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同姓

同名同姓

《同名同姓》又名《同名之人》,是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發行的劇情片,由印度導演米拉·奈爾執導,Irfan Khan、卡爾·潘傑茜達·芭瑞特出演,該片已於2007年3月9日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美國家庭兩代人去印度生活,由於文化差異、感情糾葛等問題產生不同命運的故事。

基本介紹

  • 導演:米拉·奈爾
  • 主演傑茜達·芭瑞特卡爾·潘
  • 發行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
  • 中文名:同名之人
  • 外文名:The Namesake
  • 其它譯名:同名同姓、同名人
  • 製片地區:印度、美國
  • 類型:劇情
  • 片長:117分鐘
  • 上映時間:2007年3月9日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幕後製作,創作背景,拍攝過程,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阿索科伊爾凡·可汗飾)和阿什瑪塔布飾)在父母的安排下相親結婚,婚後,阿什瑪隨在美讀博的阿索科前往紐約。在陌生的環境裡,兩個陌生的人相依而存,兒子和女兒的相繼誕生,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和諧美滿起來。阿什瑪曾打算帶襁褓中的孩子回印度,不想讓其受西化教育,阿索科則表示,孩子在美國會有更好的未來。他們給兒子起名果戈里,這個有著抑鬱病史的俄國文豪的名字,令果戈里卡爾·潘飾)在求學過程中不斷成為同學們的笑料。上大學時,果戈里改了名,其簡稱Nike十分的美國化。在適當的時候,父親告訴了兒子取名果戈里的原由,那是有關生命延續的,而更多的是一種劫後餘生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期許。
果戈里和美國女孩瑪克辛傑茜達·芭瑞特飾)戀愛了,瑪克辛並不符合父母挑選兒媳的標準,他們希望兒子娶個印裔女孩。接著阿索科被派往克里夫蘭教書,從沒分開過的夫妻分開了,阿什瑪送別了丈夫,卻不料這是最後的告別,阿索科因心肌梗塞客死他鄉,而此時的果戈里還在陪女友及其父母度假。
家庭變故讓果戈里和瑪克辛的愛情終結了,果戈里娶了一位印裔女孩Moushumi祖雷克哈·羅賓遜飾),這位中學時代自視甚高的刻板書蟲,在巴黎留學其間,蛻變得性感撩人,果戈里被迷住了,兩人很快就舉行了印度式的婚禮。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果戈理卡爾·潘----
瑪克辛傑茜達·芭瑞特----
Moushumi Mazumdar祖雷克哈·羅賓遜----
Ashima Ganguli塔布----
阿索科伊爾凡·可汗----
GhoshJagannath Guha----
Ashoke\'s MotherRuma Guha Thakurta----
Music TeacherSandip Deb----
RiniSukanya----
Ashima's MotherTanusree Shankar----
Ashima's FatherSabyasachi Chakrav----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剪輯藝術指導美術設計布景師
Lydia Dean Pilcher、Lori Keith Douglas米拉·奈爾Avani Batra蘇妮·塔拉普萊瓦拉、鐘芭·拉希莉Frederick ElmesAllyson C. JohnsonStephanie CarrollSuttirat Anne LarlarbLydia Marks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同名同姓
    阿索科
    演員:伊爾凡·可汗
    在父母安排下和阿什瑪結婚,並帶著阿什瑪一起去紐約讀博,二人生出一男一女,男孩兒起名為果戈里,並強烈要求孩子在美國接受教育。後因心肌梗塞客死他鄉。
  • 同名同姓
    阿什瑪
    演員:塔布
    在父母安排下和阿索科結婚,婚後隨其一起去紐約,兩人相依為命,後誕生一兒一女,並給兒子起名果戈里,並要求孩子在西方接受教育。
  • 同名同姓
    果戈里
    演員:卡爾·潘
    阿索科和阿什瑪的兒子,出生後被起了一個有著抑鬱病史的俄國文豪的名字,後更名簡稱為Nike,與美國女孩瑪克辛戀愛。
  • 同名同姓
    瑪克辛
    演員:傑茜達·芭瑞特
    果戈里更名後的初戀女孩,最後因為不符合果戈里父母的挑選兒媳的標準,被迫與果戈里分手。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 凱特·哈德森和娜塔麗·波特曼都曾被考慮出演瑪克辛這個角色。
  • 米拉·奈爾在看過拉妮·瑪克赫吉在《Yuva》一片中的表現後,最初想請她扮演女主角阿什瑪,但瑪克赫吉由於檔期問題未能出演。之後,她又邀請女導演阿帕納·珊的女兒Konkona Sen Sharma出演,但母女兩人正忙於拍攝新片《15 Park Avenue》。最後,這個角色交給了Tabu;
  • 米拉·奈爾知道故事中果戈理這個角色需要一個有印度血統的美國演員,所以她找到了卡爾·潘,最巧的是,卡爾·潘當初就是因為看了奈爾執導的《密西西比馬薩拉》,才立志要當一名演員的,正是這部影片,讓卡爾·潘相信,即使擁有一張印度人的面孔,仍然可以成為電影明星。
  • 原著作者裘帕·拉希莉在片中客串了一個裘帕·馬什的角色。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印裔女導演米拉·奈爾之所以會看中這本小說的改編權,決不是什麼巧合,而是小說中的故事,讓她感同身受。米拉·奈爾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多才導演,她執導的影片都有著非常大的文化跨度:大銀幕處女作《孟賣,你好》關注的是孟買貧民窟的孩子們努力生存的街頭文化,絕望中跳動著點點希望,算是一個格外有力度的題材選擇。
一直以來,米拉·奈爾都在尋找一個客群範圍小但故事動機明確的電影題材,她一直渴望著將鏡頭對準這樣一類人,他們和自己的父母一樣,從印度移民到美國,然後在美國有了下一代,《同名同姓》就是米拉·奈爾一直在尋找的,它反映的恰巧就是亞洲移民潮正在對現在的美國產生潛稱默化的影響,故事的主角果戈理與奈爾一樣,都是紐約城新一代印裔美國人的代表:他們似乎在突然之間就長大成人,他們的父母即使死去也不能落葉歸根,只能埋葬在這個陌生的國度里。再加上米拉·奈爾剛剛失去了一位至親,於是她更加迫切地買下了《同名同姓》的電影改編權。

