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楨事件

吳國楨事件

1954年3月17日,蔣介石發布“總統令”,撤免吳國楨”行政院政務委員“職務,並要對吳依法起訴,要求美國引渡吳國楨。吳國楨曾留學美國,與美國政界有一定聯繫。過去,吳國楨在大陸期間頗受蔣介石器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國楨事件
  • 時間:1954年3月17日
  • 人物生平:吳國楨,湖北省建始縣人
簡介,人物生平,上海市“市長”,遠赴美國,政治言論,

簡介

逃台初期,蔣介石曾以“改造國民黨”為由,剷除了CC系等黨內異己。但是,舊的矛盾解決後,新的問題又不斷出現,國民黨內的權力鬥爭一直沒有間斷。對於黨內異己勢力,蔣介石的做法是軟硬兼施,不擇手段,堅決打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吳國楨事件和孫立人事件
吳國楨事件

人物生平

吳國楨,湖北省建始縣人,生於1903年。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後公費保送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1927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國。曾受蔣介石器重,歷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湖北省稅務局局長、蔣介石侍從室秘書、重慶市市長、”外交部政務次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上海市市長等要職。國民黨逃台後,為了爭取美國的好感和支持,1949年12月,蔣介石任命吳國楨取代陳誠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兼保全司令。

上海市“市長”

還在1948年上海市市長任內時,吳國楨就與太子蔣經國發生衝突。當時,為了挽救面臨崩潰的經濟,整頓日益混亂的經濟秩序,同時也為了給蔣經國培養日後接班的資本,蔣介石派蔣經國赴上海出任經濟督導員。蔣經國年輕氣盛,用鐵腕手段堅決打擊不法投機商人,引起了外界許多非議和上海商界的反彈。對蔣經國的做法,市長吳國楨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經濟問題需要用經濟手段解決,政治上的高壓於事無補。兩個月後,蔣經國上海“打虎”失敗,事後卻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吳的不合作。到了台灣後,蔣經國掌握特務大權,對島內民眾濫捕亂殺,大搞白色恐怖,又引起了受過美國教育的吳國楨的不滿,時常利用省主席的職權對蔣經國進行牽制。此外,吳在舉辦台灣縣市政權選舉等方面也與蔣氏父子的看法不合。雙方矛盾越積越深,尤其是吳與蔣經國的暗中較勁日益公開化,經常在蔣介石面前發泄對蔣經國的不滿,甚至說蔣經國“仗勢越權,必將成為人民仇恨的焦點”。

遠赴美國

在50年代初,蔣介石有求於美國,因此對於吳國楨尚能容忍。隨著美台關係的加強,吳國楨被蔣介石用於向美國示好、拉關係的作用已經不大,於是,在吳與小蔣的爭權中,蔣介石開始公開偏袒蔣經國,排斥吳國楨。據說,蔣介石還曾想製造車禍暗害吳國楨。在這種情況下,吳國楨自感已成蔣氏父子的眼中釘,難以繼續在台灣立足,乃於1953年4月以“健康欠佳”為由辭去台灣省政府主席職務,遠赴美國。但老父幼子卻被留作人質,不準同行。
1953年11月,蔣介石以“矇混舞弊,不盡守責”罪名突然免去了“總統府”秘書長王世傑的職務。王與吳國楨關係十分密切,王下台後,從台灣傳出他曾擅自批准吳國楨套購外匯12萬美元的訊息,實際上是影射吳“攜資外逃”,台灣當局並要求他儘速返台。吳國楨認為這是蔣氏父子蓄意陷害,於是拒絕返台,並致函要求國民黨闢謠。在得不到國民黨的答覆後,吳又想在台灣報紙刊登澄清廣告,但居然沒有一家台灣報紙同意刊登。於是,吳國楨決定向蔣氏父子發難。

政治言論

1954年2月7日,吳國楨接受美國一家電視台的專訪,批評國民黨“一黨專政”,稱如不從速實行民主,台灣難以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並表示他出走美國完全是因為與蔣氏父子政見不合,不為所容。此言一出,即在美國引起巨大反響。一周以後,吳再接受美國一家通訊社記者採訪,指責蔣介石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獨斷專行;國民黨鉗制言論,大搞特務政治,並要求徹底清查國民黨的經費來源。蔣介石聞言惱羞成怒,除組織島內輿論進行圍剿外,並於3月17日以“總統”名義發布命令,指吳國楨“背叛國家,污衊政府,分化國軍,挑撥政府與人民及僑胞與祖國的關係,居心叵測”,網羅了十三條罪狀,宣布解除吳國楨所有職務,開除黨籍;對於有關“違法瀆職”罪行,將徹底查辦。台灣當局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引渡吳國楨回台的求,但遭美國拒絕。
吳國楨後來一直在美國居住,從事教育和寫作。1984初年曾接受《蔣經國傳》作者江南的採訪,披露了大量當年與蔣氏父子尤其是與蔣經國的恩怨情仇。1986年6月,吳國楨在美國病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