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復興古典書院

同濟復興古典書院

同濟復興古典書院創辦於傳統文化百廢待興之際,是由同濟大學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院主辦、同濟大學圖書館聞學堂協辦還有興業全球基金贊助的公益書院。書院位於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環境古雅,人文氣息悠遠的同濟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濟復興古典書院
  • 外文名:Tongji revive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 地理位置: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同濟大學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所處城市:中國上海
  • 創辦人:柯小剛
  • 創辦時間:乙未年立春日
  • 屬  性:書院
  • 書院宗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 著名學者:柯小剛、張文江、劉強
  • 助教:齊義虎、徐向陽、郁迪等
簡介,書院宗旨,地理位置,簡介,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同濟大學圖書館聞學堂,課程設定,師資隊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學員申請陳述,

簡介

同濟復興古典書院是由同濟大學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院主辦、同濟大學圖書館聞學堂協辦的公益書院,成立於乙未年立春日。在書院可以學習經史子集、傳統藝術、中醫養生,但這些都不足以概括真正值得學習的內容。更貼切的表述是:通過經典研讀、心得分享、藝術實踐,我們希望逐漸改變自己,尚友古人,變化氣質,學習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曾經在歷代聖賢君子中延續了數千年,優雅而樸實,自然而幸福。復興古典,同濟天下。我們希望傳播正能量,使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成為新常態。
書院提倡“為己之學”,比較適合性情散淡的讀書人,也適合以天下為己任的大人。意在覓食如下事物的童鞋慎入:學歷、學位、考級、裝點門面、心靈雞湯、國學快餐、傳統文化速成。凡參加過上述類型的培訓而深感不足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裡是你一直在尋找的地方。

書院宗旨

【志於道】書院是啟發智慧的共同體;【據於德】書院是砥礪德性的修身營;【依於仁】書院是愛眾親仁的同學會;【游於藝】書院是逸興橫飛的藝術雅集

地理位置

簡介

書院位於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環境古雅,人文氣息悠遠的同濟大學。同濟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收生標準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是“2011計畫”、“珠峰計畫”、“卓越工程師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111計畫”、中美“10+10”計畫入選高校;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合作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為中管副部級院校。
同濟復興古典書院
講座課程是在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進行,興趣小組活動在同濟大學圖書館聞學堂進行。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1946年,上海第一個文學院在同濟大學創辦。同濟大學至此確立了涵蓋理、工、文、法、醫五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完整框架。當時的文學院聚集了一批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人文社科學者,如中文系主任郭紹虞、哲學系主任熊偉、德文系主任陳銓、歷史學主任吳萍等,另外如章士釗、鄭壽麟、楊一之、陳康、馮契、馮至、廖馥香等著名教授都曾在文學院任教。1949年8月,文、法兩院合併為文法學院,隨後被併入復旦大學,為復旦大學文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多年以來,重建同濟文科一直是海內外同濟人的一個夙願,1993年1月,同濟大學恢復了文法學院建制。2006年7月,同濟大學在原文法學院基礎上重組人文學院和法政學院。
同濟大學綜合樓同濟大學綜合樓
人文學院自恢復以來就明確了自身的辦學目標和基本定位,即以“當代性”、“國際性”、“通識性”和“創造性”為基本辦學理念,以文、史、哲三大傳統學科為基礎,輔以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學科,構建和提升具有同濟大學特色的現代人文學科體系和培養模式。在全體同仁的努力下,學院各項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繼2005年獲批外國哲學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後,2007年外國哲學二級學科入選上海市重點學科;2011年獲批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同年哲學學科入選上海市一流學科建設計畫;2012年獲批哲學博士後流動站。
人文學院下設有哲學系、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中文系、文化產業系、歷史學研究所等三級機構(校級機構);人文學院各系下設10個實體性研究所(研究院):1、中國思想文化研究院;2、 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3、 當代哲學與未來文明研究所;4、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5、文藝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6、古代文學研究所;7、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研究所;8、藝術與創意產業研究所;9、媒體產業研究所;10、歷史學研究所等。學院另設有哲學心理學研究中心(含心理治療與諮詢培訓中心)、魯迅研究中心、文化批評研究中心、詩學研究中心、文化產業規劃與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人文學院現有3個本科專業(哲學、漢語言文學、文化產業管理);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有1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正式招生(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古代文學、語言學等);現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上海市一流學科),目前有10個博士點招生(中國哲學、古典學、外國哲學、宗教學、政治哲學、科技哲學、倫理學、哲學心理學、美學、文化哲學等)。
同濟大學三好塢同濟大學三好塢
人文學院現有教職工(含行政辦公人員)88人,教師中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3人、教授20人、副教授30人、講師18人、助理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53人,兼職博士生導師7人,外籍教師2人。學院聚焦了一批在國內外學術界有相當影響力的知名教授和年輕學者。
人文學院自恢復以來,共出版專著(譯著)200多部,發表論文近千篇,承擔省部級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十餘項,許多成果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如由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主編的《同濟·歐洲文化叢書》已出版50餘種,成為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系列圖書;由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主編的《海德格爾文集》(30卷)和《尼采著作全集》(14卷)均已開始出版。
人文學院以傳承同濟百年文脈、弘揚人文精神為己任,不懈求索,銳意進取,努力為人文科學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同濟大學圖書館聞學堂

