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塔

吳公塔

吳公塔位於紫溪市鎮東西側向、紫溪河北岸,緊靠湘桂鐵路處。塔建於清乾隆壬申(1752)年五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公塔
  •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紫溪市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吳公塔位於東安縣紫溪市鎮東側紫水河畔的玉色懸崖上,對岸有象鼻山和唐帽山,遠觀兩山山貌,峰巒起伏,形似二龍戲水。吳公塔建於清乾隆庚申年(1740)。據清光緒 《東安縣誌》記載:“知縣吳德潤與荊道乾先造浮屠,塔建成後,民眾將此塔以‘吳公’命名,以示紀念。”吳公塔距縣城9公里,湘桂鐵路臥枕塔旁,是東安縣保存比較完整的古蹟之一。塔形奇特,青石結構,七層八面,高28M,底座直徑11M,一二三四六層均砌有石欄。第五層塔中,有石碑四塊。塔內砌有石級,迴旋而上,可至塔頂,頂端堆疊有下大上小的石鼓三隻,鼓旁砌有石級供遊人歇息。人們站立塔頂,極目遠眺,古城雄姿,盡收眼底,俯視奔騰紫水,江心帆影,歷歷在目,風景如畫,令人神往。
吳公塔
紫溪市是老縣城附屬城鎮,自宋雍熙元年(984)至民國36年(1947),縣城都在紫溪。清乾隆十四年(1749)冬,時任東安知縣吳德潤主持,在縣城邊建造這座塔。起初取名叫“回隆塔”,希望此塔能開啟一方文運,“回澗紫水文光射”,主要是起教化作用的,與佛教無關。不料塔還沒建好,這位為官清廉、善斷訟事的人民好縣長吳公就調走了,建塔工程停了下來。續任縣令荊道乾是個為政為人都很正直的厚道人,接著建這轉風水、得民心的塔。歷時三年,於乾隆十七年(1752)竣工。荊道乾並未貪天功為己有,為紀念前任縣長的功績,把這塔命名為“吳公塔”
全塔青石結構,塔形奇特,建造嚴謹,七層八面,高28米,底座直徑11米。第一、二、四、六層周圍砌有青條石迴廊,可供遊人憑欄遠眺。第一層內有供佛像的壁龕。除第四層外,其餘各層均有券門。每隅角砌有斗拱。第五層中有石碑刻4塊,其中有2塊分別鐫刻吳德潤與荊道乾的詠塔絕句一首。塔內空砌,有石級可迴旋至塔頂。塔頂為3隻下大上小的石鼓相疊而成。鼓下砌有石級二層,可供遊人憩息。
吳公塔堅實牢固,雖歷經風雨,並無損壞,全塔保存完好。吳公塔古稱“塔峰插漢”,是紫溪市的“清溪第一景”。登塔極目,數十里風光,盡收眼底,最為壯觀。1983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