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經濟是一種誠信、可靠、互補的經濟,是一種互相推動、相互致富、共同發展的經濟。原來在內心萌動已久的意念,終於產生了這樣的實體,通過班級、同學會這樣的平台變成現實。正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心胸多開闊事業就多大。把情感、信念和資本融為一體,這種理想化的實體是與和諧社會的發展理念完全一致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學經濟
- 包含:誠信、可靠、互補的經濟
- 包括:心胸多開闊事業就多大
- 含義:相互致富、共同發展
概念,原因,評論,形成,
概念
“同學經濟”的概念是由現浙商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飛躍在 其論文中提出的。
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在一般大學,往往問老師是誰;而在EMBA,往往問同學是誰。”可見在EMBA的眼中,“同學”,絕對是一種絕妙的資源。
“同學經濟”,正漸漸成為經濟的一股全新勢力。
據了解,自浙大經濟學院繼續教育中心開出高級研修課程,來就讀的企業家經理人已有2000多名,這些學員企業平均年營業額為1.87億,其中在1000萬-5億的企業占了總數的80%,年營業額在5億以上的企業占到總數的12.71%。
有關數據表明,如果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和教師創建的公司組成一個獨立國家,該國家經濟實力將排在世界第24位。雖然浙大這些校友擁有的總資產還很難統計出來,但肯定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經濟體。
除了浙大,另外在杭州還有清華、北大、復旦等國內名校開設的各種職業經理人培訓班,以及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學校開設的針對企業家的各種培訓班。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學員數量達到1萬多人。
針對這種特殊“圈子”,《福布斯》對中國商學院的最新報告就建言,應儘快加強校友網路的建設和利用。在這一點上,我省顯然已經走在了前列。據了解,浙大城市學院商學院正在籌備建立專為學生整合“校友人脈”的“市場部”;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浙江學習中心第三期的34名學生,早在2004年就聯手成立了投資型的財團。
張建國也表示,他們就是希望通過校友風采節,讓學員企業可以進行科研成果轉讓,尋找新的項目,也可以通過招聘會來尋找企業的千里馬。而企業家經濟人高級研修班學員也可以通過抱團的形式,將企業外部資源吸納進來,在同學圈內形成以客戶、供應商、合作夥伴為聯盟的經濟資源聯盟體。
原因
這些日子,浙江野風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俞飛躍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網。不過他關注的可不是日益火爆的股市行情,而是企業部落格網。 俞飛躍是浙大經濟學院繼續教育中心高級研修班的班長,而他關注的企業部落格網CEO何一兵就是他們班上的同學。“在認識他以前,我對IT產業一點也不了解,對什麼部落格也不感興趣。”俞飛躍告訴記者,可自從跟何一兵成了同學之後,他自己也開始“部落格”上了。
“我們是偶爾一個機會說起,大家就在合作方面談上了。”何一兵說,一次俞飛躍跟北京一個公司談一個網路安全項目的合作,由於是同學,而且自己也是IT產業的,所以就幫忙一起去考察了。可那個北京的項目還沒有談下來,俞飛躍跟何一兵卻基本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這前後,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這么快就基本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首先是因為我看好企業部落格;其次,就是看好企業部落格的經營團隊。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何一兵是我的同學。”聲稱自己對IT產業一竅不通的俞飛躍這樣解釋自己的投資決定。
何一兵說,除了跟班長達成戰略合作意向,他們班上基本上所有的同學已經在他的網站上註冊了企業部落格,有些更是成了他們的渠道代理商。
“這樣的合作我們班上多得是。”浙大經濟學院繼續教育中心主任張建國告訴記者,這當然是不同產業之間合作的一個典型,除此之外,這裡傳統產業間的上下產業鏈之間的合作太多了。
除了投資合作,張建國還向記者透露,他們的一個藝術品鑑賞投資班的一些同學,正在醞釀組成一個財團或者基金。今後大家可以一起投資,舉辦一些藝術市場上的活動。
評論
哈佛商學院的一位教授說,哈佛為同學們提供了兩大工具:一是在學校學到的對全局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二是哈佛強大的、遍布全球的校友網路在各國、各行業都能為他 們提供寶貴的商業信息和支持。
哈佛商學院建院92年來,擁有六萬多名校友,這些校友多半已是各行業的精英,在團結精神凝聚下,他們織成了一張強大的人脈網路。比如,在華爾街,在各大風險投資基金中,對哈佛MBA來說,找到校友就是找到了信任。
“在一般大學,往往問老師是誰;而在EMBA,往往問同學是誰。”在EMBA學員的眼中,同學,是一種絕妙的資源。
浙商忙,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忙讀書。每到周末,碧草如茵的浙江大學西溪校區校園裡都擠滿了寶馬、賓士、奧迪等豪華轎車。
“我不僅學到了系統的管理知識,更收穫了黃金人脈,在這裡我不僅找到了生意上的合作夥伴,還找到了人才,甚至還有客戶。”在浙大EMBA五周年慶典上,浙江泰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管克儉說,“兩年的時間,20萬的學費,在浙大讀個EMBA,值!”
