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吉鴻昌
- 所處時代:現代
- 出生地:河南扶溝人
- 主要成就:寧夏省政府主席
簡介,基本資料,景點概況,歷史背景,吉鴻昌簡介,地理氣候,
簡介
河南扶溝人吉鴻昌,早年參加西北軍,以英勇善戰升為旅、師長。1929年
吉氏故居在天津和平區花園路5號,是一所三層小洋樓,又名紅樓,是吉鴻昌烈士在天津進行抗日活動的住所。該樓建於1917年,磚木結構,孔機磚清水牆,舊時沙得利工程公司設計,總建築面積一千餘平方米,是吉鴻昌將軍於1930年以有餘堂名義購自德善堂。樓房首層作為接待用,臥室、客廳設在二樓,三樓為秘密印刷處。
基本資料
建造年限:1917年
占地面積:1.45畝
建築面積:1408多平方米
建築結構:磚木結構
建築風格:英式建築
使用情況:現為和平醫院
景點概況
吉鴻昌故居坐落法租界40號路(今和平區花園路5號),是一座三層小洋樓,又名紅樓。是吉鴻昌烈士在天津進行抗日活動的住所。該樓建於1917年,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紅機磚清水牆,舊時沙得利工程公司設計,總建築面積一千餘平方米,是吉鴻昌將軍於1930年以有餘堂名義購自德善堂。樓房首層作為接待用,臥室、客廳設在二樓,三樓是地下黨秘密印刷室,樓下為接待地下黨員住房。 愛國將領吉鴻昌於1930年以有餘堂名義買下法租界40號路這座樓房,第二年全家遷入。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曾任寧夏政府主席的他和馮玉祥等組成抗日同盟軍,並親任前敵總指揮。1933年抗日同盟軍在蔣介石與日本侵略軍夾擊下失敗,吉鴻昌返回天津住在這裡,繼續進行抗日活動。他在這所住宅樓內籌措經費,蒐集武器,進行秘密革命活動。
歷史背景
吉鴻昌是中國著名的愛國將領,為了抗日反蔣活動,他攜家來津,在天津住了很長時間,現在的和平區花園路4號就是他舊時在天津的居所。吉鴻昌18歲從軍後,以其出類拔萃的才能與果敢晉升為旅長、師長、軍民,後又任寧夏省政府主席。1931年由於他反對國民黨的對日本侵略的不抵抗政策,被蔣介石強令出國。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吉鴻昌回國,攜家眷由上海來津,隱居在法租界內的這座紅樓里。 吉鴻昌經常出沒於北平(今北京)和天津之間,進行抗日反蔣活動。1933年,他聯合馮玉祥、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成察綏抗日同盟軍,親任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1934年,又在天津創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任中央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11月9目的一次秘密活動中,吉鴻昌在天津國民飯店被捕,24日在北平被國民黨殺害。
吉鴻昌在津期間居住過的這所西式樓房,曾一度成為進行抗日活動的秘密活動點。他與妻子胡洪霞多次變賣衣物和財產,為抗日前線購買武器。為安全起見他將這些武器藏在二樓夾道的地板層內,再轉運到抗日前線。在這裡,吉鴻昌與宣俠父等同志共同設立了秘密印刷所,編印《民族戰旗》》、《華北烽火》、《長城》等刊物,宣傳抗日道理。這座居所記載了吉鴻昌先生生前可歌可敬的愛國行為。為了紀念這位愛國將領,196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吉鴻昌故居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吉鴻昌簡介
吉鴻昌,河南省扶溝人。生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1913年入馮玉祥部當兵。1927年4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十九師師長。1929年7月任第十軍軍長,在逼走原寧夏省主席門致中後,自兼寧夏省主席。1930年4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後,接受蔣介石改編,任二十二路軍總指揮。1931年初稱病去上海,歸隊後化裝潛入鄂豫皖蘇區參觀,思想急劇轉變,於是撤兵罷戰,拒絕進行“剿共”戰爭。8月被撤職,9月被迫出國考察。1932年回國,8月潛回湖北宋埠策動舊部起義失敗。1933年2月到張家口參與籌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二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兼張家口警備司令,將日偽軍驅逐出察哈爾全境,收復多倫多。1934年1月去上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後到天津繼續進行抗日統一戰線的活動。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國民黨特務刺傷後被捕。11月24日在北平陸軍監獄從容就義。1945年,中共召開“七大”,黨中央決定授予吉鴻昌“革命烈士”稱號。