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設定
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
| 海洋地質
| 工程力學
|
國家重點學科(培育)
| 基礎數學
| 凝聚態物理
|
上海市重點學科
| 地質工程
| 固體力學
|
科教基地
國家重點實驗室
| |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複合材料結構和力學實驗室
|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防類)
|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化學品分析、風險評估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寶石及材料工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校內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深海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海底過程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
納米聲子學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 | |
國家級教學基地
| 國家工科物理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 國家工科數學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 |
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物理實驗中心
| |
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37年,同濟大學成立理學院。同年8月13日,由於抗日戰爭爆發同濟大學師生被迫六度搬遷,先後輾轉浙江金華、江西贛州、廣西八步、雲南昆明。
1940年,理學院隨同濟大學來到四川宜賓李莊古鎮。
1946年,全校師生返回上海,重建同濟大學。
1948年8月,理學院擁有化學、數學、物理、動物、植物5個系。
1951年,華東地區開始對高校院系進行調整,同年9月,同濟大學奉華東教育部指示,理學院的動物系和植物系全體師生及必要之圖書、設備併入華東師範大學。
1952年7月,全國院系調整,同濟大學理學院的數學、物理、化學3系分別併入復旦大學、華東化工學院和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理科停辦。
1958年,同濟大學重建理科,成立數理力學系。
1972年,華東師範大學海洋地質專業調入至同濟大學。
1975年,在海洋物探專業的基礎上成立海洋地質系。
20世紀70年代末,理科建設得以加強,先後重建物理系、化學系、數學系和力學系。
1998年7月,同濟大學重建理學院,邵嘉裕任同濟大學理學院院長,
周祖翼任中共同濟大學理學院委員會書記。重建後的理學院下設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工程力學與技術系、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聲學研究所6個單位。
2002年4月,學校聘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王世績院士擔任新一屆理學院院長,徐建平為中共同濟大學理學院委員會書記。
2002年5月,學校成立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撤銷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為獨立二級學院,與理學院分離。
2004年1月,學校撤銷理學院工程力學與技術系,成立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此時,理學院下設3系1所,即套用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和聲學研究所。
2005年7月,為進一步理順校、院、系管理體制,學校撤銷理學院,成立同濟大學理學部。學部下設3系2院1所,即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和聲學研究所。同時,撤銷中共同濟大學理學院委員會,成立中共同濟大學理學部委員會。
王世績院士為理學部主任,顧牡為理學部副主任,徐建平為中共同濟大學理學部聯合委員會書記。
2006年7月,趙國華為中共同濟大學理學部聯合委員會書記。
2010年12月,理學部成立同濟大學基礎科學高等研究院。
2012年9月,撤銷物理系,成立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聲學研究所劃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3年1月,校黨委常委會議決定,撤銷中共同濟大學理學部聯合委員會及下屬各總支,成立中共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委員會、中共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委員會、中共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委員會、中共同濟大學數學系委員會、中共同濟大學化學系委員會。
2013年1月,校黨委常務會議決定,聘任趙國華同志為理學部副主任(正處級)。
2016年5月,撤銷化學系,成立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6年7月,撤銷數學系,成立數學科學學院。
理學部的今天
回顧恢復理學(院)部辦學以來的歷程,可大致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夯實基礎,堅持教育創新
理學部各院、系、所按照學校確立的“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強校之路”的辦學方針,確立了以夯實基礎,加強與完善本科生教育,不斷提高教育層次,擴大最佳化研究生培養的教育目標。2000年,理學各院系只有在讀本科生1025人、研究生159人,而到2006年,理學部在讀本科生已到達1440人、研究生876人。理學部各院、系、所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教學新模式,致力於創新改革與研究,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培養創新思維,將以知識傳承為主轉向以知識探索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力加強實踐型課程建設,建立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的開放性訓練。
至2006年,理學部已擁有海洋地質和工程力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設有工科物理和工科數學兩個國家級課程教學基地,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力學實驗室成為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寶石學概論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文科物理、普通化學、寶石學概論、海洋地質學等為上海市精品課程。
