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動物文學典藏書系》是我國第一套選取一線動物文學名家最新力作予以收錄的叢書。編者力邀了國內筆鋒精湛、造詣深厚、碩果纍纍的知名作家陸續執筆。這些作品新鮮出爐、飽含心血、百鍊成鋼,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首次以結集出版的方式與讀者見面的精華。 這本由金曾豪創作的《白色野豬》是其中一冊。
基本介紹
- 書名:白色野豬/名家動物文學典藏書系
- 出版社:中國測繪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32
- 作者:金曾豪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這本由金曾豪創作的《》是其中一冊。
《半夜敲門》、《清水裡的刀子》……《白色野豬》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會帶給你一份小小的驚喜;每一處裝幀設計的細節,都體現著編者對讀者朋友的體貼。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誤入亂石谷
恐怖石坑
半夜敲門
虐殺
狹路相逢
親切的笛聲
清水裡的刀子
家園
秋夜私語
婚禮
走向荒野
山居遇險
陷阱
天倫
別克歸來
尾聲
與動物對視(代後記)
文摘
仔細看,馬林就看出了其中一條小豬的不同。這頭小豬的左右臉頰上各有三道並行的淺棕色條紋。說棕色並不很準確,因為每一道顏色都是在從棕色向灰色過渡的,就越發顯得豐富而生動。從小迷戀汽車的馬林的腦子裡一下子就跳出來一個汽車牌子:別克!沒錯,美國通用公司的“別克”標誌正是這樣的並排著的三道槓,三顆子彈。
或許真有“心靈犀一點通”,這頭小豬好像聽到了什麼口令,掙扎著從小夥伴的擁擠中站了起來,小眼睛滴溜溜地盯住了馬林的眼睛,吱吱地哼哼,好像在說:哈羅,你來啦!
完全是心血來潮,馬林決定買下這頭小豬。這不奇怪,誰在十八歲的時候沒有過類似的輕率呢。
十分鐘後,馬林就背著他的小別克走在回村的路上了。馬林插隊的地方叫七里村,離龍頭鎮七里路,是個嵌在二龍山褶皺里的小山村。
馬林背起背簍離開苗豬攤時,小別克大聲喊叫了幾聲——要和十位小同胞分別,免不了戀戀不捨,免不了心生恐懼。馬林明白小豬的心情,本來是想再買一頭小豬和小別克做伴的,只是身上的錢已經遠遠不夠了。小別克在背簍里不停嘀咕,馬林就一遍遍地安慰:“沒關係,過幾天你就習慣了,沒關係,村裡的小豬多著呢,你可以和它們玩嘛……”這么安慰著,小豬就不鬧了。小傢伙用前爪攀著簍子口,努力探出小腦袋來東張西望看風景。
二龍山分東西兩脈,蜿蜒如兩條龍,從龍頭鎮開始向北綿延,七里村被夾在兩山之間。七里村的人不把二龍山叫二龍山,把二龍山一分為二,分別稱東山和西山。
小別克一會兒向右看東山,一會兒向左看西山,更多的是向前看,似乎急於想見到它的新家呢。
耳邊有咻咻的鼻息,馬林知道小豬的腦袋就在他的腦袋旁邊,就說:“小別克,看見那個大煙囪了嗎?看見大煙囪,我們的七里村就不遠了。” 小別克聽不懂馬林的話,可它還是注意到了前方的大煙囪。在莽莽蒼蒼的山谷里,幾何形的煙囪很是突兀,很是顯眼。
馬林沒有繼續向大煙囪方向走,而是從沿著東山腳蜿蜒的簡易公路左拐,拐進一個雜樹林子,走上了一條更簡易的碎石路。馬林說:“小別克,看到那棵大樹了嗎?那就是七里村了。”
小別克聽不懂人話,可它還是注意到了前方不遠處的皂莢樹。這棵樹太高大了,高大到不可能不被注意。皂莢樹下是一座小石橋,橋那頭就是七里村了。馬林並沒有過橋,而是拐進了橋堍一個小院子。院子裡的三間低矮瓦房就是生產隊去年冬天建的“知青屋”,現在只住著馬林一個人。
關上院門,馬林就把小豬從竹簍子裡解放了出來,喊“到家嘍!到家嘍!”
