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觀(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

吳大觀(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大觀(1916年11月13日-2009年3月18日),原名吳蔚升,江蘇揚州人,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航空系,航空發動機專家。1944年赴美國,先後在萊可敏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和普拉特惠特尼(普惠)公司實習。1947年回國。曾任航空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常委、高級工程師。

吳大觀是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創始人、奠基人、開拓者。被譽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在吳大觀93年的生命中,有68年與航空工業相伴隨;吳大觀創下了中國航空工業的九項“第一”,為新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立下了卓越功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大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頭橋村九字圩
  • 出生日期:1916年11月13日
  • 逝世日期:2009年3月18日
  • 職業:航空發動機專家
  • 畢業院校:西南聯合大學
  • 主要成就:被譽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
  • 原名:吳蔚升
人物生平,主要論著,人物貢獻,人物生活,人物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吳大觀,本名吳蔚升,1916年11月13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都縣頭橋鄉(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
學習經歷
(1938年以前)
吳大觀舅舅王鑑人在頭橋常以樂善好施著稱,生前有過很多善舉,頭橋百姓對此均有口皆碑。民國八年已未歲(公元1919年4月4日),王鑑人與陳養年在“教育興鎮”理念的思路下,於頭橋鎮都天廟觀音庵(閣),創辦了鄉境第一家國小---------江都縣二學區南四路國小(今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中心國小),吳大觀與五表哥王之銓都是這所舅舅國小里的早期學子。余友泰先生與同為頭橋鄉賢的吳大觀先生,系國小同學與幼時好友,余友泰與吳大觀這兩位昔日頭橋國小與揚州中學時的校友,在哈爾濱聚會時,曾“···敘談舒暢,懷念家鄉···”。
1931-1937年,他在揚州舅舅頭橋鄉賢王鑑人的資助下,進入江蘇省立揚州中學學習。1937年,吳大觀被保送進入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前身)機械系。
1938年隨校搬遷,進入昆明西南聯大學習。求學期間,他目睹日本飛機狂轟濫炸的侵略行徑,下決心走“航空救國”之路。讀完機械系三年級,便申請轉讀航空系.
航空救國
(1942-1949)
1942年8月畢業。他在大學期間,受到劉仙洲、王德榮、金希武等教授的教育薰陶,學習刻苦,勤奮儉樸。
吳大觀吳大觀
1944年,吳大觀被選送到美國萊可敏航空發動機廠以設計試驗工程師名義進行深造。在該廠學習期間,從零部件製圖到整台發動機設計性能計算,從部件試驗到整機試車,經過了系統的學習鍛鍊,僅用半年時間就基本掌握了活塞式發動機設計的全過程。他抱著抓緊學習的熱望,先後掌握了齒輪工藝、工裝夾具、刀具設計及其加工技術。而後,他又在美國普惠航空發動機公司學習。學習期間,他見到噴氣發動機離心壓氣機葉輪和渦輪部件在車間加工,引起他的極大興趣,當時研製航空渦輪發動機在美國尚屬起步階段。
1946年加入美國自動車工程師學會(SAE)成為該學會會員,他作為業餘愛好者,開始研究噴氣技術,這給他以後從事航空發動機設計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美期間,他廣泛接觸公司各階層人員,在技術領導、工程師、車間工人中廣交朋友,並藉此宣傳中國。他兩次被當地教堂請去做抗日戰爭中中國婦女的抗日活動和中國兒童教育的報告。他揭露日本侵略軍蹂躪、殘殺中國人民的罪行,宣傳中國人民抗日的鬥爭精神。在美期間,他感到美國人看不起中國人,極大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拒絕美國有關單位的高薪聘任,
1947年3月,毅然回到祖國。吳大觀沒有帶回貴重物品,僅有裝滿書籍和技術資料的兩個箱子。吳大觀唯一的願望是,把在美國學到的航空技術貢獻給祖國。吳大觀回國後被安排到貴州大定航空發動機廠廣州分廠做籌建廠工作。吳大觀看到當時南京國民政府的腐敗,已不可能再搞什麼航空發動機行業,不得已憤然離職。
1948年,吳大觀來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系任專任講師,講授航空發動機設計及齒輪設計和加工兩門新課,頗受同學們的歡迎。在教書的同時他參加了學生的反飢餓、反迫害、罷課罷教運動,參加演活報劇,做反蔣反內戰的宣傳。