"聞學堂"位於同濟大學圖書館十樓南,是同濟大學黨委宣傳部和圖書館共同建設的一個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基地,集傳統文化文獻借閱、展示、研討三項功能於一體的空間,通過傳統文化學習、互動、體驗並結合傳統閱讀、交流、講座等形式,在圖書館內搭建創新形式的傳統文化教育平台。
聞學堂聞學堂
"聞學堂",取義於《荀子·儒效》①"聞見學行",形容知識的學習過程從聞見知行到學以致用,而傳統文化需要聞多學廣,亦需要傳習實踐,正如我們提出"傳習經典文化,踐行博學慎思",一如同濟大學踏實的學風和務實的傳統所培育出的同濟精神。《荀子·儒效》有云:"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聞學堂"藏有精選中華傳統文化相關圖書近4000餘冊,共設有140多個閱覽與休閒席位,由展示區、閱覽區和研討區三個主要功能區構成,內部空間採用傳統古典風格設計裝飾,古香古色韻味獨特。
"聞學堂"於2013年6月開放,截止目前,聞學堂已充分利用物理空間——展示區、閱覽區和研討區——開展了"傳統文化圖書閱讀", "中國古代機械復原模型展"、"同濟大學師生陶瓷作品展"、"宋代書法繪畫精品展"、"茶藝體驗"、"圖書館舉辦特藏精品古籍文獻展"等,多樣化的立體展示,體驗式的文化活動,有主題、有目的地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潛移默化地對讀者進行美學薰陶,為弘揚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課程設定

講座課程(大課):每周六下午,在同濟大學人文學院舉行。
同濟復興古典書院
興趣小組活動:每周六晚上,在同濟大學圖書館聞學堂舉行。
“同濟·復興”古典書院2015年春夏學期課程表
第一講:導論(柯小剛,同濟大學教授)
第二講:《詩經》(柯小剛,同濟大學教授)
第三講:《尚書》(陳徽,同濟大學教授)
第四講:《禮記》(郭曉東,復旦大學教授)
第五講:《周易》(谷繼明,同濟大學助理教授)
第六講:《春秋》(曾亦,同濟大學教授)
第七講:《論語》(陳贇,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第八講:《史記》(吳小鋒,同濟大學講師)
第九講:《莊子》(張文江,同濟大學教授)
第十講:《荀子》(殷小勇,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一講:宋明理學(陳暢,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二講:《世說新語》(劉強,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三講:《壇經》(方用,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四講:古琴、京劇、崑曲欣賞(李欣,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五講:中醫養生經典與實踐(張軒辭,同濟大學助理教授)
第十六講:茶道(何心鵬Volker Heubel,德國學者,同濟大學講師)
第十七講:傳統士人書畫欣賞與臨摹(柯小剛,同濟大學教授)
備註:每講僅列大致範圍,具體選讀篇目或講授內容由主講老師確定。以後每學期將重複開設這些基本經典和實踐修養課程,但每學期講授不同篇目或不同內容。譬如《莊子》第一學期講《逍遙遊》,第二學期講《齊物論》;書畫第一學期講書法,第二學期講山水畫,如此等等。
興趣小組活動安排:設經史子集四個讀書會小組、書畫小組、中醫小組等興趣小組,由輔導老師和組長根據參與學員的興趣協調安排。

