傳位於子而傳位於弟,弟兄依次為君,最後把國家交給季子。”大家都說:“好的。”所以這幾個做國君的都以輕視死亡為勇敢,每到吃飯時必定禱告說:“上天如果還要吳國存在下去,就趕快把災難降到我身上。”所以謁死之後,余祭繼位;余祭死後,夷昧繼位;夷昧死後,就應當輪到季子做國君了。
那時季子出使在外,沒有回來。僚是庶子中年紀最大的,即位做了國君。季子出使歸來,回到吳國,就把僚當做國君看待。闔閭說:“先君所以不把國家傳給兒子而傳給弟弟,都是因為季子的緣故。如果遵從先君的遺命,就應當把國家傳到季子手中。如果不遵從先君的遺命,那么就應該我做國君,僚怎么能當國君呢?”於是派專諸刺殺了僚,要把國家交給季子,季子不肯接受,說:“你殺了我的國君,我接受你奪來的國家,這就變成了我與你合謀篡位。你殺了我兄長的兒子,我再把你殺掉,這是父子兄弟相互殘殺,這樣下去,一輩子也沒有停止的時候。”於是他離開吳國前往延陵,終生沒有再回過國都。所以君子把他不接受君位這一舉動當做是義,把他不提倡自相殘殺看做是仁,稱許季子的賢德。
那為什麼吳國又出了國君、大夫呢?這是因為季子既然做了臣子,那就應該有國君了。“札”是什麼?是吳國季子的名。《春秋》中對賢者不直書其名,這裡為什麼直書其名?這是因為讚許夷狄,不能因為他們有一件事做得好就認為他們已經很完美了。季子被認為是賢良之人,為什麼還認為他不算完美呢?因為稱讚人臣就要從人臣的地位去稱讚他,稱讚人子就要從人子的地位去稱讚他。(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兒子,就要在用語遣詞上顯示出這一點來,這就是所謂“春秋筆法”。)

創作背景

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吳國派公子札訪問魯國,《左傳》對經過情形有詳細記載。當時的吳王餘祭是公子札的二哥。吳國在公子札的父親壽夢就位時(公元前585年)就已稱王。但中原諸國還是視吳國為蠻夷之邦,《春秋》記事稱之為“吳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實際上是貶稱。而《公羊傳》出於“諸夏”的民族偏見和地域偏見,甚至否認吳國“有君、有大夫”,認為《春秋》記事用語理解為抬高了吳國的地位。這篇文章就是《公羊傳》解釋《春秋》為什麼用“吳子”肯定吳國“有君”,用“聘”肯定吳國“有大夫”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文旨在解釋《春秋》魯襄公二十九年經文“吳子使札來聘”在稱用人名問題上有何深微的含義。
全文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提出並解釋《春秋》記吳國向無稱其君與大夫之例,此處何以有稱其君“吳子”與大夫“札”的情況出現。文章解釋是:賢季子也。第二層是進一步提出並解釋季子賢在哪裡。解釋是:賢其能夠讓國,接著敘述他讓國的事。第三層是提出並解釋“賢季子”為什麼要顯出“有君”、“有大夫”,而且對季札要直稱其名的問題。季札本為吳王壽夢的幼子,壽夢以其賢,曾欲立之以為繼承人,季札辭而不受。壽夢死,季札的三位兄長為了讓賢,於是相約“兄弟迭為君”,以便傳國給季札,但季札仍是藉機逃讓。此文為了揭示《春秋》原文含有賢季札的深意,用主要篇幅記述了他讓國以及在闔閭的篡弒中以不殺止殺的事,從而熱情地歌頌了他能“以不殺為仁,不受為義”的美德。春秋之季,“世衰道微”,“禮崩樂壞”,統治者為了爭權奪利,骨肉相殘,弒殺成風。而每一次爭奪和弒殺,都要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動亂和不安,因此,人民對之是深惡痛絕的。而季札兄弟在這樣的世風下,卻能彼此相讓,獨張不爭不奪之風,是有利於國家和社會安定,這種品德難能可貴,這也就是作者有意詳述他們兄弟讓國事跡的原因所在。孟子曾申孔子作《春秋》之意是要對那些弒殺爭奪者實行口誅筆伐,從而使那些“亂臣賊子懼”。此文則從另一方面來申《春秋》推崇揖讓,表彰不爭不奪之意,但僅從人名稱呼上得出賢季子讓國之意,則略令人望文生義,缺乏說服力。
文章採用了連珠式的問題方式,一個問題緊接一個問題,有著一種窮追不捨、一問到底的氣勢。記述季札讓國的事是文章的重點,但正面寫季札之處並不多,主要筆墨都落在了他三位兄弟一心“致國季子”和為使季子早日繼位皆“輕死為勇”、祈求速死的描寫上,雖未直寫季札,但季札之賢卻由此不言而喻。

名家點評

清代林雲銘《古文析義初編》卷三:季子讓國,論者謂壽夢告終之日,次及未有成命,辭之可也。闔閭既刃之後,篡國不當與聞,辭之亦可也。獨夷昧捐館,雖當奉使,亦宜遄歸嗣位,以仰副三君致國之心。乃睅然不顧,以致僚立而光弒,讓化為爭。胡氏辭國生亂之譏,夫復何辭?愚謂季子奉使,而夷昧薨,以南河陽城之避揆之,即不遄歸,未可深罪。若當時暫推居攝,俟其至而授以國,豈能再遜?乃僚以本不當立之人,居然踐阼。及季子反,並不推讓。魚腹劍行,除卻延陵托跡之外,別無他著。是季子之不得立,實為僚據位所致,亦季子所不及料者也。夫子題墓許之為君子,豈阿其所好哉!此篇敘事最為明晰,論古者當以此為正。
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三:泰伯讓周,此則兄弟讓國,可謂無忝厥祖矣!然不可以為訓也。迨於僚、光,骨肉相殘,非季子賢明,則流禍不止,此《春秋》所以重予之歟?
清代高嵣《公羊傳鈔》引俞桐川評:欲敘季子之賢,卻不在季子身上寫。極寫諸君之至情,則季子高一分;極寫闔閭之戾氣,則季子又高一分;使而亡焉,至而君之,寫得淡淡漠漠,身份愈高。
清代高嵣《公羊傳鈔》引儲欣評:三傳皆賢季子,胡氏獨貶,謂其以讓致亂也。然亦未免過刻矣。
清代唐德宜《古文翼》卷二引朱進明評:前以三兄之讓,引出季子不辭,正襯也;後以二侄之爭,形出季子之讓,反襯也。以襯之反正作章法,復於宕逸中,間以驕悍,結以峭勁,此作者有意變化處。

作者簡介

公羊高,戰國時期齊國人,相傳為孔子門生子夏的弟子,後來成為傳《春秋》的三大家之一。他是《春秋公羊傳》的始作者,這本書作為家學,世代相傳至玄孫公羊壽。漢景帝時,公羊壽與齊人胡母子都合作,方才將《春秋公羊傳》定稿“著於竹帛”。所以《公羊傳》的作者,班固《漢書·藝文志》籠統地稱之為“公羊子”,顏師古說是公羊高,《四庫全書總目》則署作漢公羊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