1948年冬,在地下黨的安排下,吳大觀及愛人、孩子和弟弟一家四口人來到解放區石家莊。吳大觀從實踐中認識到,發展航空唯有依靠中國共產黨。他到達解放區時,心情萬分激動,對愛人和弟弟說:“我們現在到了我嚮往的世界,祖國的航空事業,祖國的繁榮昌盛全靠共產黨的領導,我要為它而獻身。”此後,聶榮臻親切接見了他,鼓勵他為祖國的航空事業貢獻力量。從此,他走上了新的航空救國之路。
1948年12月,吳大觀隨解放北平的隊伍,參加了入城接管礦冶研究所的工作。
1949年11月,任重工業部航空籌備組組長.
渦噴風雲
(1951-1959)
1951年航空工業局成立,吳大觀在局機關參加發動機生產管理,孜孜不倦地學習蘇聯新的噴氣發動機生產工藝資料,抓工廠生產管理先進典型,在局領導下組織各廠交流。在蘇聯援助下。
噴發1A渦輪噴氣發動機噴發1A渦輪噴氣發動機
1956年,吳大觀調到瀋陽410廠組建我國第一個噴氣發動機設計室。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開始設計我國第一台噴氣教練機動力發動機。經他和設計室副主任多次分析研究有利條件和存在難點後,決定利用410廠剛生產定型的渦噴5(蘇BK—1)發動機為原準機,用相似定律進行縮型設計殲教1飛機的動力噴發1A發動機。此方案可利用410廠已有的鍛鑄毛坯、工裝設備,不用增加任何新材料,就可製造出新的發動機。此法是經濟、風險小、研製周期短、耗資省、較有把握的設計方法。他以敢於拼搏,勇於創新的精神,與廣大工人日夜奮戰了210天,經過20小時的持久試車,首批4台發動機研製成功。
1958年8月1日,這4台發動機裝在新設計的殲教-1飛機上試飛成功,標誌著噴發-1A型發動機勝利誕生。飛機試飛的那一天,葉劍英、劉亞樓專程從北京趕來參加慶祝大會。吳大觀總結那段工作時說:“新設計發動機方案的選擇,走什麼途徑,承擔多大風險,是設計發動機能否成功的重要環節。”噴發-1A研製初步成功給新機研製闖出一條路子。這次初戰告捷,他起了關鍵作用。
1959年9月,吳大觀負責設計、試製的紅旗2號噴氣發動機上台試車,為慶祝國慶十周年獻禮。為此,航空工業局發來賀電。
二所往事
(1960-1969)
1961年8月,國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二設計研究所(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又稱606所)成立,他擔任技術副所長,主持二所的發動機研製工作和試驗基地的建設。吳大觀努力探索發動機研製方法和研製程式的新路子,他多次出國考察,善於借鑑國外經驗。吳大觀認為研製發動機必須先抓試驗設備、測試儀器和測試技術,鑒於在研製過程中有大量的部件驗證和整台發動機調試,他向上級提出建議設計所必須建設相當規模的試驗基地。經批准後,他在所內抽調有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組建了試驗設備設計室。他多次宣傳“當前計算機技術雖然能解決發動機設計中很多難題,但是發動機最後設計成功,仍然需大量的發動機試驗”這一觀點。經國家批准,二所開始籌建0307試驗基地,從而為發動機研製創造了必備的試驗條件。在發動機試驗工作中,吳大觀還抓住另一個重要環節,即測試儀表和測試技術。他主張高精度的溫度、壓力、振動、應力測量感測器,都要立足於國內,自力更生自己解決。這樣即使受國際封鎖也不會因此影響發動機的正常研製。他抽調一批技術人員,組成儀表設計試驗室和強度儀表試驗室。在研製初期,為解決應力測量問題自製了各種應變片、水銀引電器和滑環引電器。為了便於技術人員學習掌握電子技術,50年代末,吳老把他從美國帶回的6真空管長短波收音機拿出來,供他們裝拆練習。六院二所成立後,吳大觀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建立了測試儀表試驗室,與試驗設備配套使用。在試驗基地,他不停地進行著大批發動機部件試驗,為發動機研製立下了功勞。他反覆強調,設計力量、材料工藝技術和試驗設備是發動機研製的三大技術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吳大觀舅舅百年老店揚州頭橋王裕泰醬園吳大觀舅舅百年老店揚州頭橋王裕泰醬園
1957—1965年,吳大觀訪問了英國、蘇聯、法國、聯邦德國、瑞士等國。在第二研究設計所工作期間,他常常一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沒有節假日,以所為家。長年的勞累,使他染上嚴重的眼疾。在吳大觀左眼手術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他又遭受摧殘。從那以後,他的左眼永遠失去了光明。
1961年,他兩次給組織打報告,堅決要求把自己的工資降下來未被批准。於是,他決定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資作為黨費上繳。
1963年參軍,被授予上校軍銜。從該年起每月多交黨費100元,直到現在,30多年月月如此,累計多繳黨費近4萬元。有人問他:“你為什麼這樣傻,多繳100元的黨費,現在哪有人嫌錢多?”可他回答說:“我們國家窮,困難多,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多繳黨費,我心裡就踏實些,黨給我的太多,我給黨的太少,實在慚愧啊!”在瀋陽的20多年裡,常深入基層了解和關心工人中的困難戶,他常有三五十元或百元作為私人救濟,幫助那些家庭生活困難者,而自己卻省吃儉用。
決戰斯貝
(1970-1979)
1971年,吳大觀補發了6000多元“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工資,隨即把4000多元交給了黨組織。