從2000年到2006年,理學部各院、系、所共出版教材近百部,其中有21部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多部獲得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1987年,數學系樊映川教授主編的《高等數學講義》獲全國高校首屆國家級優秀教材獎。1997年,數學系王福楹教授、邱伯騶教授等編寫的《高等數學》(第三版)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及其套用》教材一直暢銷不衰,一版再版,其影響之大在同類教材中是無與倫比的,為我國大學工科數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2004年,物理系的《大學物理學》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
2001年,物理系教師以教學模式改革為切入口,形成了一套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重點,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驗、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突出創新能力培養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體系,培養了一支大學物理基礎課師資隊伍,形成了行之有效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模式。這些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改革,曾先後獲得全國和地區各類教學獎20餘項,取得了重大的人才培養效益。2001年12月物理系顧牡教授等教師“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努力創建有特色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體系”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化學系吳慶生教授等教師的“示波生物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創建與實踐”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陳龍武教授等教師的“多層次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3年,郭鏡明等兩位教授獲第一屆“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4年,理學部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取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一項的優異成績。
2005年11月,首屆“大學數學課程報告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行。該論壇以“現代數學發展與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為主題,就新時期大學數學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法方法等問題進行探討,數學系郭鏡明教授應邀作大會報告。數學系“面向新世紀的工科數學教學的綜合改革和創新建設”項目獲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數學系姜禮尚教授獲第七屆“華羅庚數學獎”。
2005年理學部與法國里爾大學合作項目正式啟動,同年第一批17名學生赴法國里爾大學學習。
2009年,數學系組織學生參加首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暨上海市大學生數學競賽同濟學生包攬前4名。組織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
2010年,工程力學專業獲得國家特色專業建設,《工程力學》課程獲國家級精品課程。
二、理工交融,堅持科技創新
理學部各院、系、所以創一流大學為目標,高度重視基礎科學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注重理工交融,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加快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步伐。理學部各院、系、所不僅承擔了大量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以及許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相關部委的科研任務,還承擔了廠礦企業的科技開發服務項目,積極開拓與國外的合作與交流。
1999年,為推動理科的發展,學校設立理科發展基金,並成立“理科指導委員會”,理學部負責協助做好理科發展基金的管理工作。該基金的資助重點放在青年中教師有發展前景的研究項目和跨學科的交叉性項目上,目的是實現對青年教師科研的扶持,促進多學科間的交叉集成。截止到2005年底,共有321個項目獲得理科基金資助。
2000年至今,理學部各院、系、所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達數千篇。SCI、EI、ISTP共收錄了其中的590餘篇,理學部科研經費總計達1億多元。申請專利發明類130項,實用型23項,授權專利發明類11項,實用型17項。承擔國家“973”、“863”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項。僅2005年,理學部各院、系、所獲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達22項。2005年度,理學部各院、系、所縱向科研經費到款2573.85萬元, 橫向科研經費到款1723.27萬元。
1999年,海洋系汪品先院士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被國際大洋鑽探主管部門聘為大洋鑽探(ODP)第184航次的首席科學家,該項目於1999年4月在我國南海實施鑽探,這是我國海區第一次實施國際性的海洋鑽探,標誌著我國海洋地質與古環境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1999年,物理系陳鴻教授“自發輻射和受激吸收中的量子干涉效應”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物理系王珏教授等“新型摻雜SiO2氣凝膠保溫材料的研究”、“氣凝膠中的尺寸效應研究”分別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航力學院薛元德教授等“增強塑膠夾砂複合管道設計和製造技術”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化學系吳介大教授等“大地表面積稀土氧化物及其製備”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汪品先院士“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15萬千年來環境演變的動態過程及發展趨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