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動物文學典藏書系:水怪》是2014年1月1日中國測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子玉。
基本介紹
- 書名:名家動物文學典藏書系:水怪
- 出版社:中國測繪出版社
- 頁數:167頁
- 開本:32
- 作者:李子玉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麝鼠黑脊背
狐狸“漁夫”
白尾巴和圓耳朵
鐵腹阿青
小島上的雪碑
山雀和杜鵑
南山草
水怪
後記
文摘
1
我十歲的時候,曾住在奶奶家。那是靠近森林邊緣的一個村莊,村外面有一條小河。乾旱的時候,小河就斷流了,形成一片一片的小水灣。水灣里的魚可多啦——柳條魚、麥穗魚、鯽瓜片兒,還有金鱗紅尾巴的鯉魚拐子。我每次到那裡去,都能夠釣回來滿滿一網兜。
有一天傍晚,魚可愛咬鉤了,釣上來的魚兒一條條裝進兜里,可是那浸在水中的網兜卻越來越癟下去了。我覺得奇怪,提起來一看,網兜底破了個拳頭大的洞。我以為是自己大意了,急忙把破洞紮好。可過了一會兒網兜又破了,我再提起來看,明顯有牙齒咬過的痕跡。
在我們這一帶的小河裡,潛伏著一些兇猛的黑魚和鯰魚,可是它們那又細又小的牙齒要咬破網兜是不容易的。再有就是龜鱉一類,但這些膽小的東西躲人還來不及,不敢冒這險的。根據網兜被咬的時間和破洞的大小來判斷,幹這件壞事的傢伙一定有更大的嘴巴和鋒利的牙齒。我決定把這件事情弄清楚。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我又釣到了幾條魚,把它們裝進了網兜,放到淺水處可以看得見的地方,然後躲在樹後面偷看著。這時候,魚兒好像都找地方休息去了。水面上變得異常平靜,沒有一道波紋,只有從樹上飄落下來的兩片黃色樹葉,像小船似的輕輕飄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突然,樹葉旁邊打了一朵浪花,接著一個又肥又圓的小腦袋浮了起來。它先長長地噴了一口氣,又迅速地朝四周看了一眼,便輕輕地朝著裝魚的網兜游過去。只見它咬住網兜啃了幾下,網兜就破了一個洞。接著它又用前爪把破洞支開,把網兜裡面的魚放得一條不剩,然後一返身潛入水中不見了。我只看準了它那像箭一樣的脊背上的黑道道和一條扁扁的尾巴。
麝鼠!這種想法突然在我的腦子裡閃現了一下,我高興得幾乎要驚叫起來。要是真的,那我冬天做棉衣時就用不著發愁沒有一條漂亮暖和的皮毛領子啦。
後記
動物小說——大自然精靈般的花絮
“動物小說”的叫法其實很不準確,似應叫“寫動物的小說”。它是小說體裁的一個分支,描寫的對象主要是動物,其他均與寫人的小說相同。現在的叫法猛一聽,作品的作者和讀者除了人還有阿貓阿狗。細一想,反正阿貓阿狗不識字,要怎樣就怎樣吧!只是我很早就想當寫動物小說的作家。
我沒上過大學,不到一周歲,就失去了母親;童年在華北大平原度過,由爺爺撫養,家中還有曾祖、叔叔,四口人全是男人,生活雖苦,但自小腦海中就留下了質樸的畫面。後來,父親在北京二次結婚,把我接來,動盪的生活便開始了。我轉過九次國小,長時間轉住於不同的人家。國中一年級後自立了門戶;1972年國中畢業,分到了電信技校,做了一名電話架線工。照常規,一個在“文革”開始只上國小二年級,以後的日子又是在學工學農學軍的動亂中度過的中學生,該與作家無緣才是。但我獨特的生活、勤奮的自學幫我補足了駕馭文學所需的文化知識,特別是生活中所遇到的自然界裡的精靈,推動我拿起了筆。二十二歲時,我寫了一本書——《河邊的王國》寄到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三年以後,竟出版了。據此,北京作家協會把我吸收為會員。
