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鑑人

王鑑人

王鑑人(1875-1948)本名王繼先,字鑒人,習慣稱謂王鑑人、王裕泰,敬稱王大地主,揚州廣陵區頭橋鎮古橋路人,民國江都縣頭橋鄉(今揚州廣陵頭橋鎮,原揚州邗江頭橋鎮)鄉董,鄉議長,甲級議員,揚州百年老字號------頭橋王裕泰醬園掌柜,民國江都縣二學區南四路國小(今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中心國小)創始人,“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的親舅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鑑人
  • 別名:鑒人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揚州市廣陵區
  • 出生日期:1875
  • 逝世日期:1948
人物生平,親屬子女,親屬,子女,妻子,祖產醬園,地方大寶,醬園布局,字號由來,王氏府邸,頭橋王宅,王宅醫院,王家團汪,生前貢獻,熱心教育,救災濟民,傳說典故,寶缸獻金,白馬飲缸,傳說點評,

人物生平

頭橋鄉賢王鑑人先生於清光緒元年乙亥歲(公元1875年),出生於晚清江都縣安阜洲益國洲頭橋北街(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古橋路)。
據《頭橋鎮志》、《頭橋鄉地理歷史考》、《漫談頭橋鎮集市的變遷》、《王鑑人其人其事》以及頭橋鄉境現存各姓族譜家乘記載,頭橋鄉賢王鑑人的故鄉揚州頭橋鄉境,於明代中葉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為江都(今揚州)轄區,頭橋鎮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鎮“吳家橋”(遺址在今揚州頭橋鎮南華村大三圩,大三圩史上原名韋三圩,現名南華三圩組,位於今沿江高等級公路頭橋段與頭橋主幹道通達路交界處西北),這座由古頭橋吳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鎮”,於清乾隆四十八年坍入江水,致使集鎮兩度搬遷,始定今址,並根據清代古橋“江洲頭橋”(遺址在今揚州頭橋鎮頭橋村)更名為“頭橋鎮”至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史上原名“江都縣頭橋鄉”,這裡是王鑑人先生的祖居之地,其祖輩世居揚州頭橋鄉境沙洲安阜洲(今頭橋鎮北部地區)數百年
王鑑人故鄉揚州頭橋鎮王鑑人故鄉揚州頭橋鎮
,並在頭橋建有宗族祠堂,位置在九字圩和“王家團汪”(王府的家族水塘,位於今頭橋鎮通達北路、長寧路、古橋路、新阜路交界處)之間的祖宅內,這座家祠是當時民國江都縣頭橋鄉知名的建築物,在“王家團汪”的附近,便是那座清代古橋“江洲頭橋”。頭橋鄉境在明、清、民國時均為揚州(古稱維揚、江都、邗)的行政轄區,王鑑人先生的祖居地所在沙洲,在明、清時代史稱“維揚安阜洲”、“江都縣安阜洲”,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洲為鄉,始有“民國江都縣頭橋鄉”的稱謂出現,1956年,根據“蘇民辛字第27697號”文和國務院“第25次會議”同意,析原“江都縣”之一部為“邗江縣”,頭橋隨屬。“邗江縣”的縣名由時任國務院內政部長的謝覺哉查考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後確定並沿用至今。2000年,根據“國函(2000)130號”文,撤銷原“邗江縣”,批准設立“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隨屬,2011年,經國務院、江蘇省批准,揚州市區行政區劃再度調整,析原邗江區之一部入廣陵區,頭橋再次隨屬至今。
故而,王鑑人先生出生的故鄉“頭橋鎮”,在民國時屬當時“江都縣”(“民國江都縣”即今“揚州市”,“民國江都縣”的縣城位於今揚州市中心的“廣陵區”一帶),便是這個原因。所以,其出生的原“江都縣安阜洲益國洲頭橋北街”,即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頭橋社區古橋路(路北)”。