1971年,母親在北京病危,急電催他回北京,當時他剛從“牛棚”里解放出來,得到調試發動機的工作機會,他向組織上請求,為了工作暫不回去。他說:“彌補丟失的工作時間尚嫌不夠,對母病更難以盡孝。”82歲的老母病故,他也沒有離開工作崗位。
1972年5月,任606所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常委。同年底,葉劍英受周總理委託,主持召開航空匯報會議,吳大觀應邀來到北京。會議期間,葉劍英兩次單獨聽取他的工作匯報。
1976年6月,吳大觀任六○六所革委會主任,由於廠、所結合,每天要廠、所兩邊跑,工作過度勞累,他的心臟病復發。在療養期間仍不停止工作。
1978年底,組織上調吳大觀到西安430廠任副廠長兼任廠設計所所長。
1978—1982年,吳大觀負責430廠英國斯貝發動機專利仿製工作,任斯貝發動機總裝、持久試車、部件強度考核和整機高空模擬試車台考核試驗的中方技術負責人。在他的組織領導下,把英國交來的斯貝技術資料,進行整理、清賬,把原來無人管理散失在外的英國培訓技術資料,進行整理歸納,並按專題組織講課,提高了設計人員的責任感和技術水平。他經常說:“用人民的錢買來的資料,每個技術人員都有責任鑽研學習,整理好留給後人閱讀。任何丟失資料、不認真學習的行為,都是對人民的犯罪。”在斯貝發動機試製進入總裝試驗階段,吳大觀任現場總指揮,對加工質量,親自檢查,嚴格把關。在與英國專家組織聯合試車工作組進行150小時定型持久試車時,英方專家組織兩班倒,而吳大觀代表工廠僅一人,一個人頂兩班,甚至發燒39℃仍堅持工作,以致暈倒在試車台上,被領導命令送回家休息。回家後他感到與英方一起定型試車責任重大,兩小時後又出現在試車台上。
1979年底,斯貝發動機在430廠順利通過了150小時持久試車。
吳大觀吳大觀
著書濟貧
(1980-1989)
1980年初,吳大觀為技術領隊帶領20多人的技術隊伍,將發動機送到英國羅·羅公司進行高空模擬試車和部件考核試驗。他嚴格按照契約規定,逐項進行試驗考核,碰到質量問題一追到底,及時解決。在英國的半年中,吳大觀帶領這支技術隊伍,技術上精心指導,工作上嚴格要求,學習上分秒必爭,在較短時間內,使我國的高空模擬試驗技術得到了很大提高,並收集了一批技術資料,為我國今後自建高空台提供了技術儲備。這次斯貝發動機的考核工作,完全滿足了契約要求。吳大觀嚴謹的工作作風和令人信服的技術水平得到英方的讚譽。回國後,他把考核結果及得到的有關資料組織編寫,共出版11冊。在四年多的時間裡,他與羅·羅公司的發動機專家進行了技術交流,系統研究了大批的技術資料,使他掌握了世界先進的發動機研製技術,同時使他在發動機的部件試驗、150小時持久試車、高空模擬試驗、低循環試驗等試驗技術方面深化了理性認識。他從中體驗到航空加力渦扇發動機的研製需要做大量的設計計算分析和試驗驗證工作。如果研製方法和研製程式選擇不當,則事倍功半,會走很多彎路。他認為,為了提高發動機的可靠性,減少故障,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從方案設計、材料工藝選擇、部件試驗、核心機驗證機試驗、原型機調試、裝上飛機上天試飛到發動機定型後發動機使用壽命與壽命管理,都需要預先按通用規範定出型號規範,加強部件和整機的強度設計和試驗。經過反覆調試,把發動機故障儘量消滅在研製過程之中。
1982年,吳大觀從西安調到航空部科技委任常委。他作為一個長期從事基層工作的領導調到部機關工作,工作可以超脫一些,他卻利用這個機會,冷靜地總結在基層研製發動機的經驗教訓;分析研究設計工作的技術關鍵。他經常到圖書館查閱資料,閱讀期刊,從理論上充實自己,系統地研究航空發動機的新技術。他自學5年,鑽研並掌握了現代發動機新技術,做了上百萬字的筆記,寫了心得和建議。吳大觀現已年逾80歲,但他仍不斷學習新技術,充實自己。不懈的求索使他的航空發動機研製技術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他常以“學然後知不足”這一古訓自勉。吳大觀少年因家境貧困,體弱多病,以後注意體格鍛鍊,養成早起讀書的習慣。為了在有生之年,為黨和人民多做工作,他年過古稀仍堅持早晨5時半起床,不論冬夏,跑步打拳,數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工作11-12小時,每年要去外地出差開會10多次,精力充沛。他說:“堅持每天運動,不僅是鍛鍊身體,而且鍛鍊一個人的意志和毅力,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好的身體才能完成工作任務,才能堅持自我學習,不斷增長和更新技術知識。”吳大觀到北京工作以後,仍過著儉樸的生活,每月繼續多繳100元黨費。近幾年他的工資增加了。為了救濟農村貧困地區失學兒童,他向“希望工程”捐款6000元,表示他對失學兒童的一片愛心。當“希望工程”工作人員給他攝像時,他仍然穿著平日那件穿了20多年的舊衣裳。
激勵後昆
(1992年)
1992年1月起,吳大觀每年都主動繳納個人收入調節稅。80年代初,吳大觀被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學院聘為兼職教授,學校多次請他講課,吳大觀現身說法鼓勵同學們獻身航空事業。航空航天工業部機關黨委還請他去給新黨員上黨課。他在430廠不到5年,3次被評為優秀黨員,來北京10多年,3次被評為部機關優秀黨員,一次被評為國家機關的優秀黨員。面對這些榮譽,他謙虛地說:“我欠黨的太多,做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我還要再學習。”
逝於北京
2009年3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93歲。