於是我有了到海邊參加筆會,到白龍江等地去參加水利、林業等夏令營的機會。中少社的責編又給我開具了到首都圖書館借書的證明信。我第一次看到了美蘇作家寫動物的小說,兒時所見到的小動物立刻浮現在腦子裡。我的第一篇專寫動物的小說《白尾巴和圓耳朵》發表在《人民文學》雜誌,同期發表兒童文學作品的還有著名作家劉厚明,責編有意介紹我們相識,就讓我去給他送一封信。我帶上了剛剛完成的三萬字文稿《小島上的雪碑》,讓他提意見。他當著我的面看稿,後來又轉過身去了。我坐在那裡忐忑不安,真不知他看後會說什麼,他家的錶針一秒一秒地響著。我隨著時針在等待,而他看得是那樣專心,仿佛身邊沒有客人似的。一個多小時以後,他一口氣讀完,對我說:“你現在的文筆,透著清新、亮麗;你所寫的題材,奇特,是難得的好東西。我留下了,準備發重頭……”之後,他開始和我談起動物。這以後,他也開始寫動物,遇到難點時,他會打電話叫我去,問我有關動物的知識。幾次交往之後,我們成了忘年的朋友。
再說《小島上的雪碑》,約我去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責編,比我的父親還大,他說要我壓縮在一萬五千字以內才好發表。我看見經他用鉛筆抹過又塗去的段落、字句,都是看過老作家孫犁的《風雲初記》後才會寫出的。雖然心疼,但還是按著他說的改了,發表之後獲得了文學獎。
趁著當時的興奮,我寫出了《小倉鼠花斑豹》,交到了責編的手裡。發表之後,又引起了轟動。老作家浩然在一次開會時,非要見見我,說此篇寫得真好,帶著華北平原的氣息。我想到得獎是肯定的,但在領稿費時,那位老先生卻拒開,說這是抄襲之作。我非常不解,一個責編在發稿前一字未改卻在發稿後變臉是為什麼呢?細打聽才知道,他也是寫動物題材的作家,我的出現,使他在自己把持的雜誌上幾年發不了稿子,所以才……同行是冤家,我平生第一次體會。
如果僅一篇稿子,也許我不在意,但這個是刊物。我為證明自己不是抄襲,拿去了新作《海狼》,他沒跟我打招呼,就轉寄給了南京;我寄給北京、天津的稿子,也幾年沒有音訊。三年以後,我路過南京,找責編要稿子。稿子在最下層的抽屜里,上面蒙著厚厚的塵土。我再到北京、天津的出版社去問詢,人家拿出了那位老同志的信,我才知道我的面前已遇到了封殺之牆。要突破這道牆,只有調動自身的工作,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才有機會。
靠了好人的幫助,經過試稿嘗試,我轉了乾,調到了團中央《輔導員》雜誌,封殺之牆立刻垮塌了。積壓的作品接連出版。更重要的是,當了團中央記者後,我可以到中緬邊界、中蘇邊界,到舟山或是海南,只要有紅領巾的地方,就可以成行。此時的我就像一條魚跳進了大海,所寫的作品不僅越來越多,而且篇幅越來越長,由原來的寫中篇、短篇改為長篇。我寫陸地動物《海狼》《白狸》《原始森林的女兒》,寫水生動物《淡水魚之王》《金色水妖》《鯉魚寶貝》,寫空中動物《野鴨麻胸脯》,寫海洋動物《大白鯨》《八腳海魔》《潛到了陸地的灣鱷》,寫石器時代動物《古猿人北征》,寫史前動物《征服白堊紀》,寫中國神古時代長達百萬字的《山海神話》(三卷本)。最紅火時,上海一份雜誌同時登載著我的長篇《古猿人北征》和中篇《八腳海魔》。《古猿人北征》獲當時國內兒童長篇最高獎,《征服白堊紀》獲首都讀書優秀文學獎,《山海神話》為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獻禮書。這些作品,都以畫面或堆砌故事為特長,又為以後開發為卡通作品提供了基礎素材。