親屬子女

親屬

妻子為頭橋本鄉人氏林氏孺人, 夫妻二人所在的江洲王氏與江洲林氏家族,均為民國頭橋鎮知名的大族望戶,在舊時鄉境社會影響力巨大,王鑑人與林氏生前在故鄉頭橋共育有四子兩女,大多寓居國內各地(含我國台灣省),部分旅居海外。王家的八代排行為“繼之以正,厚汝錫祖”。
結合《頭橋鎮志》、《邗江文史資料》等多部史料文獻及王鑑人長子王之鑫親屬傳記《我和以瑩(平民)的往事回憶錄》記載,王鑑人先生的父親是頭橋著名鄉賢王風泰(鳳泰),母親頭橋李氏孺人。王鑑人的祖父則是頭橋鄉賢王立本先生,王立本的母親則是行載揚州《江都縣誌》的頭橋彭氏孺人,彭氏是王鑑人(王繼先)的曾祖母。

子女

王鑑人先生的幾個子女等分別是:長子王之鑫(排老大,王棟雲),二子王之鈞(排老二),三子王之銘(排老三),長女王之英(排老四)、四子王之銓(排老五,台灣王量、王公度)和二女王之蘭(排老六)。

妻子

據鄉境史載,吳大觀舅舅王鑑人的妻子(吳老的舅媽),是頭橋本鄉人氏“林氏孺人”。其家族背景,亦是在頭橋鄉境非常知名的紳士家庭。
史載,吳大觀先生的舅媽“林氏孺人”,與吳老系同村人。舅媽“林氏”出生於晚清江都縣安阜洲長興洲十圩(今揚州頭橋鎮頭橋村十圩),“林氏”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嫁入王鑑人家中,從而成為江洲王氏大家族的家庭成員之一。
吳大觀在口述自傳《我的中國心》中,對這位很有正義感的舅媽“林氏”印像頗深,當其二子(吳大觀二表哥王之鈞)從南京東南大學畢業後選擇就業時,舅媽“林氏”斬釘截鐵地說:“為官不仁、無官不貪,我家老二不乾。”,最後改變了吳老二表哥的就業方向,使他放棄了民國縣長之職,而去立法院做了職員。正因舅媽的一身正氣,對吳老觸動很大,故而,吳大觀先生才會在《我的中國心》中口述:“···舅媽的愛憎分明···對我有直接的影響。”同時,吳老在該書還口述道:“···連我舅媽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都能深惡痛絕地說出‘為官不仁,無官不貪’的警句。可見,這些官僚是多么不得人心了。···”,這一切也均反映出舅媽林氏,對舊社會官場的深遂洞察。而吳老舅媽“林氏孺人”,之所以對民國舊社會官場內幕非常熟悉,那是因為舅媽的“江洲林氏”家族成員中,多為舊時政界議員,故而,這便是舅媽“林氏”深知舊社會民國官僚不得人心的歷史原因。
結合《頭橋鎮志》等多部鄉境史料記載,吳大觀舅媽“林氏孺人”的兄長(舅舅王鑑人的姻兄),是頭橋鎮歷史上比較有名的鄉紳林壽庵先生(頭橋鎮頭橋村十圩人)。史載,吳大觀先生的舅舅年青時曾“···與姻兄林壽庵儒士游,嗜學甚篤,有志習舉···”,然而,最終舅舅“···因需佐父(註:指吳大觀外公王風泰)營商,未克遂願。···”,故沒能完成與林壽庵的當年理想。
吳大觀先生舅媽的兄長林壽庵與舅舅王鑑人一樣,均系熱衷教育,關心鄉里,澤被後生的著名鄉賢,生前對頭橋鎮尤其是頭橋村的教育事業,貢獻巨大。故而,多部鄉境史料對王鑑人的姻兄林壽庵均有專門描述。據《頭橋鎮志》等鄉境史料明確記載,吳大觀舅媽“林氏孺人”的兄長林壽庵先生,系民國江都縣第三區頭橋鄉(今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鄉議會乙級議員,史載民國頭橋鄉議會,共設有甲、乙級議員計18名,其中乙級議員9名,而林壽庵先生位列“頭橋鄉乙級議員”名單第3位。正因舅媽“林氏孺人”無論其婆家“王氏家族”,還是娘家“林氏家族”的主要成員,在舊時江都縣頭橋鄉均屬政商兩界上流社會人士,能夠切身體會並熟知民國官場的腐敗黑暗內幕,故而,這便是吳大觀先生的舅媽“林氏”,之所以非常憎恨舊社會的客觀歷史背景之一。
舅媽“林氏”的兄長林壽庵先生雖身在民國官場,然而他卻潔身自好,熱心公益事業,並充分發揮其社會影響力,積極出資辦學造福鄉民,故而,他在舊時鄉境極有口碑,頭橋百姓常親切稱他為“林大先生”。據史志記載,林壽庵“···設館(註:指私塾學館)於十圩,授徒數百···”,首開吳大觀故鄉頭橋鎮頭橋村一帶莊圩的“···好文風尚···”,許多該村學子此後成為詩人、名醫、工程師、教授、副教授等,使頭橋村最終躋身鄉境特別能夠出人才的村莊之列,以致村域人文“···為全鄉各村之冠···”,成為頭橋地區遠近聞名的“教授村”。