主要論著

1 吳大觀,馮紹周(譯).航空發動機零件結構與計算.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56
2 吳大觀,王立銘,戴志舒等(譯).提高齒輪加工精度方法.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64
3 吳大觀.渦噴7發動機技術總結(總報告).第三機械工業部606所科技資料,1964
4 吳大觀.論發動機預先研究與型號研製的根源關係.論證參考,1982,(2):1—3
5 吳大觀.新材料新工藝推動著高性能發動機飛躍演進.航空與航天,1982,(6)
6 吳大觀.航空發動機結構完整性計畫與研製程式問題.中國航空學會結構強度年會,983
7 吳大觀.從航空發動機結構完整性看美國發動機研製程式的變化.國際航空,983,(11):31—33
8 吳大觀.從航空發動機的發展看試驗設備進步的重要性.航空與航天,1986,(4)
9 吳大觀.渦輪風扇發動機及其系統的性能研究.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6
10 吳大觀.渦輪發動機試車中的性能研究與故障分析.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7
11 吳大觀.發動機結構完整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航空學會結構強度學術年會,1990
12 吳大觀.航空發動機核心機研製與發展.論證參考,1990,(4):1—3
13 吳大觀.中國航空發動機改進改型工作的回顧與展望.航空製造工程,1991,(3):6—8
14 吳大觀.試驗技術是航空發動機研製的三大技術支柱之一.測控技術,1992,(3):9—11
15 吳大觀.再論航空發動機研製程式.航空科學技術,1992,(4):10—12
16 吳大觀.從核心機研製看工藝的重要性.航空製造工程,1993,(11):8—10
17 吳大觀.航空發動機研製的經驗教訓和一個設計師的基本要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技術講座稿,993