在小別克看來,這個陽光燦爛的院子好大啊!突然來到這么遼闊的地方,小別克不知怎么辦好了。
馬林拍拍小豬渾圓的屁股,說:“走啊,去玩啊!” 小別克咕咕哼幾聲,就往香樟樹那邊顛兒顛兒跑去。這院子裡有一棵香樟樹和一棵桃樹,另外還有一叢野薔薇。這些樹木在造房磊院之前就長在這裡了,從不曾修剪過,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象。 小別克朝香樟樹這邊跑,是因為那半邊院子沒有用磚鋪地,地上正在生長起一叢叢的綠草。小別克用它的小鼻子嗅嗅這叢草,嗅嗅那叢草,還在野薔薇J~IUD的鬆土上試著用鼻子拱拱,還真的被它拱動了一些泥土。草的氣味,泥的氣味,還有從院子外頭湧進來的山林的氣息,使小別克感到很親切、很快活,初到陌生環境的緊張情緒一下子就消失了。“啊,啊,這裡真好玩哎!那些小同胞幹嗎不到這裡來呢?媽媽,這裡可好玩了,你幹嗎不到這裡來呢!”
想到媽媽和小夥伴,小豬別克的心裡又有點難受了。它在陽光最“濃”的牆根下來,悵然地眺望著院牆外遠遠近近的山林。風中林濤起伏,那是山林的呼吸。P1-4
後記
羊長大了,可以賣錢了,可以買靴子了,可我卻哭求大人別把羊賣掉,我捨不得。羊不是物品,羊是一個生命,生命和生命之間是會產生感情的。羊最後還是被賣了。看著羊被人牽走,我抱著一棵樹泣不成聲,第一次體驗了生離死別的人生滋味。
我們家前後養過好多條狗。
家犬親近所有的家庭成員,同時會天才地認定一個人作為“最可信賴者”。家庭中的男孩子被它們認定的幾率最大。狗和男孩子對世界的看法最相接近,並且共有好動好奇好玩耍的品性,自然是最能玩到一起的。
我少年時代養的第一條狗名叫鴿飛。鴿飛到我家時已是條半大狗了。這傢伙是死皮賴臉地跟著我父親投奔我家的。只一眼,它就把我認定是它的“最可信賴者”。它看得很準,因為我也是“只一眼”就產生了把它留下的念頭。當時我父母是不想留下這條來路蹊蹺的母狗的。
那時農家養狗(小鎮人家也差不多),與現在城裡人養寵物完全是兩回事。尤其在饑荒年代,主人實在沒能力為狗提供足夠的食物,狗的肚皮問題大半隻能自己解決。早晨,主人出工或者上班之後,狗就出門遊蕩去了。它們在街巷裡尋尋覓覓,也在田野里尋尋覓覓,其實和野狗沒什麼兩樣。午飯之前,它們回家來了,一聲不吭地蹲在一旁看主人家圍桌吃飯。它們希望多少能吃到一點東西。
糧食定量供應,父母是不允許正兒八經地餵狗的。吃飯到最後,我總會不動聲色地含一大口飯離桌出門,把飯吐給鴿飛吃。我的這個舉動其實是瞞不過父母的,但他們容忍了,多年以後還以讚許的口氣憶及此事。人在少年時代,或許是應當有豢養小動物的經歷的,這對培養人的責任心會有裨益,人的“情商”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催生。
狗對主人的忠誠,有時會把它們推到兩難境地。我家鴿飛就遇上了。
一天,一個中年漁民帶著他的兒子到了我家,說鴿飛是他們的“花兒”,想要回去。我和鴿飛相處半年多,感情挺深,當然不答應。那漁民認出了我父親,因為我父親是醫生,曾經多次去他們船上為他家老人看病。老人病重,父親還叫來醫院的汽艇把老人接去醫院搶救。那次,老人在醫院去世了,再沒能回家……這狗當初死皮賴臉地盯著我父親,原是為了找回它的老主人啊!這個推想出來的故事感動了我,我答應讓他們把鴿飛帶回。 在新老主人之間,鴿飛表現得非常為難,非常痛苦,喉嚨里嗚嗚地發出低吠,一會兒跑到我身邊,一會兒跑到那個男孩身邊,最後難為情似地躲到了一隻椅子後頭——它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鴿飛被帶走了,我至今還記得它當時複雜的眼神、慌亂的行為和哀哀的低吠。許多年後,我把鴿飛的故事寫成一篇兒童小說,題為《踏雪》,發表在上海《少年文藝》上。這是我的第一個兒童文學作品,得到兒童文學界幾位前輩的讚賞,我就此起步,在兒童文學園地里耕耘了幾十年。從這個意義說,鴿飛這條狗對我很重要,簡直就是上帝派來的一個使者呢。