管克儉原是杭州一家知名鋼構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兩年前進入浙大讀EMBA碩士學位時,他已經是工科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通過在浙大讀EMBA領略到“同學經濟”魅力的浙商遠不止管克儉一人。說起“同學經濟”,同樣在浙大讀EMBA的浙江浙大網新軟體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旭光也是頗有心得。他們班的50位同學每人出資10萬元,成立了一家股份制投資公司。而牽頭做這件事的正是他。
“組建這個公司,就是想形成合力,發揮同學資本,打造一個投資和融資的平台。”張旭光說,他們班上很多同學的企業資產規模都在5億元以上,其中上市公司就有4家。“這個新公司運營相對成熟後,我們將進行擴資,估計明年就能擴資到數千萬。我們的投資主要是同學中即將上市的公司和未來具高成長性的產業。”據悉,這個由浙大EMBA同學組建的股份制投資公司儘管成立才一個多月,在資本市場小試了一把已有盈利。張旭光說,這點利潤除了做班級活動經費外,還準備拿出一定比例用來做公益事已捐助了浙大管院一名優秀的貧困大學生。
“在我們的EMBA學員中間,合作現在已經蔚然成風。”浙大EMBA教育中心主任范曉屏說,在浙大EMBA,這種學員間的合作已形成幾種模式:一是資金和項目的合作;二是上下游產業的合作,同學間互為客戶或者相互介紹生意的例子已比比皆是;三是資源共享,如聯合採購,客戶共享等;四是挖人才,如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就在EMBA同學中物色了好幾位公司高管;還有一種就是成立同學基金,投資新公司新產業的。據介紹,浙江大學EMBA教育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來,經過五年的發展,已開辦了13個班,招收學員近630名EMBA學員,吸引了包括王水福、章鵬飛、周成建、李建華等知名浙商在內的金融業、房地產、製造業、醫藥化工、高科技行業、媒體傳播及政界等一大批精英人士,這些學員80%以上是單位的最高決策者,70%以上的學員企業資產超過了億元。
說起EMBA同學間“同學經濟”興起的原因,浙江大學EMBA教育中心范曉屏主任認為,除了兩年的學習同學間產生了感情,增加了信任外,主要是“通過在EMBA的學習,這些企業家在投資理念、合作方式、資源整合的觀念等方面都達成了很多共識,特別是在對市場機會的識別和判斷有了共識。”
據了解,在浙大EMBA,這種同學間的合作,已經突破班級同學內部的局限,擴展到了班與班之間,甚至不同院校EMBA學員間也有了生意上的合作。管克儉就透露說,浙大EMBA與清華EMBA學員的交流活動中他就結識了幾位的生意夥伴。
如果把浙江所有的企業比喻成一座座大小不一的金字塔,那么浙商在編織的黃金人脈就像是把各個金字塔的頂端連線起來,形成一個全新的頂端平台。“在這個平台之上,浙商這個群體與國際接軌或者超越國際將會成為可能。”
形成
無論是成立俱樂部,還是成立聯合實體,要達到像美國那樣“政出哈佛”、“法出耶魯”的狀態似乎為時尚早。但專家提醒,“同學圈子”日積月累的資源就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這勢必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力量,在中國商界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俞飛躍之所以能夠這么快決定進入此前他一點都不熟悉的IT產業,正是因為他投資的是他同學的公司。而這正是同學“圈子力量”的最大魅力所在。因為,現代社會信用成本都比較高,而在同學之間合作就可以大大減少信用成本。
此外,比如有些項目一個人幾個人啃不動,一群人來啃就啃得動了。而且班上的同學都來自各個不同的行業,加上各個企業的關聯產業,這就使大家合作所必需的資訊成本非常低,戰略分析的準確性也相當高。
當然,同學之間的合作所帶來的群聚效應也非常可觀。比如由同學組成的藝術品投資聯盟一旦成立,其擁有的資產和“圈子”影響力並不是一般企業所能抗衡的。
張建國表示,在偌大的人際網路中,“同學”及“校友”這層關係又顯得特別而有趣。比如你擁有浙大、清華等名校的血統,你一畢業就自然而然地加入到了名校俱樂部的網路中。
北大經濟學院副院長曹和平也認為,“同學經濟”是企業整合的新形式,也是我國中小企業應對國際競爭的出路之一。一方面這是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幾十個企業聯合而產生的規模效益也相當可觀,這對於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