人物貢獻

苦心研究
航空工業建立初期,吳老心裡始終有一個願望:一定要為新中國研製出我們自己的噴氣發動機!
萬事開頭難,到底怎樣設計發動機?他苦苦思索,決定第一台噴氣發動機從教練機起步。1957年3月,噴發1A發動機開始研製,調人手、找資料、建設備……眾多難題,錯綜複雜,最重要的是發動機研製必須進行零部件和整機試驗。他帶領試製人員親自動手製作試驗器,解決了發動機的火焰筒和渦輪葉柵兩項最關鍵的試驗。經過吳老和廣大科研人員200多個日日夜夜的奮戰,發動機於當年研製成功。 1958年7月26日,配裝了噴發1A發動機的殲教1飛機試飛成功。
吳大觀吳大觀
獲得成功
新生的“中國心”開始了跳動!1958年8月5日,時任軍委副主席的葉劍英元帥、空軍劉亞樓司令員親臨瀋陽出席了萬人慶功大會。1958年9月,裝有噴發1A的兩架殲教1飛機到北京做了精彩的飛行表演。 一年後,紅旗2發動機配裝高空高速殲擊機東風107開車成功,向國慶1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吳老曾說:“發動機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發動機研製要上水平、上台階,必須要堅持自主創新!”吳老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經過18年的研製,渦噴7甲發動機實現設計定型,它的研製成功是我國發動機從仿製到改進改型的成功跨越。渦噴7甲發動機同殲8飛機一起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不僅大量裝備我國空軍,還出口到國外,揚我軍威,壯我國威,成為我國航空發動機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渦扇6發動機是吳老一生中,主持研製的一個重要型號。1964年,當國外剛剛開始研製第一台加力式渦扇發動機的時候,他就帶領科研人員追蹤這項世界航空發動機先進技術。吳老下定決心,要乾就要乾最先進的。
一心科研
“文革”後期,被“解放”出來的吳老沒來得及為自己的身體療傷,就立即投入到渦扇6發動機的試驗工作之中。由於那時供電不足,而我們的試驗用電量又非常大,為了避開白天用電高峰,吳老和我們這些年輕人一樣,常常在深夜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到距離瀋陽市區近30公里的試驗基地做試驗,坐在敞篷卡車裡,呵氣成霜,但吳老始終面帶欣慰的笑容。 渦扇6發動機的研製為日後我國崑崙、太行發動機的研製,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術儲備,積累了豐富的研製經驗。 晚年的吳老,仍然不改他對航空發動機的痴情。1983年,國家在論證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作戰飛機時,圍繞究竟是引進國外發動機,還是自行研製這個問題,當時意見分歧很大,不少人極力主張引進國外成熟的發動機。在這決定太行發動機前途命運的關鍵時刻,吳老大聲疾呼:“我們一定要走出一條中國自主研製航空發動機的道路。否則,就會永遠受制於人,戰機就會永遠沒有中國芯!”以吳老為首的九位專家聯名上書鄧小平同志,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太行發動機得以立項。他的高瞻遠矚,為新型航空發動機確定了研製的發展方向。
卓越貢獻
1993年,太行發動機研製的一項重要試驗一次性達標,吳老在北京聽到訊息後,激動得說:“這是最好聽、最好聽的訊息呀!這證明我們有這個能力,太行發動機大有希望!” 太行發動機經過18年的磨礪,終成大器。聽到“太行”發動機研製成功的訊息後,吳老激動得老淚縱橫。 幾十年來,在吳老的帶領下,我國建立了日趨完善的研製體系,培養了一支過硬的科研人才隊伍;先後組織了噴發1A、紅旗2、渦噴7甲、渦扇5、渦扇6發動機的研製及斯貝發動機的專利生產,編制了發動機通用規範,吳老用一生在中國航空發動機史上,書寫了昨天、贏得了今天、奠定了明天。

