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橫跨新加坡、香港、台灣中樂界的音樂奇才、中樂交響化的奠基性人物,其前衛作品《緣》及《
胡笳十八拍 》音響精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此外,吳大江亦為著名導演
胡金銓 的愛將,曾以《山中傳奇》的配樂奪得
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配樂獎」。
曾先後為近百部香港及台灣電影包括「
俠女 」、「
空山靈雨 」、「山中傳奇」、「
緹縈 」及「
國父傳 」等擔任作曲及配樂工作 ,並屢獲獎項 。 他創作與改編的作品類別繁多 , 包括著名的《椰林舞曲》 、《緣》 、《
胡笳十八拍 》、舞劇《東海奇緣》、 高胡協奏曲《
梁山伯與祝英台 》等 。 直至1985年。擅長多種樂器,尤以板胡及二胡造詣最深,還創作大量中西樂作品,包括《海南之歌》、《茶山情歌》、《麥里芝池畔》、《椰林舞曲》,交響詩《新加坡啦》、《緣》,舞劇《東海奇緣》及《蔡文姬》等。1982年6月,攜其作品《緣》赴巴黎參加“國際現代作曲家交流會”,獲高度讚譽。
人物生平 吳大江一九四三年十月十六日生於中國
廣東 汕尾 ,原籍廣東
海豐 。他自小酷愛音樂,十五歲時加入了一個專業的文化團體(廣東歌舞團),得名師馬思宮指導學習小提琴、二胡及樂理,並隨團到處演出,獲得不少演奏經驗。其後又得彭修文指導學習作曲法及各種樂器演奏法。十七歲時,以一曲《南海之歌》獲作曲獎,已展露其音樂創作天份。
吳大江於一九六三年移居香港,獲多位國樂前輩賞識鼓勵,開始為發揚中國傳統民族音樂而努力,他曾被邀擔任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 音樂系中國音樂組的講師,亦曾在清華學院任教。後加入邵氏公司做電影配樂工作,自一九六九年開始,他曾先後為各大電影公司擔任電影音樂作曲和配樂工作,共有百部之多,包括《俠女》、《緹縈》、《大漠英雄傳》、《瀛台泣血》、《紅樓夢》等。此外,又曾替多部電視片集配主題曲,這些影視產品在當年暢銷東南亞各地。由於他所寫的配樂別具風格,為此,吳大江的名字亦廣為各地所熟悉,為他日後到新加坡發展鋪下伏線。
70年代中期後遂漸攀上事業的高峰,一九七二年吳大江發起組織了香港管弦國樂團,採用新方法訓練,成為他在音樂發展上的一個新開始。同年於旅日途中,受邀到日本皇宮演奏,與皇宮內的御用廳樂團切磋雅樂。該年十月受邀赴新加坡,擔任國家劇場及人民協會華樂團的客席指揮,由於演出成功,一九七四年獲聘為該團的專任指揮及統籌演出工作,該團在他的領導下,水準大為提高,同時樂團得以專業化,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吳大江領導該團出國訪問,到香港參加首屆
亞洲藝術節 演出。
一九七七年六月,吳大江應
香港市政局 之邀,返港擔任
香港中樂團 職業化的籌劃工作,被聘任為該樂團之音樂總監及指揮,直到一九八五年離職後,轉到台灣發展,曾先後獲台北市立國樂團、中國廣播公司國樂團、高雄市實驗國樂團邀為客席指揮,並在台灣從事唱片製作和樂器買賣工作。到九一年六月被聘為
台北市立國樂團 常任客席指揮,但只做了一年。
二零零一年九月四日中午十二時半病逝於台北,年僅58歲。
作品風格 中西融匯 吳大江的作品,形式極多。除電影、電視音樂外,既有大型的中、西管弦樂曲,也有較小型的中樂獲奏曲,更曾以新手法改編大量中國民歌及戲曲。除了作曲與指揮外,他更擅長演奏多種中國樂器,尤以板胡、二胡的造詣最深,曾為唱片公司灌錄多張唱片。八一年在第六屆亞洲藝術節發表的大型民樂大合奏作品《緣》,於八二年香港首次參加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科教文協會主辦的國際現代音樂交流會(INTERNATIONAL ROSTRUM OF COMPOSERS)獲選入前十五名。代表作品有《新加坡啦》、《椰林舞曲》、《麥里芝池畔》、《倚門望》、《天淨沙》,舞劇《東海奇緣》和改編作品《
梁祝 》高胡協奏曲。
吳大江的音樂創作,基本的原則是將西方的理論,以客觀、冷靜的態度,套入中國的樂曲。他創作的重點在於中國的民族管弦樂作品,他首先肯定傳統音樂的價值,套入西方先進的作曲理論,儘量發揮中國樂器新的演奏法,以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組合,擴大中樂曲的表達。
從吳大江的中國民族管弦樂作品中,可以發現他一直極力推進中樂器的演奏法改革,探索新的音響組合,以求產生新的音色。如何使中國民族管弦樂交響化,一直以來都是他的創作目標之一。
從他的西洋管弦樂作品中,則較注重去表現不同國家的地方民族色彩。
推動民樂 另一方面,他的音樂,一般都對形象加以著意的雕琢,頗為形象化,且多對敲擊樂的運用加以發揮。同時,在他的作品中,又常能予人以新鮮感,帶有趣味性,生動和活潑的性格,例如《椰林舞曲》中創用椰殼為敲擊樂器,《麥里芝池畔》、加上雀鳥的叫聲,都是他作品的特色之一。
當然,吳大江最大的貢獻還是在於為職業化的香港中樂團奠下穩健發展的基礎,尤其是在推動交響化的民樂作品方面,影響尤為深遠,他所創作的《緣》更充分發揮將現代樂風引入民樂作品的效果。
之後香港中樂團剛能脫離政府獨立發展,是吳大江以前追求的夢想的實現。
軼事 《梁祝》首個純國樂版本的誕生 最初動念改編用高胡來奏《梁祝》的是吳大江,時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香港百代唱片公司(EMI)委約吳大江製作高胡《梁祝》唱片,當年吳大江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在夜間編寫,日間錄音的方式完全唱片,高胡由吳大江自己演奏,錄音協奏的是湊合而成的管弦樂隊,這張唱片一度頗為暢銷。
一九七七年香港中樂團職業化,吳大江擔任音樂總監後,再將《梁祝》改為以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組成的大型樂團協奏的高胡大型協奏曲,出現首個純國樂版本的大型協奏曲,於一九七八年首演,並成為國樂可以「交響化」的一個見證成果,至今亦已超過三十年了!
吳大江此一高胡大型協奏曲,一九八三年八月時還曾由
何占豪 指揮香港中樂團演出過,當時何對吳之改編,大為讚賞,認為是成功之作,並表示他自己不會考慮另外改編了。
作品年表 嫁不嫁(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