0年,聲學所錢夢騄教授等“先進無機材料的電聲顯微鏡術及其成像機理”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航力學院張相庭教授“上海市中心城區的地貌劃分及附屬性建築的抗風分析及防災對策”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化學系吳介達教授等“大搖實密度氧化釤及其製備”(協作)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化學系吳慶生教授等“高效抗癌藥物Rh2的轉化合成技術”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海洋學院翦知湣教授等“西太平洋邊緣海三維空間古海洋學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海洋學院馬在田院士等“多波地震資料處理方法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物理系陳鴻教授“一維相互作用電子系統的理論研究”獲山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航力學院張若京教授等“管陣的振動和穩定性”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航力學院薛元德教授等“大口徑玻璃纖維增強塑膠夾砂管”(協作)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物理系周斌教授“ICF)分解實驗用的平面調製靶和平面薄膜的研製”獲上海科技進步三等獎。聲學所湯建明副教授等“低密度超音波粉末料位儀”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5年,聲學所錢夢騄教授等“掃描電聲顯微鏡及其相關器件和材料”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航力學院張若京教授等“三維水力裂縫空間擴展控制理論套用研究” 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物理系沈軍教授“結構可控的納米多孔氣凝膠薄膜的研製及光學特性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物理系王占山教授“X射線雷射探針法診斷稠密電漿電子密度”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年,聲學所林維正教授等“海洋天然氣水合物模擬實驗研究”獲得國土資源科技二等獎;物理系王占山教授“13.9nm軟X射線多層膜分束鏡研製”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年,汪品先院士獲得歐洲地球科學聯盟頒發的“米蘭科維奇”獎。
2007年1月,物理系張冶文教授“聚合物工程電介質中空間電荷研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8年,物理系王占山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同濟大學海洋科技中心暨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底觀測臨港基地啟動。
2009年,我國加入IODP-MI(綜合大洋鑽探國際管理中心)成為會員單位,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作為新成員加入。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劉志飛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物理系王占山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鴻教授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並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2010年,同濟大學海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成立。同濟大學基礎科學高等研究院、海洋高等研究院成立。數學系孫繼濤教授主持完成的“脈衝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分析”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物理系陳鴻教授再次受聘為國家“973”計畫首席科學家。
三、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促進學科交叉
在學科建設方面,理學部各院、系、所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多學科交叉集成為依託”,堅持“特色、交叉、高水平”的學科建設原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不爭,有所力爭”的建設思路,注重學科資源的交叉集成,實現學科建設綜合可持續性發展。
理學部各院、系、所在學科建設中重點抓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原有多學科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學科交叉的深度與廣度,重視基礎學科對各學科的支撐和催化作用,積極推進理學基礎學科與其它學科的交融滲透。理學部各院、系、所不僅加強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而且積極促使理學學科融入材料、汽車、環境、生命、管理、信息、金融、醫學等學科領域,從而使學科建設成為新的亮點。
理學部各院、系、所密切關注現有學科,特別是由他們衍生出的新學科方向作為“985工程”二期科技創新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洋學院積極打造深海地質學科創新平台。
物理系會同聲學所、數學系、功能材料所組建了“波與材料的微結構”科技創新平台。該科技平台集中了物理和數學強勢學科和學術帶頭人,通過創新平台建設,促進凝聚態物理、光學、聲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材料物理與化學、數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的力學專業參與了城市建設與防災科技創新平台的工作。
其次,積極而又紮實地推進一、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的申報工作。2003年,在原有海洋和物理的基礎上,又新增了數學、力學兩個博士後流動站。物理學科被授予一級學科博士點,套用數學和無機化學被授予二級學科博士點。2006年2 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增設數學、化學、海洋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3個;增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4個,化學系博士後流動站又獲得了批准,使理學部的博士後流動站增加到5。這些碩士、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的增設,無疑為理學部的學科科技園建設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