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隱山,在浙江縉雲縣衙東北,一名窪尊山,唐縣令李陽冰秩滿(江寧令)退居於此。故名。吏隱山原名和尚山,因仙吏李陽凍的隱居始稱吏隱山。吏隱山海拔才190多米。李陽冰進仕後,三分之二時間在此,縉雲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吏隱山
- 位置:縉雲縣東北
- 原名:和尚山
- 海拔:190多米
歷史遺蹟,吏隱山記,地圖信息,
歷史遺蹟
吏隱山石壁上刻“吏隱山”三字。2008年發現了《吏隱山記》。除此外,尚留有“陽冰洞”(一稱雪洞)、“窪尊石穴”和“陽冰房舍”的基腳等遺址。另據《問才學》與其他史料記載,篆刻作品,其中實物尚存1件,即《吏隱山記》殘篆;實物已亡佚3件:《窪尊銘》、《惡溪銘》與《謝公石》。在《吏隱山記》左側,還有陽冰之兄李湜於(辛)(亥)(之)明年十(月),即大曆七年(772)壬子十月勒楷書《唐李湜題記》殘碑一幅,直寫十九行,行十字,共195字,字徑12公分。經千年風雨剝蝕,已殘缺不堪,不可通讀。
另以吏隱山為中心,四周有系列古蹟:1,在吏隱山東北200米處的忘歸台山發現《忘歸台》遺址。東側懸崖原勒有《忘歸台銘》,實物已亡佚,《縉雲縣誌》尚留有碑文錄載;2,在吏隱山西山腳下有仙岩寺與鐘樓(已亡佚);3,在吏隱山東南山下有六堂,原為李令官邸;4,在西南山下原有五雲學宮,李令改為縉雲縣學,並勒刻《縉雲縣學》門牌碑立於縣學門口、修有文宣王廟;5,李令在吏隱山西丹陽坊建有丹陽廟(今劇院巷2-6號。一稱禹王廟、平水大王廟)企求常年平分雨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吏隱山記
經考證,“記”為左相李适之的親生子、中書舍人、陽冰族兄李季卿為李陽冰五十歲賀壽所撰的散文一篇,由李陽冰作篆勒刻,落款署名寫:“李陽冰篆書,辛亥年”,以歲推之為大曆六年(771),此年,李陽冰整五十歲。另“記”中還記載了“吏隱山”三大字由左相李适之的長子李曜卿命名並書,於天寶五年(746)勒就,由此和尚山始改稱為吏隱山。
《吏隱山記》的特點:縱向字行不垂直,自右上向左下傾斜(順岩理),字的長短也不一,最長的“壽”字,20厘米,最短的“此”只有12厘米,是李陽冰所有摩崖碑刻中字數之最。《吏隱山記》為李陽冰50歲,篆書已趨成熟時所作,功底堅實過硬,筆劃勻細流暢,筆力雄強迪勁,勃勃生機。《吏隱山記》主要記載著李陽冰在縉雲吏隱山的隱居生活與五十歲賀壽的情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並有李陽凍的署名與落款年間。
對《吏隱山記》的考證。據宋歐陽《集古錄目》有一段文字記述:“凡數百字,雖首尾不清,文字缺滅,而歷歷可讀。其間多述山水景物,其最後曰:‘名之曰吏隱山’,又曰:‘時唐(書)百二十九載。’以歲推之,則天寶五載也。”(註:《集古錄目》卷七)筆者花了一年多時間的辨認,《吏隱山記》原有二百餘字,分正文、附文兩大部分,正文148字,已認出93字。通過考證,根據唐李方伯《陽穀清風》詩、明萬曆《括蒼匯紀》、《寶刻叢編》、《先塋記》等史料校正堪補了55字。彌縫其闕全文如下:
釋如下:旨為照,唯吏隱山陽穀。李陽冰畢業漩璣掛冠,為此以松青陰涼清風。乃以新尉京師浩穰李陽冰到此隱居,吏隱山平亦險,冰而壽。陽冰隱居為躇六眼,仰望紫極,更以遇靈露。《吏隱山記》季卿書集,季卿侍郎之子。曜卿撰、書山名。新尉以陰傳陽,躬入篆室,為照而眉實。辛亥年為李陽冰五十賀壽,陽冰喜會親友於福地,名之曰:吏隱山,時唐書百廿九載。李陽冰篆書 辛亥年九月九日
《吏隱山記》共分五個自然段,其中心思想:一是李陽冰緣何要隱居於吏隱山;二是吏隱山的山水景物;三是隱居情況與思想感受:以隱爭露、以陰傳陽,如何使抱負與理想得以實現,為照更眉實;四是《吏隱山記》與“吏隱山”三大字的撰者與書寫者;五是親朋好友為李陽冰五十賀壽與會客面友的情況;最後為落款與勒刻年間。
光陰荏苒,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李陽冰也已被湮沒於歷史長河中。吏隱山的核心是一個“隱”字,“真事隱”真正內涵是埋名隱身,掩蓋真相。在吏隱山至今似乎還能聞到一股強烈的火藥味。
地圖信息
地址:南塘路與朝暉路交叉口西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