拍攝過程

為了這部影片,米拉·奈爾特別與小說的作者裘帕·拉希莉見了一面,甚至還去拜訪了她的家人,只為了更加熟悉小說中提到的各個角色、他們所處的生活背景,以及他們遊走於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所感受到的壓力。
米拉·奈爾希望故事被搬上大銀幕後,在結構上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她只對一個角色做出了較大的改動,那就是阿什瑪。這個角色到了影片中,將會擁有一個不一樣的身份--歌手,這樣,影片不但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美國的印度人的故事,還包含了她如此熱愛著的印度音樂。

影片評價

該片給予觀眾的心靈共鳴或許和原著的精彩不可分,作為一部年度最出色的暢銷小說,曾因短篇集獲得過普利茲獎的裘帕·拉希莉創作的首個長篇《The Namesake》贏得了很多人心,它深度再現了一個印裔美國移民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所面臨的尷尬境地。而作者拉希莉本人就是印裔美國人,在這點上她和導演奈爾有著認同感和親切感。(時光網評)
《同名同姓》中創作了這樣一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探討的是身份、歸屬感、成為一名美國人以及死亡、婚姻和親情--成長於世界各個角落擁有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從中得到共鳴。《同名同姓》因為對“一代人是如何犧牲自己,將機會留給下一代”進行了生動的描寫。(電影網評)
作為一個移民家庭,想要完全融入到美國社會中,究竟要做到何種程度?完全摒棄自己的國籍、自己的根?還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支撐的平衡點?似乎全世界的家庭都在面對這樣或那樣的混亂,而我們能夠做的,也只不過是選擇勇敢地面對時代的變遷、衝突與隨之而來的災難。(電影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