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維果

向維果

向維果,字木邨,1942年9月生,四川成都人。著名書畫家,美術研究者、評論家;時尚隱士。少年時即受家學承傳,學習繪事,後得益於蜀中名流吳一峰、劉既明、陳子莊諸先輩。學修繪畫史論及詩文,研究中國畫並從事美術評論;主張革心向道,以文養畫。先後出版著作有《成都壩子》(1993-成都出版社)、《心道札記》(2011-中國文化出版社) 等書籍。正待出版書籍《焦墨指要》(論著)、《向維果 渴筆系列作品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向維果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942年9月
  • 職業:四川中囯畫焦墨研究會會長
人物履歷,任免信息,成長曆程,藝術評價,作品賞析,

人物履歷

早年曾為中學美術教師,電子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尙任四川中囯畫焦墨研究會會長;成都市九三學社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岷山畫院顧問;漢中蜀漢畫院藝術顧問;《華夏大家》雜誌顧問;《漢河書院》顧問;《大蜀美術》主編;《味象》季刊主編。

任免信息

2015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第95次常務會議決定:聘任向維果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成長曆程

少年時即受家學影響學習繪畫。後得益於蜀中名流吳一峰,劉既明,陳子莊諸前輩。並學修畫史論及詩文。八十年代初, 形成個人第一面貌,個性化之意境,積墨疊色,渴筆滃染法, 筆墨特殊,被社會肯定。並由成都出版社出版發行有《向維果 成都壩子畫集》,《峨眉扇面》等專著。作品一時流傳於港台,新加坡,韓國,法國,荷蘭及澳太各地。人稱“成都壩子畫家”. 此後, 仍不滿自我. 再度潛心傳統. 回溯沈周,龔賢,擔當,髡殘蒲華,齊璜,研究黃賓虹,著重於焦墨畫法之研究與突破, 重視寫生,詩文,畫評學術之探索,苦修不輟, 圖謀求變. 舒展性情, 獨標一格。擇善固執, 孤膽獨赴以求高寒……木邨談藝
向維果近影向維果近影
在中國畫中,焦墨是最具極端用墨法則的畫法。清程邃已善用焦墨作畫,近代黃賓虹亦多用焦墨,今人張汀能以純焦墨作畫,使焦墨有了更大的進步。
焦墨或可稱之為枯筆,渴筆,竭墨。黃賓虹晚期作品多有枯筆山水,畫風渾厚華滋,筆墨深沉而濃黑,當為焦墨畫者之楷模。
焦墨之技法,其難點是對含墨行筆過程中墨滲於紙上之流速把握。潤枯之關係,全在一畫之間,若無深厚功底,斷不可作焦墨畫。賓翁有雲“非文人莫屬”。
寫生中的向維果寫生中的向維果
焦墨畫之黑白關係與一般繪畫之黑白,有相似處亦有不相似者。按透視原理:“近清晰,遠模糊”而論。焦墨畫中之近,為墨重,點線較黑(墨飽),故輪廓清晰度高;遠,墨色枯竭,使筆觸不明確而逐漸模糊不清。然,近處亦可能處理得很明亮,但這裡更需要輪廓清晰,所以,焦墨畫中的黑白是以墨的枯渴為黑白,為深淺,為濃淡,皆為互補之關係;相互襯托,遠、中、近之處理,縱深之關健,都是在枯與渴之中產生。
焦墨作品之成功與否,決定於“枯潤”二字。枯潤與黑白,既有相同處又乃絕對不同。上段文字所言之黑白,兩者互補,可言其相似處也。斯言者,則為“華滋”“潤含春雨”之道理。是感觀意識,純情緒化心之所達也者。陰陽兩極之變化,無窮無盡......故乃法無定法。曾記否,青城山之上清宮有聯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言之極是,與吾焦墨之道同也。

藝術評價

陳沫吾品讀向維果焦墨山水,使人自然想到石濤所推崇的“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我自用我法”的中國畫境界。我理解維果之畫是人與自然之間進行的一種無聲交流,也是心靈的溝通,更直接的說就是其內心深處的饑渴。這使得他拋棄了機械的法則,用自己獨特的焦墨語言來表現心中的逸氣,直接使自然萬物成為和自己對話交流的生命之相,這看上去很“瘋癲”,然則大不為然。恰恰正是這種隨心而動的情感,才是無我之境的永恆體現。向維果的焦墨山水之所以能自鑄新格,走向抽象化、情感化,這正是他充滿個性的“心象”表達。他把自己內心感受是放在第一位,沒有什麼比他自己內在的情感和精神更為重要。他的焦墨山水也正是他心靈深邃處的自然釋放與流露。他的創作則更多的是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是其情感的追求,不受“死”法之限,更不追逐市場的需求,也不迎合他人的口味。
向維果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