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蠟渣油

含蠟渣油

含蠟渣油即石油蠟。

石油蠟主要成分為石蠟,熔點30℃-35℃。主要用作食品及其他商品包裝材料的防潮、防水。還可用作化妝品原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蠟渣油
  • 含義:石油蠟
  • 主要成分石蠟
  • 用途:食品及商品包裝材料的防潮、防水
石油蠟的產生,油井結蠟的危害,油田除蠟方法,石蠟控制方法,後期產品,石蠟,地蠟,液體石蠟,石油脂,

石油蠟的產生

石油是有多種成分組成的,一般都含蠟。自從人類石油開採以來,就無時無刻不與蠟打著交道。蠟在油管道中的聚積是石油工業中令人頭痛的難題。據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不完全統計,僅美國每年用於清除油井結蠟的這項費用就高達600萬美元。所以蠟也是石油科技工作者長期探討的課題之一。
在油田未開發之前,原油是埋在地層中的,這時是處於高溫、高壓條件下,原油大多呈單相液體存在,蠟是完全溶解在原油之中的。在油層的開發過程中,當原油從油層流入井底,再從井底沿井筒舉升到井口時,隨著壓力、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後,蠟就從原油中離析出來,形成的結晶顆粒在一定條件下聚積增大,並且不斷地黏結在油管壁上,這就是油井的結蠟
科學家調查了已探明的世界各個油田,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高含蠟原油很少產自世界最豐富的油產區,如中東、馬拉開波灣、墨西哥、美國德克薩斯等地。而地球各大洲的一些特定區域,包括我國的一些油區的第三系,原油中的含蠟量則很高。
產出高含蠟原油的地層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1. 幾乎都是砂泥質岩系;2.所有岩系均在低含鹽或半含鹽環境中形成;3.大多數地層都含煤層、油頁岩或其他高碳質沉積物;4.生油層大多形成於靠近陸地邊緣的湖泊、海灣及三角洲地區;5.蠟與硫互相不容,即在產出高蠟原油的地層中含硫量低,產出高含硫原油的層系含蠟量低。
人們終於認識到,高含蠟原油反映了某類生油物質的影響,這些物質主要生於淡水、低含鹽的水體和沿海沉積環境中。例如,我國東部大部分油田就形成於這類沉積環境,所以大多高含蠟。高含蠟原油幾乎不產於廣闊海洋的正常海相沉積物中,這一點,在我國西北地區古生代低層油藏中也有驗證。
高含蠟原油主要生成在第三紀、白堊紀和石炭紀時期的地層中,這些地質歷史時期正是陸生生物繁盛的時期。所以有理由相信在地區歷史中,生油物質至少會有一部分為陸源植物物質,而且正是它們使原有的蠟質大大增加了。

油井結蠟的危害

井口、地面管線的結蠟,井口回壓增大,深井泵壓頭增大。
深井泵出口結蠟、油管沿程損失增大、地面驅動系統負荷增大。
下泵部位結蠟、泵的吸油狀況變差。
泵吸入口以下結蠟,泵效降低,易燒泵。
結蠟對產量的影響。縮小了油管孔徑,增大抽油桿外徑,增加了油流阻力,使油井減產,嚴重時會把油井堵死,發生卡泵現象。深井泵結蠟易產生泵漏失,降低泵的充滿係數,減少抽油井的產量。
結蠟對懸點載荷的影響。抽油機井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油管內結蠟嚴重,在結蠟井段的摩擦阻力增大。上衝程中增加懸點載荷;下衝程中故減小懸點載荷。也就是說,結蠟引起交變載荷的增大,影響抽油桿工作壽命。
結蠟易造成對桿管偏磨,增加作業工作量。

油田除蠟方法

由於各個油田的情況不同,蠟的性質也會各異,在常規的原油開採過程中,除蠟的方法主要為:機械方法、熱力學方法及化學方法等。近年來,人們又摸索出一些新的除蠟方法。
有一種間接的除蠟方法,可利用太陽能進行二次採油。它是在井口將采出的原油加熱,再將一部分加熱了的原油注回油層中去,從而降低了油層中剩餘原油的黏度,使這部分原油易於開採、泵送和處理加工。首先,科技人員利用太陽能(也可以利用地熱等其他低價能量)加熱原油儲罐內密閉的換熱盤管中的循環工作液體,工作液體將熱能傳遞給儲罐中的原油;然後,再將已加熱的原油泵入油層,加熱油層中的剩餘原油,使其黏度下降,提高原油採收率。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儲油罐通常位於一口或多口生產井附近,用於臨時儲存從油井輸出的原油
在現階段,我國的油井大多數還使用傳統的刮蠟器方法除蠟,費時又費工,效率低下。而國外一些油田,目前已開始採用商品化的細菌製品,控制油井結蠟。在生產實踐中,人們將固態的或液態的細菌製品注入到適合的油井井底,使細菌在那裡生長繁殖並不斷地氧化原油中的蠟質組分,同時產生有機酸等中間代謝產物,減少原油中的蠟質含量,增加蠟質組分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從而達到控制油井結蠟的目的。