狗忠誠於主人,它們在新老主人之間作選擇時的內心會是怎樣的呢?如果,這兩個主人是一對仇人,它們又會作如何的應對呢?在這樣的大尷尬中,我們或許能更深地探察到狗的內心世界……這便是我創作長篇動物小說《義犬》的最初動機。
警犬是經過軍事化培訓的狗。為了了解這部分被人類深度干預過的狗,我專門到上海一個警犬培訓基地深入生活,之後和沈石溪聯手在上海警方的雜誌《東方劍》連載了“警犬拉拉”的故事。那就是後來的《警犬66號》。
狗的服從和忠誠常常使我回憶起童年時的一件事。那一次,我們幾個小男孩領著一條狗去荒地里獵獾。那狗是我小夥伴家養的草狗,體型不大,十分馴服。我們草率地認定了一個“獾洞”,命令草狗進洞去逮獾。狗不肯進洞,鳴鳴地懇求我們放棄這次行動。狗的不服從丟了小主人的臉,小主人很光火。在我們嚴厲的呵斥和踢打之下,馴服成性的狗還是鑽進洞去了,但很快又慘叫著退了出來。它的鼻子上有了兩個紅色的牙印——它被毒蛇咬了!狗的嗅覺十分靈敏,我想它是早就聞出洞裡沒有獾只有蛇的,但它還是順從主人的命令進洞去了。這條草狗當天就死了。狗進洞之前那種哀怨無奈的眼神我至今未能忘懷。在為狗的忠誠而感動的同時,我還為它們的逆來順受感到難過。
和狗決然不同,狼拒絕被人馴化,堅守著它們的野性。狼堅守的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本性,和狗的忠誠不二、忍辱負重的品性同樣令人感嘆。這就是我寫狼的緣起。
小時候,我家常年養豬,所以我對豬的脾性也挺熟悉。說豬笨,說豬髒,都是沒有道理的。拉開門窗上的插銷,得連著向兩個方向做兩個小動作,對動物來說並不容易,一般的狗學不會,聰明的狗也要經過反覆的練習才行。我們家養的豬居然自個兒弄明白了拉插銷的竅門,寂寞了,就弄開圈門到外頭遛遛。如果豬身上髒,那是主人的責任,只要有條件,豬是很願意在固定的地點排泄的。豬最可愛的品性是樂觀和大度。隨便給它們一點吃的,它們總吃得很開心,一邊吃,一邊還哼哼唧唧地表示滿意和感謝。我在《白色野豬》里就寫了這樣一條聰明樂觀的豬。寫這部小說,我大概有一個月沒吃豬肉。
幼時,我們家鄉還有狐狸出沒。印象最深的是虞山腳下一家醫院時不時出現的“狐狸護士”。深夜,狐溜進醫院,戴上護士的帽子,在住院部的走廊里像護士小姐一樣走來走去,把起夜的病人嚇得要命。人們把狐稱作“胡仙”,把黃鼬稱作“黃仙”。鼬和狐的脾性有些相像,如果飽食無憂,它們就會和人玩一點小小的惡作劇,把人弄得哭笑不得。在鄉間,有許多關於胡仙和黃仙的故事,它們把鄉間的生活裝點得非常有趣。
我筆下的狐和猞猁的故事就是這么來的。
我們家在小鎮“尾巴”上,四鄰大多是農家,所以我對農家的牛也是挺熟悉的。有個叫瞎金生的老漢,對他們家的牛非常好,一邊放牛一邊和牛聊個沒完,端午節的粽子一定是牛先吃了人再吃的。我對這位老漢很不理解,因為他的那隻瞎掉的眼睛就是被這條獨角牛挑瞎的呀。我問過他幾次,他覺得這樣的問題提得太沒道理,說:牛幹活辛苦啊,我佩服牛吃得了苦、有耐心啊。
這頭牛丟掉的那隻角是被一個小偷用鋸子鋸掉的,鋸角的過程不會短,但牛居然沒有哼一聲。金生老漢佩服這牛有耐心,大概就是指的這個。這個吃苦耐勞的老農民,和這條不聲不響的大水牛多相像啊!
