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椿

吳之椿

吳之椿(1894年5月20日-1971年8月11日),湖北省江陵(今沙市)人;民國初年於武昌文華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1920年回國,任暨南大學教授;1923年夏,應邀回湖北任武昌國立商科大學教授,支持學生進步活動,1926年,北伐軍進逼武漢,隨軍北伐;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任外交部秘書兼政務處長。次年1月,協助部長陳友仁與英方談判,並參加“英租界臨時管理委員會”工作,具體主持租界內一切事務,後協助陳友仁收回九江英租界,大革命結束後,遠赴歐洲學習,1928年回國,此後相繼在在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政法學院任教,1971年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之椿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江陵(今屬沙市)
  • 出生日期:1894年5月20日
  • 逝世日期:1971年8月11日
  • 職業:學者、原北京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人物簡介,人物著作,

人物簡介

吳之椿(1894—1971),江陵(今屬沙市)人,1894年5月20日生。
吳之椿先生譯著《論出版自由》吳之椿先生譯著《論出版自由》
民初畢業於武昌文華書院,1917年官費赴美國入依利諾依大學,1920年獲文學士學位;又入哈佛大學,次年獲碩士學位;嗣後在倫敦政治研究院和法國巴黎大學深造。
1922年夏歸國後,歷任中州大學、武昌國立商科大學、中山大學教授。
1926年秋,吳之椿加入國民政府外交部,任秘書兼政務處長;次年1月,漢口 “一·三”慘案發生後,作為部長陳友仁的助手參與收回漢口英租界協定的談判,後協助收回九江英租界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7月15日,汪精衛背叛革命,在武漢秘密召集“分共”會議,宋慶齡堅不赴會,以陳友仁為代表,赴會發言表示堅決反對“分共”。同日由吳向中外新聞界發表《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並印刷成傳單,在武漢三鎮大街小巷廣為張貼,“寧漢合流”後辭職,隨宋慶齡、陳友仁前往莫斯科。1928年春取道西歐,在巴黎大學和柏林大學聽課,是夏回國。
吳之椿回國後,旋應新任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之聘,任政治學系教授、系主任,併兼教務長。主持政治學系後,與教師共同努力,在系務方面多有改進,相繼增聘了張奚若、萊特(美芝加哥大學國際法教授)、胡道維等學者任教,強大師資,充實課程。1931年春因病辭職。
蒞年起至解放前歷任青島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教授。其間仍熱心時政,如1945年與張奚若等十教授聯名上書蔣介石毛澤東,就國共商淡、民主建設事宜發表意見,1947參與發表《十三教授保障人權宣言》抗議國民黨政府非法逮捕進步人士等。
新中國成立後,吳之椿繼任北大教授,1952年改任北京政法學院教授,1958年11月退休,1961年11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971年8月11日病故,終年77歲。

人物著作

吳之椿著有《青年的修養》、《民治與法治》、《自由與組織》;譯有《德國實業發達史》、《近代工業社會的病理》、《論出版自由》、《印度簡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