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色兜蘭(學名:Paphiopedilum concolor)蘭科,兜蘭屬地生或半附生植物。葉基生;數枚至多枚,葉片帶形、革質。花葶從葉叢中長出,花苞片非葉狀;子房頂端常收狹成喙狀;花大而艷麗,有種種色澤;中萼直立,花粉粉質或帶粘性,退化雄蕊扁平;柱頭肥厚,下彎,柱頭面有乳突,果實為蒴果。6-8月開花。
兜蘭花比較雅致,色彩莊重,色及帶有不規則斑點或條紋。花瓣較厚,花朵開放期比較長。屬觀賞類花草。
(概述植物是同色兜蘭,圖片來源 )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栽培技術,培養土,澆水,施肥,換盆移植,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具粗短的根狀莖和少數稍肉質而被毛的纖維根。葉基生,二列,4-6枚;葉片狹橢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7-18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鈍並略有不對稱,上面有深淺綠色(或有時略帶灰色)相間的格線斑,背面具極密集的紫點或幾乎完全紫色,中脈在背面呈龍骨狀突起,基部收狹成葉柄狀並對摺而彼此套疊。
花葶直立,長5-12厘米,紫褐色,被白色短柔毛,頂端通常具1-2花,罕有3花;花苞片寬卵形,長1-2.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略鈍,背面被短柔毛並有龍骨狀突起,邊緣具緣毛;花梗和子房長3-4.5厘米,被短柔毛;花直徑5-6厘米,淡黃色或罕有近象牙白色,具紫色細斑點;中萼片寬卵形,長2.5-3厘米,寬亦相近,先端鈍或急尖,兩面均被微柔毛,但上面有時近無毛,邊緣多少具緣毛,尤以上部為甚;合萼片與中萼片相似,長寬約2厘米,亦有類似的柔毛;花瓣斜的橢圓形、寬橢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長3-4厘米,寬1.8-2.5厘米,先端鈍或近斜截形,近無毛或略被微柔毛;唇瓣深囊狀,狹橢圓形至圓錐狀橢圓形,長2.5-3厘米,寬約1.5厘米,囊口寬闊,整個邊緣內彎,但前方內彎邊緣寬僅1-2毫米,基部具短爪,囊底具毛;退化雄蕊寬卵形至寬卵狀菱形,長1-1.2厘米,寬8-10毫米,先端略有3小齒,基部收狹並具耳。花期通常6-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1400米的石灰岩地區多腐殖質土壤上或岩壁縫隙或積土處。兜蘭沒有貯藏養料的組織,需保證喜涼品種的休眠期。冬季大多數兜蘭都有要求比較乾燥、光線充足的生長環境。栽培兜蘭時花形大、著花多的植株比較喜溫,較適合把它們放在室內培植。用作插花的兜蘭花形宜大且圓,故不可一味追求花朵的數量而忽視其質量。
地理分布
產中國廣西西部、貴州和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緬甸、越南、寮國、高棉和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為栽培植物,采自緬甸毛淡棉。
栽培技術
培養土
兜蘭對培養土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兜蘭的原產地降水較多一年中只有幾個月空氣比較乾燥,因此兜蘭全年要求濕潤的培養土。此外,為預防根部缺氧,應保證培養土排水良好。
澆水
施肥
施肥宜少而勤。一般市場上銷售的成品肥即可,如使用有機肥料,一部分兜蘭品種會更加繁茂。此外,植株較大的品種比葉片少的品種需更多肥 料。肥料充足,新芽充分發育,植株才會開花,否則要等到第二年才會開花。通常所有的兜蘭品種應每半年施一次石灰肥,劑量為每10厘米盆徑可用一茶匙碳酸石灰,也可在澆花中加入石灰,這樣肥料就可被植株長期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