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論是真正由孟子提出的(“性善論”是由《荀子》中虛構的“孟子”提出的,並不代表孟子的觀點,但卻廣為流傳)關於人性善惡的觀點。孟子認為,人趨向於善良,就像水向下走一樣自然(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一些人作惡,是因為外部環境迫使的(其勢則然也)。
孟子提出的向善論是儒家仁義道德的人性依據,是對儒學的重大貢獻,也是對中華文明的重大貢獻,因為把核心價值觀提出來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向善論
- 提出者:孟子
- 出處:主要見於《孟子·告子》
- 誤區:性善論
出處,提出者簡介,論述,
出處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孟子·告子》上)
提出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周朝諸侯國鄒國(今山東省鄒城)人。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論述
人性問題,是告子提出來的。
告子的態度很明朗,觀點也很鮮明:一、人性是存在的,也是天生的,它就是人的天性;二、人的天性就是飲食男女,即自然屬性,叫“食、色,性也”;三、作為自然屬性或人的天性,人性無善惡。
對此,孟子不能同意。
於是,辯論在告子和孟子之間展開。
告子說:天生的就叫作性。
孟子反問:天生就叫性,好比白就叫白,是嗎?告子說:正是。
孟子又問:因此,白羽的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玉的白,是嗎?
告子又說:正是。
孟子再問:那么,狗性就是牛性,牛性就是人性嗎?
告子怎么回答?
不知道。
從《墨子》開始,諸子講述的辯論案,都是以對方無話可說告終。像《論語》那樣如實記錄的,罕見。不過,孟子的意思卻很清楚。
第一,不要抽象地談性質。抽象地談,羽毛、雪花和玉石,沒有區別,都是白的。由此及彼,白羽、白雪、白玉,跟白馬、白羽、白雪、白玉,跟白馬、牡羊、白狗,也沒有區別,也都是白的。那么請問,這樣的性質,有意義嗎?
第二,也不要談什麼“人的天性”。論天性,人與動物並無區別。比如吃東西和生孩子,動物也會,也想,也能做,還不差。如果把這看作“人性”,豈非“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
所以,要么別談人之性,要談就談社會性。
那么,人的社會性,有善惡嗎?
孟子認為有,告子認為沒有。
告子說,天生的人性就像水,東邊開了口子就往東流,西邊開了口子就往西流,哪有什麼善惡之分?
聽起來,這很有道理。
於是孟子接過了話頭。
孟子說,沒錯,水的流動,確實無所謂向東還是向西。但,難道也不分上下?要分的吧!水尚且要分上下,人難道就不分善惡?也要分吧!
怎么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這同樣聽起來很有道理。的確,所有的水,都是往低處流的。因此,所有的人,也就都要往高處走。水,有往高處流的嗎?沒有。那么,人也沒有不向善的。
呵呵,有問題嗎?
有。
先請問:照此說來,人性本善嗎?
不,向善。正如水性,並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趨向於低處;人的特性,是趨向於善良。這就叫“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觀點。本善不是。
那么,所有人都向善嗎?
是。這就叫“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有人作惡?
環境和條件使然。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來,也會上山。但,你能說這就是水的本性嗎?
當然不能,只能叫“其勢則然也”。
同樣,人性向善,只是一種可能性,並不等於一定就善。你創造和提供善的環境和條件,他就善。反之,則可能惡。也就是說,性善,只是“可以為善”。
這就要問:為什麼可以為善?
因為人性當中,原本就存在著善的可能性,這就是同情心、羞恥心、恭
敬心和是非心。這四樣東西,是每個人都有的。孟子說──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認為,這就是共同人性。由此產生的,是共同價值,即仁義禮智。其中,惻隱之心就是仁,羞惡之心就是義,恭敬之心就是禮,是非之心就是智。
所以,仁義禮智,並不是外部世界強加的,而是每個人都固有的,只不過大家沒怎么注意而已。其實,只要認真想想,努力追求,則“人皆可以為堯舜”。相反,捨棄向善可能性的,就成為惡人,這就叫“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這就是世人有善有惡的原因。
仁義道德的人性依據,也就在這裡。
這當然是對儒學的重大貢獻,也是對中華文明的重大貢獻,因為把核心價值觀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