有一次,我到蘇州靈岩山玩,在半山腰的攝影服務點看到一匹充當道具的白馬。聽攝影師介紹,這匹英俊的白馬是匹退役的軍馬。當年馳騁疆場,如今充當活道具……這么想著,我就在白馬的眼睛裡讀出了百般的蒼涼。當時,我就決定要寫寫馬了,第一匹就寫這匹道具馬。
其實,除了牛,我們是很難和其他動物長時間對視的。它們起先會迎著你的目光,顯得有點驚詫——咦,幹嗎這樣看著我呀?
當發覺人在作深入的探究,它們就會把目光滑開去,把腦袋側向一邊。它們總是不肯和人長久對視,有一點戒備,有一點幽怨。
動物和人類共處一個時空,但在它們的眸子深處,分明都有著一個我們陌生的世界。
人有人的世界,狼有狼的世界,鶴有鶴的世界,蜂有蜂的世界……無數個“世界”疊在一起才構成了大自然。那些“世界”雖然陌生,卻總是這樣那樣地輝映著我們,這樣那樣地吸引著我們。同一時空的生命之間畢竟存在著種種有形和無形的關聯。
真正的文藝應當指向人的生命,也該指向大自然其他物種的生命。這樣,在大自然廣袤博大、微妙精深的背景上,我們更能看清我們自己的生命本質。
序言
你瞧,草原上,各種動物都必須各司其職,這樣生物圈才能夠循環不絕。旱獺是以草類為食的動物,但同時傳播著種子。不過,如果旱獺的數量太多,草原就會不勝其“煩”。好在大自然還創造了狼,狼以旱獺為食,讓旱獺的數量無法在激增中失控。一旦人們為了獲取皮毛與保護牲畜而完全消滅了狼,那么草原就必將在旱獺的肆虐中不斷消亡。
永遠不要忘了,人類同動物一樣,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母親為我們制定了無法逾越的規則。人類社會猶如紛繁複雜的謎團,置身其中的你我,是否會時常覺得無法把它看透?然而,從動物文學中,你會發現這樣一個世界;與我們的人類社會相比,它既迥然不同,又似曾相識。它遠離了那無盡的虛偽與矯飾,其中的每個動物,無論是奔跑著的羊,還是不服輸的狼,都活得那么單純與真實,它們都是大自然這幅畫卷中最原始、最清晰的影像。走進它們,聆聽它們,與它們做朋友,我們將更明白這世晁,更懂得我們自己。
放眼當前,我國的動物文學仍舊是一座尚未充分挖掘的寶庫。這主要是因為:受我國目前科技與資源的局限,人們對於動物的了解還太少;甚至在許多時候,出於利益的因素,人們都無法與動物和諧相處。其次,潛心於它的作家,以及社會各界對它的關注與投入,真的也是太少了。長此以往,造成了新作、力作乏善可陳的局面,不斷再版寥寥可數的舊作,成了不得己的選擇。對此,本著高度的職業精神與社會責任,我們感到自己有義務、也有力量來為動物文學開闢一片超越以往、突破障礙的新天地。
《名家動物文學典藏書系》是我國第一套選取一線動物文學名家最新力作予以收錄的叢書。我們力邀了國內筆鋒精湛、造詣深厚、碩果纍纍的知名作家陸續執筆。這些作品新鮮出爐、飽含心血、百鍊成鋼,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首次以結集出版的方式與讀者見面的精華。叢書中的作品長短皆有、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其中既有輕鬆愉快,也有含蓄深沉;既有盪氣迴腸的悲壯,也有詠嘆不盡的憂傷;既有奮發圖強的勵志,也有綿綿不絕的柔情。我們相信:一個人的少年時代,不能沒有動物文學的陪伴!而這套叢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會帶給你一份小小的驚喜;每一處裝幀設計的細節,都體現著我們對讀者朋友的體貼。如果你還有更新的想法、更多的建議,那么歡迎你來電來函交流,讓我們在動物文學的世界中並肩攜手前行。 測繪出版社文化生活出版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