《水怪》就是在我被封殺前發表的作品,包括《小島上的雪碑》,它同我的另一篇《小倉鼠花斑豹》一樣,是選用最多的作品。後來,劉厚明說這兩篇作品,是因為他那時到國外出差,離開了北京,才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照他的意見,《小島上的雪碑》是應照原文刊發的。後來,有位編選《小島上的雪碑》的責編,看出了被修改的痕跡,向我要原稿,我回答說沒有,他連說太可惜了。現在我把它和同時期發表在不同刊物上的作品(大部分是獲獎的)遴選出來。我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作為一個馴鳥員的自述,奉獻給你們。動物小說是大自然那帶著露珠的花絮,就如同跳躍著的精靈一般活潑動人,願你們喜歡。
李子玉
2013年6月
序言
你瞧,草原上,各種動物都必須各司其職,這樣生物圈才能夠循環不絕。旱獺是以草類為食的動物,但同時傳播著種子。不過,如果旱獺的數量太多,草原就會不勝其“煩”。好在大自然還創造了狼,狼以旱獺為食,讓旱獺的數量無法在激增中失控。一旦人們為了獲取皮毛與保護牲畜而完全消滅了狼,那么草原就必將在旱獺的肆虐中不斷消亡。
永遠不要忘了,人類同動物一樣,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母親為我們制定了無法逾越的規則。人類社會猶如紛繁複雜的謎團,置身其中的你我,是否會時常覺得無法把它看透?然而,從動物文學中,你會發現這樣一個世界:與我們的人類社會相比,它既迥然不同,又似曾相識。它遠離了那無盡的虛偽與矯飾,其中的每個動物,無論是奔跑著的羊,還是不服輸的狼,都活得那么單純與真實,他們都是大自然這幅畫卷中最原始、最清晰的影像。走近它們,聆聽它們,與它們做朋友,我們將更明白這世界,更懂得我們自己。
放眼當前,我國的動物文學仍舊是一座尚未充分挖掘的寶庫。這主要是因為:受我國目前科技與資源的局限,人們對於動物的了解還太少,甚至在許多時候,出於利益的因素,人們都無法與動物和諧相處。其次,潛心於它的作家,以及社會各界對它的關注與投入,真的太少了。長此以往,造成了新作、力作乏善可陳的局面,不斷再版寥寥可數的舊作,成了不得己的選擇。對此,本著高度的職業精神與社會責任,我們感到自己有義務、也有力量來為動物文學開闢一片超越以往、突破障礙的新天地。
《名家動物文學典藏書系》是我國第一套選取動物文學名家最新力作予以收錄的叢書。我們力邀了國內筆鋒精湛、造詣深厚、碩果纍纍的知名作家陸續執筆。這些作品新鮮出爐、飽含心血、百鍊成鋼,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首次以結集出版的方式與讀者見面的精華。叢書中的作品長短皆有、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其中既有輕鬆愉快的場面,也有含蓄深沉的意蘊;既有盪氣迴腸的悲壯,也有詠嘆不盡的憂傷;既有奮發圖強的勵志,也有綿綿不絕的柔情。一個人的少年時代,不能沒有動物文學的陪伴。而這套叢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會帶給你一份小小的驚喜;每一處裝幀設計的細節,都體現著我們對讀者朋友的體貼。如果你還有更新的想法、更多的建議,那么歡迎你來電來函交流,讓我們在動物文學的世界中並肩攜手前行。 測繪出版社文化生活出版分社
2013年6月
編輯推薦
目錄
麝鼠黑脊背
狐狸“漁夫”
白尾巴和圓耳朵
鐵腹阿青
小島上的雪碑
山雀和杜鵑
南山草
水怪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