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吳國(元末張士誠政權))

東吳(元末張士誠政權)

吳國(元末張士誠政權)一般指本詞條

東吳是元末張士誠在平江(今蘇州)建立的政權,初稱周王,後改成吳王,為與朱元璋在集慶(今南京)建立的同名政權(明朝的前身西吳)相區別,史稱東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吳
  • 建立人:張士誠
簡介
張士誠原名九四,出身為為運鹽工,由於不堪鹽官壓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與其弟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與鹽販李伯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江北重鎮。十四年正月(1354年)在高郵建國,號大周,自稱誠王,以天祐年號
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元太師丞相脫脫率重兵南下攻高郵,十一月,於城外大敗張士誠軍,士誠退入城中固守。十二月,元軍攻占外城。危急之時,元順帝聽信讒言,解除脫脫兵權,臨陣換將,元軍軍心渙散。士誠軍趁機反擊,大敗元軍。
至正十六年(1355年)張士誠繼續向南發展,攻入平江路(今蘇州市)並改平江路為隆平府。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朝江浙行省平章達識帖睦邇楊完者攻打張士誠,張士誠由於面臨被元軍與方國珍夾擊的情況便投降元朝,被封為太尉。至正十八年(1358年),採取分化策略,與達識帖睦邇聯合,起兵攻打楊完者,楊完者自殺
張士誠乘朱元璋陳友諒大戰的機會,勢力不斷擴張,擁有北至徐州、南至紹興的割據實力,擁兵數十萬;並且曾多次運糧十餘萬石至元大都(今北京)。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遣呂珍出擊紅巾軍劉福通部於安豐,迫使劉福通韓林兒投靠朱元璋。
九月,張士誠自稱吳王,以其弟張士信為丞相,用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為參軍,不再歸順元朝;次年,朱元璋也稱“吳王”;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也在張士誠處任職。
張士誠與朱元璋的勢力不斷交戰,張部以漁鹽近海交通便利,時有日本倭寇力量暗中支持,明朝建立後實施“海禁政策”與忌憚此不無關係(包括後來大將軍藍玉謀叛案)。
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張士誠;在朱元璋消滅陳友諒之後,至正二十五年(1366年)朱元璋開始對張士誠的勢力進攻,張士誠弟名將張士德尤重挫明軍(明軍大將徐達常言:“唯懼張士德”),惟惜士德之馬發狂,被徐達前鋒趙德勝擒,於金陵絕食而死,士誠力量大失;至正二十六年(1367年)十二月包圍張士誠所居的平江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張士誠被俘,後被押解至應天(今南京),自縊,被部將解救下來。在押往應天的船上,明史載其“至金陵,竟自縊死,年四十七。命具棺葬之。”目前蘇州市斜塘鎮有張士誠墓。
張士誠有養子“五太子”,投降朱元璋。
周吳世系
皇帝
年號
在位時間
在世時間
備註
張士誠
(周)天祐4
1353-1356
1321-1367
原名張九四。泰州興化白駒場(今屬江蘇省鹽城大豐市)人

1363-136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