祖產醬園

地方大寶

鄉賢王鑑人在故鄉揚州頭橋鎮的百年醬園老店---------頭橋王裕泰醬園,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其創始人為其父親王風泰(吳大觀先生的親外公),這家揚州百年老字號位於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古橋路22號。
王鑑人百年老店揚州頭橋王裕泰醬園王鑑人百年老店揚州頭橋王裕泰醬園
這家古醬園是晚清民國時代,頭橋鄉境商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當時頭橋“季裕茂糧行”、“范家槽坊”、“彭泰和堂”(又稱頭橋岸頂河房“太和堂”藥店,由名醫江石溪先生坐堂)等,均為“名聞江洲,譽滿開沙”的頭橋名店。該醬園曾是5代帝王清宣宗旻寧,清文宗奕紵,清穆宗載淳,清德宗載湉及末代皇帝溥儀治下的清代揚州槽醬產業,醬園歷經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民國的百年風雨,其醬園內所產醬品暢銷
大江南北,遠達寧、滬、京、津,甚至南洋諸島,故而,它在舊時頭橋鎮知名度非常高。醬園醬品由祖傳秘方精心醃製,醬工獨到,配伍入味,別俱一格,堪稱“地方大寶”,其在頭橋近代史上的深遠意義,遠超其自身商品屬性。

醬園布局

這家祖傳醬園分為兩大部分,門市店鋪設於頭橋鎮上人員密集的鬧市街區,而生產作坊則設於舅舅家的祖屋“頭橋王宅”內。店鋪是舅舅醬園的主要行銷平台與服務視窗,來單訂貨,批發零售均由此門市完成。該門市有兩間門面,共三進,前後相連,正門處有8塊門板,偏左側布置。門市內連帳房先生在內,共有從業人員5人,其中一名與吳大觀先生同圩同姓的吳姓醬工,後於1949年春,與頭橋“羅祥太篩籮店”的另一位人士,團結全鎮工友,組成鄉境首個工會,參加渡江戰役支前工作,並最終成為縣工會負責人之一。

字號由來

該祖傳醬園為頭橋“王氏家族”積累了大量資金,鄉賢王鑑人接掌頭橋古醬園後,於民國時期拓業當時醬業發達的民國江蘇省會鎮江,在市區開辦了兩家醬園分店“裕和祥醬園”,以利進一步擴大行銷空間,將揚州醬菜打入江南市場。這三處醬園,其名稱字號均表現出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念,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既體現雅致寓意,又暗含如意吉祥,興旺發達,一語雙關,琅琅上口,且又質樸清新。揚州頭橋老店字號,以醬園創史人-------吳大觀先生外公姓名中尾字“泰”命名,鎮江兩處分號,則以揚州老店字號的中間一字“裕”作為首字,以示承繼先輩事業並開拓創新。這三處醬園均根據當時清代揚州常用的《安樂康平室隨筆》商家字號歌,來進行店號取意,該歌具體如下:“順裕興隆瑞永昌,元亨萬利復豐祥。泰和茂盛同乾德,謙吉公仁協鼎光。聚益中通金信義,久恆大美慶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廣,潤發洪源厚福長。”而吳大觀先生舅舅王鑑人的這三處醬園名稱字號用字,便均在其中。
王鑑人是影響了外甥吳大觀一生的大恩人王鑑人是影響了外甥吳大觀一生的大恩人
正因王鑑人祖傳醬園老店聲名遠播,遠達南洋,且在頭橋鎮口頭頻率較高,加之品牌效應的緣故,因此舊時頭橋鄉民一提到這家古老醬園字號,即會本能地想起吳大觀舅舅王鑑人本人,故而,這便是該醬園老店名稱字號“王裕泰”,常被當作王鑑人習慣稱謂之一而傳承的客觀原因。而這家現存於揚州頭橋鎮古橋路22號的舅舅醬園老店“王裕泰醬園”,便正是吳老年幼時由帳房先生畫痄腮的地方。