師資隊伍

教授

柯小剛
柯小剛,字如之,號無竟寓,湖北大冶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系主任、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同濟中國思想與文化叢書及《儒學與古典學評論》主編,道里書院山長,創辦公益性質的道里書院網路讀書會。曾訪學德國、英國、美國。著有《海德格爾與黑格爾時間思想比較研究》、《思想的起興》、《在茲:錯位中的天命發生》、《道學導論(外篇)》、《古典文教的現代新命》等,譯有《黑格爾:之前和之後》、《尼各馬可倫理學義疏》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研究興趣涉及儒學、經學、中國哲學、中國歷史、西方古代經典與解釋、現象學、德法哲學、政治哲學、藝術理論、中醫、傳統文人書畫等領域。
柯小剛教授柯小剛教授
張文江
張文江,男,1956年生,上海市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著作有《錢鐘書傳》、《管錐編讀解》、《漁人之路和問津者之路》、《古典學術講要》、《<莊子>內七篇析義》、《潘雨廷先生談話錄》(記述)等,並整理、校點潘雨廷先生《周易表解》、《易與佛教、易與老莊》、《易學史發微》、《讀易提要》等著作多種。張文江教授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解說中國古典學術,在他看來,保藏並闡發中國古典學問,既是中華民族應盡的責任,也是中華學術的向上之路。1978-1982年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2-1985年師從施蟄存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5年至2013年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古代文學研究室研究員;2013年起,成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
張文江教授張文江教授
陳徽
陳徽,男,1973年生,安徽淮南人,哲學博士,副教授,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倫理學專業碩士生導師。2003.7月至今,在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在先秦思想、道家哲學、儒家哲學、經學等。
郭曉東
郭曉東,男,1970年3月生,福建霞浦人。2014年4月,任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論文有“明體與達用:二程實學思想芻議”、“對歷史的一種溫情與敬意——讀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論二程工夫論之差異及其傳承與流變”、“生之謂性”與“天命之謂性”——程明道“性”論研究、“論朱子在對《中庸》詮釋過程中受呂與叔的影響及其對呂氏之批評”、“程明道先生簡明年譜”、“荀子思想的社會學闡釋”、“《定性書》研究二題”、“善與至善:論朱子對《大學》闡釋的一個向度”。譯文有“聯大模式對公共知識分子的影響(伊斯雷爾著 郭曉東譯 )”。
曾亦
曾亦,1969年6月生,湖南新化人。1987-1991年,復旦大學政治學專業,法學學士。1994-2000年,復旦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哲學碩士、博士。2000-2012,復旦大學社會學系任教。2012.5至今,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訪學。2010、2012年,聘為台灣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領域是先秦儒學、宋明理學、清代經學和社會理論。
曾奕教授曾奕教授
陳贇
陳贇,男,1973年12月生,安徽懷遠人。南京大學哲學碩士(1995-1998),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博士(1998-2001)。2001年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2008年破格晉升教授。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助理。主要社會兼職有:十一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十一屆全國青聯委員、上海市青年人文經典讀書工程特聘專家。學術兼職有: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哲學促進委員會委員、中國朱子學會理事、上海市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理事、中國莊子學會理事。
陳贇教授陳贇教授

