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善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西蒙山
- 出生日期:1947.9.11
- 逝世日期:2009.12.6
- 筆名:吳蒙
人物簡介,社會評說,
人物簡介
吳善茂(1947.9.11~2009.12.6) 筆名吳蒙,齋堂名執草齋,廣西蒙山人。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人民軍醫出版社美術編輯、中國人民解放軍人民軍醫出版社副主編(正軍級)。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擅長書法,兼書法教學。書法作品以沉穩、飄逸享譽書壇,多年來在全國、全軍書法作品展覽中屢受廣大書法同行及愛好者的青睞。主持大軍區書畫作品展覽十二屆,書法講座20餘次,著有《教子有方》、《書法啟蒙》、《怎樣寫毛筆字》、《書法溯源》等書法教材。吳善茂先生說得好:“書法是寫字,但寫字不都是書法。” 作品、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鑒》、《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社會評說
從小酷愛書法的吳善茂,因家境貧困輟學後仍不放棄學書法,1965年應徵入伍後,帶著幾本珍貴的字帖走進軍營,吳善茂說要把書法傳給下一代。蒙山古城的靈山秀水,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志士才俊,積澱了深厚的人文底蘊,除了家喻戶曉的梁羽生外,當地還走出一位名為吳善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人民軍醫出版社副主編(正軍級)、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吳善茂書法作品以沉穩、飄逸享譽書壇。1954年春節,七歲的吳善茂在集市看到一個老伯在寫春聯,由於老人家寫的字非常漂亮,他站在一旁一看就是兩個多小時。回到家,吳善茂央求父親給錢買了毛筆和毛邊紙。鋪開紙,吳善茂先閉上眼睛回想當天那個老伯寫字的姿勢、手勢等動作,然後就嘗試著寫了。想不起來了,就跑到人家門口琢磨春聯上的字,吳善茂的處女作就這樣完成了。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竟得到了父親的稱讚和鼓勵。從那以後開始,課餘時間,吳善茂都用來學寫毛筆字,他經常站在別人家門口,默默地看著貼舊了的春聯,心裡牢牢記住每一個字該怎么寫才好看。“由於那時候家裡窮,善茂不是什麼時候都用毛筆在紙上寫字,而是經常在地上,把木棍當作毛筆在地上寫字。”吳善茂的母親張玉英回憶到,吳善茂還經常去撿路邊的煙盒、碎紙和過期的作業本來寫字。後來,吳善茂由於寫得一手好字,在學校成了大名人,學校的牆報、布告之類都由他來負責寫,這也更激發他力爭寫好每一個字。1961年,當時正經歷新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由於兄弟姐妹多家境貧苦,父親決定讓其中一個孩子失學,但誰不去上學,由幾兄弟自己決定。聽到這訊息,準備開學兄弟五人聚到一起。“善茂自己站了出來,自願放棄讀書的機會。當晚,我們兄弟五個抱成一團,哭了一個晚上。”吳善茂的哥哥吳善興含淚告訴記者。後來,吳善茂的幾個兄弟也非常爭氣,都相繼考上了廣西師範大學、廣州中山醫學院等大學。失學後兩年,吳善茂白天上山砍柴,晚上下河捕蝦,以輔助父母維持生活,支付兄弟姐妹的學費。然而,吳善茂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經常用樹枝代筆寫字。17歲那年,吳善茂應聘參加蒙山縣水利測量隊。在將近一年的測量工作中,經常與高山流水結伴,無形陶冶了他的情操,使得他把如畫的風光和書法聯繫在一起。同年,吳善茂應聘到柳州市一家工廠當學徒,在這裡竟能買到精美的字帖,可供選擇的筆墨紙硯,更有我國著名詞人、書法家柳宗元的遺墨,還有大大小小的書畫展覽,使他大開眼界。而吳善茂要做的就是省吃儉用,將儘可能多的錢用在習書法上。在廠里,他的書法特長得到發揮,成了宣傳部門的一個編外人員。1965年,吳善茂應徵入伍,帶著幾本珍貴的字帖坐著火車奔赴北京。在北京新兵訓練半年後,吳善茂隨部隊開赴西藏。途中跨過了青藏高原、崑崙山、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雅魯藏布江。西藏的峭壁、雪崩、紅柳,還有藏胞那粗獷中的溫柔,給這個喜愛書法的年輕小伙子很多啟示,而他覺得這些與書法中的剛柔氣度十分相像。於是,他在後來相當長的時間裡,練就了沉穩、飄逸的書法風格。吳善興還講述了弟弟在西藏當兵期間因書法而被重用的故事。有一次,團長過生日,不少部下給他送了熱水壺等禮物。吳善茂就發揮自己的特長,畫了一幅山水畫送給團長。收到這份特殊的禮物後,團長當即對這個年輕人另眼相看,決定將吳善茂轉到部隊的宣傳文化幹事。1967年底,吳善茂因書畫特長被抽調到兵種總部,長期從事創作研究和全國性的文藝展覽,負責書寫大量的前言、廣告。
1981年,吳善茂被推薦加入剛成立的中國書法協會,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吳善茂所說:“書法是寫字,但寫字不都是書法。”這句話在中國書法界被廣泛認同。對於吳善茂來說,書法道路沒有盡頭,他還要將書法傳給下一代。多年來,吳善茂主持大軍區書畫作品展覽10餘屆,書法講座20餘次。他應邀在北京一些大、中、國小講授書法,內容精闢、深入淺出,對各層學生量才施教,並將總結自己多年的書法經驗,著有《教子有方》、《書法啟蒙》等書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