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墩組
- 外文名:Wudun Fm
- 地層單位編碼:06-35-0016
- 地層地質年代:Z1
- 階代碼:Z1
- 地區代碼:57
命名,沿革,特徵,層型,構成,接觸關係,分布,
命名
福建省區調隊197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福建順昌縣東南9km吳墩村(《福建省地質志》,1985)。
沿革
50年代以前,福建的震旦系未作進一步劃分,閩西北的變質岩,一律稱作前寒武紀或太古代—元古代。1963年福建、江西兩地質局合編的1∶100萬福州幅地質圖說明書中,將閩西南出露於泥盆系不整合面之下一套巨厚的淺變質岩的時代劃屬震旦紀—志留紀,未作進一步劃分。直至1970—1971年間,結合1∶20萬長汀、上杭兩幅圖的區調,開展了閩西南地區變質岩的系統研究,將其劃分為前震旦系板溪群,震旦系下統南沱組,上統陡山沱組和燈影組。
1979年福建區域地層表將閩西南前寒武系淺變質岩重新建立了地方性地層名稱,分為前震旦系樓子壩群,震旦系下統丁屋嶺組,上統南岩組和黃連組,並認為樓子壩群可大致與閩西北的建甌群對比。閩西北地區的前震旦系原統稱建甌群,後於該群上部吳檔組之下見有假整合面,福建區域地質志中以此假整合面為界,將其下地層劃歸麻源群;其上劃入震旦系,命名吳墩組,代表閩南地區的下震旦統。
特徵
層型
正層型:福建順昌縣吳墩—上鳳實測剖面(重測)。龔世福等,1987,試論福建省前寒武紀地層的劃分對比。
構成
底部為深灰、淺灰色變質複雜成分礫岩夾薄層細砂岩及粉砂岩,礫石成分斜長變粒岩為主,次為石英岩及少量片岩等;下部為灰綠色厚層變質石英砂岩夾凝灰質粉砂岩,石英片岩及矽質岩;上部以灰綠色厚層變質中細粒雜砂岩,偶見波狀層理,具淺海富陸源火山碎屑沉積特徵。
接觸關係
與下伏麻源群不整合接觸,與上覆震旦系龍北溪組平行不整合接觸。總厚>2218m。
分布
閩北一帶
備考
編撰者:王自強
作者1:福建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1:1985
系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