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是唐代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是作者賜金還山以後所作,充分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 作品別名:同友人舟行
  • 作者:李白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楚臣傷江楓⑴,謝客拾海月⑵。
懷沙去瀟湘⑶,掛席泛冥渤⑷。
蹇予訪前跡⑸,獨往造窮髮⑹。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雲沒。
願言弄倒景⑺,從此煉真骨。
華頂窺絕冥⑻,蓬壺望超忽⑼。
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
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⑽。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楚辭》:“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王逸註:“言湛湛江水,浸潤楓木,使之茂盛,傷己不蒙君惠而身放棄,曾不若樹木得其所也。”
⑵《宋書》:謝靈運,小字客兒,故詩人多稱為謝客。其《游赤石進帆海》詩有云:“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李善註:《臨海水土物志》云:海月,大如鏡,色白正圓,常生海邊,其尖柱如搔頭大。《本草》:陳藏器曰:海月,蛤類也,似半月,故名。水沫所化。
⑶《史記》:屈原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⑷溟渤,海也。
⑸《楚辭》:“蹇誰留兮中洲。”王逸註:“蹇,辭也。”
⑹《莊子》:“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謝靈運詩:“張組眺倒景,列筵矚歸潮。”李善註:《游天台山賦》曰“或倒景於重溟”,王彪之《遊仙侍》曰“遠遊絕塵霧,輕舉觀滄溟。蓬萊蔭倒景,崑崙罩層城”,並以山臨水而景倒,謂之倒景。
⑻《方輿勝覽》,華頂峰,在天台縣東北六十里。蓋天台第八重最高處,高一萬丈。絕頂東望滄海,俗名望海尖。草木薰郁,殆非人世。孫綽所謂“陟降信宿,迄乎仙都”是也。絕冥,遠海也。
⑼《十洲記》:“蓬壺,蓬萊也。”《頭陀寺碑文》:“東望平皋,千里超忽。”呂向註:“超忽,遠貌。”
⑽《淮南子》:“身處江湖之上,而神遊魏闕之下。”高誘註:“魏闕,王者門外闕也,所以用懸教民之書於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闕。”

作品譯文

屈原見江邊紅楓而悲吟,謝靈運想去拾海月。
屈原抱石沉下瀟湘,謝靈運掛帆遠渡大海。
時運蹇屈的我也想訪問前輩的足跡,獨自駛向茫茫大海的盡頭。
古人沒有機會再見,如同浮雲一去不回。
我願意玩弄海中倒景,從此修煉真骨金身。
登天台華頂峰望斷蒼茫大海,窺探遠處蓬萊島的奧妙。
不知道歲月是如何消失,反覺得綠樹紅花早衰。
也不再有釣鰲的心事,也不想當官的事兒。

創作背景

此詩是賜金還山以後創作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李白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