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仁(元末人物)

吳友仁(元末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友仁,元末明夏政權的重臣,擔任司徒;天統五年(1366年)二月,吳友仁以“清君側”的興兵,引發了雄鎮保寧的謀叛。

基本介紹

  • 本名:吳友仁
  • 所處時代:元末明夏
  • 主要成就:舉兵反元投身徐壽輝
人物經歷,人物事件,

人物經歷

吳友仁,不知何方人氏,大約是隨明玉珍在湖北隨州一道舉兵反元投身徐壽輝,又集兵沔陽西進四川的得力幹將。天統元年(1362年)五月,明玉珍於重慶建大夏行周制論功授吳友仁司徒,封鎮水陸衝要之地保寧。天統二年(1363年)春,大夏更周制改官名,仍以司徒、平章事吳友仁鎮守大夏“三要地”之一的保寧以控川北(以成都控川西,以司徒、平章事鄒興鎮之,以夔關據川東,以司寇、平章事莫仁壽守之)。天統五年(1366年)二月,明玉珍病卒,內亂頓起,先是明玉珍養子右丞相萬勝與知樞密院事張文炳素有隙,萬勝乃趁機密殺之,而明玉珍又一養子內府舍人明昭素與張文炳交好,乃矯詔縊殺“開國之功良多”的萬勝,由是引發了雄鎮保寧的吳友仁以“清君側”的興兵謀叛。 開熙元年(1367年)伊始,吳友仁一面檄文各州縣,一面大聲疾呼:“昔與夏主自沔陽而自重慶,開邦啟土,共樹奇勳。今日者,矯旨殺戳功臣,我輩寧能自保乎!”遂據保寧城謀叛,並遣使與陝西李思齊、張良弼(亦為反元義軍,後又助元反朱元璋)交通。
幼主聞之,數遺兵征伐,均大敗而歸。同年四月,明昇更令丞相戴壽統兵八萬進討。吳友仁見來兵勢眾,乃入城自守,並對戴壽說:“不須用兵,可遣參政文彥彬來,即投降。”戴壽遂遣彥彬入城。友仁對彥彬說:“丞相沒策誅明昭,必為所害。”又與戴壽書,言:“不誅昭,則國必不安,眾必不服。昭朝誅,吾當夕至。”事迫至此,戴壽只好班師稟奏其事,並於朝會之上計擒明昭等,盡誅之。友仁悉知,隨彥彬同赴重慶,請罪謝恩。自是,友仁用事尤為專恣。
開熙四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大將軍徐達一舉收復陝西,並移兵於蜀邊,夏興元守將劉恩忠以漢中城降,吳友仁遂率兵三萬欲奪之。友仁數攻不克,乃大置攻具圍城,值明援軍奔至,友仁敗遁保寧,不復窺視,而蜀中為之震恐。
面對大明已據秦隴進逼巴蜀的嚴峻形勢,自知難敵的丞相戴壽早就惶然無計。而吳友仁卻大言寬主道:“吾蜀襟山帶江,遠非中原可比。遇有緊急,據險可守,軍糧充足,可待時日。雖敵勇將強兵,其奈我何!為今之計,莫若於外假修好以緩敵,於內修武事以備敵。”幼主從之。

人物事件

當年八月,明昇遣使修書大明示以結好,早有滅蜀之心的朱元璋藉機璽書直言:“朕歷觀古今之有蜀者,如公孫述、劉備、李特、王建、孟知祥輩,皆能乘機進取,而善守之道未聞……”吳友仁見“緩敵”之計不成,遂強為武備,以鄒興固守瞿塘,戴壽會知院向大亨增援成都,自己仍固守保寧。
洪武四年(開熙五年,1371年)正月,時機成熟諸事齊備的朱元璋遂發兵進取大夏:命征西將軍湯和帥副將軍廖永忠統軍十萬由三峽進取重慶,命前將軍傅友德帥副將軍顧時統軍十萬,由秦隴進取成都。早在夏主明玉珍死,原結好夏主的吳王朱元璋乘遣使前往弔唁之際,就有命畫師隨從,暗將蜀之交通險易之圖繪就,可見極有遠謀。再加上前將軍傅友德,本從劉福通反元,後隨李喜喜入蜀,喜喜死,從明玉珍,因不見用,遂投朱元璋,故對蜀之山川形勢也瞭然於胸。朱元璋命他從秦隴間道伐蜀,也基於此。後來蜀平,友德居功第一,亦與此有關。
當湯和舟師還受阻於瞿塘之時,傅友德軍卻一路破階州、文州、綿州而至漢州。六月,湯和軍至重慶,明昇迎降;七月,傅友德軍平成都。朱元璋遣專使諭湯和曰:“為將貴審機而重料敵。古雲‘雖有智慧,不如乘勢’。今全蜀已下,惟吳友仁尚據保寧,偷旦夕之命,乘機而取之,如破竹之勢,無不克者。將軍徘徊不進,何也?吾付將軍以大任,而臨事往往逗撓,如此何以總軍政,寄國命乎!”湯和即遣周德興會兵傅友德。十月,克保寧,執吳友仁、戴壽、向大亨及司寇莫仁壽等班師回京。戴壽等自知必死,皆鑿舟自沉。唯有最後擒獲的吳友仁,可能枷械最嚴而至南京。朱元璋斥之:“寇漢中,起兵端,致明氏失國者,吳友仁也!”遂誅之於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