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化丸(《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六之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含化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六。主治上焦煩熱,口舌乾燥,心神頭目不利。

基本介紹

  • 名稱:含化丸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六
  • 組成:石膏、寒水石、白蜜
  • 主治:上焦煩熱,口舌乾燥,心神頭目不利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石膏半兩(細研,水飛過),寒水石半兩(研如面),白蜜半斤。

用法用量

以水四大盞,煎取一大盞半,綿濾過,入蜜同煎令稠,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主治

上焦煩熱,口舌乾燥,心神頭目不利。

附方

名稱:含化丸
組成:蛤蚧(去口足,炙)、訶子(去核)、阿膠(粉炒)、麥門冬(去心)、北細辛、甘草、生乾地黃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食後含化一丸
主治:肺間邪氣,胸中積血作痛,失音
出處:《婦人良方》卷五
名稱:含化丸
組成:海藻、海蛤(煅)、海帶、昆布瓦龍子(煅)、文蛤(即花蛤,背有斑紋)、訶子(去核)、五靈脂、豬靨(焙乾,另研)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臨臥含化,時時咽下。兼灸法,以助丸功
主治:癭氣
出處:《準繩·瘍醫》卷五
名稱:含化丸
組成:杏仁、枇杷葉、官桂、人參
用法:煉蜜為丸。含化。以愈為度
主治:喉中食噎,如有物者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

重要文獻摘要

《古今醫統大全》:“含化丸,主治上焦煩熱,口舌乾燥,神思不清,頭目不利。石膏半斤,細研水飛,寒水石同上 白蜜半斤。以水四大锺煎取锺半,綿濾過入蜜同煎稠,丸如芡實子大,常含化一丸津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