人物生活

舅舅王繼先(王鑑人
吳大觀在口述自傳《我的中國心》一書中,提及影響了他一生人生觀與價值觀,並曾有資助之恩的舅舅一家。而據吳老故鄉揚州《頭橋鎮志》、《邗江文史資料·王鑑人其人其事》等地方史料,以及舅媽家族的頭橋村《林系族譜》、大表哥王之鑫親屬陳明逖所著《我和以瑩(平民)的回憶錄》記載,吳老的舅舅,系原民國江都縣頭橋鄉(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著名鄉賢王鑑人(本名王繼先,字鑒人,習慣稱謂王鑑人、王裕泰,敬稱王大地主,頭橋鄉鄉董,鄉議長,甲級議員,頭橋王裕泰醬園掌柜,頭橋國小創始人,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古橋路人),舅媽亦為頭橋本鄉人氏林氏孺人(晚清頭橋登仕郎林履中之女,民國江都縣頭橋鄉乙級議員林壽庵之妹,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頭橋村十圩人), 夫妻二人所在的江洲王氏與江洲林氏家族,均為民國頭橋鎮知名的大族望戶,在舊時鄉境社會影響力巨大,舅舅王鑑人與舅媽林氏生前在故鄉頭橋共育有四子兩女,分別為:長子王之鑫(字棟雲,排老大)、二子王之鈞(字在陶,排老二)、三子王之銘(字文約,排老三)、長女王之英(排老四,丈夫丁家琳,字昆甫,金陵大學理學士)、四子王之銓(字公度,排老五,台灣王量)、二女王之蘭(排老六,丈夫凌德銘,西南聯大文學士)。上述子女後人大多寓居國內各地(含我國台灣省),部分旅居海外。王家的八代排行為“繼之以正,厚汝錫祖”。
表哥王之鑫
舅舅長子(吳大觀大表哥)王之鑫,官號棟雲,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歲農曆九月初二日(公元1900年10月24日)出生於揚州頭橋鎮,生前畢業於民國“北平(今北京市)匯文經濟大學銀行系”,畢業後進入金城銀行上海分行(後升為金城銀行總行,舊址位於今上海市黃浦區外灘街道江西中路200號)任練習生,並因工作勤懇,業務嫻熟,深受高層賞識提拔,故逐級晉升為“襄理”,直至最終出任金城銀行“副總經理”之職。在此期間,曾主持制定金城銀行《會計規程》,負責主管會計業務,併兼董事會秘書。解放後1952年,因金城銀行被公私合營而退職,此後曾投資創建上海冶煉製銅廠,後該廠收歸國有。幼習顏體書法,平生喜字畫古董收藏,師從我國著名美術藝術大師哈定(哈弼時)先生,學習西洋畫技法,生前曾有作品參加過國內畫展,藝術造詣深厚。晚年寓居上海,文革中災難深重。1987年3月12日晚8時在上海逝世,與妻子合葬於蘇州。舅舅二子(吳大觀二表哥)王之鈞生於揚州頭橋鎮,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學有所成位居高職,受母“林氏”(吳大觀先生舅媽)影響,毅然放棄縣長之職,赴立法院任職員。
表哥王之銓
吳大觀五表哥王之銓(王量)吳大觀五表哥王之銓(王量)
舅舅四子(吳大觀五表哥)王之銓(詮),官號公度,現名王量(亮),民國二年癸丑歲(公元1913年)出生於揚州頭橋鎮,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會計系,平生多才多藝,會篆刻、畫畫,後隨辜振甫赴台灣寓居,任台泥公司執行副總,台灣東吳大學會計系主任、教授,是台灣工業界、教育界知名人士,生前響名國外,系鄉境史料中有記載的頭橋籍台胞之一。

人物榮譽

吳大觀先生被尊稱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曾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學會理事、動力分會委員,遼寧省航空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榮譽理事。
吳大觀吳大觀
1991年受國務院表彰為發展我國航空工程技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
1992年,航空航天工業部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2009年7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決定,追授吳大觀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號召廣大共產黨員向吳大觀同志學習,努力實踐共產黨人高尚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業績。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吳大觀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11年6月,揚州中學2010級3班由教育部授牌命名為“吳大觀班”,該班成為全國首個“吳大觀班”。

人物評價

長期從事航空發動機的仿製和自行研製的組織領導工作。他一生愛黨愛國、無私奉獻、艱苦樸素、助人為樂、愛崗敬業、淡泊名利,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的振興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吳大觀的領導下,製造出了渦扇5(ws-5)渦扇6(ws-6)渦輪風扇發動機,並為崑崙發動機和太行發動機的定型起了很大影響。“由修理到製造,我們的道路要這樣開始。”。“人生的道路是舍與而不是索求。” (央視、人民日報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