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處理

含油污泥處理

含油污泥是指:在石油開採、運輸、煉製及含油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油固體廢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油污泥處理
  • 外文名:Oily Sludge Treatment
  • 性質:化學工藝
  • 方法:生物法,萃取法等
含油污泥處理目的主要是除去注水系統中的懸浮物,改善注水水質和外排污水水質,同時,解決由於清罐污泥對環境的污染。
含油污泥處理最終的目的是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原則。含油污泥常用的處理方法:機械濃縮法、焚燒法、自然沉澱法和物理化學分水—化學固化法。
機械濃縮法:主要靠離心機、板框式壓濾機、乾餅過濾器等設備,脫出含油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含水在40%~50%之間。脫水效果好,運行可靠,不受氣候影響,工作周期短,占地面積少等。缺點是扔產生二次污染。
自然沉積法:主要靠乾化床和污泥池,經自然脫水,風乾使污泥乾化。特點:占地面積大,周期長,受環境和氣候影響大,工人勞動強度大,工藝簡單。缺點是仍能產生二次污染。
焚燒法:主要靠焚燒爐,將濃縮後的含油污泥中的有害成分,經高溫焚燒掉。特點是:投資比較大,處理能力小,處理成本比較高。優點:處理後的含油污泥不再產生二次污染。
物理化學分水—化學固化法:在離心脫水的基礎上,首先進行化學分水,再利用不同性質的化學藥劑進行物理化學固化。特點是:固化成本較低,便於機械化施工,固化物有一定的機械強度,處理能力大。優點:固化後的污泥不再產生二次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