副教授

劉強
劉強,筆名留白,1970年生,河南正陽人。上海師範大學文學碩士(2001),復旦大學文學博士(2004)。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文系副主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曾任台灣東華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2011)。研究領域是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古典詩學、文言筆記小說、先秦儒家經典、幽默文學、現當代文學與文化。
劉強教授劉強教授
陳暢
陳暢,男,1978年生於廣東梅縣,哲學博士,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思想研究,近年尤致力於儒學、宋元明清哲學研究。1996年9月至2007年6月就讀於中山大學哲學系,先後獲哲學學士(2000年)、哲學碩士(2003年)、哲學博士(2007年)學位。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年7月至2013年1月任教於暨南大學哲學研究所;2013年2月起任教於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
陳暢教授陳暢教授
殷小勇
殷小勇,男,漢族,1969年2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市人。1996年9月至2002年2月就讀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先後獲得中國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位,畢業後後留校任教。2006年11月轉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擔任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主講課程有《中國思想史》、《經學導論》、《中國現代漢語哲學》、《中國思想經典導讀》等。
李欣
李欣,女,同濟大學副教授。哲學博士、美學博士後。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思想、康德哲學、佛學、中國藝術。講授課程:本科生專業課:道家哲學專題、美學概論、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康德黑格爾專題。本科生公選課:書法欣賞、藝術經典·書法經典、音樂經典。研究生課程:佛教哲學專題、先秦哲學專題。

助理教授

谷繼明,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2004-2008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 哲學學士,2008-2013 北京大學哲學系 中國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易學哲學、經學史、宋明理學。主要論文有1.易學詮釋學模式下的北宋理學,《周易研究》2008年第1期。2.《〈周易註疏〉版本流變及阮刻〈周易正義〉補議》,載《周易研究》2010年第4期。3.《論李鼎祚〈周易集解〉的流傳》,載《周易研究》2012年第3期。4. 《〈程氏易傳〉刊編中的兩個問題》,載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5輯,2013.2。5. 《裕情與舒氣——論王夫之對〈詩經〉的詮釋》,載《船山學刊》2013年第2期。6. 《再論儒家經疏的形成與變化》,載《儒學與古典學研究》,曾亦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7.《“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評〈儒學文獻通論〉》,載《天府新論》2013年第5期。8.《從江南義疏到〈周易正義〉——隋唐〈周易〉義疏學中的儒佛之爭》,《哲學門》總第28輯(即將刊印)。9.《試論宋元經疏的發展及其與理學的關聯》,《中國哲學史》2014年第1期。10.《王船山的氣論與生死觀》,《中國儒學》(李存山、王中江主編)第八輯。

學員申請陳述

作為建築工程專業的一名博士生,這些年,雖然我一直在土木工程領域學習研究,但一直沒有懈怠於中國古典文化的閱讀。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古人思想的理解也漸漸深入,“修齊治平”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條。我以為,做一名中國人,一定要懂中國文化。
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綿五千年而不斷絕,正是因為文化基因的傳承不斷,而非膚色體型這些外在特徵的傳遞。文化的深層體認並不存在於頭髮和眼睛的顏色之中,而是存在於眼睛所讀的經典、頭腦所理解的世界之中。“血緣”和DNA這些概念,某種程度上是現代技術的人為建構,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自然。
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痴迷,是從國中學習《論語》裡面的一些片段開始的。從那時起,我就非常熱衷於背誦這些經典格言。雖然有很多句子不甚理解,但還是不知疲倦地閱讀和背誦。有些文本的意義並不只是提供知識和信息,更是提供生命的感覺。我讀,我背,我好,足矣。
去年在英國愛丁堡,我度過了人生中第一個在異國他鄉的春節。令我吃驚的是,不僅在大學裡面看到了大型的兵馬俑彩燈展,還在沿街的許多地方看到了春聯、餃子等中國特色的事物。甚至在一次理髮的時候,當地的英國小哥問我是不是從中國來,屬相是什麼,在家裡是不是長子,春節要不要回去祭祖等等。那個時候,我切身感覺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文化沒有中斷,仍然活在現實的中國。有人說唐朝在日本,明朝在朝鮮,其實,我泱泱華夏的文化又豈是這兩個朝代的文明可以完全概括?而日韓傳統文化的風靡,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國民和知識分子重視學習中國文化的結果。
大學古典書院的成立,或許是一個標誌,表明“國學熱”正從民間向大學升級。我希望通過老師們對傳統經典的解讀,帶我進入古典的世界:一方面讓我有機會發展個人興趣,另一方面有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增進交流。
如此,我們或許真能開始實踐北宋大儒張橫渠所說的“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事業。
(作者為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