王氏府邸

頭橋王宅

吳大觀舅舅王鑑人在故鄉揚州頭橋鎮古橋路的府邸,是頭橋鄉境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古建築群“頭橋王宅”,該古宅系揚州傳統青磚瓦房古民居,建築形制與風格上帶有頭橋地方特色。與頭橋安帖村四圩“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祖宅“束家老宅”,安帖三三組“范氏”(“革命烈士”江上青母親)祖屋“范氏老宅”;大同村“朱氏宗祠”,“徐莊房”;南華村“周八房”,“駱大圩古宅”等砌築手法相似,正因砌築時,因地制宜地結合了當時現有土木工程條件,並考慮到應對各種天災等不利因素,且建築布局合理,施工科學,故而,上述古建築群都一直保留到解放後,在歷次特大水災中,均承受住了嚴竣考驗。王鑑人的府邸“頭橋王宅”所用青磚,質料細密,每塊磚石都可用作“刀磚”(磨刀石),砌築手法上以“一順一丁”為主,重視排水,承重牆磚與磚之間,採用糯米汁加生石灰等材料調製的粘合劑連線固定,其建築強度,並不亞於水泥沙漿粘合效果。
王鑑人的這棟祖宅,在舊時頭橋鄉境口頭頻率較高,因此,“頭橋王宅”是當時鄉境老人中,一直盛傳的“九十九間半,三個大門樓”。正因“頭橋王宅”規模宏大,氣象森嚴,故而鄉境史載,在過去揚州江都縣(今屬揚州廣陵區)長江沙洲各鄉中,吳大觀先生舅舅王鑑人的“頭橋王宅”,與沙頭胡屯“金融巨子”胡筆江故居,同時齊名沙洲。
“頭橋王宅”同時亦是其祖傳醬園的生產作坊所在地,史載,在“王宅”中,產能充足,“···有醬缸百餘只···”,於院中排成若干排,無論縱、橫、斜視,均刀切豆腐一般整齊劃一,布點均勻,宛似兵陣,列列嚴整,場面十分壯觀。
結合各種史料記載,當年曾來過吳大觀舅舅王鑑人府邸“頭橋王宅”的人,可謂人山人海,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其中解放後,曾來吳老舅舅“王宅”中數月之久的許多外國人士中,便有友好鄰邦“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派往中國學習深造的越軍團級中高級軍官,史載當時中越雙方軍官高級班學員共200人,由一名中方少將帶隊,來頭橋鎮駐紮,住宿於頭橋大同村大壩圩北頭(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大同街一帶),在頭橋夾江段至長江段的佘家坂江南岸到天伏洲(今頭橋村二十五圩至九聖村迎江一帶),進行野外測繪實習,並繪有《頭橋地形圖》,而中越軍官學員當時的課堂,便設於吳大觀舅舅王鑑人的府邸“頭橋王宅”內。

