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孩

同孩

同孩指同性戀者的孩子,包括父母有一方是同性戀者以及同性戀家庭(父母都是男性或都是女性)的孩子。相比於眾多同妻、同夫,同孩的未來成長常常是人們最忐忑的事情,因此,很多同夫、同妻離婚都因涉及孩子的利益陷入兩難境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孩
  • 解釋同性戀者的孩子
  • 出生方式:收養、人工受孕
  • 生存狀況:遭受社會的憐憫、歧視、嘲諷
簡介,出生方式,同孩狀況,

簡介

在西方一些同性戀組成的家庭,同孩有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而在中國,迫於傳統觀念的壓力,很多同性戀者隱瞞了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步入異性婚姻,從而和異性生兒育女。

出生方式

在同性戀家庭,同孩多是被收養或是藉助人工受孕技術出生的。
在父母有一方是同性戀者的家庭,以男同性戀者與同妻或女同性戀與同夫所生的孩子。

同孩狀況

據一項調查,多數情況下同性戀者養育的孩子都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他們活得很快樂,但許多人仍認為同性戀家庭是不應該養孩子的,認為這樣的環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對孩子不公平。遺憾的是,這種說法,除了存在於離奇的想像以外,並沒有實際的支持。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後天的社會接觸可能會改變性取向。
那么同性戀家長能不能給兒童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好環境?什麼是好環境?在許多人的眼裡,男為陽,女為陰,男主外,女主內,陰陽調和,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家庭。正是在這樣的家庭里,兒童才能夠健康成長。事實上這種充斥著性別偏見的觀念,即使在異性家庭里也未必總是受到歡迎。夫妻兩人各自拚命工作,極少有時間照顧子女的故事,早就不是新聞。子女在夫妻雙方的父母之間流轉,甚至乾脆由保姆照顧,也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
兒童和家庭心理健康委員會在2002年和2013年發表了兩篇總結報告。他們指出,在美國大約有200萬小於18歲的兒童被至少一名同性戀家長撫養。在過去的30年中,無數研究者們對各種樣本,有時候甚至是數萬個家庭進行各色研究。有的是短期訪問,有的是長期的跟蹤研究,這些研究涵蓋了大量的,甚至可以說幾乎是研究者們所有可以想像的指標。從家長方面,這些指標包括提供家庭娛樂、鼓勵獨立自主、提供母性溫暖、家庭的衝突和程度、兒童監管照看的多寡等。從兒童方面,這些指標包括心理健康、行為能力、學業成就、同齡群體關係、家庭關係的質量和溫暖程度等。幾乎所有指標都表明,沒有證據顯示擁有同性戀家長的兒童和擁有異性戀家長的兒童有差別。
如果硬要說差別的話,一篇研究顯示,被同性戀家長撫養的兒童對於性和性別問題更加包容和開放,也更加願意維護少數群體的權益和自由。這一則研究關心的是價值取向而非能力,所以可以排除在討論之外。有一些研究提供了很微弱的證據顯示,擁有同性戀家長的兒童社會、學業和整體能力都要高一些,同時他們表現出更少的社會問題,更少的侵犯性傾向。不過上述研究提供的證據十分微弱,完全不足以給出高確定性的結論。說是證據不足比較恰當。
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因為社會對同性戀的歧視和偏見,許多同性家庭有十分多的困難和阻礙,同性家庭往往受到更多的社會壓力。因為社會歧視和法律保護的不足,同性戀家長們遇到的問題比異性戀家長們的要多的多,而同孩也在被別人歧視、同情、憐憫、嘲笑的範圍內。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性戀家長們依然培養出了健康正常的下一代。
反對同性戀家庭擁有孩子的反對者們,還有一個極其匪夷所思的反對理由,即同性戀家長們熱愛性騷擾未成年兒童。甚至有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士指稱同性戀家長們會讓這些兒童變成同性戀。這個理由十分常見,但是也十分詭異。實際上,在當代關於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研究里,研究者們很少統計性侵犯者的性取向。為什麼?因為,2、30年前就有大量證據顯示性取向與對未成年人的性侵犯沒什麼大關係。
在1978年的一篇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在被取樣的位於麻省的175名性侵犯兒童的罪犯里,沒有一名是同性戀。在1982年的一篇對超過500個案例的分析研究論文中,研究者們指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性取向和對未成年兒童的性侵犯有任何聯繫。因為相關研究早在90年代前就形成了明確的結論,研究者們很少再繼續回答這個問題。最近,在2010年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研究者們利用《美國全國女同性戀家庭長期研究》的數據,考察了在女同性戀者組成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兒童。研究者們發現,2.6%的受訪兒童承認他們被母親言語辱罵,沒有任何人匯報他們遭到體罰或者性侵犯。這個比例和其他類似的研究得出的比例一致,並且遠低於在異性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兒童遭到言語辱罵、體罰或者性侵犯的比例。
換言之,儘管社會對於同性戀家長們存在著嚴重的偏見,儘管這種偏見有時候甚至演變成離奇的都市傳說——指稱同性戀家長們特別熱衷於性騷擾未成年兒童,還能改變兒童的性取向,所有的證據都顯示這種偏見與事實不符。在所有指標中,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被同性戀家長撫養的兒童異於被異性戀家長撫養的兒童。更加沒有證據顯示,同性戀家長們熱愛性侵犯兒童。唯一有證據顯示的,是社會的不公和法律保護的缺位使得同性戀家長們和他們的子女遭受到了許多不應承受的壓力和阻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