石蠟控制方法

現國外一些油田多運用非化學的方法來預防和消除流體中石蠟的形成、預防油井及管路中石蠟的堆積,同時在消除顆粒物靜電、水垢處理等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套用。電磁防蠟除垢器(簡稱LKC)已經被證實能在石蠟控制、水處理/水垢控制中代替化學物質的使用,極大的減少了對設備中所需的管道清理。
原油開採和輸油管線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石蠟積聚,限制原油流動。原油產量由給定時間內經過任何給定管道的流量所決定。過去是用熱油、清管和化學方法控制石蠟沉積,現在用因愛特石油流量電磁流體穩定系統能夠穩定原油。保持石蠟懸浮於溶液中。
如同水和其它流體,油有一個當暴露於感應場中可以被改變的分子結構。電磁力粘接工藝是通過電動能將石蠟分子粘接到其它分子上以穩定石蠟分子。穩定過程(形成分子鍵)中和石蠟分子,失去從溶液中析出並在內管壁表面形成沉積的能力。
當此流體穩定系統被安裝在地上油井口排放處時,流體極化現象對來自油井的輸入油產生逆反作用,這取決於施加在碳鋼管道上電磁感力有多強。這些電磁感應力重新排碳鋼管道內以及油中的分子,在管殼中形成一種分子鏈。電磁感應力足以將石蠟分子保持在溶液中(懸浮)。電磁感應能與線圈長度無關。它是通過極化發生作用,可以在無窮盡距離上雙向進行測量。例如電磁感應能的必然定律是在一段足夠長鋼管的中心安裝一個短的感應線圈。當給線圈通電時,整個油管都會被磁化。
含蠟渣油
圖 1: 當分子任意出現時,正常情況下在未處理的油中它們依附在管壁兩側。
圖 2: 磁場路徑。這種磁力形成正確的磁能與油系統兩級分化分子。
圖 3: 當分子系統處理過後,內磁力以定向陽極和陰極的方式產生一條分子鏈,導致上游和下游碳鋼油管中的分子出現極化。

後期產品

由含蠟餾分油或渣油經加工精製得到的一類石油產品,包括石蠟地蠟液體石蠟、石油脂等。目前,石油蠟占蠟的總耗量的90%,其餘為動植物蠟(如蜂蠟、羊毛蠟等,主要組成為高級脂肪酸和醇化合成的酯類)。

石蠟

又稱晶形蠟,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潤滑油餾分經溶劑精製溶劑脫蠟或經蠟冷凍結晶、壓榨脫蠟製得蠟膏,再經溶劑脫油或發汗脫油,並補充精製製得的片狀或針狀結晶。主要成分為正構烷烴,也有少量帶個別支鏈的烷烴和帶長側鏈的環烷烴。烴類分子的碳原子數約為18~30(平均分子量250~450)。主要質量指標為熔點和含油量,前者表示耐溫能力,後者表示純度。根據加工精製程度的不同,可分成全精鍊石蠟、半精鍊石蠟和粗石蠟三種。每類蠟又按熔點(一般每隔 2℃)分成不同品種。其中全精鍊石蠟和半精鍊石蠟用途很廣,主要用作食品及其他商品的組分及包裝材料,烘烤容器的塗敷料、化妝品原料,用於水果保鮮、提高橡膠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韌性、電器元件絕緣、精密鑄造、鐵筆蠟紙、蠟筆、蠟燭、複寫紙等。粗石蠟由於含油量較多,主要用於製造火柴纖維板、篷帆布等。含油量4%~6%的石蠟,又稱皂用蠟,用於氧化生產合成脂肪酸。石蠟的另一用途是經裂化生成α-烯烴
石蠟中加入聚烯烴添加劑後,其熔點提高,粘附性和柔韌性增加,而廣泛用於防潮、防水的包裝紙、紙板、某些紡織品的表面塗層和蠟燭生產。通常所用的添加劑是分子量1500~15000的聚乙烯,或分子量3500~40000的聚異丁烯,添加量0.5%~3%。

地蠟

又稱微晶形蠟,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淺渣潤滑油料經溶劑脫蠟、蠟溶劑脫油和精製而得的微細晶體,也可以天然礦地蠟以及沉積在含蠟石油油井管壁、原油貯罐和輸油管線中的固體物質製得。地蠟的成分比石蠟複雜,視原油的不同,除正構烷烴外,還含有不同數量的多支鏈異構烷烴及環狀化合物。烴類分子的碳原子數約為 40~55(平均分子量大於450)。具有良好的觸變性,不易脆裂,防濕、密封、粘附性和電絕緣性好。含少量油的提純地蠟的滴點(在標準設備中加熱熔化開始滴下的溫度)為67~80℃。常用於電訊元件絕緣、鑄造模型(蠟模)、產品密封、地板蠟等。滴點為62℃的地蠟,摻入甘油等輔料,用於製造潤面油、髮蠟、冷香脂等。地蠟經適度氧化後可用作巴西棕櫚蠟的代用品的組分。

液體石蠟

原油蒸餾所得的煤油或輕柴油餾分經分子篩脫蠟或尿素脫蠟製得的液態正構烷烴。熔點低於27℃,碳原子數約10~18(平均分子量150~250),主要用於生產烷基苯磺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以及非離子型合成洗滌劑(見表面活性劑),用於氧化生產高級醇,也作為生產石油蛋白的原料。

石油脂

是含油的地蠟,為油膏狀半固體。習慣上將未精製的稱為石油脂,精製後的稱為凡士林。商品石油脂滴點為55℃,用於製造提純地蠟或用作潤滑脂。商品凡士林中的醫藥用凡士林是經發煙硫酸-白土法或加氫精制法深度精製而成,滴點約40~54℃,用於配製藥膏。工業用凡士林精製深度較淺,用於金屬防鏽或作潤滑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