王宅醫院

據揚州地方史料《頭橋鎮志》等鄉境文獻資料記載,吳大觀先生舅舅王鑑人的府邸“頭橋王宅”,可稱之為新頭橋鎮各項現代事業,特別是醫療衛生事業的孵化器,在這座大宅門中,誕生了頭橋歷史上第一家醫藥合體的現代醫院。
頭橋王宅中誕生的揚州頭橋醫院頭橋王宅中誕生的揚州頭橋醫院
史載,1958年,頭橋鄉境的“衡山堂”、“太和堂”、魏“太和堂”和魏“天和堂”以及3個聯合診所,在吳大觀舅舅王鑑人的“王宅”內,合併組成了一家面向全鎮的民辦醫院。建院初期,這所舅舅家的小醫院只有9間瓦房,共設“4科2室1藥房”,以中醫中藥為主。當時藥房中的藥劑師,多為頭橋“衡山堂”等四家藥店的技術人員。“衡山堂”原名吳“慶生堂”,堂主是位吳姓鄉賢,1947年,吳“慶生堂”改名為“衡山堂”,在“衡山堂”坐堂懸壺的一位名醫,是此後全國統編教材《方劑學》和《醫學百科全書·方劑學》的主編和副主編,這位後來成為教授的頭橋鄉賢,曾是吳大觀先生舅舅家中醫院裡,始建時的醫療技術骨幹之一。而“衡山堂”的主管,則於1958年建院時,出任了舅舅家中醫院的首任院長。“太和堂”位於頭橋古鎮的岸頂河房,又名“彭泰和堂”,曾在該藥店中坐堂懸壺濟世的一位名醫,便是頭橋范氏孺人的丈夫揚州著名醫師江石溪先生(江上青烈士之父,江澤民江澤慧祖父)。該堂於1958年併入吳老舅舅“王大地主”家中醫院後,亦是該院的主要技術支撐與醫藥智囊。
頭橋王宅中誕生的揚州頭橋醫院頭橋王宅中誕生的揚州頭橋醫院
王鑑人家中的醫院,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壯大,現以成為一家擁有現代化專業醫療設備,並且高樓林立的公立醫院。王家的醫院史上搬過三次院址,1963年第一次搬遷時,該院遷至頭橋老“范家祠堂”一帶,6年後,開始了第二次搬遷,將院址改設於王鑑人家斜對面,醫療條件有所提升,相關用房增至27間,1986年,這家醫院原地擴建,並新建了符合當時標準的門診大樓,這才初具規模。上世紀90年代,因頭橋鎮集鎮現代化建設需要,故而,這家始建於王鑑人家中的醫院進行了第三次搬遷,被整體遷至頭橋鎮交通主幹道朝陽路99號,規模也翻了若干倍,並與揚州市內幾家大型醫院結對掛勾,走上快速發展軌道,使該院有幸成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揚州地區醫學合作項目的分支合作單位之一。

王家團汪

鄉賢王鑑人府邸“頭橋王宅”的宅後,有一口舊時揚州頭橋鄉境非常著名的家族池塘--------“王家團汪”(位於今頭橋古橋路、通達路、長寧路交界處),結合鄉境多部史料文獻及知情老人回憶錄,“王家團汪”是個“···小橋流水,恬靜幽雅···”的“···宅後藕塘···”,塘西有翹板(即伸入水面的短木板,擱在木樁上,供人抬水行走),是吳大觀舅舅王鑑人的“王氏家族”族人及附近九字圩親友居民的主要生產生活用水來源。
“團汪”是頭橋鄉境口語中,對“圓形河塘”的俗稱,舊時私人擁有的河塘,則稱作“家汪”,故而,“王家團汪”由此得名,即為吳大觀先生母系一族“江洲王氏大家族”專用“圓水塘”之意。鄉境史載:“···頭橋鄉境始由兩塊大洲(安阜洲、九帖洲)···組合,周圍大部環江···”,“原始江套圈入圍內···,形成較大河塘,寬長而深,近似小湖···”,“···依稀可辨原始江套舊痕···”,因此,吳大觀先生幼時在老家頭橋鎮,與母抬水的舅舅家族池塘“王家團汪”,便是頭橋沙洲古江套自然形成的原始汪塘,後經百年來頭橋“王氏家族”人工修築,故而才漸成圓形河塘。
“王家團汪”是個很大的荷花池,塘內所植大多為主產“蓮子”與“荷葉”的“紅花藕”,紅花藕水靈鮮綠的荷葉清香淡雅,控油防潮,摺疊自如,不脆不裂,因此,常被當作舅舅醬園內散裝醬食的包裝之用。舊時紅花藕以大戶人家池塘中居多,故而,史載“···栽藕成塘,舊時,多富家···”。每到時令季節,舅舅家族水塘“王家團汪”內便會有花紅藕白荷葉青的“紅花藕”,在習習微風之下,清香四溢地生長於波光蘆影的水中央。舅舅家盛開著荷花的池塘,每當雨季,便如水面含煙一般空靈飄逸,雨中觀荷的自然景觀,令人陶然欲醉。當年清風煙雨下的花藕荷葉非常曠世雅致,頗有鄉賢詩句“捧珠托露玲瓏,推盤灑玉叮咚”的如畫意境,舅舅府後有一條蜿蜒於花草之間的小徑直達塘邊,“菱紅荷綠池塘俏”的花香時節,常使清香盈院,令人神清氣爽。舅舅家宅旁煙雨荷塘,清麗流韻的水鄉風光,濃縮了頭橋古鎮“秦之武陵源”的自然之秀,而在“王家團汪”不遠之處,便是延承昔日“古吳家橋”悠久歷史,見證了“頭橋鎮”誕生的那座清代古橋--------“江洲頭橋”。
“王家團汪”在數百年間,經歷了許多歷史變遷,上世紀1988年秋,隨著頭橋集鎮建設的不斷推進,早以歷經歲月消磨與滄海桑田變化,日漸乾涸而失去飲用水功能的昔日“王家團汪”,正式退出歷史舞台,被建成了當時揚州邗江北洲片一帶諸鄉中,第一家首屈一指的大型商場,並於此後的若干年中,先後成為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商場、銀行、火鍋城、大酒店···,而如今,這個吳大觀先生昔日與母抬水的兒時家族水塘“王家團汪”故址之上,以是一家鄉境知名的現代化超市,成為當代頭橋市民每天推著購物車,休閒消費的地方。

生前貢獻

熱心教育

吳大觀舅舅王鑑人在民國江都縣頭橋鄉因是名門望族,且樂善好施,寬厚待人,關心鄉里,造福桑梓,惠澤後世子孫,故而鄉賢王鑑人一家在當時非常響名,頭橋百姓皆對舅舅頗有口碑,甚至民國大總統亦親贈牌匾“博濟為懷”,以示厚褒“王氏家族”高尚家風。所以,頭橋鄉境多部史料,均對這位當年揚州頭橋鎮最著名的鄉賢,有著大量的記載,特別是對舅舅的醬園、國小、出生地、祖宅祠堂、妻子子女、社會貢獻、職務等級等各方面,均進行了專篇描述。 王鑑人先生在頭橋常以樂善好施著稱,生前有過很多善舉,頭橋百姓對此均有口皆碑。民國八年已未歲(公元1919年4月4日),王鑑人與其姨侄陳養年在“教育興鎮”理念的思路下,於頭橋鎮都天廟觀音庵(閣),創辦了鄉境第一家國小---------江都縣二學區南四路國小(今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中心國小),“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與五表哥王之銓(台灣王量)、“中國著名農機專家”余友泰都是這所舅舅國小里的早期學子。余友泰先生與同為頭橋鄉賢的吳大觀先生,系國小同學與幼時好友,余友泰與吳大觀這兩位昔日頭橋國小與揚州中學時的校友,在哈爾濱聚會時,曾“···敘談舒暢,懷念家鄉···”。1931-1937年,吳大觀在揚州舅舅頭橋鄉賢王鑑人的資助下,進入江蘇省立揚州中學學習,為這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元老,能夠成長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奠定了基礎。王鑑人創辦的頭橋國小歷史以近百年,此後又從該國小中衍生出了頭橋幼稚園,這些學校為故鄉頭橋造就了大批的教育家、工程師、將軍、詩人、學者等新一代的頭橋鄉賢,對頭橋近現代教育史影響非常深遠。
王鑑人創辦的今揚州頭橋國小王鑑人創辦的今揚州頭橋國小

救災濟民

結合《頭橋鎮志》、《邗江文史資料》等有關記載,王鑑人先生生前非常熱心於家鄉頭橋鎮的農林、水利、交通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生前為故鄉購置柴油動力抽水機械,並修橋鋪路,造涵立閘,為家鄉作出了重要貢獻。民國二十年歲次辛未(公元1931年),長江淮河發生了特大水災,鄉賢王鑑人的故鄉頭橋沙洲全境受災,據鄉境史料文獻記載,當時在今頭橋鎮集鎮核心區(頭橋社區)及頭橋沿江村莊(安帖村、九聖村)等鄉境各地,組織開展捐資、募款、救濟、賑災工作的主要頭橋鄉賢人員中,便包括了吳大觀(吳蔚升)的舅舅王鑑人(王繼先)、親戚陳養年,束星北的父親束日璐、伯父束日琯,以及鄉賢鄂森和他的父親鄂錦波等頭橋鄉境著名人士,他們分別在故鄉頭橋集鎮、安帖四圩、安帖朱家大橋、九聖鄂家碼頭等鄉境地,通過多種方式救濟故鄉頭橋的父老鄉親,所以,這在《頭橋鎮志》上均有明確記載,至今許多頭橋老人都對王鑑人等頭橋鄉賢們當年救災的義舉感恩戴德。

傳說典故

吳大觀舅舅王鑑人在舊時民國頭橋鄉境社會知名度較高,故而,關於舅舅王氏家族之所以成其為地主的傳說典故,至今仍在鄉境民間口口相傳,比較著名的傳說主要有“寶缸獻金說”和“白馬飲缸說”,具體分別如下:

寶缸獻金

吳大觀舅舅的頭橋“王氏一族”家屋外,曾有一口神秘的清代大缸,某日,這口寶缸猶如“聚寶盆”般,忽現大量金銀財寶,於是王家人一夜成富,那口出金寶缸,則繼續留在家門外河岸上,家主幾代人都沒肯輕率地挪動那口發財寶缸,每年均擇吉日燒香祈拜,這口神秘古缸於是便這樣一直保留到解放後,而舅舅作為王家的傳人,自然因此受益,成為頭橋鄉境知名的大地主。而關於這口寶缸的來歷,據傳說它原是口古茅缸,因舊時一群強盜搶到一袋元寶,被官兵尾隨追捕,慌亂中路過王家門口,情急之下將金銀丟進缸中隱藏,以便日後來取,豈知盜匪因拒捕盡數被官兵捕殺,於是這筆銀子既無人知曉也無人取出,不久,王家主人剛好無意中在缸中撈出元寶,從此該古缸便源源不斷出金吐銀,皆因王家平時從善為民,而終得上天好報,古缸變作了“出金寶盆”。

白馬飲缸

吳大觀先生的舅舅所在的頭橋“王氏一族”家中,有一口神奇的大水缸,這口缸中的水永遠裝不滿,每天去“王家團汪”中打水倒進缸里,看上去滿滿的,但第二天,滿缸水就會突然神秘地不翼而飛,每天均是如此,缸體完好無損,家中也無人用過此缸之水,但水卻天天一滴不剩。為解釋缸中之水為何會天天離奇消失,於是舅舅便每天日夜伏守,以探究竟。然而最終卻總是在不經意的眨眼瞬間,剛才還滿缸之水,忽然就不見了。雖未找到原因,但舅舅卻總結出水每天消失均在夜間,於是,舅舅於缸邊蹲守幾夜,卻仍無收穫,似有人在暗中盯著舅舅一般,總在舅舅候了一夜,以為不會再現古怪而剛一轉身之際,水便又突然沒了。最終舅舅連熬幾晚,實在睏乏,便趴缸沿小憩,朦朧間忽聽有動靜而驚醒,發現有白影一晃而過,缸中僅剩半缸水仍在晃蕩,缸周有不明顯的奇怪獸足腳印。於是,舅舅改為在暗處躲藏,終於在夜黑風高之際,忽見一匹白馬飄然而至,伸頭飲水,缸中百十斤水如風捲殘雲,頃刻被吸走,舅舅立即從暗處衝出,迅速用褲子猛套馬頭,白馬忽消失,化入地下,那口水缸一周頓時寶光四射,最終舅舅立即在水缸周邊動手開挖,後來挖出大量金銀財寶,於是很快一夜成富,而這其實都是上天對王家平時從善為民的獎賞。

傳說點評

上述兩則猶如神話般的關於舅舅的民間傳說,以“寶缸獻金說”最為流行,而這些晚清民國時代的傳說典故,之所以能夠在頭橋民間口口相傳,充分體現出常以樂善好施著稱的舅舅“王大地主”,在舊時頭橋鄉民中,一以貫之的傳奇性和大家對這位著名鄉賢的膜拜心理。當然傳說總是虛妄的,只是頭橋民間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畢竟不是信史。而現實歷史中,舅舅之所以能成為大地主,皆得益於其父親(吳大觀的親外公)的祖傳醬園,所積累的大量物質財富,被舅舅發揚光大的結果。鄉境史料記載,吳老外公原本從事騾腳行(運輸業),後因洲圩豆麥豐產,水運發達,遂轉營槽醬,這才奠定了舅舅繼承祖產,成為大地主的物質基礎。
王鑑人始建頭橋國小的頭橋都天廟王鑑人始建頭橋國小的頭橋都天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